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无间道”科学家高华建:忍辱负重在美35年,带20博士弟子回国!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他的培养之下,至少有20位顶尖博士、博士后回国参加工作。同为工程力学出身,王翔2001年前往马普金属材料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慌乱调查之下,美国人这才发现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中国顶尖科学家,竟然还是自家院士高华建的亲传弟子。2024年1月,有着“七院院士”身份的高华建宣布加盟清华大学,成为清华的讲席教授。

华裔科学家,在美国上演“无间道”大戏。他公派留学却加入美国国籍,忍辱负重35年成全球顶尖学者。

可就在美国为之骄傲之际,有着“七院院士”之名的他,却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20余位顶尖门徒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回到了中国怀抱。

他便是今天的故事主角——高华建

高华建当初为何选择留在美国?在美国的30余年里,他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点个关注,一起了解“无间道”科学家高华建的人生故事。

背骂名,留美国

高华建,四川成都人氏,1963年生人。作为中国境内知名的“神童”、“少年天才”,他很早便展现了自己的学习天赋。

1978年,年仅15岁的他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研读工程力学。

作为近现代科学中极难学习的专业,工程力学在整个西安交大内都有着“赫赫威名”。别说是一个15岁的孩子,就是踏踏实实学习了多年的大学生们,学起来都十分吃力。

但高华建,很快便用现实证明,天才与凡人之间是有着明确差距的。15岁的他不仅真的能够学懂工程力学,甚至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获得了不俗的成绩。1982年,18岁的高华建以学士身份毕业。

在走出西安交通大学的前一刻,这位少年天才实际上便被组织看中,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公费留学名额。

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机会可谓是十分罕见。而高华建,18岁便获得了这样天赐良机,更是十分少有。

很快,高华建告别家乡、父母,前往美国求学。短短两年之后,他便以工程科学硕士身份毕业。由于在校期间成绩十分优异,他很顺利便被保送博士,留校就读。

1988年,25岁的高华建博士毕业了。

此刻,他面临着十分重要的人生选择。究竟是回国,去建设自己正在改革开放的祖国,还是留在美国,享有最为优厚的科研和经济条件,成为无数人羡慕的科学人才。

作为一位公派留学生,高华建能够获得博士成就,自然离不开祖国的培养。况且彼时的祖国,也十分需要高精尖的人才。

因此,他的不少同学和家人,都主动劝告他回到国内,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最终高华建还是选择放弃回到国内,留在美国任教。后来,他更是选择直接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一位美国科学家。

高的选择,虽然在那个时代算不上多么标新立异,但毫无疑问依旧刺痛了祖国百姓的心灵。他的好友和家人们,都不解他为何要选择留在美国。难道美国就那么美好,值得他抛弃自己的祖国吗?

实际上,高华建的内心也是十分煎熬。他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祖国在其身上的深切希望和付出,他也是十分感动。

但彼时的祖国,在科技水平上确实存在明显缺陷,其所研究的领域在我国缺乏相关基础,很难充分发挥其科研能力。

况且,以彼时祖国的经济条件而言,也很难为其科研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无法推进其科学研究。

只有留在美国,他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一直走下去,才能探索到更多的知识。

最终艰难抉择后,他还是毅然留在了美国,成为了一位“美国人”。

1988年9月,博士毕业仅三个月的他,便被斯坦福大学看中,担任助理教授职务。就此,高华建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科研之路。

作为顶尖的科技人才,高华建的科研能力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美国方面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更是为他的科研提供了重要帮助。

很快,高华建便在工程科学的研究之中获得突破。其创立的纳米生物结构力学、超音速、超弹性动态断裂力学等理论,成为工程科学界近些年来最重要的发现。

他的理论,被全世界60多个国家最顶尖的科研院校和研究部门所引用。

根据201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高华建总发表了超过300篇专业论文。其论文被全世界各国学者引用超过18000余次,在全世界固体力学学者中排名第一。

