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大数据,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全球经济治理、国际经贸关系、中国开放经济与政策。李计广:“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模式选择”,《中国评论》,2007-03。李计广:“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7-03;

李计广(副院长)

李计广,1981年2月生,河北邢台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7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工作,2014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全球经济治理、国际经贸关系、中国开放经济与政策。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同志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先后有9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2010年获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类三等奖,2011年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2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3年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20年获第二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2021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奖。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

现兼职担任中国亚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太学会国际经贸分会秘书长、中宣部全国社科工作办国情调研专家组专家、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咨询专家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主要科研成果

全球经济治理:

1. 李计广、刘灿雷:《全球创新网络发展报告(2023)——数字技术引领创新发展》,中国商务出版社,2024-04;

2. 桑百川、李计广:《“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11;

3. 张汉林、李计广:《世界贸易组织发展报告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7;

4. 李诗、李计广:《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对外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3;

5. 王林生、张汉林、李计广:《世界贸易组织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01。

6. 李计广:“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与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 A),2013-05;

7. 李计广:“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务实与互利共赢战略之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 A),2008-03;

8. 李计广、郑育礼:“多边贸易体制改革:背景、性质及中国方略”,《国际经济评论》(CSSCI B),2020-05(《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9. 李计广:“发展中国家集团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CSSCI B),2013-03;

10. 王颖、李计广“G20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CSSCI B),2012-06;

11. 李计广:“G3: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中美欧互动机制探析”,《国际论坛》(CSSCI B),2009-10;

12. 李计广、郑育礼:“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亚太经济》,2023-03;

13. 李计广、郑育礼:“‘双失灵理论’视角下的WTO改革与路径”,《国际贸易》(CSSCI C),2022-11;

14. 田丰、李计广、桑百川:“WTO改革相关议题:各方立场及中国的谈判策略”,《财经智库》(CSSCI C),2020-07;

15. 李计广:“WTO中的集团化现象与我国策略选择”,《国际贸易》(CSSCI C),2012-12;

16. 李计广、郑育礼:“G20转型的困境:拉美视角及对中国的启示”,《拉丁美洲研究》,2018-06;

17. 李计广:“WTO改革进程中中国的原则与立场”,《中国外汇》,2018-12;

18. 李计广:“WTO跨境服务贸易***”,海南商务厅(省部级批示),2022-01;

19. 桑百川、李计广:“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中央政法委(省部级批示),2020-05;

20. 李计广:“WTO改革***”,中国社科院《专报》,2019-10;

21. 李计广:“WTO改革***”,中办,2019-05;

22. 李计广:“G20峰会***”,《新华社内参》,2018-11;

23. 李计广:“全球治理***”,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3-08;

24. 李计广:“发展中国家集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调研》,2013-06;

25. 张汉林、李计广:“经济全球化***”,商务部政研室,2010-02;

国际经贸关系:

1. 李计广:《欧盟贸易政策体系与互利共赢的中欧经贸关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优秀奖),2009-10;

2. 张汉林、李计广:《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9(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

3. 李计广:《我国应对欧盟反补贴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

4. 李计广、盖新哲:“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中美经济脱钩趋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CSSCI A),2014-04;

5. 刘灿雷、张静、李计广:“‘低端锁定’还是‘协同发展’?——关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结构升级的考察”,《南开经济研究》(CSSCI B),2022-12;

6. 李计广、黄宁:“新兴经济体增长趋缓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及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 B),2014-03;

7. 李计广:“反补贴贸易救济措施绩效考察:以欧盟为例”,《南开经济研究》(CSSCI B),2013-12;

8. 桑百川、李计广:“拓展我国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关系——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财贸经济》(CSSCI B),2011-10;

9. 王颖、李计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增添动力”,《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02;

10. 李计广、钊锐:“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分析”,《亚太经济》(CSSCI C),2016-04;

11. 李计广、李彦莉:“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CSSCI C),2015-10;

12. 李计广、高宽:“中国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潜力分析:基于引力模型”,《亚太经济》(CSSCI C),2014-05;

13. 李计广、杨光:“欧盟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裁决结果的影响因素考察——基于模型的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CSSCI C),2014-02;

14. 李计广:“构建中欧经贸关系合作范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CSSCI C),2012-10;

15. 桑百川、李计广:“后危机时代新兴市场战略的拓展与深化”,《国际贸易》(CSSCI C),2010-08;

