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博士学霸,江旻憓是很难培养出的奥运冠军+学霸?她的父母太不普通了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我们说了太多江旻憓的奥运金牌+斯坦福、人大、港中文的厉害,但其实在我们看来,更厉害的是她父母背后的培养。斯坦福学霸+法学博士+奥运冠军,这样的经历有一段都够让人羡慕了,她直接集齐三张、打出王炸人生。

四位00后中国小将强势霸屏!19岁的四川妹子邓雅文成为历史上首位小轮车奥运冠军;20岁的浙江小伙潘展乐拿下100米自由泳冠军,并且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19岁的上海姑娘陈芋汐和17岁的广东女孩全红婵斩获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冠军!!

祝贺他们获得好成绩,并且期待接下来的比赛!

每次看到这些夺冠选手,作为家长总忍不住想,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天赋必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背后父母的付出和支持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几天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女孩儿——江旻憓就被称为是中产父母育儿的最好范本。她的父母:

重视教育

从加拿大到香港,孩子一路从香港ESF笔架山小学到英基沙田学院,都是香港历史悠久、数一数二的国际学校;

非常重视孩子课外兴趣的探索和培养

从跆拳道、溜冰到古筝、画画、芭蕾,一直到11岁开始接触重剑,江旻憓从此爱上了击剑这项运动,很快就在全国大赛崭露头角;

松弛、包容,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看到孩子不喜欢芭蕾舞,允许她放弃,而不因为母亲喜欢,强迫她坚持;

注重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喜欢江旻憓,并不只是她的剑术,而更是她大大咧咧、真诚、谦逊的人格魅力。

在采访中,谈到自己赛前受伤还坚持,她说得不是自己多么不容易,而是感恩有很好的团队帮助她康复,有妈妈给她做好吃的,有教练帮她坐在桌子上训练,说到最后,她一度哽咽着说,“有那么多人支持,我没有理由放弃。”

记者问她现在拿到了600万港币的奖金成富婆了,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只是“小小小小小小富婆”;又提到“感恩”两字,说自己会和团队分享,会给小伙伴买礼物,还想成立一个慈善机构,帮更多小朋友接触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

她的爱笑、乐观、真诚、感恩、利他的个性,一定是经过长期熏陶、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如此。

我们说了太多江旻憓的奥运金牌+斯坦福、人大、港中文的厉害,但其实在我们看来,更厉害的是她父母背后的培养。

很多人说,还不是因为她父母有钱,所以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参加运动。可是在看了她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后,我想说,这真的不是有钱就可以的。父母的展现给孩子的大格局、世界观、为人处事、感恩公益的心,才是孩子拥有完整人格和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旻憓的父母究竟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中国学生想走“体育爬藤”赛道如何选择项目与规划?

乖乖女的“三次叛逆”

国际教育路线的兴趣/职业探索之路

江旻憓从小就是乖乖女。2岁时随父母举家移民加拿大,6岁时回流香港。作为家中独女斯坦福博士学霸,江旻憓是很难培养出的奥运冠军+学霸?她的父母太不普通了,她被父母寄予厚望,所以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了不少才艺项目,跆拳道、溜冰、古筝、画画、滑冰、芭蕾舞……但最终成为“剑后”,这与乖乖女的三次叛逆有关。

2021 年,江旻憓获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在致词时她说道“我从小志愿是做个乖女,因为父母牺牲很多去成全我的梦想,但我仍令他们失望了三大次。”

第一次叛逆是她“违背”母命,

选择了击剑而非芭蕾。

△幼年的江旻憓与妈妈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江旻憓的妈妈气质优雅,她从小希望女儿能学优雅的运动,便安排女儿学芭蕾舞。但江旻憓既不喜欢、也没有天赋,老师说她动作硬邦邦,老是跳得不像芭蕾舞,学了数个月孩子一直不开心。

