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的博士后来说,想要在美国长期发展就需要解决身份问题。那么美国博士后到底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拿到绿卡呢?通过总结网上资料和成功案例,美国博士后如果条件足够好,大概3年左右就可以拿到绿卡。主要途径是申请NIW和EB-1A类的职业移民。不过想要3年内拿到绿卡,博士后还需要在申请前做好准备,比如提高文章引用次数和审稿数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美国博士后申请绿卡的时间和要求。
美国博士后可通过NIW和EB-1A直接申请绿卡,无需转H1B
美国博士后可以通过NIW( )和EB-1A这两种职业移民签证直接申请绿卡,而无需经历H1B的签证转化过程。NIW和EB-1A都属于美国的EB-1职业移民类别,申请难度较大,但一旦批准即可直接拿到美国绿卡,且不受国别限制。与H1B不同,它们都不需要雇主担保。NIW需要申请人证明自己的工作对美国有重大利益贡献和国家需要,而EB-1A针对在科研、艺术等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人才,要求较高。总体而言,美国博士后申请NIW和EB-1A都是可行的途径,能帮助其在美国长期发展。
成功申请绿卡的关键在于论文引用次数和审稿数量
美国博士后申请NIW和EB-1A需要提供丰富的学术证明材料,证明自己在本学科领域的专业影响力和贡献。其中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论文被引次数和审稿数量。一般来说,论文被引次数最好达到100+次,重要论文被引更好。审稿数量至少要在10-15篇左右。此外,还需要提供期刊论文列表、专利数量、获奖情况、行业会员资格等信息。所以,博士后需要尽早准备这些材料,争取在3年左右积累足够强大的学术证明,以确保能顺利拿到美国绿卡。
提前做好准备,3年内可顺利拿到美国绿卡
美国博士后如果条件足够优秀,那么3年的时间基本上足以积累所需的学术证明材料和推荐信,从而提出EB-1A或者NIW的绿卡申请。前提是博士后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在来美国之初就要有这个申请绿卡的意识,并主动争取发表更多重要论文,扩大学术影响力。此外,博士后还要及时申请J1签证的回国服务要求豁免,避免产生冲突。如果所有准备工作都做足,美国博士后3年就可顺利获得NIW或者EB-1A类的绿卡身份。
博士后可与J1签证豁免申请同时进行
大部分博士后都是持J1交流访问学者签证来美国的。J1签证中有2年回国服务的要求,和申请绿卡存在一定冲突。不过博士后可以同时申请J1签证豁免和NIW/EB-1A绿卡,中间并不冲突,甚至可加快豁免的审批进度。具体来说,是先向中国使馆申请J1豁免的No 证明,得到通过后再向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整个过程下来,博士后可在3年左右时间内同时拿到J1豁免和美国绿卡,继续留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
可采取多种途径增加审稿和引用次数
要在3年内拿到美国绿卡美国读博士后要几年,博士后就需要提高论文引用次数,扩大审稿数量。具体来说,可联系导师和合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在开会时主动找教授做审稿人选;给期刊主编发邮件申请审稿任务等。此外,博士后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争取在领域内树立影响力。如果遇到申请指标偏弱的情况,也可以找律师重新评估移民路径,转为H1B或者其他类别,只要目的地不变,路线就还有调整空间。总之,美国博士后决心在美国长期生活,方法总比困难多。
总之,美国博士后如果条件足够优秀,比如论文引用次数达到一定标准,审稿数量充足等,完全可以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成功拿到美国绿卡。关键是要提前做准备,争取在博士后期间构建优秀的学术记录。最后,建议找专业的移民律师进行咨询和申请。
相关文章:ib代表磅,是美国常用重量单位美国读博士后要几年,美国博士后3年左右可拿绿卡 – 提高文章引用和审稿要求,1磅等于0.45公斤或453克 乔治城大学录取难度大 – 多项指标严格控制 乔治华盛顿大学-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顶尖私立大学 美国不用成绩的大学排名 –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
在美国读几年博士后,申请美国博士后全攻略(上):CV,Cover letter,推荐信
编者按:
毕业季即将来临,相信不少同学都在为考研或求职做准备。为了帮助大家对简历、推荐信、面试等繁杂的准备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特别转载“申请美国博士后全攻略”系列推送,希望其中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吴思涵,2005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本科,2009级中山医学院药理学博士。