16. 李计广:“近期中欧经贸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基于三层次决策博弈分析框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 C),2008-10;

17. 李计广:“扩大后的欧盟贸易政策决策机制”,《国际经济合作》(CSSCI C),2008-08;

18. 李计广:“走到十字路口的中欧经贸关系”,《国际贸易》(CSSCI C),2008-05;

19. 李计广:“欧盟进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贸探索》(CSSCI C),2008-03;

20. 李计广、张汉林:“美国政府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启示”,《国际贸易》(CSSCI C),2007-06;

21. 李计广、桑百川:“美国白宫声明***”,财政部(省部级批示),2018-06;

22. 桑百川、李计广:“中美技术竞争***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报》,2021-07;

23. 桑百川、李计广:“美国经济政策***”,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报》,2021-02;

24. 李计广:“中美经贸规则竞争***”,《人民日报内参》,2020-12;

25. 李计广:“美国非市场经济行为***”,中办,2020-10;

26. 李计广:“金砖国家国际经贸规则***” ,中办,2020-07;

27. 李计广:“金砖国家***”,中央政策研究室,2020-04;

28. 李计广:“美国贸易摩擦***”,《新华社内参》,2018-05;

29. 李计广、桑百川:“新兴经济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2014-03;

30. 张汉林、李计广:“欧盟对华反倾销***”,商务部公平贸易局,2008-12;

中国开放经济与政策:

1. 李计广:《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下我国外贸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10(第二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

2. 桑百川、李计广:《对外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10(商务发展成果奖(2019年)三等奖);

3. 桑百川、李计广:《新一轮对外开放:目标、布局与政策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1(获省部级奖项);

4. 桑百川、李计广:《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条件、内容与路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05(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 李计广:《新发展格局下边疆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12;

6. 李诗、李计广:《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7. 李计广:“中国开放新阶段的政策选择”,《国际经济评论》(CSSCI B),2012-09(2012/2013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8. 胡玫、张娟、李计广:“中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路径分析”,《国际经济评论》(CSSCI B),2022-05;

9. 李计广:“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经济管理》(CSSCI B),2008-11;

10. 李计广:“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回眸与下一步中性贸易战略的提出”,《改革》(CSSCI B),2008-04;

11. 张娟、李俊、李计广:“从RCEP、自贸试验区到CPTPP: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升级路径与建议”,《国际贸易》(CSSCI C),2021-08;

12. 李计广:“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贵州社会科学》(CSSCI C),2021-05;

13. 李计广、李秋静:“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内涵、标准与评估”,《国际贸易》(CSSCI C),2020-04;

14. 李计广、王红梅、张娟:“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角色变迁和展望”,《国际贸易》(CSSCI C),2018-07;

15. 李计广、王红梅:“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亚太经济》(CSSCI C),2017-06;

16. 李计广:“近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分析”,《国际贸易》(CSSCI C),2013-12;

17. 李计广:“入世十年我国利用外资模式变迁”,《国际贸易》(CSSCI C),2011-06;

18. 桑百川、李计广:“后危机时代新兴市场战略的拓展与深化”,《国际贸易》(CSSCI C),2010-08;

19. 李自杰、李计广:“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变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CSSCI C),2010-05;

20. 王晓红、李计广:“关于建立海峡经济区推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CSSCI C),2009-08;

21. 李计广:“我国区域开放战略的转变与深化”,《国际贸易》(CSSCI C),2009-07;

22. 李计广:“中国优势资源性产品的开放战略”,《亚太经济》(CSSCI C),2009-05;

23. 李计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研究》(CSSCI C),2008-06;

24. 李计广:“入世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影响”,《亚太经济》(CSSCI C),2008-01;

25. 李计广、张娟:“我国负面清单开放水平评估及提升对策——与RCEP、CPTPP的比较研究”,《开放导报》,2023-08;

26. 李计广:“‘五期’叠加下中国外贸的‘稳’与‘变’”,《中国外汇》,2018-08;

27. 张彩云、李计广:“开放如何促进改革”,《中国外汇》,2018-05;

28. 李计广:“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模式选择”,《中国评论》,2007-03。

29. 李计广:“暑期国情调研***”,中宣部全国社科工作办(中央领导批示),2019-07;

30. 李计广、桑百川:“我国对外开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中央领导批示),2012-07;

