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几点思考,洪洞大槐树下的轶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两公里处的贾村西侧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每每寻到此地,心心所念都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两公里处的贾村西侧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它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一年四季,到此寻根祭祖的人们络绎不绝。有人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人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有如余亚飞的诗情所道:“拔地巨槐冲碧汉,相承一脉密分枝;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每每寻到此地,心心所念都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中寻根祭祖的深情厚谊。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加之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靖难之变”引发的4年战乱,再次严重破坏了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社会经济。

明代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到永乐十五年(1417)的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的500多个县市,涉及812个姓氏。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都对此有详细记载,如地方志《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的实情。

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此时期,也有大量外省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县城北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鹳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闻之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为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可谓仅此一例。明朝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洪洞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子不大,但雕梁画栋对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几点思考,洪洞大槐树下的轶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一座青石碑,上刻“古大槐树处”的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简述移民事略的碑文。亭前西侧,建有3间茶室,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20余米处,牌坊的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上世纪80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此地,有关迁徙的轶事多有流传。如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在洪洞的古大槐树处,士兵却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还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故此,人们称道大槐树有“御灾抗患”之功。

另流传,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故而有了“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的说法。

再流传,当时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对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几点思考,官兵反绑移民,再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他们上路。一步一回头的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就是我们的故乡。”以致移民后裔不论家住何方,都说古大槐树处就是自己的故乡。也由于迁徙过程中,移民的手臂被长时间捆绑着逐渐麻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移民的后裔也沿袭了这种走路习惯。

在新的迁居地,移民所见皆是荒野,只得重建房屋,开荒种地,时时会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数移民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门口,栽种上槐树,以表思乡之情。还有移民在迁徙地用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徙过来的。

在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从大槐树下迁徙出去的1230个姓氏牌位,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600多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众,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随着在大陆民众和海外同胞中兴起的修家谱热潮,时有寻根祭祖者,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每年4月1日至10日定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主祭日为传统节日——清明节。自1991年举办首届“寻根祭祖节”以来,年年来此认祖的人们数以万计,寻根的热潮逐年升温。悠悠600多年过去,汉代古槐已不见身影,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让遍布全国18个省、500多个县市以及海外的槐乡后裔时时能够寄情于大槐树下。

原化周

明朝移民大迁徙,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看看有你们家族吗?

明代山西大移民,

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看看有你们家族吗?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是一首流传在西北各地的民谣。它的背后就是被人们经常提起的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给甘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奠定了今日甘肃的文化基调。

甘肃的很多家族,追根溯源,或来自山西,或来自江淮,不少人家的族谱上,很明确地记载了当年艰难迁移开拓之路。看看,有你们家族吗?

A、甘肃自古就是移民地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众多的民族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

从记载来看,甘肃至少经历过四次移民高潮。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蒙恬修筑长城之后,在甘肃境内设置了榆中等县,第一批中原移民就来了。第二次是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整个甘肃全部归属中央政府所管辖,大批的中原移民也陆续从中原地区迁移到甘肃,这是继秦朝大移民之后的又一次移民高潮。

汉武帝为了巩固河西走廊地区,大批中原地区的罪犯被充军发配到甘肃。西汉时期,迁移至河西走廊的移民达40万人,仅仅在今天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原属甘肃)戍边的军人就达到18万。

第三次是北魏隋唐时期,这也是丝绸之路最为兴盛的时期,河西四郡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当时武威的人口达百万,有七座卫星城。这些人中既有中原地区来的汉族,也有来自西域的商人。这也是,甘肃移民的一个特点,不仅有中原人士西迁甘肃,也有西域人东迁到甘肃。

第四次移民高潮就是明初,为了消除边患,朱元璋一方面将大批江南的罪犯充军甘肃,另一方面将山西晋南的大批居民迁移到西北的甘肃等地。

B、朦胧记忆“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句民谣中的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大槐树公园内。

在元末的战乱中大部分地方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山西相对安定,加之大量难民流入,使山西成为当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1407年)五十余年间,明王朝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当时,明朝政府在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许多年后,当年的移民后裔虽然已经不记得家乡的具体地方了,但是“大槐树”的影子却长久地留在他们记忆深处。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一部分到河南、湖北等地,一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今天,在甘肃的某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之为解手,这句方言的背后其实就是山西移民来甘肃艰难历程的佐证。据说,当时为了防止移民逃跑,都被反绑起来,用一根长绳连结起来。要大小便,就必须报告官兵,解开手上的绳子,“解手”一词由此而来。而移民们反绑的动作,也演变成了西北人走路背手的习俗。