先说说笔者自己的情况吧:
2013年年底,也就是直博的第5年中段,开始做申请海外博后职位的准备,向两个单位投了简历,获得其中1个skype面试机会,最终获得offer。2014年6月底拿到博士学位后,同年7月入职 for ,San Diego ,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快4个年头。期间参与了一些博后招聘工作,包括简历筛选、skype面试、现场面试,还有最终投票决议。
结合当年的求职心得,以及后来的招聘经历,总结了一份完整的攻略,希望对有意寻求美国(海外)博后职位的朋友有所帮助。
这篇攻略分3大部分+1个番外tips,内容涉及文本撰写,筛选职位,面试准备等。
上篇就先来讲讲求职的所需的三大件:CV、Cover 、推荐信。
CV
在学术界求职,我们要准备的是CV,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历()。CV和的最大区别是:是对一个人工作技能、经历、成就的精要总结,往往只有1-2页纸;而CV是对一个人学术背景的完整陈列,除了的内容外,还要有教育经历、学术奖项、论文专著列表等,而且页数没有上限,总之就是要全面。
CV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个人信息
姓名(括号里面写上你的最高学位)、语言、联系方式。在美国,你不需要CV上反映你的国籍、民族、肤色、性别、生日等比较私人的或者容易产生的信息。当然加上也是无所谓。
教育经历()
学位及授予时间、专业、学校、导师。请从本科开始写起。
工作经历(Work )
时间、职位、单位名称。在实验室当助理也可以算上。如果没有,这一项可以去掉。
研究兴趣( )
这一部分非常重要,我们收到的许多简历都没有,然而许多用人单位都会看重。因为cover 通常不会很长,所以能够展示你的学术兴趣的内容就都在这里了。而有没有 ,将是决定能不能获得面试机会的关键之一。这一段,也是我反复修改之处,后文会详谈。如果用美国NIH的格式来说,这一段叫做 ,意思就是用一段话来描述你的研究经历和方向。这一段,越精简越好,最好不超过300个单词,没有人愿意看长篇大论。如果有多个兴趣(请不要超过3个,1-2个为宜),请分段,并起个小标题。
技能()
分领域,然后每个领域后面有具体的项目。比如
Cell : Cell ; and of tumor cells.
: Gene , -based gene .
发表文章()
只要是你参与过的文章都列出来。排序的话,按照你是一作且顺序靠前的往前排,其他的按照影响因子排,意思就是重点要放前面。然后,你的名字要标出来,说明这个是你。建议不要把IF列出来,会显low。领域里哪本是好刊哪本是水刊,大家心里都有13数。
参编论著(Book )
同发表文章的展示方法。如果没有就不写。
参与基金( )
课题名,资助单位,基金号。只要你的老板申请基金时把你的名字列进去了就算。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搜集!别签了名就不管了。
邀请报告( )
讲座名称,活动名称,地点,时间。只要你被邀请上台讲学术报告就算,无论大小会都写上。但是一些太微型的比如是学生会搞的这些,就不要写出来丢人了……
获奖项目( and )
时间、奖项、颁奖单位。学校的奖学金也算的。
在格式方面,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模板。不同于企业招聘,充满时尚设计感的CV文本并不受欢迎。科学家平时看白底黑字的东西看多了,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即花俏的东西都是low货。像下面这种设计(我随便出来的,应该是简历设计公司的样板),并不会给你的求职带来任何正面加成。
反而是像这种朴素简约风格的会比较容易入眼。
不过有个小技巧值得一提:最好在CV文本的眉头写上你的名字和学位,眉尾写上页码/总页数,这样看的人会觉得,应聘者是个周到的人。
总的来说,CV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格式,你愿意模仿NIH的中 to 的格式,把和结合在一起写(其实就是你的经历,然后得到什么成果,然后列几篇文章),也是可以的。总之,能够详尽但又清晰地展示求职者的学术背景即可。
Cover
以前还没有网络没有email的时候,cover 是附在CV前一起邮寄的。但如果在电子时代,还把cover 独立做成一个word文档塞在email附件里,说 see ,那就是蠢了。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贴在email里面,当成email的正文,方便老板一眼知道你的意图。
从来不会有老板愿意花时间来一句一句读cover ,因此,这部分文本要足够精简,做到每一句都有信息量。建议精简到500个单词以内,包括抬头致谢落款等“废话”,便于老板两三眼看完。
Cover 的套路基本是:
Dear Dr或者Prof. XXX,
I am (这句话里面应该包括你的姓名学位学校国家)。I am to about the of a in your .