后来父亲不忍女儿不愉快,让她放弃了芭蕾,给她报名了跆拳道。江旻憓一下子便爱上了速度感和格斗类型的跆拳道,一直坚持学了下去,最终成为黑带。

11 岁那年,父亲带她到剑道会,当时的剑击教练陈伟劲引领她到剑架,让她在花剑、重击、佩剑的剑挑一个。跟剑架一样高的江旻憓挑了最重的重剑。她戴上头罩,舞起剑优雅又有气派,一试便爱上。后来港队教练在找明日之星,身型高挑、步伐又轻的她顺利被选上,加入港队训练。

自此,她的击剑生涯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二次叛逆,

是江旻憓在大学毕业后。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父母虽然支持女儿学习击剑,但希望江旻憓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父母在她上大学以前告诉她只可把击剑视为课余活动,学业才是她需要认真对待的东西。

但最终,她却违背父母之命,把这项业余兴趣变成了职业,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击剑运动员。

江旻憓确实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了,早在 2012 年,她就有资格参与伦敦奥运,但她却选择忍痛放弃,因为当年刚被大学录取的她决定认真读书。当时18岁的她只能在电视机旁边默默支持师姐杨翠玲,可心里已决心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

为了取得里约奥运的入场券,她还曾休学一年,在海外与世界顶级选手集训。当时,她的表现起伏不定,但她扛住了压力、最后关头找回状态,成功取得里约奥运的入场券。虽然父母希望她能找一份稳妥的工作,但抱着对击剑的热爱,她还是决定成为全职击剑运动员。

△《击剑手》剧照

第三次叛逆,

更具有戏剧性。

2019 年,江旻憓突破了自己的界限,在多个比赛中都获得了胜利,更在那一年首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当她问鼎世界第一后的不久,2020年膝盖却严重受伤。妈妈在她受伤后想让她退役,不要参加当年的东京奥运会了,但她却坚持参加。她和妈妈说,如果打得好就退役,打得不好就继续练。

即使退役,她也要奋力一战,辉煌退役。结果,东京奥运会江旻憓止步八强,这才有了继续备战巴黎奥运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虽然女儿频频“叛逆”,但江旻憓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妈妈虽然遗憾女儿没有在芭蕾舞上取得建树、更心疼女儿受伤,想让她退役,但从没把失望说出口。妈妈学习了化妆、摄影,成为女儿专用的化妆师和摄影师;江旻憓账户上那些清新无瑕的照片都出自妈妈手艺。嘴上说着不愿意但身体很诚实,无论女儿喜欢什么当妈的身体力行百分百支持。

拥有强大的家庭后盾,这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纵观江旻憓的运动员生涯,你会发现她的抗压性特别强,属于“逆境型”选手,愈挫越勇。就像这次她征战巴黎奥运会一样,赛前她右脚膝头十字韧带的旧患复发,在养伤期间,江旻憓亦曾经怀疑过自己是否还未达到世界第一的标准。她很快就调节好心态、消化了负面的情绪。

复出比赛时,她当时的成绩已经跌落至世界第七,江旻憓参加比赛、慢慢累积分数,直到重返世界第一宝座。今年她便以“世界第一”的身份三战奥运,连她自己都说笑称自己的强项就是——克服伤痛。

△《击剑女孩》剧照

藤校+世界冠军

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江旻憓让人敬佩的不仅是她越战越勇的体育精神,还有她的——脑子。斯坦福学霸+法学博士+奥运冠军,这样的经历有一段都够让人羡慕了,她直接集齐三张、打出王炸人生。

在过去的采访中,江旻憓曾说过自己“勤力练剑亦爱读书”,她对读书、运动都很认真,只因两者会为她带来成功感,自己只要喜欢一件事,就会有动力去完成。

学生时代的她放学后会认真练剑,练习后会立即回家做功课。曾经她因功课太多,度过了很多个早上五点起床学习、练剑的日子;就连出国比赛也不忘学业,带上功课、书本在飞机上学习。

当年申请大学时,虽然已在击剑界取得诸多奖项的她成功以学业成绩而非运动员身分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主修国际关系、辅修心理学。

△斯坦福毕业全家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大学毕业后,她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四年前东京奥运惜败,她随即收拾心情,又于2021年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J.D.)项目。江旻憓希望日后不做运动员后,能加入联合国工作,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这真的是天花板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里,像江旻憓这种“天花板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只有她一人。

就在江旻憓拿重击冠军的新闻不久后, 30岁的美国亚裔选手 Lee成功卫冕奥运女子花剑冠军,继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再创历史,成为美国第一位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会个人冠军的击剑运动员。

△30岁的美国亚裔选手 Lee(图源:来自网络)

我查了一下 Lee的经历,又是王炸人生!

