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教师节特辑 | 照亮未来之光:致敬优秀教师典范,共筑教育梦想之路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玛丽女王工程学院聚焦学院优秀教师及教职工,推出本期“教师节特辑”,共同领略师者风采,感受榜样力量,致敬优秀典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玛丽女王工程学院聚焦学院优秀教师及教职工,推出本期“教师节特辑”,共同领略师者风采,感受榜样力量,致敬优秀典范。

【教师篇】

张莹

张莹,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导、党委副书记,“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委会委员,空天领域复杂性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持省部级及校级教改和学生工作项目2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6篇,主参编教材6部。曾获国家级一流课程、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部属正高组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际特等奖提名奖 5 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6项,获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1部,作为主要参与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在科研与教学领域,张莹教授始终恪守严谨与创新的原则。她不仅是学生的导师,更是他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导航者。通过其教学与研究成果,也激励着年轻教师群体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闫毅

闫毅,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负责人。主要从事特种聚电解质材料相关研究。承担玛丽女王工程学院专业核心课《 》、省一流课程《高分子有序结构的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虚拟仿真实验》等课程7门次。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在内教改项目20余项,在《化学教育》《大学化学》等期刊发表教学论文26篇,出版规划教材2部。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入选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最满意教师、本科教学卓越新秀奖、本科生“十育人”先进个人、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

在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上,闫毅教授始终秉持“钻研业务做好‘经师’,修心正德成为‘人师’”的态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费思·南丁格尔(Faith )

费思·南丁格尔,专业工程技能2课程负责人。自学院2017年首届学生入学以来,便加入了学院。从英语课到个人发展规划课,她都积极与中英双方课程老师沟通,促进双方课程的融合与创新。她主导的“材料图书馆”“课程共享考核模式”等项目多次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年度教育卓越奖。自担任学院教学事务理事以来,她主要负责英方教学质量的保障监督、课程大纲的构建以及员工发展等工作。同时也与中方教师共同探讨,优化教育教学机制。本年度,她荣获了 职位晋升,充分体现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对其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费思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她不仅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更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她认为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教师节特辑 | 照亮未来之光:致敬优秀教师典范,共筑教育梦想之路,自信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她说:“My part of the is to know them and them their self- and soft so they are able to be and in their .”

李哲

李哲,副教授,主要负责可再生能源材料课程,学院考试委员会主任。他于2012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加入学院,一直教授可再生能源材料课程,经验丰富。他先后获得英国EPSRC、欧盟理事会、威尔士政府及工业界等资助,并作为负责人主持20余个研究项目。自2021年担任学院考试委员会主任,负责学院关于考试、成绩等的流程监督和质量保障。他今年获得了的职位晋升,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对其贡献表示充分肯定。

在育人过程中,李哲副教授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伦敦女王玛丽大学,鼓励他们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他表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尤为重要。他希望学生“能够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为将来创造更加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积极贡献力量”,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能坚持不懈,继续前行,只要持续努力,成功终将到来!

【管理人员篇】

除了授课教师外,学院的管理人员在育人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杨粉萍

杨粉萍,学工主管(团委书记),主要负责学院共青团工作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科技竞赛组织服务工作等。在学院工作期间,她以服务学生、关怀学生、助力学生发展为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做好团支部组织建设、团学工作宣传和青年思想引领等;积极组织、指导、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在各项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锤炼意志品质,2024年学院青年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受省部级以上媒体报道20余次,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组织经验分享会、专家辅导会,全流程、多维度锻炼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2024年学院学子参与高教主赛道项目50项,学生参赛项目在学校中获奖率达74%。

在工作期间,杨粉萍老师一直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她表示:“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自己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做好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孟佳蓉

