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省份,旅游业发展也非常的好,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到贵州去旅游,前几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有想出去转转的朋友都被困在家里,现在全面放开了,也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想要出去旅游的朋友可以开始筹划起来。
贵州的地方特色非常之多,但今天重点给大家推荐6款必尝的特色美食,每一道都是当地的特色,来到贵州一定不能错过,不然就白来了。
第1道——苗家酸汤鱼
在贵州凯里苗家有句俗语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川川”。
酸汤鱼是苗族侗族的一道特色菜肴,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提到过。在当地又称为毛辣椒酸汤,其色泽鲜红,酸辣味道十分醇厚。再配以当地的特色蘸水,酸汤的酸辣,鱼肉的鲜香,一同在口腔迸发,是名副其实舌尖上的享受。
在贵州大大小小的宴席上几乎都能看到这道特色菜,绝对是贵州人都很喜爱的一道菜了。吃起来肉质鲜嫩,尤其是它的酸汤,相当地开胃。
第2道——遵义羊肉粉
遵义羊肉粉是贵州省遵义是的一道特色名小吃,是用新鲜的羊肉羊骨文火熬制的汤汁,浇在米粉上,放上切好的上等羊肉片,添加特色调料,遵义羊肉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贵州各个地方县都有羊肉粉,但是唯独遵义的羊肉粉最为出名也是独有的好吃,在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栉比鳞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获得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第3道——丝娃娃
丝娃娃是贵州省贵阳市的地方传统小吃,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素春卷”由于形状犹如被子包着的婴儿一般,顾名被称作“丝娃娃”。
丝娃娃是用一张比较薄的饼卷入红萝卜丝、折耳根、黄瓜丝、海带丝、酸萝卜等数十种素菜卷着吃,还会配上一碗红酸汤蘸水,吃起来酸辣可口,香脆美味,开胃健脾。
第4道——贵州辣子鸡
贵州辣子鸡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可以与川菜有的一拼。它是用贵州本地饲养的土鸡作为主料,另外加入贵州特有的糍粑辣椒与鸡肉一起炒制而成。
口感香辣味浓,鸡肉酥脆,是贵州当地逢年过节必备的团圆菜之一。
第5道——水城烙锅
也许你吃过火锅,朝天锅,但您也许从未了解过烙锅。在贵州六盘水,烙锅是家喻户晓的美食,既可以出现在烙锅店里,也可以出现在自家的厨房中。
据说烙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谓的烙锅就是在锅子内加入一层菜籽油,之后倒入多到眼花的食材,当食物与菜籽油发出滋滋的声响时,抚慰了人们孤寂的心。
第6道——酱香酒
贵州的酱香酒几乎占了全国白酒的半片天,而且可以说是出了贵州再想找到口感这么好的酱香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贵州的酱香酒贵,所以不愿意试。今天就给大家推荐2款便宜的酱香酒,都是贵州老酒友的心头爱。
1、珍酒
珍酒实际还算是小有名气的,而且它的来头也比较有故事性。这款酱香酒一开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茅台的异地生产,但是没想到的是即便从头模仿到尾,口感上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能够酿造出这样的品质,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这款酒作为一个入门款,酱香味淡雅舒适,香味也很纯正,关键是价格不高,来了贵州必定要试试。
2、通典酌匠酒