■ 今年30岁的 Lee是菲律宾裔美国人,参加过伦敦、里约、东京和巴黎四次奥运会,其中两次夺得奥运金牌。她本科毕业于圣母大学( of Notre Dame),主修神经科学。 Lee目前就读于肯塔基大学医学院,正在攻读医学学位,主修耳鼻喉科。

△ Lee的个人战绩(网站截图)

Lee不仅自己是六边形战士、她家更是六边形家庭。

■ 父亲Steve 是神经外科医生,曾多年担任杜克大学击剑队的队长;

■ 母亲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 Lee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兄妹三人都是医学院学生+击剑运动员,只是 Lee在击剑运动上取得的成就最高;

■ Lee的丈夫也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男子击剑运动员,五次征战奥运、两次取得铜牌。此次巴黎奥运会夫妻俩一起来参战。

△夫妻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这是怎样的神仙家庭和灵魂伴侣啊!

更“恐怖”的是在此次出征巴黎奥运会的美国击剑队中, Lee并不是独一份的六边形战士。

■ 20名击剑运动员里,13人来自藤校——6人哈佛、5人普林斯顿、2人哥大,剩余7人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圣母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堪称世上最强大脑运动团。

△美国击剑运动队阵容(图源:来自网络)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很想知道,这种文能进藤校、武能闯奥运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练成的?

天赋异禀、遇到伯乐、系统训练、精英教练、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这些都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成功因素,缺一不可。但能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选手除了上述因素外,很多时候与家庭传承也有巨大关系。

在2024年美国奥运击剑队中,除了Lee ,还有其他来自击剑世家的运动员。比如已经参加了四届奥运会、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男子花剑选手 ,他的父亲Greg 不仅是他的教练斯坦福博士学霸,还是美国击剑的传奇人物、前奥运选手,家里经营着The M Team 这个全美著名的击剑训练机构。

还有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女子佩剑的参赛选手 (王霏),她的父亲是前NCAA个人冠军和三次全美一队成员;而母亲王峥是清华大学1989级生物系毕业后来美的华人,夫妻俩因为不满意女儿前教练的理念,为了培养女儿夫妻俩直接创办了击剑俱乐部专训女儿。

△ (图源:来自网络)

体育训练只有一个关键词:

“剩者为王”

“鸡娃体育”的背后真的是整个家庭巨大的付出,以及长期坚韧不拔的坚持。近十年,家长圈里有这样一句慨叹:

10个小学生,当完琴童做球童;10个中学生,统统徜徉题海中。。

“爸爸真棒”曾经采访过“体育牛娃”妈安妮,她在体育行业工作8年,把孩子培养成了国家一级击剑运动员、美国A级剑手!

今年,在知名国际高中就读的儿子还在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为中国队摘得男子花剑金牌!!安妮认为能让孩子放弃体育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很多孩子十二三岁就进入中考备考阶段,迫于学术压力,他们很早就放弃了体育运动;更别说青春期孩子们的情绪起伏、女生的生理期影响……经历完所有这些,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所以,一路陪孩子「练」过来的安妮看来:练体育——就是站在一个不断有人退出的赛道上,我们能做的只有——

重视态度,不要迷信兴趣

安妮不是一个「唯兴趣论者」,她坦言,如果信奉「没兴趣就可以不练」的原则,那她家老大不晓得已经放弃几次了:

孩子的兴趣一定会随着艰苦的训练以及瓶颈期的到来而消失。很多孩子在兴趣消失之前,他的能力不足以让他拿到任何名次与奖项,那就很尴尬了,孩子不想练了,也没有什么正向反馈刺激他继续去练,放弃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在安妮的字典里,「兴趣」是一个孩子在练习过程中,随着浸润时长会慢慢减退的一种热情,兴趣的排序始终在降低,这也符合孩子们的真实体感。

爸妈们千万别觉得,「兴趣丧失」就是“关闭”一项运动的提示,所以,给孩子的热情”保鲜”,光有兴趣绝对不够。

斯坦福19年博士,斯坦福全奖高尔夫天才少女,美国华裔正在批量生产“谷爱凌”?