而这样超强的科研能力,也很快助推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为顶尖的科技人才,成为美国人眼中的最宝贵的人才。

但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顶尖的“美国科学家”,竟然最终会上演一出“无间道”大戏,震撼全世界。

成专家,培人才

凭借着自身出众的科研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功底,高华建很快在科研圈内创出名堂。

1995年,32岁的他便被斯坦福大学调任副教授职务,5年后就晋升其为教授。

2001年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无间道”科学家高华建:忍辱负重在美35年,带20博士弟子回国!,联邦德国斯图加特的马普协会金属材料研究所,更是直接聘任其为主任。作为德国最大的研究机构,马普协会走出了20余位诺贝尔获得者。

其科研水平不言而喻,而能够担任马普协会旗下金属材料研究所主任,高华建的个人水平自然也是业界顶尖。

2006年,高更是被美国最顶尖高校联盟的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聘任为终身教授。2012年,他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顶尖科学家。

实际上,除却担任美国工程院院士外,高华建还兼任了多国院士身份。其中德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都给予了其院士身份。

美国自身的人文科学院、美国科学院也纷纷给予其院士身份。可见,高华建在科研领域到底是有多么收到欢迎和认可。

美国作为高华建名义上的祖国,自然也享受着这样一位顶尖人才所带来的无限荣光里。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给予了三个院士、多个教授身份,甚至绑定了国籍之后,都没能牢牢掌控住高华健的内心。

这位多年来背负着“忘恩负义”骂名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心中最大的愿望实际上一直为中国效力。

当年因为现实的无奈,高选择留在美国。但他自开始在美国工作后,便无时无刻不希望帮助中国取得发展。

他作为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不少顶尖理论,但却毫无保留与中国学者们进行交流,传授自己的科研心得。在美国任教期间,他更是亲自教授了不少中国留学生。

这些人最开始其实不少都对其存在偏见,对他这位“叛徒”不齿。但高都毫无保留地教授他们科学知识,传授自己在科研中的感悟。

最难得的是,作为一位“美国科学家”,高华建却总是教导中国留学生们一定要“爱国”,要热爱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以后为国效力。

这些人在他的教导下,不仅在科研能力上获得了巨大提升,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之心。

在他的培养之下,至少有20位顶尖博士、博士后回国参加工作。其中有1位中科院院士,2位长江学者、7人被我国评选为杰出青年基金人选,成为我国科研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

在这些人里最为亮眼的,毫无疑问乃是王翔。

同为工程力学出身,王翔2001年前往马普金属材料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在这里,他遇到了作为研究所主任的高华建。在前辈高华建的指导下,他在工程力学方面获得极大的收获。

2003年,王翔学成回国,正赶上神舟五号升空。中国首例载人航天的伟大成就,深深震撼了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就此,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他征服天空的旅程。

凭借着在工程力学上的过人研究水平,王翔很快成为中国空间技术部门的重要骨干。

在他的领导之下,我国更是自主完成了神州飞船与天宫飞行器的对接技术研究。如今他更是担任起了神舟系列飞船的副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美国人此前对中国航天技术不屑一顾,可当王翔团队成功攻克对接技术后,他们却慌了神。

慌乱调查之下,美国人这才发现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中国顶尖科学家,竟然还是自家院士高华建的亲传弟子。

而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高华建竟然在不久后选择直接回到中国。

不忘本,终回国

2024年1月,有着“七院院士”身份的高华建宣布加盟清华大学,成为清华的讲席教授。有别于顶尖学者通常采用的兼职方式,此次高华建选择全职加盟,就此常驻中国国内。

作为美国如今最为顶尖的科学家,却全职加盟中国院校,长期在中国境内从事科学研究。这可把美国气的够呛。

美国方面这才回过神来,思考高华健是不是把美国当“备胎”了。

老美本以为,这么多年的优待和美国国籍能够捆住这位华裔顶尖科学家的心。不成想,人家和他玩了一手“人在曹营心在汉”。

拿着美国的条件,来发展自身、为对手培养优秀人才。在最终被发现后,更是直接摊牌回到了中国。这样的“无间道”行径,哪里是美国这样浅薄的国家能够想的出来的。

实际上,高华建很早便开始为自己回国布局了。

且不谈他向中国学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培养大量的中国顶尖留学生。早在21世纪初,他便担任了中科院沈阳界面材料中心的海外主任职务,积极推动马普协会与中科院的合作。

