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已取得专科毕业证,但报名系统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还必须上传专科毕业证书、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
③具有广东省户籍连续满3年的非全日制学历考生,须上传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1年以上(含1年)证明(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都需累计满1年及以上)。
④报考职教师资类专业的,考生还须上传报考院校招生简章公布的与专业相对应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或专业技能课程B级及以上证书。
⑤非广东户籍报考建档立卡类别的,考生还须上传有关建档立卡的证明资料(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本人信息页截图并盖当地管理机构公章)。
⑥符合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还须在报名结束前上传相应的获奖证书等证明资料。省招生办审核后,普通专升本录取前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示符合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
⑦考生须依据《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体格检查表》的规定,自行前往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检,填报志愿开始前将体检结果上传至报名系统中(体检表有效期:2024年1月1日至填报志愿第一天)。
(5)资料审核
①考生上传的资料由省招生办在网上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分为“通过”“待验证”和“不通过”3种,不通过的将反馈不通过的原因,1月21日18:00前完成所有预报名考生资料审核。审核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根据不通过的原因,须在1月22日18:00前上传补充资料,逾期未上传补充资料的,视为放弃报名。
②考生预报名时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且在报名期间还未获得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可选择“申请补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阅读并签订“补报资料承诺书”后,审核时将考生设置为“待验证”,设置为“待验证”的考生可以交费。考生须将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招生办审核,上传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0日。逾期未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资格,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安排考试。
二
选择考试科目
考生须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下称《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详细了解各招生院校招生专业的相关要求,按我校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考试科目。
三
确认报名
2024年1月23日17:00为报名交费截止时间。
(1)考生可通过报名系统自行查看审核结果,审核结果为“通过”或“待验证”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交费,确认报名资格。
(2)交费成功的考生才能参加编排考场座位、打印准考证;未交费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02
报考费
报名考生需交报考费40元/科。已成功报名(交费成功)的考生,若个人原因放弃报名,不予退回报考费。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一)2024年普通专升本考试科目共设4门,分别为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综合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每科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值100分;专业综合课每科考试时间150分钟(设计基础210分钟)、卷面满分值200分。
(二)省统一考试科目的考生考场座位统一编排管理。为了适应网上评卷的要求,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编排考场和座位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考生准考证。
(三)省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要求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专科升本科同一层次的要求编写确定,详见《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
(四)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时间为2024年3月30日(星期六)至31日(星期日)两天,具体安排见下表:
广东省2024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时间表
(北京时间)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四、招生专业目录
岭南师范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拟招生专业目录(普通批次)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五、录取
(一)由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按考生类别(职教师资、建档立卡考生、普通考生)、专业基础课分别划定三科总分(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为1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下同)和专业综合课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我校录取原则如下:
考生在达到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两条最低控制线投档后,我校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根据考生的四科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志愿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志愿进行录取,如此类推,录满为止。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额满未被录取时,若服从调剂,在专业组招生计划尚有空额的前提下,调剂到该专业组尚未录满的其他专业,直至额满为止;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不跨专业组录取或调剂。
同分点的处理办法:四科总分相同(含加分)时,依次按照四科总分(不含加分)、三科总分、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中政治理论科目、公共课中英语科目、专业综合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录取。增加三科总分排名,排位规则参照上面执行。
(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3号)精神,符合上述相应报考条件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World )”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考生向我校提交相关资料申请保送生资格,经我校审核同意并按规定进行公示后,向省招生办进行备案办理录取手续。
(三)考生凡持假证明、假文凭等虚假材料报名考试的法考培训学校排行榜,取消考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取得学籍的,取消学籍。
(四)逾期未上传体检表或体检结果不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及教育部《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要求的,不予录取,已录取的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六、收费标准
被录取新生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的规定执行。
七、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
(一)新生入学后,我校对新生专科学历进行复核,复核未通过的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并按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学后,我校对新生进行体检复检工作。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及教育部《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要求执行,复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师范类专业学生自行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体检标准参照《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3年修订)》,请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考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对照体检标准慎重报考。
(三)普通专升本录取的考生秋季入学,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校对普通专升本学生可采取插班就读、独立编班等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并按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关管理办法管理。普通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其毕业证书上标注“在本校XX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和颁发毕业证实际时间填写。
八、毕业与就业
普通专升本修完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符合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本科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普通专升本毕业后的就业办法,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相同。
九、其他事项
1.对符合我省普通专升本招生报考相关规定,并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职教赛道)(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或教育部等37部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职业院校大赛)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考生,可在其文化课省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分值投档,具体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最新规定执行。
2.本简章未尽事宜,将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最新规定和本校公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3.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岭南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岭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01
学院概述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成立于2004年3月,是由原来的政法系、历史系和基础理论教学部合并而成。随着学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先后独立出去。现学院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历史学(师范)和法学3个专业。历史学(师范)是省级特色专业;法学专业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是校级重点专业。学院建有岭南师范学院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湛江法学会法学研究所、广州湾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机构。
02
办学历史与师资队伍
