工程管理考研院校推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综合分析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在考研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研究方向,也可以选择更为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下面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进行文分析。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研方向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考研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研究方向,也可以选择更为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下面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进行文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研方向

1.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该学科方向的考研科目包括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等,适合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较好的考生。

2.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该学科方向的考研科目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适合对企业管理和组织管理感兴趣的考生。

3.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该学科方向的考研科目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工程管理考研院校推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综合分析,适合对商业和市场营销感兴趣的考生。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程管理考研院校推荐,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该学科方向的考研科目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适合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推荐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报考方向。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报考方向。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等,适合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较好的考生。

4.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企业管理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适合对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考生。

5.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等,适合对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较好的考生。

6.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适合对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考生。同时,清华大学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院校,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大学也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值得考虑的院校还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优秀元

以上是一些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国内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进行报考。同时,考生还可以关注各个院校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选择符合自己学术兴趣和研究背景的学校和专业。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

1.各类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招聘专员、人力资源开发、员工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

2.猎头类公司:可从事猎头等工作。

3.公共事业单位:可从事政府机关、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科研教学机构: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5.管理咨询公司: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等业务。

6.媒体公关行业: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类新闻撰写、媒体公关等工作。

7.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公司:可从事人力资源软件销售、实施、维护和优化等工作。

8.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可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或开发相关软件产品。

9.其他:可从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中介、招聘网站运营等其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不仅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考虑其他相关领域的职业发展。

财务管理系考研方向,中国各大财经院校深度解析

点击上方↑↑↑↑“高考志愿宝”,关注微信公共号“”,最权威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助您金榜题名。战神出品、必是精品!

财经类专业,是每年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或许在热门专业前加个“最”字也不为过,例如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与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财经类两大“圣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高考状元报考。财经类专业的报考热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财务管理系考研方向,中国各大财经院校深度解析,比如,在每年各种各样的行业薪酬调研报告中,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永远位于金字塔尖。以银行业为例,2014年,浦发行的员工人均薪酬达36.67万元,紧随浦发行之后的是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去年这两家银行向员工支付的人均薪酬分别为24.3万元和24.22万元。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人均薪酬分别为 23.18万元和22.60万元。没错,大家熟悉的金融专业,就是财经类专业的代表之一。那么财经类专业都有哪些呢?我们先从学科分类说起。

一、什么是财经类专业

从教育部学科分类来看,对于财经类专业,我的归纳是: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类。

1、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2、产业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

3、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二、部分财经类专业解读

1、会计学:一般下设会计学和财务管理2个本科专业。会计学专业一般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财务管理专业一般开设财务管理基础、公司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资产评估等课程。会计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事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

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会计偏向于企业经济事项的核算,财务管理偏向于财务分析与决策。简单来说,会计侧重过去,财务管理侧重未来。

2、金融学:金融,即资金的融通,金融学旨在培养金融方面的人才。一般下设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3个本科专业。金融学专业一般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机构管理、国际结算、投资银行学等课程;保险学专业一般开设保险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精算、风险管理、社会保险等课程;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开设公司金融、金融数学、证券投资学、期权期货与衍生产品、金融计量学、固定收入证券、基金管理等。金融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可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工作。

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熟悉现代金融业务、掌握现代金融技术的金融专门管理人才;保险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保险理论素养和熟练的保险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具备保险财务与会计、风险管理、保险法律和资本市场管理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应用性保险专门人才;金融工程致力于为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培养应用性金融产品设计开发、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简单来说,金融学偏重银行与证券,保险学倾向培养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大家千万不要误认为保险学专业就是培养保险推销员。从险种的设计、保费的定制到保险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险人才参与其中。比如说保险学中的精算方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非常高,此类人才也往往最为奇缺,绝非保险营销这么简单。金融工程侧重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另外,金融学文理兼收,保险学和金融工程一般只招收理科生。

3、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是一个涉外性的学科,其核心就是“国际”这个词,这就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外语、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能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从事经营管理、基础研究工作。

4、财政学:财政学专业的特点是强调“核算”能力。一般下设财政学与税收学两个本科专业。财政学一般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政府预算、公共债务、税收制度、税收筹划等课程;税收学一般开设税收学原理、税收制度、税收管理、税务会计、税收征管流程、税收筹划、税收稽查业务等课程。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财政部门,如财政部、税务局等单位从事税收规划、资产管理、审计等工作,或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做报税工作和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者从事税务咨询服务工作,也可以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做税务规划的工作。