来到贵州没有喝这款酒,那你就真的是白来了。这款酒可能在外地没有什么名气贵州有什么小吃特产,但在贵州绝对是酒友们眼中的“小茅台”。
通典酌匠酒采用的是12987的酿造工艺,选用当地优质的红缨子糯高粱,贵州的酱香酒很多,但是在这个价位能用这套标准酿造的酱香酒却不多。这款酒是经过6年的窖藏贵州有什么小吃特产,来到贵州必尝的6道美食,非常精典,到了贵州绝不能错过,再加入12年老酒勾调的,所以喝起来非常的醇厚顺滑,没有什么刺激。
如果你喝酒比较追求性价比的话,那这款也完全是能够满足的。因为它的价格才100出头,当然也不是你一定要来贵州才能喝到,在淘宝上搜索“通典酌匠酒”在正规官方渠道购买一样的能尝到地道的贵州特色酱酒。
给大家分享的来贵州必点的6道美食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处于中纬度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的贵州,比起西南地区的川渝,它似乎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但这个用起伏的山梁搭建起自身骨架,用仙风野趣的山林食材与不同民族食俗滋养出特立独行风味的地方,来了就有点不想走了。
贵阳夜郎谷
肇兴侗寨
我在路上偶遇的风景
我在路上偶遇的风景 只属于它的那山那水
古人云:”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说的就是贵州。
被北部大娄山、东部武陵山、西部乌蒙山和横亘中部苗岭构成的高原地形骨架,让它几乎没有平原,但也让它变成了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我看到的黄果树瀑布
安顺的黄果树瀑布,拥有现在中国第一大瀑布的地位。
河水对河床长期侵蚀、溶蚀、测蚀,使得溶洞或落水洞不断扩大,上面的岩石因失去支撑而发生坍塌,让它拥有了现在的模样。
我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后的水帘洞
银链坠瀑布
这里你可以穿过瀑布后的《西游记》同款水帘洞,也可以用银链坠瀑布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水雾做个保湿 SPA 。
我看到的荔波县城
贵州省最南端的荔波,这里有看不尽的「青山含远黛,白云自空流」,走到哪都是一片碧水如镜,想呼吸点雾霾尘埃着实有点困难。
小七孔的卧龙潭
这里小七孔的碧绿色沁人心脾。晴天里,阳光透过树叶带来了斑驳的光影,那蓝绿色的水光,更是重新定义了「清澈」一词。
小七孔的鸳鸯湖
倘如你和我一样,划一艘小船驶入这里的鸳鸯湖,穿过雾气弥漫的湖面,总让人有点云深不知处的错觉。
茂兰溶洞内的风景
这里也很适合徒步,尤其是北纬 25°09′20″~25°20′50″,东经 107°52′10″~108°05′40″ 藏着的地球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茂兰保护区。
茂兰溶洞内的风景
它拥有原始森林、神秘原始溶洞、湖泊泉水、瀑布深潭等变幻莫测的风景。当你穿过溪流,踏在泥泞的山林小路、走进伸手不见五指的原始洞穴中时,不禁感叹:只此青绿也不过如此。
梵净山山下
还有别忘了天空之城的梵净山,相信我,找个晴天来这里才不会后悔。
万峰林、织金洞、乌蒙大草原、各民族寨子等等,无不彰显出贵州那份独有的喀斯特地貌气质贵州各地的美食,求推荐什么贵州的美食或旅行景点?,也孕育出让人蠢蠢欲动的山野风味。
只属于它的地道风味
贵州的美食,不吃后悔,吃了也后悔。
去之前,看着纪录片《寻味贵阳》和《风味原产地贵阳》吃饭,一碗拳头大的米饭不到 1 分钟就被消灭。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去了贵州吃一圈后,每顿饭 2 碗米都不够,甚至还有极强的后遗症。那就是回到不食酸辣的山东,感觉吃什么都索然无味。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不过,贵州最吸引我的是「街上的味道」。
不管你什么时候走在街上,能看到路边一个个简易手推的饮食摊点前,总有人“卑躬屈膝”排队等待那属于这里的「市井风味」。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据资料统计,贵州贵阳光是传统小吃就有 100 余种,如果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每个吃过贵阳小吃的人,一千个人有一千张必吃名单。
