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主席邀请我们来中国,我特别激动”——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访华速写)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题:“习主席邀请我们来中国,我特别激动”——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访华速写
新华社记者
春和景明时节,北京迎来一批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年轻朋友。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赴约,也是一场历时多年的友谊接力。
作为中方邀请美国青少年访华学习交流计划的新一批成员,来自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和斯特拉孔中学的24名学生正在中国访问。22日,代表团离开北京,前往湖北十堰、广东广州和深圳等地参访。
3月20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在北京慕田峪长城留影。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欢迎大家到中国美国华盛顿学校申请,体验和感知中国,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也希望你们热爱中国。我愿邀请林肯中学100名学生明年到中国去做客。”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曾到访林肯中学,向学校师生发出诚挚邀约。
林肯中学音乐老师琳·艾森豪尔当时参与接待了习近平主席。这一次,她随代表团来到北京,在参观故宫时,得知记者曾参与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林肯中学的报道,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感慨习近平主席那次访问的积极效应延续至今。
“当时,习主席表示要邀请100名学生到中国做客,我还想这会是真的吗?谁知第二年我们就真的来中国了,到了北京、福州、成都等地。”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艾森豪尔仍难掩激动的神色。
自那以来,艾森豪尔已是第四次来中国了,每次都是带学生来参与交流活动。
“得益于习近平主席对学校的那次访问,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艾森豪尔说。
“我愿在此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美国华盛顿学校申请,“习主席邀请我们来中国,我特别激动”——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访华速写,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再次向美国青少年发出邀约,为推动两国民间交往汇聚更多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此次来访的所有学生都是第一次到中国。在北京的四天行程里,他们登长城,游故宫,在“鸟巢”和首钢园感受“双奥之城”的魅力,走进多所校园与中国青少年互动交流。在一次次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中,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变得更为丰富而立体。
3月21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上与冰墩墩、雪容融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林肯中学学生蒙特塞拉特·罗梅罗-罗查的姐姐是2016年林肯中学访华团的成员之一。此次行前,姐姐特意将她送到机场,还分享了不少自己当年访华时的经验。
“她跟我说,一定要多拍照片,好好体验,因为这样的机会太宝贵了。”罗梅罗-罗查说。
“习主席邀请我们来中国,我特别激动!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朋友,数着日子盼望出发。”斯特拉孔中学学生尤蒂·塔科尔告诉记者。
塔科尔说,来之前她对中国知之甚少,几天的参访中,她既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也看到了现代化的中国校园。“能够和中国朋友面对面交谈,体验中国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3月18日,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与中国中学生一起体验水墨画扇面绘制。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林肯中学学生以赛亚·朗对中国古典文化和神话传说很感兴趣,最喜欢孙悟空,之前还想从学校图书馆找一本英文的《西游记》看看,可惜没能找到。“我要买本《西游记》带回去好好读读。”
他的同学杰克·泰伊更喜欢中国功夫。在首都体育学院安排的武术演示中,当教练提出美国学生们也可以来尝试一下时,泰伊第一个冲了上去。“这简直太棒了!或许以后我可以来这儿再好好学习一下。”
3月19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在首都体育学院体验功夫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参访中,中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互动格外令人动容。从彼此喜爱的体育运动,到时下最流行的乐团和歌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尚馨悦和林肯中学学生安娜丽丝·科尔伯格互加了微信好友。“出发前,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去下载微信,方便和中国同学交流。这是我加上的第一个中国朋友。”科尔伯格说。
当天晚上,尚馨悦就收到了科尔伯格发来的两人合影。“她还给我朋友圈点赞了。”尚馨悦说。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王裕岚在交流现场收到了一份可爱的礼物——林肯中学学生杰茜·杰斐逊自己编织的一条彩色串珠手链。“我们聊得特别开心,我不仅了解了他们的文化,更收获了新的友谊。”王裕岚说。
相遇相识,相知相亲。友好的种子悄然扎根在两国青少年的心中,萌芽生长。
艾森豪尔告诉记者,来中国的访问经历让学生们收获颇多。2016年访华的那批学生中,有人后来去学习中文并去了上海工作;还有人看到中国学生的努力上进深受触动,回到美国后刻苦学习,考上了工程学院。
“带他们来这里,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让我感到很振奋。我看到他们观念上发生了转变,还与同龄人结下了可能会持续一生的友谊。”艾森豪尔说,“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力量。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他们可以成为更重要的事情的一部分,这样的交流、对话能在一点一滴中改变世界。”(记者郝亚琳、马卓言、魏梦佳、谢晗)