而我们作为父母,也可以更多地重视孩子的体育,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

——遇言姐

自从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成为“天选之女”,华裔天才少女又多了一员猛将——Rose Zhang张斯洋。

同样全奖斯坦福,同样一鸣惊人。

今年6月5日,年仅20岁的张斯洋,成为了历史上72年来第一位,职业生涯首秀就夺得LPGA女子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冠军的选手。

▲美国媒体纷纷感叹,“又一个Tiger Woods诞生了!”

▲高尔夫球届则纷纷庆祝,又多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其实若是比成绩,张斯洋甚至比当年的Woods还棒。

2022年,张斯洋全奖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后,她接连赢得20场大学比赛中的12场,当年Tiger也不过是连赢11场。

因为这个成绩,张思洋还成为第一个赢得多个个人全国大学冠军的女性。

▲2022年,张斯洋以全额奖学金的资格被斯坦福录取,所以斯坦福才是天才少女的归宿?

2020年8月,张斯洋17岁的时候,已经在美国女子业余锦标赛第38洞决赛中击败加布里埃拉·拉菲尔斯后获得冠军,成为这项赛事115年历史上首位夺冠的华人球手,且稳坐榜首141周,单单奖金就超过4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0万)。

▲在职业高尔夫球LPGA的网站上,Rose今年的成绩有三次进入前十,并共计100多万美金的奖金收入

作为女版Tiger Woods,或者被我们国人津津乐道的“谷爱凌”第二,张斯洋是怎么炼成的?

▲身高169的张斯洋在球场上,分分钟196的气魄

一个体坛“灰姑娘”的故事

虽然高尔夫球是一项费用高昂、通常为商务人士所喜爱的运动,但是作为“移二代”的张斯洋的家庭其实并不富裕。

2003年,斯洋出生在美国洛杉矶附近的小城阿卡迪亚。

曾经一度,一家人挤逼地生活在一间小公寓中,爸爸妈妈住主卧,客卧转租出去,靠租金贴补部分家用。

这种和别人合租的生活,甚至我们中大部分在北京和上海生活的家庭,都未曾经历过。

移民后的第三年,张斯洋出生。

▲斯洋的爸爸妈妈和哥哥,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有东北人的“家人相”

虽然生活算不上富裕,父母还是让斯洋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

在美国,其实给孩子启蒙的体育项目都不是很烧钱。

甚至,在很多社区中心,就有篮球、足球、体操这样的儿童体验课。

据说,篮球、网球小斯洋全部都玩得很好,堪称从小就有“运动天赋”。

但是,直到她拿起爸爸的高尔夫球杆,在家里的后院里打了几杆,斯洋的爸爸才觉得,这才是她最有潜力的项目。

于是他请了一名专业的高尔夫球教练,教了斯洋3个月。

出乎意料的是,9岁的她就报名了南加州青少年高尔夫9到11岁的比赛,而且还得到了青少年组冠军。

而她堪称开挂的人生,就从这时候开始,徐徐拉开帷幕。

▲你以为只是当兴趣爱好玩一下,哈哈,too young too

像所有“望女成凤”的中国父亲一样,张爸爸察觉到张斯洋的高尔夫天赋,并且预见到她将来一定可以成大器,于是毅然辞掉自己的高薪职业,开始全职陪女儿打球。

其实张斯洋的家庭那个时候已经很稳定,耶鲁博士毕业的父亲是金融公司的资深经理,母亲是牙科医生助理,哥哥已经读大学。

但是为了对女儿的期望,他毅然辞职,让家庭生活的重担都放在了斯洋妈妈身上。

好在斯洋十分争气。

2020年9月,17岁的斯洋在LPGA大满贯赛2020年ANA 中获得并列第11名,成为世界业余高尔夫排名第一的女子高尔夫球手。

在19岁生日那天,她被授予年度最佳女子大学高尔夫球手安妮卡奖。

她还连续三年(2020-22)被授予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业余高尔夫球手马克·H·麦科马克奖章。

