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全攻略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决定考教育学专业后,通过同校直系学姐知道了“徐影老师”,通过公众号信息获得了关于教育学以及择校的许多知识。(二)教育学考研常识311是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代码,全称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不得不说,考311教育学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昨天我们推送了一篇333教育综合的复习攻略,很多考学硕的宝宝也想要一份复习攻略,所以今天,311的复习攻略来啦!

作为一个经历了311教育学洗礼的学姐,看到这时候的努力备战21考研的同学,就好像看到了当时的自己,手足无措的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专业,走过许多弯路,掉进许多水坑,花了好久才走到一条正确的路上。而现在希望21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出发时就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成功上岸,愿为向导,与你们同行。

一、新手小白必须知道的考研常识

考研是场信息战,尤其在初期的准备阶段,信息收集是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重要的信息收集渠道

(一)常见考研信息搜集渠道

1.研招网

研招网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官方平台,研究生考试的报名、准考证下载、调剂等相关通知都在官网上。另外研招网信息库中的专业库和院校库可以作为我们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参考。

2.院校官网

院校官网是我们重要的信息源,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拟录取名单、初试范围、复试要求等等都在院校官网上可以查到。尤其是在九月份学校公布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查看。

3.考研公众号

决定考教育学专业后,通过同校直系学姐知道了“徐影老师”,通过公众号信息获得了关于教育学以及择校的许多知识。

(二)教育学考研常识

1、什么是学硕?

学硕是指学术型硕士,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学制为三年。

专硕是指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简而言之专硕是培养一线教师的,学制两年。

2.要想有学上,要过几条线

国家线: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最基础分数线。考研国家线是考生是否进入研究生复试(你今年还有没有机会上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否过线对于考后是有意义重大。

国家线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单科包括专业课、公共课两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国家线指的不仅仅是总分通过了国家线,单科每一门也都要通过国家线。无论是直接进入复试还是调剂,想要有资格参加复试必须要过国家线。

自主划线:是教育部审批的部分招生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招生情况自主决定考研复试分数线,而不必参照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早公布的是34所自划线院校的自划线,一般在3月上旬左右发布。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34所自划线院校全部是985院校。

自划线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院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所以说,院校线才是真正的复试线。那么国家线和院线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的来说,国家线是录取资格线。院线是复试资格线(很多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也就是说,院线决定能否进复试,国家线决定能否读研。所以,通过了国家线且通过院线的好好准备复试,如果通过了国家线却未通过院线的,就需要准备调剂了。

专业录取线:由于每一个专业都有热门冷门之分,故每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即录取该专业的最低分。

(三)311的基本常识

1、何为311?

311是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代码,全称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同时专业课代码是311的院校代表着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所有教育学专业代码为311的院校考试所用的试卷试题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考研的专业课是各院校自主进行判卷,但是由于311统考的性质,专业课会拿到省里进行阅卷工作。

2、311考什么?

311教育学只有一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张卷子的满分是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的基本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几个部分,具体分值如下: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全攻略,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二、311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参考书

311是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的,但是十多年来人们选取出了这几本最为合适的教材。

必读:

1.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第三版

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4. 《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5.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选读:

6.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7. 《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8. 《教育学原理》柳海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9.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工程版,第一版

(二)辅导用书

1、《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不得不说,考311教育学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宝典是对大纲的详细解析,包含了大纲里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应试指导性非常强。

另外,宝典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按照逻辑整合在一起,将庞大的知识点加以细分,给各个知识点盖帽子,十分方便理解和记忆。宝典做好了我们答题时的分点论述工作,通过学习应试宝典能有效的指导我们答题,看到问题知道写什么答案,怎样去论述,不至于答非所问和遗漏要点。

2、《教育学考研应试题库》

不论哪一个科目在学习中一定离不开练习题,尤其是311更需要一定的练习题来加以巩固和开拓眼界。实不相瞒,当我开始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时候,看书、听网课、做笔记这一套流程下来,自以为全都学会了,可是之后打开题库,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盲区没有顾及到。所以一定要通过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题库分为基础篇和强化篇,在第一轮复习时候可以只做基础篇,强化篇有很多理解性和综合性的题目,适合在二轮和三轮进行学习。

3、《教育学真题汇编》

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不要以为考过了就不会再考,出题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很多考过的题会变换一种形式再次考察。此外,你可以留下几套卷子在在后期复习的时候进行检测,你会发现很多忽略的细节,并且这些细节在真题当中有迹可循。通过真题你可以找到自己复习的重点,这时候你再看书,会有意识的勾画出一些细节和重点。

最值得一提的是答案解析和解题思路的点拨,把一年的卷子研究透彻胜过抱着书背几天的效果。其他自命题院校的真题也要看看,很有参考价值。

三、如何择校择专业

(一)院校选择

近年来加入311统考的院校越来越多,在刚开始没定院校的时候,可以按照凯程的目标院校汇总找到自己的心仪院校,然后登陆院校官网查询信息。

另外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徐影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做直播,比如在刚开始,徐影老师就做了一个如何择校择专业的直播讲座,在讲座中又加深了我对各个院校的了解。