孟佳蓉,英方办公室教学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学生英方信息维护、英方教师的工作支持及管理师生联络委员会等事务,2022年加入玛丽女王工程学院英方办公室。作为英方行政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孟佳蓉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无论是面对学生的疑问,还是英方教师的需求,她都能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个问题,为师生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她不只是帮助学生处理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她通过搭建良好的沟通纽带,减少了外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文化障碍,让双方能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融洽和高效。虽然她的岗位并非直接面向课堂教学,但她在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工作之间架起了牢固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光辉,无私地传承

教师,是点燃智慧火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灵。闫毅教授、张莹教授、李哲副教授、费思·南丁格尔老师、杨粉萍老师、孟佳蓉老师正是无数教职人员的缩影。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育的卓越与创新。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院再次向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也向为学院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愿所有的教师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秉持初心,耕耘希望,照亮更多学子的未来。教师节快乐!

伦敦大学女王学院,翱翔四海|2024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暑期学校项目圆满收官

书山虽高路尚短,海外行知天地宽。2024年8月4日至8月18日,校团委副书记张晓红,玛丽女王工程学院2022级辅导员原孟磊、学生办公室毕加龙、马晓萱老师带领学院103名学生赴英方母校——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学校项目。此次活动充分结合玛丽女王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定制化开展了一系列课程与文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增长学术见识,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为学校“127”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总师型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行之远航,安全同行

为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尽快熟悉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国际合作处及学院分别在6月21日、27日及7月16日对全体项目成员进行了行前培训。国际合作处就日程安排、安全知识、出行纪律及突发状况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说明。学院带队老师毕加龙及英方项目负责老师Li Wang、详细介绍了课程安排、出行准备、文化习俗、安全须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并对出行人员进行分组,落实纪律管理要求。

满怀憧憬,相聚伦敦

8月4日,全体师生抵达了魅力之都——伦敦。在英方老师及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同学们完成了登记报到及宿舍分配等准备工作,大家感受到了来自母校的热情。

8月5日上午,由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组织的欢迎仪式在G27教室举行。首先,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副院长James 发表了致辞。他向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107名师生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祝福,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此次交流项目中学有所获。接着,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执行副院长Maria -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本次暑期学校的整体规划。随后,老师详细向同学们讲解了伦敦生活的安全防范小知识,并为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室安全培训,以确保项目学习过程的平安顺利。最后,Li Wang与为同学们细致地介绍了项目的日程安排与学习要求,为整个暑期学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启迪思维,汲取新知

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为同学们精心安排了前沿学科讲座、精彩的实践课程及团队合作活动,帮助大家拓展了学科视野,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在Maker Space,James 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木制材料结构及工具使用规范等知识并指导学生完成了风力驱动车的制作及赛车比赛。

在AI in 中,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程设计及实践中的应用,并指导同学们利用和等AI工具为材料学及工程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有效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伦敦大学女王学院,培养了同学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牙科材料讲座与实践学习课程中, Patel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补牙材料的发展历程、特性及实际应用。同时,大家也有幸前往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 Lab,在 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使用 设备体验补牙的模拟操作。此次课程有效拓宽了学生们对牙科材料领域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引发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职业选择的思考。

Yan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事迹,并为同学们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IOM3的相关情况及功能材料的多种分支,丰富了同学们对材料学科的认识

此外,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校友、QMUL在读博士李瑞祥、张逸琨、孙雨桐等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光电化学扫描、细胞混水凝胶、钙钛矿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CSC奖学金申请经验。 介绍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留学项目、学科专业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申请方式和留学生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Liz 院士根据自己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作、科研、生活的经历向同学们传授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些宝贵的分享和建议让学生们对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充满信心,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成就更好的自己。

参观探访,开拓视野

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更是有幸参观了德比郡的汽车展览馆和劳斯莱斯博物馆。大家不仅在汽车展览馆了解了20世纪古董车的内饰工艺及制造技术,还深入劳斯莱斯博物馆了解劳斯莱斯在汽车、飞机及轮船等领域发动机的研发历程、制造工艺及技术实力,感受劳斯莱斯在百年发展过程中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铸造桥梁,交融文化