今年4月,张斯洋在奥古斯塔全国女子业余锦标赛延长赛第二洞击败珍妮·裴(Jenny Bae)再次夺冠,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华裔冠军。

同样是在四月,她成为连续141周在世界业余高尔夫排名中排名第一的女高尔夫球手,是历史上最长的球员。

紧随其后,她又在5月的NCAA锦标赛上卫冕总冠军,成为第一位两次获得个人冠军的女性。

▲从这张合影当中可以看出,高尔夫球选手,亚裔只是少数,由此更加感到张斯洋的不易与难得

▲她在2023年美国女子公开赛的举办场地圆石滩高尔夫球场创造了低于标准杆9杆的女子球场纪录

张斯洋成为自1951年贝弗利·汉森( )以来首位在LPGA巡回赛职业首秀中获胜的选手,也是自2019年涩野日菜子( )以来最近一位在首次LPGA赛事中获胜的非会员选手。

她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活力无限,能量非凡,前途无量。

超乎常人理解的“背水一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斯洋的爸爸也是一名学霸。

张斯洋的爸爸张海滨1999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2000年从沈阳移民美国,2004年,也就是斯洋出生的第二年,他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父亲节的时候,斯洋在她的社交媒体发布的家庭的照片,右下角是张爸爸和张妈妈

他曾经在彭博社担任金融软件开发人员,2007年进入了后来暴雷的著名的金融公司雷曼兄弟( ),那个时候,仅仅是一名金融分析师。

▲斯洋爸爸张海滨在的资料

2014年,在离职之前斯坦福19年博士,斯坦福全奖高尔夫天才少女,美国华裔正在批量生产“谷爱凌”?,他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资深副总裁。

在发现女儿的高尔夫天赋,并预见到她可能成为超级明星的时候,张海滨毅然辞职,全职陪伴女儿打球。

▲每次赛场上都可以看到跟在女儿身后的张海滨的身影,他帮女儿背着球杆、球袋

▲每一次女儿参加比赛,身后的张海滨都在默默地注视,或者一起商量策略

▲2023年6月,在新泽西的一次比赛后,张海滨拥抱获胜的斯洋

离开高薪,在众人眼中无比风光的“资深副总裁”职务的父亲,成为了一名“全职球童父亲”。

为了训练女儿的球技,张斯洋的父亲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

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练4-5个小时的球,每次200-800个球,周末甚至一练就是一整天,风雨无阻;

哪怕斯洋生病了,也不能因此松懈,而降低训练的强度,他说:“天气是你不能控制的,所以你要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天气”。

▲2018年,15岁的小斯洋在PGA少年组打比赛

因为家里只有妈妈的一份收入,每次斯洋和父亲去参加比赛,他们都会乘坐夜间航班,这样就可以避免额外的住宿费用,就算住旅馆也只会选择便宜的汽车旅店,甚至在机场长椅上或者车里过夜。

不仅如此,张斯洋的球具装备也无比简单,第一次取得冠军的时候,用的是爸爸买的200美元的高尔夫球杆(相对于其他选手都是几千美金的专业设备),甚至从来都不买高尔夫手套,一双手因此而磨出了厚厚的茧。

而且,据一份美国采访说:2021年当张斯洋得到斯坦福高尔夫校队教练安妮·沃克(Anne )面试邀请,斯洋高中时的校长陪同张斯洋和父亲一起去面试。

为了省钱,张斯洋的爸爸拒绝了校长乘飞机去面试的建议,他们开了一夜的车赶到了斯坦福。

▲张斯洋和爸爸张海滨

这一夜,张海滨开车,张斯洋就在后座上睡觉。

这在美国校长眼中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后座的斯洋可是高尔夫业余组排名第一的“明日之星”呀。