财政学专业与税收学专业的区别:财政学侧重政府预算、公共部门知识与财务管理,税收学侧重税务及税收筹划。

5、统计学:统计学应用方向主要包括宏观社会经济调查与数据分析、经济预测与决策、证券期货行情分析、市场调研与策划等。主干课程包括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金融统计分析、证券期货行情分析等。此专业就业领域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调查咨询机构、大型国企和外企、政府机关等。特别提示,统计学属于理科招生专业。

6、投资学:投资学作为一门学问就是对投资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投资活动。投资学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国际投资、企业投资等几个研究领域。投资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视野,了解中国投资政策,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及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作的高素质的投资专门人才。最早将投资学设为本科专业的院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财、央财、西财、东财、对外经贸也都设置此专业。

7、经济学:在本科阶段侧重基础学习,大多数高等院校仅设有经济学专业,只有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重点院校才设有各个分支方向的专业。在研究生阶段,经济学专业可以细分出很多研究方向,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等。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一言以蔽之,上述6个专业的基础知识都有涉猎。

个人建议,此专业偏理论学习,且学习内容驳杂,除非立志理论研究,否则,慎入。

最后总结一下,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一般院校均有开设,财政学、统计学、投资学一般在财经类专门院校及重点院校开设。

三、六大财经类院校与部分财经类专业

(一)上海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六大财经院校之首,个人认为,上财自己是一档,其他五校再分档。

1、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分非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非国际会计包括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包括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上财的会计学基本上有大半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注册会计师最好。国际会计班的CGA和ACCA比较好,美国会计证书很难考。国际会计班学费贵,考证难,但是教学条件什么的都好得多,好多是外教上课,教室都有空调。财务管理是会计学院的,会计学院是第一大院,从学术实力到综合能力都是最好的,只是财务管理专业在会计学院是垫底的专业。

2、金融学:二级重点培育学科。银行证券业对上财的金融专业情有独钟,金融工程是其特色专业,培养金融分析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好。

CFA全称 (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是全球投资业里最为严格与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被称为金融第一考的考试,为全球投资业在道德操守、专业标准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设立了规范与标准。自1962年设立CFA课程以来,对投资知识、准则及道德设立了全球性的标准,被广泛认知与认可。

3、国际贸易:上财的国贸是中外合作专业,全英文教学,上海又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此专业就业前景值得期待。

此外,上财的财政学也是二级重点学科,值得报考

财经类院校就业之首,个人认为,能进上财,无所谓专业。

(二)中央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1、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金融学、应用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五个教学单位。在保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算是中国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院校,从事保险行业所必需的重要资格证书,如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保险经纪等,都在央财考试和培训。

2、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也分非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特色是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办学,并已得到社会认可。

此外,央财的财政学专业师资力量和就业也很好。

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是金融(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报中央财经大学最好是报她的王牌专业。电子商务、公共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等专业慎入,总体来看,中央财经大学并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大学。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

国际贸易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小语种就业也很好,尤其是近年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业非常紧俏,几乎就是100%就业。

央财和对外经贸都不算性价比高的学校,但是地处北京,就业的地域优势明显。

(四)西南财经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1、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有会计,财管,审计,会计双语,财管双语等专业

2、金融学: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双语,金融学(证券与期货)等;

看了几大财经高校的校门,小编真是醉了。

一块石头刻六个字,你们还敢有点创意不?

金融学是西财最好的专业,其次是会计专业,是但地处天朝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吃亏,就业偏地域性,在岭南地域影响力较大。

(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和法学,这几个专业全部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全国排名第8,名副其实的财经和法律齐头并进,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看看:中南财经大学的校门,跟央财的像不像?

1、要学金融学就报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是强势,老早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当然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

2、要学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早就是重点学科了,当然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也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是还年轻点。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学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西南财经大学好。

4、另外西南财经大学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6、从就业来看,西南财经大学不错,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都很吃香,特别是在两广和海南地区。

7、两个学校排名差不多,不相上下。西财原属人行,中南原属财政部,西财强的是金融中南强的是财会

(六)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在统计、金融、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及会计理论方面深有研究。其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和财政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有博士点。就业好的专业有会计、金融和财政学专业。

东财的校门,是不也跟其他几大财经的门,一个风格?

东财在东北就业绝对有优势,可以覆盖东三省,在深圳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其余地区辨识度不高。

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CPA班):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如何比较央财、上财、西财、中南财、东北财?