此后,他又利用自身在国际力学领域的突出身份,担任了中国国力学学报的英文主编,将国际前沿的力学发展资料同步传送国内。

2012年,他更是亲自参与创建了清华大学的力学与材料中心,成为清华力学、材料领域发展的重要推手。

2015年,高华建被评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七院院士”。

此后数年,他每年都会借助工作机会,在中国待上2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进行着相关的工作研究,还会应中国各大院校和教育部门的邀请,为中国学者们进行所谓的学术报告和演讲,传播其丰富的科学知识。

这些年里,他在国内起码完成了上百场报告演讲,同国内学者共同发布了130余篇重要的学术研究。在他的协助下,中国在力学工程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也正是这种明显的进步,让美国方面发现了端倪,暴露了高华建这位“无间道”科学家的身份。

可多年筹划之下,高早已做好了准备,也做好了摊牌的打算。

因此,在2024年年初之际,高华建借道新加坡辗转回国任教。

2024年1月13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人亲自出席聘任会议,为回归祖国的高华建接风。

为了展现对高的尊重,同年4月,清华大学聘任他为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院长,执掌一院发展前景。

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作为4月刚刚成立的学院,实际上是为高华建量身打造的工作岗位。

根据清华校长的解释,该学院的成立,便是为了充分发挥高华建院士的带动能力,培养一批拥有力学、工程学专业素养的人才,为服务国家提供帮助。

通过建立该学院,清华大学充分发挥高的科研才能,将其力学、材料、制造等顶尖知识充分融合,为中国培养出更多在此方面的顶尖人才。

高华建的人生历程,无疑为更多中华学子提供了思考。他“无间道”式的求学路程,侧面反应了中国在这些年来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国的学子们再也不需要因为现实而寄人篱下。他们只要想为中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便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信无数中华儿女们,在高华建这样的前辈带领下,必将为中国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39岁成美国高校终身教授!他举家回国,新身份刚刚曝光……

上海交通大学官网显示,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原研究员丁洪已于6月正式回母校任职,任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讲席教授。

6月9日,“李政道研究所TDLI”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丁洪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

该招聘信息介绍:

丁洪,现为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讲席教授。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于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作博士后。1998年9月至2008年5月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6月至2022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

2017年,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曾刊文《丁洪:为中国实现“超导梦”》介绍了丁洪教授的事迹。1990年,丁洪本科毕业后赴美国深造,一路“所向披靡”,做到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的终身教授。他终于成为了美国物理学界那极少数能够“学出来”的人之一,而且收入可观、生活稳定。

然而,安享着让许多人艳羡的美国生活,丁洪却并不平静,“看到中国在08年发展非常好,觉得背后10年、20年将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能够投身并且对这个发展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

丁洪没有食言。2008年6月,他辞去美国终身教授职位回国,成为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也是在这一年,铁基高温超导体被发现,不久后丁洪便带领团队取得了被国际同行认为有奠基性意义的研究突破。

其实,他早已在心中规划起了三个梦——“梦之线”,建设一条性能指标世界最先进的光束线站;“梦之环”,建设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梦中心”,建设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时间流转,丁洪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我的‘梦之线’15年已经建好,现在也出现大量成果,‘梦之环’作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几乎是百分百能实现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已经进入国家规划。‘梦中心’上升到国家计划,在实施的阶段,我推动的一些交叉研究平台已经动工。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三个梦,一部分已经实现,一部分即将实现,不再是梦想,是现实。”