至于我的「必吃名单」,继续往下看。
重口味的糯米
贵州人嗜「酸辣」如命,但没想到早上的「糯米饭」都如此重口味。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不用碗盛,不用盒装,两手一捏就能吃的糯米饭是贵州人打小的风味。
太阳公公刚起床,穿着白围兜,推着小车的嬢嬢们就开始在贵阳的街头用糯米让人蠢蠢欲动。
融入酱油的黑黄糯米饭,被赤裸裸的摊开在塑料袋上。接着嬢嬢们听着你的口令,行云流水般的填入脆哨、白砂糖、土豆丝、酸萝卜、折耳根、花生米等等。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你的话音刚落,就见一双如巨石强森般的双臂从眼前闪过,眨眼间嬢嬢们的手里就出现了一个鹅蛋大小糯米饭。
接过你的定制早餐,第一感觉就是有点烫,像个冬天里的暖手宝。趁热咬上一口,口腔中好像出现了一个美食小宇宙,绵香中各种滋味以此亮相,越吃越过瘾。
但你要注意,边吃边捏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出了贵阳,来到肇兴侗寨,糯米饭又变成了原来白雪公主的样子,虽依旧是嬢嬢推着的小车摊,但馅料却别有洞天。
炭炉上炙烤的五花肉是味蕾的领航者,呲呲的油脂,还没吃就已经让我开始分泌多巴胺。
待肉烤制八分熟,嬢嬢会涂上一层自家的秘制酱料,让它与肉在热火中彼此交融。
另一边则掏出白白的糯米饭,撒上一层酸菜,再铺上烤好的五花肉,放在手里捏成团子。你伸手一接,依旧是拿颗「烫手山芋」。
味道虽没有贵阳的层次丰富,但质朴的简单也是这里的饮食特色。
糯米饭在贵州遍地都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风味,味道和做法都无法被简单的定义。
粉面皆可
在南方的米粉江湖,四处充斥着地域的争斗,每个人都举着自己「爱的号码牌」,似乎广西和湖南才是王牌中的王牌。
到了贵州,米粉的花样、味道都毫不逊色,就连面都做的尤为讲究。
牛肉粉
这是贵州最常见的一碗粉,但各城市味道、长相、内涵却完全不同。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贵阳的牛肉粉,多采用酸粉(大米发酵做成的粉),还有粗细之分。这种粉的最大优势是它自带的坑坑洼洼,可以喝饱汤之后,再喂饱我这个饥饿的人。
除了米粉外,每家米粉店还要比拼酸泡菜和辣椒,吃完感觉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又酸又辣。
到了荔波,这里的牛肉粉则更讲究牛肉,必须是灵魂出窍还不到 12 小时的牛,才配得上那十几秒的汆煮。
在这里,好的牛肉粉店,门口的煮粉和牛肉都是分开的。先去牛肉摊点上买 10 元的肉,店主片刻间切片、称好给你。
接着再去煮粉处买上 5 块钱的扁粉,待煮熟后 10 几种调料随你加。
你看看这牛肉,真的是嫩出水来,就连牛筋都带着一份水嫩肌肤,巨巨巨巨巨好吃!
而到了侗寨,这里的牛肉粉则是另外一番风味。
虽然是圆滚滚的身姿,可却不是酸粉,甚至当地人都不明白,酸粉是谁?
牛骨、牛肉熬煮一夜的汤,喝一口我就受不了了,再嗦一口比泥鳅还滑溜溜的米粉……老板,请再给我加碗粉。
肠旺面
对于很多贵阳人来说,肠旺面就是心里的一道白月光。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看似方便的面条,其实是加入鸭蛋和鸡蛋,经过「三翻九转四道压」,才搞出这完全不同于机器塑形的法式慵懒感。
金黄透亮、脆而弹韧的面条,被绾成一份份的小团,放入热水中汆 20 秒,捞出淋一瓢冷水,再放入汤锅中走一遭,它才有本地人深爱的脆而不生的口感。
“旺”就是猪血,在制作上贵阳把它分成薄皮旺、嫩旺、千层旺和老旺,说白了就是不同火候的口感。
薄皮旺,拥有一副吹弹可破的肌肤,轻轻的触碰就能让它爆浆在你的口中,可惜因为尺度过大,如今已经被下了禁令。
现在能吃到的大多都是老旺,它丝毫没有夹生口感,虽说无法满口爆浆,但合格的老旺在牙齿划破的瞬间,会有一种布丁的口感。至于嫩旺和千层旺,由于火候的严格掌控,也基本是绝技了……
“肠”就是猪大肠,它的首要标准就是「洗干净」,毕竟自带臭气的它,如果没有经过面粉的初洗、盐和醋的反复揉搓,再加花椒、八角等调味料的慢炖,那真就变成了”一颗老鼠屎毁了一碗面”啊!