中央财大是政治定位所驱动的,就是国家需要一所高水平的财经类院校在北京首都,它的学术根基可能不及西南财大。

上海财大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财经类院校,海归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所以有同学去上财回来就会感叹其他财经类院校都是土鳖。

西南财大作为央行长子,业内口碑和学术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金融学科,一般国际金融学家来华报告演讲必会不辞辛苦先跑去西南财经。但其地理位置会被一心想去北上广大展拳脚的热血青年所忽略。

论学术:西财 >= 上财 > 央才 > 东北财> 中南财

但综合来看,央财和上财在短期内具有绝对优势,发展会不可限量。

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如何选择?

如果你愿意留在上海找工作,当然选上财,如果想在北京,当然是央财财务管理系考研方向,这两个学校都非常牛的,都很难考进去。

这两个学校都牛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央财的金融大于上财金融,因为上财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

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国内第二,中财会计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

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论经济学在国内超牛;

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

下面讲一下另外26所和财经有关的大学。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均设有金融学专业。

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系前身是国际金融专业,一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最为热门的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文科类中考分是最高的,所招收的全国状元最多。

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着重研究货币金融理论、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业管理业务。学院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注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注重开拓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专业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全国同类重点学科的第一名。金融学专业坚持中西交融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培养能够自由横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的金融人才。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多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大区分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

3、清华大学

清华的金融学专业有以下特点:

(1)课程设置和教学强调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优秀商学院的金融和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

(2)面向国际化环境,有较高的外语要求;

(3)适应现代金融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重视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和金融分析技能分量较重,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和创新能力。

4、南开大学

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国际货币与资本流动、金融风险管理,货币理论与政策,以及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

毕业生录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比例占33.9%,其余就业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5、复旦大学

复旦国际金融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之一,全系学科齐全。

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系,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洲共同体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

毕业生就业特点:第一,到外资或中资金融单位就业为主;第二,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的学生逐年增加;第三,到其他外资单位就业的学生占较大比例。

6、厦门大学

厦大最好的学院是经济学院,里面有五个系:财政、计划统计、经济、金融、国际经贸。

厦门大学校园一景

会计、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之类都是厦大响当当的招牌专业,会计全国第一,金融(国内第六),工商管理(国内第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国内第九)也是国家前列,可以说厦大财会管理类专业都是国内顶尖的。

7、中山大学

金融系学生按专业录取入学后,第一二学年打通专业统一培养。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社会需要申请调整学习的专业。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互动式教学,强调金融案例分析和模拟教学。

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与北美、欧洲及亚洲14个国家与地区的27所高校开展交换生计划。

毕业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金融资产组合管理、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8、南京大学

金融学系设有金融学硕士点和本科专业。为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开发银行和英国标准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培训职员项目获得极大成功。与香港时富集团合作成立了“关百豪国际金融管理研究所”,并每年派教师、博士生、硕士生赴香港访问和实习。该系的“南京大学保险从业人员培训考试中心”是江苏省惟一的保险从业人员国家考试中心。

金融学系主要培养能在各级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投融资管理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从事金融与管理的中高级人才。

9、上海交通大学

金融学专业设在该校管理学院,科研教学的方向为:证券投资与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与银行管理、风险与保险管理。

拥有“证券投资研究中心”,下设的“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拥有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历史股价及财务数据库之一。

“交大-路透国际金融实验室”主要为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验提供模拟实验服务,可提供中国、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与外汇、商品期货市场的即时行情数据。

10、浙江大学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保险学方向)设在经济学院。学术上形成了金融与贸易、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可胜任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中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及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工作。

11、武汉大学

设有数理金融试验班,是最先在国内建立的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原文教材。

毕业生主要在高校、科研单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跨国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该校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是该校“十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专业。有多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金融系建有现代化的“数字化金融实验室”,具有商业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交易、网上银行、无线收付系统、保险经营模拟等多项功能。

毕业生面向各类金融企业,如涉外经营的商业银行,开放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会、投资银行、上市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

13、北京工商大学

金融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结构,在深层次建设中,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了国际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方面,强化金融学的数理分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较早地开设了保险精算、金融工程等前沿性课程,使课程结构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根据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设置了证券投资方向。

该系建有国内最先进的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实验室,拥有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藏书约20万册,并建有证券期货研究所、保险研究中心。

各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50%、60%获得留京就业机会,20%考取研究生深造。

14、华南理工大学

金融与财务管理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审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项目经济评价等。

一次就业率在93%以上,就业行业和部门:银行、证券公司、政府部门、中外企业等。考研比例:27%。

15、山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学科是山西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财政信用与投资、保险学、金融史等6个研究方向。

该专业培养掌握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基础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6.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整体实力很强。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CPA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位居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重点院校之后,名列第13位,受到评估专家较高评价。