31. 张汉林、李计广:“农业国际竞争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中央领导批示),2009-07;

32. 李计广:“海南自贸港***”,海南商务厅(省部级批示),2023-07;

33. 胡玫、李计广:“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海南商务厅(省部级批示),2021-12;

34. 胡玫、李计广:“营商环境***”,山西省商务厅(省部级批示),2021-01;

35. 胡玫、李计广:“跨境服务贸易***”,海南省商务厅(省部级批示),2021-01;

36. 李计广:“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办(省部级批示),2020-06;

37. 李计广:“外资基本盘***”,中央政法委(省部级批示),2020-05;

38. 李计广:“海南高质量营商环境***”,中办(省部级批示),2020-05;

39. 李计广、桑百川、田丰:“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办,2020-04;

40. 李计广:“对外贸易政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2017-10;

41. 李计广:“外贸增速下滑***”,《新华社内参》,2016-02;

42. 李计广、桑百川:“新常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2015-03;

43. 李计广:“外贸持续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2013-01;

44. 李计广、桑百川、田丰:“海南营商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奖,2021-12;

45. 张汉林、李计广:“农业竞争力***”,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二等奖,2009-07。

主要研究项目:

1. 李计广:“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与谈判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9-12;

2. 李计广:“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下我国外贸增速下滑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6-06;

3. 李计广:“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共赢性发展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3-07;

4. 李计广:“我国积极应对欧盟反补贴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2-09;

5. 李计广:“新时期中欧经贸摩擦的三层次决策博弈分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2007-11;

6. 李计广:“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合并问题研究”,海南省商务厅,2022-11;

7. 李计广:“河北沧州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河北省沧州市商务局,2020-12;

8. 李计广:“外商投资指引2020”,商务部投资促进局,2019-10;

9. 李计广:“G20转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研究”,中联部,2018-08;

10. 周念利、李计广:“全球数字贸易治理动向追踪及中国应对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23-01;

11. 周念利、李计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2020-09;

12. 李计广:“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7-03;

13. 桑百川、李计广:“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研究”,海南省商务厅,2022-10;

14. 李光辉、李计广:“黑龙江自贸区试验区制度创新”,黑龙江省商务厅,2020-11;

15. 李光辉、李计广:“河北省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商务厅,2020-10;

16. 胡若痴、李计广:“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路径研究”,北京市通州区,2020-10;

17. 李光辉、李计广:“自贸试验区(港)农业对外开放措施监测”,国家发改委,2020-09;

18. 李光辉、李计广:“云南沿边金融开放政策体系构建研究”,云南省商务厅,2020-05;

19. 桑百川、李计广:“兰州南亚国际班列公铁联运示范工程综合研究”,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理委员会,2019-12;

20. 李光辉、李计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口片区实施方案”,云南省红河州对外经贸大学大数据,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2019-10;

21. 桑百川、李计广:“新时代推动高水平开放思路研究”,商务部,2019-09;

22. 李光辉、李计广:“次区域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研究”,国家发改委,2019-09;

23. 桑百川、李计广:“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服务贸易政策制度体系研究”,国家发改委,2019-01;

24. 桑百川、李计广:“中国贸易摩擦对我国数字经济和核心技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央网信办,2018-06;

25. 桑百川、李计广:“中美贸易不平衡:数据、真相与对策”,财政部,2018-05;

26. 桑百川、李计广:“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北京市社科联决策咨询重点项目,2018-03;

27. 桑百川、李计广:“境外投资风险分析预警制度研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18-03;

28. 桑百川、李计广:“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7-10;

29. 桑百川、李计广:“四川省资阳市《内陆开放前沿区规划》”,四川省资阳市,2016-09;

30. 桑百川、李计广:“国家风险分析报告-30个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和投资风险指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15-12;

31. 王丽丽、李计广:“一带一路战略下北京出口企业市场进入与扩张的策略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015-08;

32. 张军生、李计广:“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5-06;

33. 桑百川、李计广:“北京新阶段扩大对外开放问题研究”,北京市社科联决策咨询重点项目,2015-03;

34. 桑百川、李计广: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项目,2013-2015;

35. 李自杰、李计广:“北京企业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多层面影响因素与绩效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014-12;

36. 李自杰、李计广:“新兴市场企业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多层面影响因素与绩效研究:基于组织并行视角”,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4-08;