第二段,写你的博士研究内容。要精简精简精简!句1概括研究方向/问题。句2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句3你的研究得到什么结论。句4成果发表在哪里。搞定!人家教授一眼就看穿你在做什么,不需要一大堆有的没的。
第三段在美国读几年博士后,申请美国博士后全攻略(上):CV,Cover letter,推荐信,写你接下来的研究兴趣。比如 my PhD. , I very in 。然后同样,下一句解释为什么这个方向很重要。接下来奉承一句你们组在这个领域很牛逼。下一句说能抱你们大腿的话会很荣幸和一颗赛艇。最后一句点明你胜任这个职位(当然要给点理由,比如说with my xxxx 之类的)。总之这一段就是要把自己卖出去。
第四段,就要收尾了,请老板瞄一眼CV之类。可以用诸如 is my CV my , , and , along with a from my Ph.D Dr. 。然后最后一句收尾。
然后致谢,落款。搞定!
推荐信
在非常正规的学术界推荐体系中,推荐信应该是由求职者的推荐人亲自撰写,并直接发送到招聘方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本人是看不到推荐信的内容的(也就是说,人家赞你还是坑你,你都是不知道的)。
不过,博后招聘没有这么严格,推荐信就是求职者自己发过去就好。而且,就我所知,国内出去的推荐信,好多都是研究生自己写好然后找老板签个字完事那种,亲自动笔的老板并不多。
如果老板帮你写了推荐信,这一段就忽略了吧。如果是自己写然后找老板签字的那种,请继续读。
推荐信不在多,而在精。一封来自大牛的推荐信,抵无穷多封来自十八线野路子老板的推荐信。如果你只能搞到一封推荐信,那么一定需要来自你的博士导师。这个很重要,否则招聘的老板会想,你的导师为什么不给你写,而是其他人代劳,会不会是这孩子跟导师的关系处不好之类的。如果能争取到另外一封推荐信,那更好(但如果是来自nbcs的教授的推荐信,还是省下跑腿码字的力气吧)。
我当年的推荐信,是继承了导师的导师的模板的。英语 写出来的东西,感觉就是不一样哈。我可以贴一些idea给大家参考:
开头,万金油句式To whom it may (如果你的推荐信是暂时不知道投给谁)或者Dear Dr./Prof. xxxx(如果点对点推荐那就这个)
第一段第一句可以这么写。At the of XXX, my PhD. in the of XXX, YYY , I am glad to write this my of his and . 第一段后面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凸显,推荐人(也就是写推荐信的人)有足够的资格来向别人推荐他的学生。比如可以有一句简单地介绍被推荐人的情况,比如是什么时候认识的,跟他共事了多久。然后摆出自己的学术和社会地位。参考句型:I met xxxx in YYYY年份 and work with him/her since xxxx. After all these years, I think I have known xxxx both in and in . , after I came back to China from of in USA and was named as 各种职称 since yyyy, I have the to work with of young . All I am to is that I am fully to one’s and .
第二段,开始介绍被推荐人的学术水平,包括如何对科学产生兴趣,怎么一步步解决问题,如何克服困难,最后又发表了什么文章。
第三段,可以写被推荐人的非学术层面的素质。比如性格好啊,对工作热忱啊,之类之类。
可以的话在美国读几年博士后,加一些bonus内容。比如我导师的导师就加了一段,说听到学生要去别的地方发展事业还是挺失望的,因为他早就给他offer了的职位,将来肯定能怎样怎样。如果他以后想回来,实验室永远有他的位置。当然有没有这一段,是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的。牛皮吹爆了就不好,不要简历还没投,就先卡死在和博士导师的关系这一步。如果师徒关系还没有到这个地步,请不要写这一段。
收尾段,就是结论了。In short, I xxxx to you . If you have any with to his or , feel free to me.
然后致谢,落款。记住要包含推荐人的邮箱,要不然招聘方怎么可能联系得到推荐人。
— MSAS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sanxiao/20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