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我以为我懂茶。和大多数爱尔兰人一样也愿意接受别人对我们简单的刻板印象,觉得爱尔兰人都爱喝茶。
某些刻板印象确实存在一定道理。因为爱尔兰曾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如今其人均年消费量也仅次于土耳其,位居世界第二。
爱尔兰的著名电视情景喜剧《神父特德》里面对管家多伊尔夫人的角色做了特写,她的口头禅“喝杯茶吗?哦,继续”和爱尔兰出口产品一样扬名国内外。
它的巨大影响力恰巧说明了茶叶在爱尔兰民族认同感中所占据的地位。我自己不甚爱茶,但却一直被它包围着。每天,爱尔兰人杯中都会冲泡上由Barry‘s或利昂斯生产的茶叶包,这是爱尔兰最受欢迎的两个茶叶品牌,后者为英国人所有,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含义。
爱尔兰人喝的奶茶中,全脂牛奶稀释了茶的香味,使它的味道充斥着一股奶香味,散发的奶茶味弥漫在学校教师的办公室里,盖尔式足球俱乐部里,以及其他在我童年里大人聚集的任何地方。
那些时候,我极不喜欢茶的味道。因此,我不爱喝茶,也不爱茶香味。
虽然茶叶人均年消费量高,但爱尔兰依旧赶不上人口大国中国的茶叶总消费量。中国每年消费约7.25亿公斤的茶。
地处中国西南部高山丘陵地带的贵州省,有望在2020年前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产地。它的目标是每年运送大约5万吨的茶出去。
贵州省内拥有近50万公顷的茶园地,加之海拔高度较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所以它成了种茶的理想佳地。
8月初,我前往贵州省大屯村上边的梵净山绿茶种植园。车路持续攀升,但旅途较为舒适。
我们的车偶尔行经山脉,盘旋转弯,另一侧也会有一些汽车迎面而来,相逢拐弯后,留下绿色空灵的山谷。
到达茶园后贵州茶叶的特点,走到工厂上方,进入绿植中央,攀登的感觉却还未结束。整个茶园就铺在一块一望无垠的山坡上。那时,我闻到了茶的味道。这对于我过往的记忆来说,的确还会有点难闻的刺鼻味,但与爱尔兰四周的茶味不尽相同。
在茶园,我遇到了工作人员游慧。我们坐在一个火堆旁,火堆中间放着一个烧着热茶的瓷壶,我们把绿茶从壶里倒入茶碗中。“这就是我们喝茶的方式,也是这里当地人几千年来喝茶的方式。我们一边坐着喝茶,一边聊天。”游慧说。
她还告诉我贵州茶叶的特点,贵州茶,此生不忘的一抹茶香,村里的男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很少喝啤酒。乡村的社交生活就是围着一团篝火,茶余畅谈,而不是在酒吧里饮酒为乐。
相反,爱尔兰人的社交生活主要在酒吧里。如果说多伊尔夫人的“喝杯茶”表明了某种爱尔兰人的内在生活方式认同,那么剧中另一句不断重复的口头禅也是如此:杰克神父不断喊着的“喝酒”。
坐在贵州的高山上,喝着我喜欢的第一口茶,闻到了一股我曾以为我懂但却没有真正懂得的味道。我终于能理解这里“远离酒吧”的吸引力。
也许,贵州之行让我爱上了茶。(记者 编译 王瑾)
(原文见中国日报10月1日12、13联版 英文链接:)
茶可清心。
面对浮躁的生活,泡上一盏贵州绿茶,小呷一口微苦,含之细品又略带些柔甜,咽之再回味满口香醇。
此时,在沉静的世界里,穿越时间的河流,去追寻贵州茶的根,品味贵州茶的历史清香,感受贵州茶文化的多彩神韵。
溯茶史悠悠茶香三千载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
作为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贵州茶的生产、加工、贸易、饮用、食用,历经风月洗礼,沉淀了千百年厚重的茶文化。
以茶待客——据《贵州古代史》记载,“在夜郎市场上,除了僰僮、笮马、髦牛之外,还有构酱、荼、蜜、雌黄、丹砂等商品,濮苗民族将烹煮技术运用于茶叶加工之中,使饮茶成为了古黔人民普遍的待客之道。”
茶香四溢——据陆羽在《茶经》里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在清朝,贵州茶叶市场初具规模,贵定云雾茶、都匀鱼钩茶、金沙清池茶、开阳南贡茶、海马宫茶、都濡月兔茶等20余个地域名茶因作为贡茶被广为熟知。
神秘面纱下的贵州,至今还留存着古茶树群落与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茶文化昭示着黔茶历史绵长悠远。
此时,漫漫茶马古道与盐茶古道,在岁月的深处诉说着历史沧桑。
贵州茶叶的贸易发展与文化传播,从这里孕育而生。
品茶香茶香飘入千万家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暖风拂面、卉木萋萋的四月天,是品尝春梢新茶的好时节。
一杯清冽的茶,寄托了人们对盎然春意的热爱,是绵延千年、惠泽各方的文明。茶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勤劳的山民披星出活、踏露收工,午饭就是妻儿送去的一钵香气袭人的油茶汤和一钵米饭。茶汤泡饭,是农人晌午的美餐。
“炒油茶泡冷饭,越吃越肯干。”正如古老民谣所唱,至今在黔北地区,当地人仍保持着吃油茶的习惯。
贵州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之说,地貌特殊,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历史长河中,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领域中被广泛利用,包括在宗教、祭祀、婚礼、礼仪、社交等方面。
黔北婚礼中的“放信茶”、务川家有喜事时的“讨茶”,以及一些地方的“吃油茶”等,这些古老流传的茶文化,如今正衍生成茶香四溢的旅游体验项目,吸引中外游客慕名游玩。
当悠久的黔茶历史遇见蓬勃的现代黔茶产业,“泡”出了一个个沁人心脾的文化故事。
茶文化打造产业“软实力”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阮郎归》里,生动描述了当时务川、道真老百姓采摘、制茶、卖茶的劳作场景:“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采茶、晾茶、炒茶、卖茶,茶香升腾,由此及彼,随风千万里。
悠久深厚的贵州茶文化,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贵州的十大特产,在贵州茶产业风生水起的出山下海大潮中,散发着独特魅力。
文化是力——茶文化作为茶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茶是典型的文化商品,贵州正在茶文化研究挖掘整理、茶文化作品、茶馆特色、茶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
文化是效——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促进经济、繁荣市场、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看今朝,多彩的贵州茶文化正得到发扬光大、不断升华。
黔中大地正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让栽茶、采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不断发扬光大,丰富茶产业的内涵,以茶产业带动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发展生态茶叶观光园为平台,以弘扬茶文化为支点,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勾勒“醉”美茶园贵州的十大特产,倾听贵州茶文化的“前世今生”,传颂贵州茶故事,让贵州茶香神州飘逸,四海流芳。(记者 冯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izhou/15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