37. 王颖、李计广:“产业地理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07;

38. 王丽丽、李计广:“微观视角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06;

39. 屠新泉、李计广:“美欧科研补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技部国际司,2013-12;

40. 张军生、李计广:“刘易斯拐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路径依赖——基于美日德韩转型经验的实证分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3-05;

41. 李玉梅、李计广:“沿海外商投资企业撤资风险防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2012-09;

42. 桑百川、李计广:“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10;

43. 杨荣珍、李计广:“国外对华反补贴案例及对策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大数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1-07;

44. 张汉林、李计广:“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10-12;

45. 屠新泉、李计广:“G20与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中国的定位、作用和策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10-12;

46. 桑百川、李计广:“我国新兴市场战略的拓展与深化”,商务部外贸司,2009-12;

47. 周念利、李计广:“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2009-12;

48. 桑百川、李计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08-02;

49. 张汉林、李计广:“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7-12

50. 赵京霞、李计广:“多边贸易体制下中美欧三方互动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06-12;

51. 桑百川、李计广:“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条件、内容与路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4-0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如何,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我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大学)合作举办,旨在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基础、掌握国际商务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且熟悉电子商务运作的国际商务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三资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金融、咨询、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

坚持“以学生为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如何,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培养方案,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如何,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展个性”的人才培养原则,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专业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结构

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

⑴通识教育知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哲学与社会、文化历史与国际视野、文学与艺术、科学与创新、数学思维与经济分析等;

⑵学科基础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

⑶专业知识: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

⑷相关专业知识:会计与财务管理、商务法律、管理与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本专业引进澳方课程12门,主要有:会计学( )、管理信息系统( )、商务统计( )、管理学( to )、国际商务( )、领导力与决策( and )、跨文化管理(Cross-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 )、金融市场( )、创新与设计(, & )、国际产业项目( Based )、国际商务环境( )。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指导性教学计划。

2.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技能:

⑴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自主学习技能;

⑵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研究型学习的初步技能;

⑶具有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⑷具有国际商务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的技能;

⑸具有扎实的英语口语、书面交流能力和熟练运用专业英语的技能;

⑹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⑺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技能;

⑻具有完善的职业素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技能。

3.素质

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⑵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⑸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观念;

⑹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就业、创业、继续深造等多种需要,为此增设相应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使教学形式多元化,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采用多手段教学:理论传授、案例分析、模拟教学、课堂讨论、小组演示等;

2.课外讲座:教授讲座、政府商务官员讲座、企业CEO讲座;

3.课外实践: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

4.出国交流。

四、成绩考核

1.课程考核合格,给予相应的成绩、绩点和学分;

2.成绩考核严格按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培养方案总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及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有关课程考核和成绩认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教学质量保证

1.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严格按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及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六、学制

本科学制为四年,详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七、学分

总学分

必修课

选修课

课内教学

实验教学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73

143

30

137

23

13

八、毕业与学位

⒈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⒉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

⒊毕业生还可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颁发的商科(国际商务)学士学位。

九、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

知识、能力和素质矩阵图

要素

内容

目标要求

方式方法

核心课程

知识

1.通识教育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

4.相关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2.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掌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

3.掌握会计与财务管理、商务法律、管理与营销等相关知识;

4.广泛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1.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班教学、习题课、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

2.专业课程通过课程讲授、小班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进行教学;

3.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组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慕课等进行教学;

4.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讲授、小组教学、作业、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验与模拟等进行教学。

1.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等

2.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等

3.会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创新与设计、领导力与决策等

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型学习技能、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国际商务业务相关能力

5.专业英语技能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

7.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能

8.创新创业能力

9.批判思维的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获取新知识的自主学习技能。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型学习的初步技能。

3.具有较强的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4.具有国际商务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的技能。

5.具有扎实的英语口语、书面交流能力和熟练运用专业英语的技能。

6.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7.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技能。

8.具有相当的职业素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技能。

1.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和项目模拟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课程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产学研项目等提高基础能力。

4.通过课程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室教学、模拟项目、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锻炼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5.通过课程小组讨论与报告、讲座、辩论赛、慕课、在线交流等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6.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开发。

1.国际产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创新与设计等

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商务统计、统计软件与建模、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3. 跨文化管理、商务沟通等

4.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品牌管理等

5.全球英语(REW)