尽管很多梦已成真,但丁洪始终没有放下那个“一辈子”的梦想:室温超导体。他说,真希望能再次说出那句希腊语“”——“我找到了”这是当年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原理后,喜悦大呼的一个词。丁洪上一次说这个词还是2015年,他首次利用同步辐射在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

他说过:“我看到了很高的目标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39岁成美国高校终身教授!他举家回国,新身份刚刚曝光……,我也看到了很高的山,看到了很高的天,我自己感觉我离这个距离还是非常遥远,这个也是激励着我一直奋斗。我的学术的追求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最高的追求。”

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美国仅15%博士后有望获得教职,但大部分人仍不愿转行

博士后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自然》首次发起的博士后调查反映了博士后对职业前景的担忧和疑虑。

撰文 Chris

当 Wu 思考前程时,她下定决心要留在学术界。她说:“我不想让我的技能白白浪费。”她是新加坡眼科研究院的癌症免疫学博士后。她能同时确定的第二件事是,她不想再做一轮博士后了。她目前在做第二轮短期合同的博士后,她不想再继续这种没有尽头的科研“训练”,“我有朋友做了好多轮博士后”。

Wu 面临的现状对全世界的博士后来说都不陌生:接下来要怎样?《自然》对博士后的第一次调查涵盖了来自 93 个国家的 7600 名受访者,调查包括和职业前景相关的一连串问题,职业前景也是这个阶段的研究者最主要的焦虑和不确定性来源。

作为受到良好训练和良好教育的群体,博士后在把临时职位转变为更加稳定的全职职位的道路上面临着艰难险阻。而由于新冠大流行,这个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 Monkc

虽然许多人对学术岗位的减少感到灰心,但一些人却对世界愈发依赖科研能力感到乐观。(这项调查的前几篇文章讨论了全世界博士后的概况、疫情的影响,以及博士后的生活质量,见“《自然》的博士后调查”。)

位于德国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职业发展顾问 -Graf 认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各个领域的博士后有理由保持乐观。她说:“他们的职业前景很可观,学术界显然竞争激烈,他们也担心自己不太了解其他部门,但其实他们是有能力胜任的。”

前景不明

整体而言,博士后群体对他们的未来感到忧虑。稍多于四分之一(28%)的受访者对自身前途有积极的看法,56% 的人有消极看法,其中 17% 对未来的看法“极为悲观”。和男性(53%)相比,女性(58%)受访者对职业前景的看法更为悲观。-Graf 指出,大部分在 EMBL 寻求求职服务的博士后都是女性,这说明女性正在把担忧转化为行动。

-Graf 是位于德国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职业发展顾问。她认为博士后通常不知道学术圈之外的发展机会。来源 :Kinga /EMBL

在天文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悲观情绪尤其普遍,27% 的受访者对职业前景存在极为消极的看法。在生态和演化领域,这个数字是 23%,情况也差不多。生物医学研究者在受访者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也透露了担忧:55% 的受访者对前途存在消极看法,只有 28% 的人感到乐观。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中 11% 的受访者对前途感到“极为乐观”,这个比例是所有领域中最高的。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做科研的时机不太巧。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他们的前途比前几代研究者黯淡,37% 的人认为他们的前途比前辈们“差很多”(见“学术理想”)。只有 7% 的人表示他们的前途比前几代研究者要好,只有 1% 的人认为“好很多”。值得注意的是,23% 的非洲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前景比前几代研究者要好,这说明非洲大陆的乐观情绪在增长(见, 143–145; 2019)。

许多受访者的悲观不无道理。在被要求罗列个人职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时,64% 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领域缺乏科研资助,45%的人表示职位不够,40% 的人提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待在学术界的理想是他们踌躇不前的部分原因。

找不到终身教职的博士后常常要做另一轮博士后研究。正如之前报道的那样(见, 505-508; 2020),超过 30% 的受访者已经做了两轮博士后,一些人甚至做了六轮。显然,本来被视为“训练期”的职业阶段成了许多人的长期状态。