在Li Wang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大家参观了东伦敦街头、大英博物馆及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在东伦敦街头,同学们领略了伦敦新世纪的进步与历史的沉淀;在大英博物馆,同学们感受了世界各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在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伦敦大学女王学院,翱翔四海|2024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暑期学校项目圆满收官,同学们见到了著名的本初子午线,真实感受了书本上的“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的概念,了解到格林尼治时间在航空和航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多年发展,格林尼治时间已经成为全球时间协调和标准化的基础。它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于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 Sight Race活动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别样的惊喜。在活动中103个同学被分成20个小组,由QMES老师及志愿者带队,在规定时间内打卡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塔桥、考文特花园等7个地标并拍出有创意的小组自拍。经过激烈角逐,G1和G3斩获最迅速小组奖;G10和G19则分别斩获最佳创意奖。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欣赏到伦敦的美景,并深入感受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

硕果累累,顺利收官

在伦敦期间,同学们用相机记录了这两周短暂而丰富的学习生活,捕捉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每一帧影片都展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求知热情与探索精神。活动结束后,师生们进行了作品评选,最终G13和G10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优胜奖。这些珍贵的影像不仅为这段难忘的经历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也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科研道路上继续勇敢前行。

最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James 向同学们颁发2024年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并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自己能力。随后,学生代表向英方带队老师赠送礼物,感谢她在暑期学校期间为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

此次暑期研学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大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还在跨文化的碰撞中增进了对全球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项目中的学习经历让同学们对材料学科相关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大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积极的影响。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将持续拓展海外实习交流平台,调动学生国际化多元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文字:马晓萱、实践队各组成员;图片:张宇航、实践队各组成员;编辑:韩惠淳;审核:程茵)

女王玛丽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孔院新年音乐会对话中西艺术之美

中西方乐器合璧演奏东西方传统名曲串烧(摄影梁弢)

中国传统红绸舞在孔院新春音乐会上演(摄影梁弢)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梁弢):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新年,当地时间1月25日晚女王玛丽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孔院新年音乐会对话中西艺术之美,伦敦玛丽女王孔子学院携手著名旅英华裔钢琴家肖荻等当地艺术家,举办了一场中西合璧、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新年音乐会。

音乐是跨文化的最美语言。悠扬的箫和笛、激越的钢琴、深沉的大提琴……借助《茉莉花》、《肖邦练习曲》、《康定情歌》、《贝加马斯克组曲》、《春江花月夜》等一首首中西方名曲,音乐会成功地完成了一场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融,为200余位观众带来美不胜收、富有创意的音乐盛宴。

曼妙旋律中飞扬飘逸的红绸,舞出了人们心中对新年、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热盼。令观众惊叹不已的川剧变脸绝活更是将音乐会推向高潮:一张张或红或白、或喜或悲的脸谱在艺术家脸上瞬间变换,犹如魔术一般,配上钢琴、大提琴、萧以及手鼓的合奏,再加上中国传统戏剧的服饰、舞蹈和与观众的幽默互动,引爆了全场阵阵掌声和欢笑。

自2015年10月成立以来,伦敦玛丽女王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广汉语学习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理解。去年女王玛丽大学,孔院协助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成功举办首届中英国际音乐节。

英国女王玛丽学院,影像 | 英国女王走了,一个时代结束!

