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基于i-PDCA模型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三、基于i-PDCA模型的综合改革方案设计

摘要

介绍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即以“综合改革、简政放权、持续改进”为方针,在PDCA模型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模型(i-PDCA模型)。基于此模型系统设计了“天津大学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白海力,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天津;赵美蓉,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天津;孙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天津。

我国研究生教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要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努力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世界研究生教育强国”为最终目标。2013年3月2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此背景下,天津大学通过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方案于2014年4月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践成果,生源质量显著提高,导师队伍充满活力,分类培养特点鲜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同时,综合改革方案的自我完善能力和内驱动力得到较好发挥,实现了方案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持续改进方针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肩负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对实现国家创新战略、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质量提升的紧迫性也更加突出。因此,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培养机构的硬件、软件支持和教育实践,内化于个体的一组满足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特性,涉及研究生教育的“输入、过程和输出”整个链条,是社会、学校、学科、导师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质量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但没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必须以系统的视角来考察全局,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改革的关键词———“综合”。①“综合”意味着“全面”,即由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不是局部的、碎片化的,应该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②“综合”意味着制度设计不是简单的“代数和”,而应充分体现不同环节上制度之间的耦合与内在关联,进而形成多层次“闭环”质量控制与反馈机制,这是“综合改革”的核心要义之所在。③“综合”意味着合理分配校院两级的学术权力,协调、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改革机制下的运行,应体现“学术权力重心下移,激发基层培养单位活力”核心理念。④“综合”意味着在制度实施上要“协同推进”,确立基层培养单位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主体地位。⑤考虑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期性,要保障改革方案的高效稳定运行,应对方案运行状态不断进行总结,持续改进。

因此,天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提出了“三个坚持”的方针:

1.坚持综合改革

就改革的范围和方式而言,研究生教育改革牵涉到生源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导师评价体系、资源投入和分配机制以及外部环境营造等多重因素,每一种因素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都不可忽视。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改革又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因此更重要的是注重改革方式的系统性、协同性,把研究生教育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整体推进,形成“闭环”质量控制与反馈机制,保障改革方案的稳定运行。

2.坚持简政放权

就改革的动力和方向而言,改革的部署和推动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但改革的真正动力更多来自于基层的参与和活力。尤其是在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研究生教育领域,注重内涵发展,强调个性化培养,更需要激发导师育人和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通过简政放权,积极转变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破除制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内生动力。

3.坚持持续改进

就改革的推进与进程而言,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考虑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持续改进”是推进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与完善的有效措施,是改革方案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进PDCA模型

我们采用改进的PDCA循环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型。PDCA是螺旋上升式的持续改进方法,P指“计划”(Plan),D指“执行”(Do),C指“检查”(Check),A指“行动(纠正与反馈)”()。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见图1),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该模型,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对其再度挖掘,此后被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图1 一个经典的PDCA循环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DCA循环被认为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不仅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

然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培养活动的参与者和培养对象都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才培养和产品生产最大的区别,因此在PDCA循环模型的基础上,必须考虑体现简政放权,即下放学术权力。通过分析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我们在“执行”过程(D)和“纠正”过程(A)中,对经典PDCA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改进的关键点在于:将“执行”过程(D)和“纠正”过程(A)完全交由培养过程的实际参与人员来负责,对于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完全放开;校级管理层只负责针对“计划”过程(P)和“检查”过程(C)提供政策边界的控制。这就将一个在封闭通道内螺旋上升的PDCA模型变成了一个在开放的平行轨道间循环上升的PDCA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从PDCA模型到改进后的i-PDCA模型

在政策边界处,校级管理层进行“计划的配置”和“执行的检查”,其目的在于防止改革行为越过边界。同时在执行和反馈过程中,管理层实现最大限度的权力下放,从而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大动力和活力。我们称这一模型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模型”,简称为“i()-PDCA模型”。

三、基于i-PDCA模型的综合改革方案设计

1.基于i-PDCA模型的改革方案总体设计

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一二四一”为实施路径,即研究生教育贯穿一条主线,把握两个着力点,坚持四个导向,构建一个体系。

一条主线就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两个着力点即“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四个导向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科教结合和产教结合以及坚持对外开放”。最终,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构建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得到根本保障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按照上述实施路径,结合本文提出的i-PDCA模型,天津大学推出了由“改革三个机制,完善三个体系,加强两个环节”构成的“三三二”综合改革方案。方案从计划配置、招生选拔,经培养过程,到学位授予,形成“闭环”的质量控制与反馈机制,进而构建了整体的i-PDCA循环。

2.三个改革机制的设计及i-PDCA子循环

在整体循环架构下,“改革三个机制”,即“改革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分类培养机制和改革导师责权机制”,各自又构成了独立的内部嵌套循环。通过对招生、培养和导师三个层面的持续改进,为整个综合改革划定了计划(P)阶段和检查(C)阶段的政策边界,并为培养主体放开了执行(D)和纠正(A)的权力。表1给出了三个改革机制中PDCA各阶段的责任划分。