学术理想

虽然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获得长期科研职位的希望愈发渺茫,但 63% 的受访者还是希望留在学术界。26% 的受访者不确定是否要留在学术界。男性(68%)比女性(59%)更希望追求学术道路。

是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癌症研究博士后。她表示,她总在学术界和其他地方找工作这两个选项间摇摆,“这是很艰难的抉择,很难放弃那个(学术)梦想。我喜欢指导学生,考虑宏大的问题。”但是,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有竞争力的实验技能,而且还担心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的话,她的生活是不是只剩下了科研,“如果我能有自己的实验室,我不确定会不会开心。”

耶鲁医学院的结构生物学家 对自己的前景有更清晰的展望,“我在申请教职。”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她曾在辉瑞工作过。她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大学们纷纷鼓励她申请教职。她决定先通过博士后研究增长技能和收获履历,但她从未放弃组建自己实验室的终极梦想,“我认为这是值得追求的,我想要在这个道路上更进一步。”

关于成功留在学术界的博士后数据十分稀少,部分原因在于博士后群体的定义模糊,统计不足。根据 2018 年的一项报告,美国约 15% 的博士后有希望获得助理教授职位(S. C. al. , ; 2018)。

英国的最大科研资助者英国研究与创新部的人力总监 Rory 表示,在英国长期教职僧多粥少,“英国大学有大约 4 万名博士后,但是教职却没有这么多。我们想要帮助那些拥有高度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科研和创新生态圈对这样的人求才若渴。其中一些博士后会留在学术界,但大多数人会去其他部门工作。”

耶鲁医学院结构生物学家 想要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她正在申请教职。来源: Smith

-Graf 估计,EMBL 有 30% 的博士后能获得教职,这个比例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她表示,大约 60% 的博士后把学术视为理想职业,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博士后要另寻出路。

“想不通为什么有人想留在学术界”

《自然》对全球博士后调查的自由评论部分显示出受访者对职业前景的担忧。清晰简洁起见,以下评论经过了编辑和翻译。

• 我国研究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职业的巨大不确定性。我的合同今年年底到期,但是我不知道之后我是会失业,还是再获得一个合同,好让我在学术圈再待一年。我总是在考虑不得不放弃学术的情况。来自西班牙的物理学家。

• 我每多做一年的博士后,我对非学术圈单位的吸引力就下降一点。来自爱尔兰的化学家。

• 印度的博士后不会得到导师的支持。关于未来何去何从,他们从不会得到导师的建议。来自印度的生物医学家。

• 科研我真的爱,真的擅长,但是我希望做科研不要这么可怕,不要这么孤独。在学术界混如果没有职业前景,这真的很吓人。来自加拿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者。

• 在职业前景这一点上,客观来说,想不通为什么有人想留在学术界。如果博士后这个阶层想要提高待遇,整个系统都需要变革。来自英国的生物医学研究者。

• 大学一有机会就会迅速对渴望全职教职的求职者关上大门。他们也乐于剥削那些短期合同的科研人员。在花了人生中一大段时间来获得博士教育后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你得到的却是短期的合同,没有稳定的保证。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

• 我觉得博士后被困在了这个职位里,他们没有得到拓展职业前景所需的能力。进步不仅来自努力,还在于运气,获得大发现的好运,或认识能介绍下一个工作的人的好运。来自美国的化学家。

• 博士后的职业前景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我第三轮博士后的薪水比第一轮还少,然而我的经验实际上更多了。来自加拿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者。

• 如果中国研究者愿意回国的话,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巨大投资让博士后对职业前景有着积极的看法。在中国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包括博士后或教职。这让我感到安心,我对未来很乐观。来自韩国的天文学家。

• 教职数量比博士后的数量少得多,这就导致激烈的竞争。想要获得教职的话,女性博士后不敢生孩子也不敢放假。来自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者。