其次,它还要拥有”趴而不烂”的口感,即要有吹弹的肌肤,又能一捏出水。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除了这三位主角外,灵魂的汤底是这碗面的导演,豆芽、脆哨、辣椒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如果还想来点高配的大场面,那就再加一份鸡块。
鲜红的汤底、金黄的面条、紫红的血旺、粉白的肥肠、酱紫的脆哨、白绿的豆芽,六味合一的上演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肠旺面。
举筷下咽,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风味与口感,吃的人荡气回肠。
超适合约会的小吃
前方有高能狗粮袭来,请做好准备!
丝娃娃
放心,这不是让你吃 baby !
这个有点像素菜版春卷的小吃,我认为是贵阳谈恋爱的助攻风味。
一张薄如蝉翼,圆如满月的面皮,一份份拳头大小,装满食材的碟子,就是丝娃娃的真身。
这道互动性极强的小吃,特别适合暧昧期的小情侣。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吃它的时候,就被对面的小情侣狠狠的喂了一大口「狗粮」。
男孩绅士的拿起一张薄薄的面饼放在手心上,小心翼翼的先放几根面条,防止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意外。
然后眼神飘向女孩,筷子示意的指着小蝶里的菜,放电般的眼神询问女孩想要哪个,再一个个的放在面饼上。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接下来就是展现真正实力的时候了!
左一搭、右一搭,往上一搭兜住底,一手用汤匙舀上一小勺酸汤或原汁蘸水灌入面皮留出的开口里贵州各地的美食,在“蘸水”渗出面皮前塞进女孩的嘴里,让她大快朵颐。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如果不小心没控制住流了出来,也没关系,毕竟每个贵阳人的衣服上,估计都有过丝娃娃侧漏的蘸水,再来一次发挥好就行。
还有丝娃娃的 1 份=10片面皮+无限量的菜+蘸水,如果面皮吃完,菜也就不能加了。至于蘸水怎么调,看下图你就懂了!
恋爱豆腐果
听这名字,就隐约的带有一股恋爱的酸臭味。
我第一次为了吃它,站在小吃摊前整整等了 20 多分钟,看完了它豆蔻年华的一生。
小吃摊主是一位中年大叔,因为疫情的冲击,原本在深圳的他回到家乡贵阳开了这个小吃摊。他告诉我:
「恋爱豆腐果」其实就是烤豆腐果的雅号,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豆腐的化学反应。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贵州是一个不产盐的地区,所以当地人多以酸和辣代替盐来调味。就连制作豆腐的凝固剂也不是卤水,而是酸汤。
这种酸汤豆腐,用豆腐过滤的浆水,由时间和微生物发酵出的酸汤制成。豆腐内部的空隙虽多而细,但却很有韧性。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恋爱豆腐果用的就是一块块用碱水浸泡过的酸汤豆腐块。
大叔从透明的盒子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长方形豆腐,放到被炭火高温灼热的铁盘上。
在铁盘的小火慢热下,豆腐的外表逐渐失水焦黄,内部在奇妙的化学反应下,渐渐开始扑嗵扑嗵,泛起滚滚波浪,完成着固态到液态的重返青春。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待到它整个身子圆鼓鼓后,焦黄的外皮下里早已水乳交融。
此时,用铲子戳从中间划破这层豆腐皮,一个装有融化豆浆的口袋副本就此开启。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这时放入折耳根、煳辣椒、酱油、醋等调制的蘸水,一口下去,复合的豆香味伴随着奇妙汁水,在齿牙间涌动穿梭,冒着喉咙被烫哑的风险吞下,风味穿过抬头纹直达味觉中枢,咸辣爽滑、开胃生津。
吃撑了也不可放过的它们
除了上面的牛肉粉、糯米饭、肠旺面、丝娃娃、恋爱豆腐果外,贵州还有太多太多让人不想停下嘴的美食。
豆腐圆子,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
糕粑稀饭,图片来自纪录片《寻味贵阳》
站(蘸)着吃的豆花面、和酸菜鱼貌似同类的酸汤鱼、与川渝辣子鸡不一个路数的糍粑辣子鸡、长得像韩式烤肉的烙锅、外表酷似麻球的豆腐圆子、各式酸的、辣的、臭的火锅……太多太多!
贵州这慢悠悠地晃荡在山雾之间的风味,千滋百味又野趣天然,万食已俱备,你准备开启寻味贵州了么?
@知乎美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izhou/15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