素质

1.身心健康

2.热爱祖国、积极向上

3.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4.奉献精神、社会责任

5.探索创新、团队合作

6.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7.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专业素养。

5.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观念。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通过体育课、军事教育与训练、体育比赛、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2.通过军事教育与训练、外出参观、爱国主义讲座等使学生树立民族精神。

3.通过专题讲座、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理想信念与人文情怀。

4.通过参加市级与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类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

5.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开设专题讲座等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理论与训练

2.短期海外学习或实习等

3.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环境、创新与设计、国际商务谈判等

4.社会实践、国际商务管理相关实践实训环节等

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培养方案-2021级.docx

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教学计划-2021级.xls

首都经贸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分析对比

关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两所财经类大学哪个更好的问题,我整理了两所学校的资料数据,从以下十二个方面进行分析,方便大家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

一、学校的办学层级: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办学层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上海市属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层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北京市属重点大学。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办学层级更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二、学校的地理位置: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地理位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地处上海市。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地理位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坐落在北京市。

分析比较:两所学校的地理位置不相上下。

三、学校的占地面积: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占地面积:1003亩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占地面积:580亩

分析比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占地面积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423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占地面积更大。

四、学校的校区数量: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3个校区:松江校区、古北校区、七宝校区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2个校区:校本部、红庙校区

分析点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区数量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1个。

五、学校的创办时间: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创办时间:1960年,前身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至今已有63年的办学历史。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创办时间:1956年,前身为北京经济学院和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至今已有67年的办学历史。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创办时间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早4年。

六、学校的发展历程: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批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时间:1986年,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批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时间: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批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时间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早。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园风光

七、学校的师资力量: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70余人。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055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287人。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任教师中国家级人才人数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多,师资力量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八、学校的硬件设施: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硬件设施:

1、图书馆:总藏书377.8万册。

2、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硬件设施:

1、图书馆:总藏书580万册。

2、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图书馆总藏书量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多,教学硬件设施好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九、学校的经费预算: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经费预算:7.47亿元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经费预算:11.99亿元

分析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经费预算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多4.52亿元。国家及地方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资金投入更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园风光

十、学校的学科实力: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科实力:

1、本科专业:35个

学科评估结果:共有4个学科入选,其中2个B(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1个B-(工商管理),1个C+(法学)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应用统计学、物流管理、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英语、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

3、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科实力:

1、本科专业:47个

学科评估结果:共有6个学科入选,其中3个B+(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1个B(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B-(理论经济学),1个C+(公共管理)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经济统计学、保险学、商务英语、安全工程、劳动关系、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城市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贸易经济、金融工程、社会工作、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劳动与社会保障

2、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1个

3、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

分析比较::

学科评估结果显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6个学科入选,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4个学科入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5个B类学科,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3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16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的学科整体实力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1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7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1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博士的学科整体实力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十一、学校2022年高考本科招生计划: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计划招生3907人,其中上海市内计划招生1269人,占比32.22%,上海市外计划招生2638人,占比67.78%。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计划招生2448人,其中北京市内计划招生1649人,占比67.36%,北京市外计划招生799人,占比32.64%。

分析比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人数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1459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收本地考生的人数占比高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收外地考生的人数占比高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十二:学校2022年上海市、北京市专业组投档线: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上海市投档线:

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范围:519-538分,最低位次范围:13507-9409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上海市投档线:

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520分,最低位次:13286

(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北京市投档线:

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550分,最低位次:16590

(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北京市投档线:

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范围:544-564分,最低位次范围:17717-14274

分析比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上海市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及最低位次略高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说明上海市考生考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难度略微大点,上海市考生略微看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2年北京市综合类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及最低位次高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说明北京市考生考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难度更大首都经贸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分析对比,北京市考生更看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风光

两所学校综合分析比较: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优势:学校占地面积大,招生人数多,招收外地考生的人数占比高。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优势:学校办学层级高,创办时间早,获批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时间早,师资力量强,教学硬件设施好,资金投入大,本科、硕士、博士的学科整体实力强,招收本地考生的人数占比高。

三、上海市考生考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难度略微大点,上海市考生略微看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考生考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难度更大,北京市考生更看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以上分析,供广大高考考生及家长参考首都经贸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请点赞、收藏,并转发、分享给有需要的家人、亲戚、朋友。谢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shanghjm/210550.html

(0)
上一篇 14小时前
下一篇 14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