“招生选拔机制改革”主要是实施质量导向的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在计划阶段实行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以原有招生计划分配方案为基础,把博士生招生计划的20%、硕士生招生计划的10%重新进行分配。根据检查阶段的反馈结果,依据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生源质量、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等制定分配方案。计划分配方案体现三个倾斜,即向重点和优先发展的学科倾斜,向生源质量好、提升快的学院倾斜,向培养质量高的学院倾斜。全面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则是在学校设计的“申请-审核”整体制框架内(这是“规定动作”,如“申请-审核”制实施之关键———监督机制),将具体的博士生招生学术选拔权力(自选动作,重点体现学院与学科特色)完全下放到学院和基层学术组织,体现了在执行阶段和行动阶段的简政放权。

“分类培养机制改革”主要建立全口径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在研究生培养的计划阶段,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天津大学提出构建协调发展的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即构建学术学位“3I”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基于i-PDCA模型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包括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国际化()为特征的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为牵引的学术平台;构建专业学位“4C”培养体系,包括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同时,“3I·4C”分类体系也是i-PDCA模型中检查阶段的判断标准。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着重提高研究生的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优质化培养;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突出产教结合,重点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化培养。具体的培养过程,则在“3I·4C”分类培养体系的大框架下,由各学科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自行制定。

“导师责权机制改革”是为了建立竞争上岗的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学术道德、学术作风、学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一方面,在计划阶段,首先改革导师评定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彻底转变。改革之后的导师制度实现了“三个脱钩”,即学院招生计划配置与导师岗位规模脱钩,导师上岗资格与职称体系脱钩,导师岗位与现行的“博导65岁退休”的政策脱钩。另一方面,在检查阶段更要加强对导师的指导和培训,建立完善监督与反馈机制,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在执行和行动两个阶段,学校层面不再进行导师遴选,每年的导师选拔工作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有关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定的选拔学术标准和选拔名额自主确定。

3.体系建设及氛围营造对i-PDCA模型的支撑

除了上述“三个改革”以外,“完善学科支撑、质量保障和奖助政策”三个体系,则主要在学校层面对学科的执行和行动阶段进行支持。

学科支撑体系着眼于推进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构建“一二一”的学科支撑体系,即以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学科交叉为两条工作主线,实施建设“顶尖学科(Top)、优势学科()、潜力学科()和支撑平台()”的TOPS计划。

质量保障方面,统筹构建“三层次、四维度、全覆盖”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三层次”指由国家宏观层面提供政策依据,学校中观层面开展顶层设计,学院微观层面实施协同推进;“四维度”指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和发展质量;“全覆盖”指该质量保障体系覆盖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及职业发展全过程。

完善奖助政策则要求建立“奖、助、勤、贷、补”五位一体的生态化奖助激励体系,对人才培养提供直接的激励与保障。

最后,加强学术氛围营造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环节”,则从根本上为综合改革形成良好氛围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也是激发循环内在动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四、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与体会

1.改革的成效

根据上述制度设计,通过组织30场宣讲会并进行充分的多层次沟通交流与研讨,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在此基础上,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各项举措相继实施,到2016年中期,已执行了完整的两个循环。从改革实施的成效看,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了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水平,开创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实现了改革的初衷。

(1)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充分释放了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学院、导师及博士生申请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导师和专家组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和在学博士生分别应聘成立监督队伍,两支队伍确保了整个招录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引导学院在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招生计划向优秀导师、优势学科、优先发展学科倾斜。在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招收直博生、校内选拔博士生和导师团计划三类生源共计457人,占总体招生计划的53%,其中“985工程”院校生源占85.8%,“211工程”院校生源占99.0%,优质生源比例显著提升。

(2)分类培养取得实效。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工作得到大力发展,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等实质性合作,资助大批博士生出国(境)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得到极大加强,多个实践基地获评成为全国或天津市示范性实践基地。以分类培养体系为基础承担了多项研究项目和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和天津市级奖励。对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在分类培养体系下接受的教育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毕业生认为在分类培养体系下自身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3)导师队伍全面优化。通过2015年和2016年两次导师选拔,极大地推进了导师责权机制改革。一是各学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18个学院的导师遴选办法各具特色,并在实践中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二是释放了青年教师的科研力量,提升了导师队伍活力。博导队伍的平均年龄由2014年的51.2岁下降到2016年的47.5岁,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博导由2014年的9.1%提高到2016年的28.2%。三是增强了导师队伍的竞争意识,上一年在岗博导中,64人未通过2015年的博导选拔,85人未通过2016年的博导选拔。四是导师团队数量大幅增加,导师团队从无到有,目前数量达187个,团队指导优势显现。