建有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训实验室、人力资源实训实验室、教师技能实训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和3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高级职称教师36人,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博士40人,硕士37人;有海外或境外学习或者培训经历者6人;具有行业背景和双师型教师36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各级培养对象7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历史学类)1人。教学班级稳定在二至三个班,学生人数保持在一个年级120人左右,现有在校法学本科471名法考培训学校排行榜,重磅!2024岭南师范学院招法学,截止目前培养1000余名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广东公检法司法律等机构。法学系以“崇德厚法,博学笃行”为系训,以“科教并进、人才强系”为抓手,以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治建设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职业能力的培养。
03
专业特色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我们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及其他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需要,能够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和教育等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建有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训实验室、人力资源实训。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可报考相关方向的国家公务员和攻读硕士研究生。全方位打造法治中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04
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学院特色项目,支撑引领学院学科融合、专业共享、协同育人和多元服务工作。通过举办“博士论坛”、“学术之光”等活动,聚合各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团队,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实现学科融合;通过共享教学资源、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开展主题学生社团活动等,实现专业资源共享;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开展“传统文化进学院”,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实现协同育人;充分利用专业和学科优势参与地方政府课题研究、决策论证、社会调研、政策宣传和社区服务,实现多元服务功能。法学系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主要特色如下:
1.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聘请多名法官或检察官担任我院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直接为学生授课;目前有7名教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律师资格,占全体教师的39%。目前,共建立了10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通过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等方式,同实务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关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4年,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有3年超过30%,最高的一年达到39.7%,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连续几届的湛江地区模拟法庭大赛中,学生都取得优异成绩;历年毕业率一直保持100%;学生就业质量较高,相当部分同学通过各级、各地公务员考试进入公检法或政府机关,或到金融、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学院致力于培养乐于服务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推行“教学研做”互动合一,以考研为抓手、以导师指导和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为中介,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学生社团为中介、以第二、第三课堂为平台,着力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实训实践教学为平台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师范生注重培养驾驭课堂的教学力、体验反思的教研力、协同创新的实践力、心志专一的坚毅力和为人师表的引导力等“五力型”生存技能;非师范生注重培养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等生存本领。
3.积极服务地方。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的法治教育与宣传活动;教师也积极加强同地方实务部门合作,与湛江市检察院、湛江市法学会、湛江市司法局、湛江市妇联就有关问题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与湛江市法制局开展理论研究合作的同时,创办了《湛江市依法行政》刊物;与湛江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军转干部培训班。有1名教师担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1名教师兼任湛江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3名教师担任了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法院兼职陪审员,4名教师兼任广东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我们将以优质的师资力量为基础,通过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利用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机制,努力为报考本专业的学子们提供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的学习平台。
4.科研教研。近四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项目4项(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出版学术著作32部,发表学术论文19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2篇,被“三大索引”收录1篇,被《新华文摘》转载5篇。教师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有7项校级、省级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课题通过结题验收,19项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课题分别获校级、省级立项和省级培育,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强师工程”资助项目2项,依据学术研究成果开发出新课程(均为网络课程)5门,出版教材6部(其中两部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表教研论文19篇,出版教改论文集1部。
5.交流合作。学院与地方党政机关、公检法司、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学校、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学生实(见)习、项目研究、教师培训、法律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多渠道的合作,签订了一批合作培养培训协议,建设了一批学生实习、见习的校外实践基地,对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实体服务,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兄弟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2015年5月举办了第二十四次全国师范院校政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交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及对策;2017年依托学校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合作建立的“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在探索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合作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6.社会服务。学院以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为依托,拓宽渠道,构建机制,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主动服务社会。依托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湛江市尚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地方共建“检察理论研究基地”、“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湛江市法学会法学研究所”和“湛江市科技服务中心”等平台,与湛江市法制局合作成立湛江市依法行政研究会并承办《湛江依法行政》会刊;与地方合作申报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规划课题3项和横向课题5项,参与地方决策调研课题5项;与地方党政机关联合举办了多期骨干教师、军转干部、女村官等培训班,以及多场学术研讨会;5位教师被聘为中共湛江市委重大政策宣讲团成员,12位教师担任湛江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专家顾问。
7.党群工作。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抓支部、打基础、促整体”的思路,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法政学院分党校的作用,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师生政治理论素养。以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党建育人“三结合”(党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相结合)工作格局。注重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有特色的教职工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推行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
8.学生工作。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一切以学生为主,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理念,建立“全员一体化育人”的教育管理机制:实行“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的学生成长管理模式;实行“支部建在班上”,坚持“党建带团建”,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学院学科与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考研考证考级。
9.制度建设。学院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近年来修订和完善了党务、行政、教学、科研、学生等五个方面工作的管理制度52项。
05
4学生就业
四、学生就业
近六年考研录取人数位于全校各二级学院前列,2019年最终成功被录取的共有79人,考取率11.3%。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85”、“211”重点大学录取19人。就业率高,近两年来我院最终就业率均接近100%。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安边防、大中院校、金融国企等。就业区域遍布北京、上海和广东省等地。
毕业生就业单位(部分)
佛山南海区教育局下属中学中山市小榄镇镇政府
广东光正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市属中学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中央国家机关
06
学生升学
近六年考研录取人数位于全校各二级学院前列,2019年最终成功被录取的共有79人,考取率11.3%。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85”、“211”重点大学录取19人。就业率高,近两年来我院最终就业率均接近100%。
毕业生深造院校(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
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香港浸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fakao/20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