当地时间9月8日,白金汉宫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

伊丽莎白二世在父亲乔治六世去世后于1952年2月6日即位,后于1953年6月2日加冕,是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最久的君主,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消息一出,聚集在白金汉宫门外的人们神色哀戚悲伤,不少民众留下眼泪,并在门口献花以示哀悼。

此前,白金汉宫8日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接受医疗监护,医生对她的身体状况表达担忧。她的直系亲属已经被告知这一状况。

BBC新闻评论员指出,去年十月份,女王取消爱尔兰行程住院后,其健康状态明显弱化,经常因为“偶发性行动不便问题”而减少公开活动和露面次数。

此番首相委任仪式不仅选址反常态,女王与新首相行吻手礼的官方照片也引发了众多联想。不少观察指出,照片中女王的形象似乎异常虚弱,而且需要拐杖支撑。

百年国际风云变幻的

亲历者与见证人

伊丽莎白二世原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 ( Mary),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她的父亲乔治六世是国王乔治五世的次子,叔叔是当时的国王爱德华八世。

1936年,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美国社交名媛辛普森夫人断然退位,由弟弟继位,成为乔治六世国王。当时10岁的伊丽莎白公主作为乔治六世的长女,成为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自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以来,世界政坛更迭变化、如“走马观花”,而她却岿巍不动。在她长达数十年的统治期间,英国经历了“日不落帝国”解体、英阿马岛战争、战后复苏又衰落、英国脱欧、新冠疫情等风风雨雨,可以说,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就是一部英国当代史。

而她本人,也创造了诸多历史。2015年9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超越了她的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1926年4月21日,伊丽莎白在伦敦出生,她是约克公爵及其夫人(日后的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王后)的第一个孩子

1937年5月12日,伊丽莎白与妹妹玛丽格特在其父母的加冕仪式上

1947年,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在南非访问。视觉中国 资料图

13岁,女王跟随父亲视察达特茅斯海军学院,就是在这里,女王遇见了18岁的菲利普,一眼万年。还是少女的女王开启了她的“早恋”。英国国王官方传记作者约翰·惠勒回忆说:“伊丽莎白公主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他。”自此两人保持书信来往。

在此之后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开启爱情长跑,这期间他们通过书信维持着当初的感情。恋爱中的伊丽莎白公主像普通少女一样,明媚生动。

1947年11月女王大婚,此时离第一次见面过去8年,女王幸运地嫁给了那个最初的爱人,嫁给了自己想要的爱情。

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再到一家人,菲利普亲王曾说他在家从不会将她看成女王,她就是妻子。妻子会为他亲手做饭,泡茶。

1945年女王说服父亲,直接参与到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编号是,此时的她是伊丽莎白·温莎第二中尉,开军用卡车、修车都不在话下。

“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布,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献给你们,为我们都属于的大家庭(our great )服务。”1947年,年仅21岁的公主伊丽莎白二世在南非外访时向英联邦宣誓。

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在访问肯尼亚期间洽遇乔治六世驾崩,她随后继位成为英国君主,并相应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女王,1953年6月2日加冕。

伊丽莎白经过加冕礼椅

1952年12月25日,女王登基后发表第一次圣诞讲话

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与历史上所有其他君主相比,伊丽莎白二世领导国家和君主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社会和技术变革,留下了自己的遗产。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她的遗产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

除英国以外,英联邦目前有52个成员国。这些国家分布在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太平洋地区,总人口约为25亿,几乎是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据称,伊丽莎白二世共出访过110个国家,其中英国女王玛丽学院,女王前往加拿大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自1953年加冕以来,她已经访问了加拿大27次,但她从未访问过希腊。

1965年是二战结束20周年。伊丽莎白二世出访西德,展开为期10天的国事访问英国女王玛丽学院,影像 | 英国女王走了,一个时代结束!,标志着英国和德国这对战时仇敌的和解,也被视为对德国在欧洲和国际社会再度以一个强国姿态崛起的认可。这是1913年以来英国君主首次正式访问西德

1982年4月17日,伊丽莎白二世在加拿大正式签署法案,将加拿大宪法的修宪权由英国议会移交加拿大国会,至此加拿大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终结

加拿大之后,1986年3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往澳大利亚签署了《澳大利亚法案》,使澳大利亚法律独立于英国议会和法院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图为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游览八达岭长城。