2.体会与思考

通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极大地激发学科、导师和培养对象的内在主动性。在改革制度设计上,管理部门应坚持三个理念,确保改革的路径与方向,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活力。

(1)坚持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提高质量是当前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综合改革方案中,三个改革机制的制度设计都是以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为目标和指向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也让改革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支持。

(2)坚持追求卓越。秉持卓越的理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招生机制改革以质量为导向,学科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导师制度改革坚持一步到位,分类培养体系构建突出学校特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程覆盖。坚持追求卓越,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展示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为改革赢得了喝彩与掌声。

(3)坚持开放发展。秉持开放的理念,在分类培养体系中,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面向国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向行业与市场。在导师制度改革中,导师岗位向优秀的青年教师、行业专家敞开。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强调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督和评价,更加关注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多学科交叉培养和跨院校交流,努力以开放的视野提供多元化的培养平台和途径。以开放为路径,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凸显改革带来的效率与活力,已成为当前大形势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致谢: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由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共同设计完成并负责推动实施,特此致谢!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12期

兰州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登录,兰州教师招聘|【兰州大学】招聘

☀关注兰州师资汇,汇集兰州教师招聘信息,包含兰州幼儿教师招聘,兰州中学教师招聘,兰州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培训机构兰州教师招聘等信息,求职教师岗位,请【关注】

温馨提示:感谢你关注兰州师资汇!因网络诈骗现象较多,花样百出,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前往应聘面试或去某一地工作时,最好跟亲朋友好友告知一声去向,祝大家顺利找到好工作!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之一。因事业发展需要,兰州大学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均为管理类岗位,共计24个。其中,综合管理类岗位21个兰州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登录,兰州教师招聘|【兰州大学】招聘,技术管理类岗位3个。博士研究生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硕士研究生纳入聘用制A类岗位管理。

二、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责任心强;具备相应岗位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热爱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2024届毕业生须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以学历学位证书的落款时间为准);国(境)外大学毕业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

(四)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2周岁(1991年3月1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8周岁(1995年3月1日后出生)。

(五)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先。

(六)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七)无违法犯罪记录,未受过党纪或行政处分。

三、相关待遇

(一)学校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工资和福利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聘期内可按照学校管理岗位通道晋升发展。

(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兰州大学附属学校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四、招聘程序

(一)个人申报

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报名。应聘人员登录兰州大学人才招聘网(网址 )进行注册,填报个人信息,上传证明材料,选择意向岗位类别。

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以PDF格式上传:本科起至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还未取得学历学位的,可上传院系盖章的《就业推荐表》;国(境)外学历者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相关学生工作经历证明(加盖公章);资质证书、获奖证书等其他材料。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20日24:00。

(二)资格审查

根据报名情况,按照基本条件和岗位要求等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择优确定参加笔试人员名单。

(三)笔试

应聘人员登录兰州大学人才招聘网查询资格审查结果。获得笔试资格的应聘人员须在规定时间确认并打印准考证。

笔试主要考察个人行政工作素养、公文写作能力等。

(四)面试

应聘人员登录兰州大学人才招聘网查询笔试结果。获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根据系统提示选择具体应聘岗位。

面试由校内用人单位组织并通知应聘人员。

(五)心理测试

用人单位对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相关申请材料原件进行审核,对通过审核者进行心理测试。

(六)考察和体检

用人单位根据面试结果确定考察人员,重点考察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其中岗位工作考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学校对考察人员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七)确定拟聘人选

综合应聘人员笔试、面试以及考察等情况,确定各岗位拟聘人选及递补人选。

(八)公示

学校对拟聘人选及递补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九)聘用

聘用人选应于2024年7月底前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办理入职手续,签订聘用合同。逾期未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

五、注意事项

(一)应聘人员须对本人填报信息及所提供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如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一经查实,取消应聘或聘用资格。

(二)应聘人员不得报考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中应回避情形的岗位。

(三)应聘人员应确保填报的邮箱和联系电话在应聘全过程中保持畅通,如因故造成相关信息未能及时送达,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负责。

(四)本次招聘资格审查结果、笔试、面试等相关信息均在兰州大学人才招聘网公布,未能进入下一环节者不再另行通知。本次招聘不收取任何报名或考试费用。

(五)已报名应聘,但未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招聘任一环节者,视为自动放弃。在招聘任一环节有违规违纪行为的,立即取消应聘资格。出现自动放弃或取消应聘资格的,可依次递补。

(六)应聘人员应服从同一岗位类别不同用人单位之间的调剂。

(七)申报岗位符合条件人数不足4人的兰州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登录,该岗位本批次取消招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guanzong/16088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31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4年3月31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0条)

  • […] 研究生调剂是不是只能调剂本专业,考研调剂是研究生复试环节前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环节,调剂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你能否成功上岸。那么,若是进行考研调剂,是调剂到本专业还是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呢?小编收录整理了一些信息考研调剂必须专业课相同吗,供大家参考。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