(二)考虑因素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考虑好几大因素:

自身水平:考研是一个提高自我的过程,应该遵循与自己本科院校相同或者是高于自己本科院校的原则。是自己要通过付出努力才能够达到的。

难度水平:要对目标院校的难度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认识,难不难考的这一问题对每个人都不同,但是学习是这样的,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所以在衡量难不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去官网看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复试分数线、复试方案等等这样的指标来进行院校难度的衡量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阅卷的松紧程度,像北上广深这样一线的大城市,报考人数多,判卷比较严格,可能分数会低一些。

但是一线城市所带给你的好处也是非常大的,你可以享受完备的城市设施,可以在周末去美术馆、天文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更优秀的资源。这些都是大城市的一些好处

像东北三省,判卷会松一点,高分的学生比较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区和旱区。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判卷松可能会导致高分众多,分数段比较密集。

四、311高分法宝

(一)避开311陷阱

1、背的熟等于得分高

醒醒吧,311绝对不是光靠背就可以得高分的。在我复习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有过拿着宝典背诵的阶段,而且没有搭建框架,专门记忆里面的知识点,但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错误的。

我可以把内容完全复述下来,可是遇到选择题的时候依然不知道答案,翻书看宝典的时候却发现宝典上面有答案。后来当我试着从宏观上把握,从知识框架入手,记忆量少了很多,但是答题的效果却提升了很多。

2、做笔记等于抄书

在刚开始准备311的时候,我买了许多漂亮的本子开始准备做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看网课,只是抱着教材开始读,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笔记从大标题开始入手,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抄完一章之后觉得太累了,渐渐觉得学习变得机械。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了,放弃还觉得可惜。

在这时,我听了徐影老师的网课,看到徐影老师总结的知识框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个时候我果断放弃了抄书,开始记徐影老师的板书,在之后学着开始自己总结框架。这个时候我好像找到了学习的意义,觉得很充实,甚至有时候挤压英语的复习时间。

3、抠细节

既然那么多人说311考察的细致灵活,那么我就把所有的边边角角都记下来。这样也是不对的,我们在看书时候就想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但这显然不大现实。并且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重点,什么需要背,在这一阶段看书其实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知识。

在高考的时候我们分为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每一轮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考研也是这样,先是从课文入手,之后进行专题复习,再然后进行查缺补漏。所以不要太过贪心,循序渐进,慢慢来,到最后反而比较快。

(二)有效阅读教材

1、从目录看起

从高中时候我就有看目录的习惯,但也只是单纯的扫一眼而已。在听了徐影老师的课之后,我学会了如何从目录中获取信息。

我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就去公众号找到了去年的大纲,因为听老师说有些知识点大纲没有考察就按照要求将大纲不考的划去。虽然我将这些不考的知识点划去,但读到这里之后还是简单的浏览了一下。

做完这一步之后,我开始找目录章节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中国教育史主要是按照时间线来推进的,那么我就找了一张白纸,做了一条时间轴。简单标明了各个朝代以及教育家所对应的朝代。

这对我接下来的学习十分有用,在学外教史的时候我也做了时间轴,中外教育史的时间轴放在一起,以此帮助我从宏观上理解知识。比如,孔子和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二者思想的异同;文艺复习时期中国正处于哪个朝代?这样学起来有种上头的感觉。

2、详略得当,反复阅读

我们在拿到教材的时候可能会感叹,怎么这么厚!里面的字怎么这么小这么密!

事实上,这里面的东西很多都是不需要我们记忆的,甚至说都不需要看。比如中教史的古文,大多很晦涩难懂,我们不需要去专门的扣,很多时候它是作为论据进行说明的,我们可以直接看结论。外教史也有很多扩展说明的,我们也可以不看。

在阅读教材时候,我准备了几支颜色由浅入深的记号笔,第一遍读书的时候,用浅色的记号笔将大纲上的重点标出,第二遍读书的时候,前期的复习和做题能够让我有一定的意识,知道考题的出题点大概是什么样再用一个颜色标出重点;第三遍时候,经过了大量真题和专题学习,我又用另一支深色颜色的笔开始扣细节。

同时,不要为划重点而划,我会有意识的整合知识,讲到学校,我会在旁边写上学校发展的历程。觉得这一知识点和前面的内容有联系,我就把前面的知识点给补充过来。

3、搭建框架,形成体系

凯程的宝典上面每一章节都有知识框架,在听课时候老师也有框架,不妨带着框架去阅读。将零碎的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仔细阅读教材和宝典的内容可以让我们回答好选择题。

搭建框架则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回答简答论述题等大题。框架会告诉我们如何盖帽子,帽子盖对了怎样答都不会错。

我们高中政治乃至考研政治上常会看到一道题,请用矛盾或者运动的观点回答问题。这时候,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1.矛盾是普遍的:****

2.矛盾是特殊的:****

3.*****

当你把前面的帽子盖对了之后,分数就拿到了一半。框架实质上教会我们的就是如何整合知识,如何从宏观上理解知识。

五、高效背书的秘诀

(一)背框架,从宏观上入手

背书实质上是个从粗到细的过程,我们首先要背框架,从大体上把握知识。以教育学原理中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主要讲了教学,是从教学的概述讲起,,教学的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概述中又讲了教学的定义,关系,作用与任务。这样逐级深化,关于教学这一章就被安排的清清楚楚。

“只背框架行不行?”