C、戍边西北的江南移民

除了山西人移民甘肃以外,大批江南人也来到了甘肃。甘肃中部地区的江南人来自南京等地。洪武五年,南京周围的豪门大户和汴京17个姓氏的居民迁徙到甘肃中部,其目的就是要加强长城内外的边防力量,保护明王朝政权的安全。洮岷地区的江南移民则是戍边将士和发配充军的罪犯。

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明政府在甘肃境内设置了卫所,用以巩固地方政权,防御少数民族进犯。其中在今天临夏、甘南一带就设立了临洮卫、岷州卫、洮州卫等卫所。按照明代军制5600人为一卫。卫所所属的部队,有的是留下戍守的部队,相当一部分是充军的犯人。

据记载,守卫洮岷地区的官兵仅作为充军的就有三万人以上,如果加上他们的家属至少有十万之众。这些人多是明初将领徐达、常遇春、沐英、李文忠、胡大海、金朝兴等人的子弟或部下,大部分原籍应天府、凤阳府。这些人从江南迁来后,以洮州卫城为中心分散后居住周边各个战略要地,起到了守卫卫城抵御少数民族进攻的作用。

至今人们在《洮州厅志》上还能见到这样的记载:金朝兴是南京伫丝巷人,忠勇多谋,有儒将风。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金朝兴为都督奉国将军明朝移民大迁徙,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看看有你们家族吗?,从西平侯沐英讨洮州一带的部族,平定结束后,曹国公李文忠命金朝兴修筑洮州卫城,有功被封为宣德侯,他的两个弟弟都被授予卫指挥使,因此就留在了洮州,后来金朝兴在征云南时去世。而明初名将李胜是凤阳府定远县人,他的儿子李达,曾镇守洮州四十余载,子孙六代继其卫指挥使职,直到满州人入关才变军为民。

D、为今日甘肃文化奠基

肃王和韩王也从江南带来了大批的护卫、仆役、属官。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封诸子为藩王,其第十四子朱被封为肃王,就藩府甘州。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迁至兰州。除肃王外明初甘肃还有封于岷州的岷王,封于平凉的安王,以及后来接替安王被改封而来的韩王,在宁夏的庆王等。在这三位王爷中封于岷州的岷王后来改封到云南,没有来甘肃。

这些藩王来甘肃时,带着大批的护卫甲士、巫医乐师,这些人成为另一种移民。大批移民进入甘肃,不仅将原居住地的饮食、服饰、语言、生产方法、风俗习惯以及方言词汇带入新的环境,还将一些神话传说带到了甘肃,也在兰州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移民习俗。

《皋兰县志》记载过的天涯望哭,就是留在兰州的移民中形成的独特习俗。肃王来到兰州后,江南等省人迁居兰州者甚多,其中也有不少士人,致使外来人口大大超过了本土人口。

明朝初年,从江南各地迁徙来的人口占据了兰州所有人口的十之七八。因路途遥远,有些人再也无法回江南水乡,思乡之情无处发泄,于是想回娘家的妇女,只好在大年三十下午,祭祀家族祖先的时候,触景生情,好在院内哭泣一场,算是对遥远亲人的祝福。兰州的晏公庙则是江南移民从南京移植而来的。

以临潭、岷县为中心的洮岷地区保存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端午民俗———端午祭。它给人们揭示了500多年来,十万多名来自江南地区的移民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顾颉刚等诸多学者专家曾经到这一带进行考察研究后认为,洮岷花儿中唱的茉莉花,在洮岷地区根本没有,而洮岷地区流传的发型、方言,则保存明初江淮人的习俗特征,他们的方言中也保留了大量移民色彩。现在,许多当地人口语中还保留着江南腔调,这些都证明了那段艰难的移民历史。

明代是甘肃本土文化的成型之时。移民活动不仅填补了甘肃人口的不足,而且文化也在这种大融合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来自江南等地的学者、工匠们的带动下,甘肃各项事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江南的学者为甘肃培养了著名学者段坚(其祖先就是从山西随肃王而来的)明朝移民大迁徙,而段坚则培养出彭泽、段续等一批才子。在这些学者们的带动下,明代甘肃地方文化日渐兴盛。众多著作问世,大批学者的出现,一批外地民俗嫁接保留,众多建筑的建设,奠定了今日甘肃本土文化的底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yimin/202263.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