• 我的实验室未来两年的经费充足,对我来说很棒,我可以完成我的项目,然后找新的工作,或许留在学术界,或许去业界。两种选项我都行。我有信心在未来找到工作。来自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者。

寻求指导

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之下,职业指导对许多博士后来说是有益的,但是他们并不总能获得帮助。在被问及谁提供了职业指导时,70% 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来自其他博士后,67% 的人表示来自导师。 表示,对于科研来说博士后非常珍贵,因此一些导师可能不愿意出手相助,“导师想把人才留得越久越好。要让这些处于过渡期的人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需要另一方有相当的良知。”

-Graf 表示,在 EMBL,职业发展和指导是重中之重。她表示,EMBL 有两位职业辅导员,他们对该所的 500 名博士和博士后提供训练和指导。如果她遇到想要留在学术界的博士后,她会提供一些能增加成功几率的具体建议,“我尽量不直接打击他们的信心”。但是如果博士后表示他们接受其他可能,她就能提供很多建议,“我们会讨论其他选择,对其他出路他们其实知道的不多。”

-Graf 发现,许多博士后的首要动机是好奇心,这样一来其他很多职业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业界,期刊编辑,政府管理等等。她说:“离开学术界的人想要寻求能满足好奇心的行业,我希望他们也能考虑上面这些工作。”

Amar 曾在加州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做过两年的病毒学博士后研究,这段经历成了他的跳板。8 月开始,他成了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的显微镜师和生化学家。PNNL 是美国政府的科研机构。和其他人不同, 从来没想待在学术界,“我留在学术界的希望不大。”

其他选择

在 PNNL 贴出职位前, 曾经在一些生物科技和制药企业申请过病毒学的职位,但是一无所获,在 PNNL 工作“与其说深思熟虑不如说是巧遇”。在国立研究所工作并不是他的长期打算,但看起来他很适合。他是少数能够接触到顶级冷冻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者,“这是你能接触到的最牛的实验仪器”。他的打算是成为该器材的“超级用户”,比如制备样品或进行数据分析。对他来说,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能保障前途,“我打算在这里待上一阵子。”

Brian 还在哈佛大学做医学化学博士后期间参与了本调查,他现在要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入职。来源:Brian

Brian 还在哈佛做医学化学博士后期间参与了本调查。几个月后,他收到了波士顿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入职函。现在他要在业界工作了,“这里的工作机会不错,我不想搬家。”

和许多科学家一样,他也带着组建自己实验室的梦想做博士后研究,但是渐渐的他接受了这样的想法:专注于科研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美国仅15%博士后有望获得教职,但大部分人仍不愿转行,不要管教学或其他义务。他认为,博士后研究让他对未来做好了准备,“我获得了博士毕业时没有的许多技能。”

并非所有人都感到自己获得了该有的技能。在被问及自身弱点时,48% 表示缺乏计算机技能,47% 的人希望能善于使用具体的实验技能,37% 的人对缺乏统计能力感到苦恼(见“接下来怎么办?”)。

但是 -Graf 表示,如果博士后能开拓视野,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能力有用武之地,“许多博士后没有了解过科研之外的工作,他们在意的总是学术界,制药行业或生物科技公司”。她说,机会其实挺多,博士后要看淡非学术职位的缺点,多考虑那些高回报的工作。她说:“医药,生物科技或医药器材有许多销售岗,如果你和他们说这个,许多博士后连考虑都不考虑就会马上回答‘不要’。”

考虑再三后,Wu打算留在现在的地方。她说其实她从没想过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她在业界申请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回音。现在她希望在目前的实验室成为专职研究者,“我的导师需要有人帮她,我要在这里待好长一段时间了。”

Wu希望其他博士后在遇到短期的困难时,能够心怀希望,“不顺利的时候不要太悲观了,世界需要我们。”

原文以 for 标题发表在 2020年12月1日的《自然》的职业特写版块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jianqiaobsh/209722.html

(0)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