17.陕西财经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以金融类专业为主体,财经类、管理类、法学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

18.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始建于 1986 年,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该校的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企业管理为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拥有财政学学科和金融学学科两个泰山学者岗位。

19.浙江工商大学

前身是杭州商学院。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教育考试中心就设在这里。财务与会计学院是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财经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0.天津财经大学

始建于1958年,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组建起来的。原名为河北财经学院,1969年10月1日划归天津市领导,更名为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统计学为天津市13个重中之重发展学科之一,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硕士点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

21、南京财经大学

特色在于其在粮食方面经济问题的研究。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毕业生在粮油公司和各级粮站、食品公司、储运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

22、浙江财经学院

财政学、会计学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产业经济学、财政学2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和税务学是传统优势专业,特别是以研究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方面有比较多的成果。该校的毕业生在私企中间有不错的口碑。

23、西安财经学院

统计学是传统强势学科,设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该专业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统计学》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因为基础知识扎实、数学工夫过硬,该校许多学生以考研继续深造为奋斗目标,目标专业多为金融工程。

24、新疆财经大学

针对边疆贸易问题,承接了新疆建成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相关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欧亚大陆桥上海出海口等多个重要研究课题,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与中亚、西亚做贸易的公司。

25、内蒙古财经大学

会计学是比较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在农林类会计方面,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26.云南财经大学

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学科发展特色,重点发展物流专业。

27、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简称江财,创建于1923年,为国家财政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高等学府之一。

江财有点进步,没用一块石头刻校名,人家弄得像麻将牌一样……

江西财大除了在会计、财政、金融方面有较强的毕业生口碑度以外,信息学科也非常有名气。该校拥有运筹学、审计学、数据库系统及应用3门国家精品课程。此外,江西财大成立了以校友企业为名称的“用友”软件学院,其信息类学科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很有建树。

教育经济及管理考研,2019经济学考研主流院校参考书目汇总(2019经济学考研国家线)

对于2019经济学考研的学生来说,很多人目前已经确立好了学校和专业教育经济及管理考研,但是苦于找不到参考的书籍这一情况。为此,小编整理好了经济学考研主流院校的参考书目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考研的同学们提供点 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869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32经济学理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19经济学(宏观和微观)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格致出版社

清华大学845经济学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02经济学综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永安《世界经济概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帕金《微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帕金《宏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852宏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820经济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

刘英骥《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经济日报出版社

张连城《经济学教程》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林业大学84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商大学80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804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801经济学综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813经济学(含宏观、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

袁志刚《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钊《微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红忠《投资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

袁志刚《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钊《微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841经济学(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同济大学817经济学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周平海《新编西方经济学》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820宏、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海大学882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宪《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海事大学811经济学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南开大学90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津财经大学80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屹《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题解(上册微观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屹《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题解(下册宏观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

燕山大学812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810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811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

刘东《微观经济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

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南京大学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27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京理工大学827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财政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馨《财政学》 科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伟《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孔淑红《国际投资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金融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达《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燕君《新编国际金融》 浙江大学出版社

戴志敏《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 上海人民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81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理工大学939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财经大学81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818经济学基本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元璋《政治经济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819宏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853经济学综合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5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卢现祥《微观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巧玲《政治经济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湖南大学846经济学基础(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庞皓《计量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

湖南大学848经济学基础(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湖南大学853经济学原理(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821经济学原理(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中国经济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822经济学原理(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现祥《图解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欧瑞秋《图解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846经济学(含宏观、微观)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深圳大学918西方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807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格致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苏素《微观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877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辽宁大学816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869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844中级宏观微观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白永秀《现代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兰州大学854西方经济学(经济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安徽大学803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昌大学857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西财经大学803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

云南大学802西方经济学一(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云南财经大学80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最后教育经济及管理考研,2019经济学考研主流院校参考书目汇总(2019经济学考研国家线),如果19经济学考研的小伙伴们,需要下载主流名校经济学考研试题、讲义、历年分数线等考研全套资料,也可加入【19经济学考研资料总群:】群文件下载,与更多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心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guanzong/19589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4:03
下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管理学是近年考研的热门专业,其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一直是众多跨专业考生青睐的报考方向。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学科可以很好地发挥跨专业考生已有的专业优势:比如外语类跨专业考管理的可以到外企做管理,工科类跨考管理的可以到相关行业的公司,新闻跨考的可以管理媒体、医学跨考的管理医院等,而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学这些看似冷门的方向,也有一大批”固定”的接收单位。有了管理学的光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要好于基础性学科。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