少年,你太天真了。框架就是房子的骨架,之后还要不断的加以装修美化,让你住毛坯房你肯定是不乐意的。你列个框架上去,考官也会怒的,怎么话说一半,是想让老师给你补齐吗?

即使是像简答题一样标准性很强的问题,在回答时候也要体现你的逻辑性才能够拿到高分。

(二)善用记忆规律,巧用技巧

背书从来就不能靠死记硬背,我们学教育学的首先要知道怎样学习,掌握记忆规律。我们在学习专业内容会学到前摄效应与倒摄效应、学习策略,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记忆当中去。

1、表格辅助记忆

(强化班资料)

在中国教育史当中,各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运用表格加以记忆,并且十分方便我们比较分析。教育思想是有一定套路的,按照表格将他们分类,之后将每个教育家依次填充进去。在凯程的强化课上,徐老师和高歌老师也帮我们整理表格,强化班的表格资料很有用,所以强化班这一轮过去后,我对全部知识都清晰了不少。

2、利用知识背景强化记忆

我们在学习外教史的知识的时候会感到杂乱无从下手,这是因为我们缺乏一定的知识背景,因此徐影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做很多扩展。我就很喜欢徐影老师讲解的历史小课堂,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窗。

同时我们对有趣味的知识印象比较深刻,可以借助一些名人轶事来帮助我们记忆。

比如,华生的恐惧形成实验,用八个月大的婴儿做实验,在婴儿摸到小白鼠时候,用钢条发出巨大的声响,当恐惧消退之后,婴儿碰到小白鼠,再给一个刺激声响。到最后,婴儿对钢条的恐惧就会转移到白鼠身上,最后转移到所有白色毛绒绒的东西上面,到最后小婴儿几年后就去世了,引起了我和研友的一阵唏嘘。

3、听说读写全面记忆

调动听觉,喜马拉雅里面有很多教育学的音频,徐影老师的喜玛拉雅账号我也经常听,我会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听,晚上回寝室的时候听,一边听的同时一边思考,有效的利用了零碎时间。

抢占地盘,寻找有声空间。图书馆的走廊,电梯都是背诵的好地方。通常我会在学习效率低下,困倦的时候到走廊里背书。出声背诵一个小时比我坐哪里看半天书的效果要好很多。

另外很多人喜欢大声标准的朗读,在前期这样可以,但是在后期效果不大,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到字和声音的表面。背书是背给自己听的,而不是别人。可以不够标准,可以速度很快。

脱离书本,学会默写。在考研后期我常常通过默写框架来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有些知识点反复记忆但遗忘现象严重,我就会把这一部分的知识框架默写一遍,甚至单纯把这个知识抄写一遍,一条条分析来看。或者通过填充表格的形式来检验是否混淆知识点。

六、学会答题

(一)突出重点,分点论述

其实在高中时候老师就反复强调,但是在考研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忽略这一点,常常以大团大团的文字形式出现。

请注意,考研不是让你写论文,老师不会一个字一个字揪着去看,所以尽量分点、分段进行答题,点与点之间用清楚的符号进行划分,同时留有间隙。

(二)梳理逻辑,确保回答的完整性

答题时要讲究逻辑,按照知识的逻辑进行答题,同时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如论述某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先对这个思想家进行简要的介绍;分点详细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如果是辨析题,首先就是亮明观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或者是正确的;其次详细分析,说明其正确的原因。比如辨析关系时要说明A是什么,B是什么,A与B的关系是怎样。

最后再总结观点,说明错误的原因。

比如,综上,题干混淆了二者的定义,因此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三)体现一定的思想性

311考察的形式越来越灵活,需要我们灵活变通的时候,还要有一定自己的思想性。而这种思想性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名著,了解教育热点来进行提升。在答题时候让老师看到你有一定的教育学功底,对问题有自己的思索和看法。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体现,如果考生能够举出具体翔实的例子,代表着学生已经能够融会贯通知识。面对这样的答案,老师想不给高分都不行。

最后

考研是一场和自己的战役,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如果在这场战役中失败,这种挫败感是你刷手机,追剧,逛淘宝也忘不了的难过,直到最后也意难平,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战役中成为胜者。

一以贯之的努力,这是普通人成为天才最大的法宝,加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20403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6日 下午2:52
下一篇 2024年11月16日 下午2: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