197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又称银禧( )。

1977年2月,银禧之旅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访问斐济,在敞篷车上挥手致意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以她为元首的国家有所增减。当前,除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外,还有牙买加、巴哈马、格林纳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等11个国家尊其为国家君主。其余曾属国家改制为共和国,自立了新的国家元首。

每隔两年,所有成员国的领导人将会在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CHOGM)上就国际事务进行讨论,并共同制定相关政策。无论国家大小或经济实力强弱,英联邦成员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1985年10月16日,巴哈马群岛拿骚。来自46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参加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2011年5月17日,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应时任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邀请访问爱尔兰。这是她第一次越过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边界线,以英国元首的身份踏上爱尔兰国土。这也是100年来英国君主第一次访问爱尔兰。女王在爱尔兰访问期间,就盎格鲁-爱尔兰历史纠葛中的受害者表示诚挚的缅怀和深切的同情。那次访问受到普遍赞誉,被视为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历史坚冰融化、双边关系友好化的新时代的开端。

100年来英国君主第一次访问爱尔兰

她在位70年

任命15位首相

英国广播公司(BBC)8日整理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期间的15位英国首相,其中自1955年至今的历任15位英国首相全部由其任命,新首相特拉斯是第一位被邀请前往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接受女王任命的首相。此外,1951年上任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即位后共事的第一位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则先后于1964 – 1970年、1974 – 1976年担任首相。

1. 温斯顿·丘吉尔(1951 – 1955年任英国首相)

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与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图自BBC

2. 安东尼·艾登(1955 – 1957年任英国首相)

195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首相安东尼·艾登握手。图自BBC

3. 哈罗德·麦克米伦(1957- 1963年任英国首相)

1960年,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职务的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迎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牛津大学。图自BBC

4. 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63 – 1964年任英国首相)

196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一次宴会上与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及夫人说话。图自BBC

5. 哈罗德·威尔逊(1964 – 1970年任英国首相)

1969年,首相哈罗德·威尔逊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图自BBC

6. 爱德华·希思(1970 – 1974年任英国首相)

197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爱德华·希思(左二)在首相乡村官邸契克斯别墅接待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图自BBC

7. 哈罗德·威尔逊(1974 – 1976年任英国首相)

197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在唐宁街。图自BBC

8. 詹姆斯·卡拉汉(1976 – 1979年任英国首相)

1977年,首相詹姆斯·卡拉汉在温莎城堡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午餐。图自BBC

9. 玛格丽特·撒切尔(1979 – 1990年任英国首相)

198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首相撒切尔夫人(右)在白金汉宫招待来访的美国总统里根。图自BBC

10. 约翰·梅杰(1990 – 1997年任英国首相)

19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首相们:玛格丽特·撒切尔、哈罗德·威尔逊、约翰·梅杰(左三)、爱德华·希思和詹姆斯·卡拉汉。图自BBC

11. 托尼·布莱尔(1997 – 2007年任英国首相)

2002年,白金汉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托尼·布莱尔。图自BBC

12. 戈登·布朗(2007 – 2010年任英国首相)

201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首相们: 戴维·卡梅伦、约翰·梅杰、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右一)。图自BBC

13. 戴维·卡梅伦(2010 – 2016年任英国首相)

2010年,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赢得微弱多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接见卡梅伦并邀请他组建新政府。图自BBC

14. 特雷莎·梅(2016 – 2019年任英国首相)

2016年,戴维·卡梅伦在英国公投脱欧后辞职,特雷莎·梅就任英国首相,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图自BBC

15. 鲍里斯·约翰逊(2019 – 2022年任英国首相)

2019年,鲍里斯·约翰逊到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图自BBC

16. 伊丽莎白·特拉斯(2022年至今任英国首相)

2022年9月6日,保守党新党首伊丽莎白·特拉斯应邀到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图自BBC

编辑| 霍然

综合 |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 英国那些事儿欧洲时报英国版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lundml/214410.html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