面试结束后,校长建议请张爸爸和张斯洋吃顿饭,也被拒绝了。

张海滨就在车里拿出了一些饼干果腹,然后马上开车回家。

只要是在加州比赛,他们俩从来都是爸爸开车,斯洋在后排坐着吃饭、睡觉、做功课。

为了支持妹妹打球,在哥哥开始工作了之后,还要做一些兼职的工作,以支持妹妹到处打比赛。

▲张斯洋的哥哥比她大8岁,兄妹俩关系特别好

可以说举全家之力,来支持张斯洋的高尔夫梦想。

正是因为全家人的支持,和父亲严格的训练要求,张斯洋比其他的高尔夫选手都更加“抗压”。

无论是在拉斯维加斯100多华氏度的气温下比赛,还是在外州的大风天里,张斯洋都能发挥稳定地拿到冠军。

教练乔治·平奈儿( )认为,张斯洋的天才来自于她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专注,从母亲那儿学到的认真态度,以及她惊人的自控力。

而张斯洋这样总结自己的成绩:“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她们少,我比每个人都更加努力。”

美国正在量产“谷爱凌”

美国曾经报道过,华裔少年已经承包了美国花样滑冰的半壁江山。

仅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就有4名华裔代表美国参赛花样滑冰,他们是陈巍、周知方、陈楷雯以及刘美贤。

还有网球华裔名将刘婧文、滑雪运动员谷爱凌……

有报道说,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家庭中的孩子们90%都在从事和学习一种体育项目。

而这些孩子和其他族裔运动员的不同就是,普遍品学兼优。

比如张斯洋和谷爱凌就学的斯坦福,名校需要你“既是顶尖的球员斯坦福19年博士,也是顶尖的学生”,所以她们的学业成绩也都达到了名校的录取标准。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群优秀的孩子?

一,华裔家庭为培养孩子可以“倾尽所有“。

为了培养孩子,华裔家庭的父母可以做出巨大牺牲,这和华裔重视孩子教育的观念密不可分。

你不可以想象一个美国本土的父亲,在女儿只有10岁,得了几个青少年组冠军之后就放弃自己一片光明的事业。

毕竟得到耶鲁博士学位也非常不易,周爸爸用自己的事业来换女儿的未来,即使这个决定,让他们的家庭收入变得非常有限。

这样的例子还有“钢琴王子”郎朗,他的父亲为了培养他,几乎破釜沉舟。

二,这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顶尖人才,孩子们中了基因彩票。

大家都知道顶级运动员不仅仅是靠“身体条件”,更是需要用头脑来比赛。

▲奥运花滑选手陈巍

花滑冬奥会冠军陈巍父亲陈志东是美国医学专家,花滑名将周知方父母都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网球名将刘婧文的父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母亲毕业于复旦大学,谷爱凌的妈妈是北大学霸,爸爸是哈佛毕业生……

▲网球名将刘婧文,她的父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母亲毕业于复旦大学

能够有身体素质成为运动员的华裔孩子们,就是中了智商和体育天赋的双重彩票。

三,西方社会为孩子们从事体育事业提供了不少条件。

很多体育项目的初级阶段辅导费用其实并没有那么昂贵。

比如高尔夫球场的费用,在一个小镇,一张年卡几千美金就可以搞定。

▲网球名将张子臻

包括无处不在的网球场地,我不得不提一下,在北京给大甜二甜上一堂网球私教课,场地加教练要700元45分钟。

更不要说游泳这样普遍的运动……社区游泳馆,100美金可以给孩子10堂游泳课。

四,最重要可能还是家长的认知,和对孩子成长的规划。

谷爱凌13岁已经拿到青少年组冠军,张斯洋15岁也拿到全美青少年高尔球冠军了。

▲斯坦福女子高尔夫球队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夺冠,姑娘们一起合影

如果孩子在8、9岁开始学习一个项目,大约2-3年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可以从事职业比赛,还是只能作为爱好。

哪怕不作为职业运动员,体育运动都可以强健体魄,建立强大的内心力量,成为一种社交型的爱好。

▲在花丛中打球的张斯洋,祝她前程似锦

不管这么样,遇言姐希望“谷爱凌”继续批量,张斯洋越来越多。

而我们作为父母,也可以更多地重视孩子的体育,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sitf/209288.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