美国华盛顿路易斯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贺震教授受邀来我校讲座
3月25日,应我校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邀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贺震教授在科技楼1001进行了以“发表高水平论文”为专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教授主持,副院长冯妍卉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子富教授、系副主任张玲玲教授、系副主任陈辉伦教授以及环境专业的教师和学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讲嘉宾贺震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能源、环境和化学工程系的Laura and Jens讲座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在丹麦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曾任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助理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和教授。贺震长期致力于可持续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内容涵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能源回收利用、生物电化学技术、可持续脱盐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领域,2020年入选国际水协会(IWA)会士(),2022年当选美国水环境联合会(WEF)会士(),累计发表期刊论文260余篇,总引用超过2万次,入选2018年 高被引学者。目前,他担任Water 和 of (简称JHM)等期刊主编,其中JHM是中科院大类和小类一区期刊,2022-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13.6,是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
贺震首先以诙谐幽默的演讲方式来了一段“硬广”,介绍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区别,并分享了自己曾在国际知名期刊担任编辑的经历,以自己曾经的编辑经历和现在的主编经历向大家讲解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所需要注意的点和加分项。演讲过程中,他引经据典,语言风趣幽默。他从发表论文的初衷开始,分别介绍了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查重注意事项、内容创新性和符合性等方面的内容,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当今时代论文获取主流方式的转变以及论文在投稿过程中审稿人和编辑的幕后行动等,并在最后介绍了论文修改以及被拒稿后的一些重要雷点。
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会的教师和学生依次向贺震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或是关于投稿的具体问题美国华盛顿路易斯大学美国华盛顿路易斯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贺震教授受邀来我校讲座,或是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问题,贺教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答复,并提醒在场师生在投稿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走好每一步环节,遵循每一个程序。最后,他以自己在学生、教授、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等不同阶段的感悟分享结束了此次讲座。
会后,冯妍卉代表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向贺震教授赠送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特色卷轴画并合影留念。
(摄影:能环学院)
美国华盛顿区,国际交流|学院教师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NASPAA年会
10月23日-25日,学院MPA中心副主任辛格副教授、财政系系主任唐为副教授、公共管理系王锐助理教授一行三人出席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的2024年度公共管理学院院校联盟()年会。
代表着“公共服务教育的国际标准”,一直专注于长期保障并持续改善公共管理领域的教育质量,目前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317所成员院校。此次会议由美国美利坚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学院、巴尔的摩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宾州西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共同承办。年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及世界各国众多知名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就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能力评估,以及公共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等重要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本次年会学院组织了两场分论坛和三场报告,提升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对学院的国际认证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0月23日委员会组织了国际认证培训会,由北达科他州MPA项目主任Dana 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学 教授对2024更新的认证标准进行了详尽解读,并对现场考察做出了介绍。学院三位老师对照7个标准逐一学习研读,与参会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10月25日上午,学院王锐老师主持了题为“培养未来领导者:全球公共管理教育中的多样性”的学术分论坛,深入探讨了当前和未来公共管理项目中多样性挑战的议题。学院MPA教育中心辛格老师,基于上海财经大学MPA项目近20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提升项目多样性的挑战、应对策略以及相关经验,得到了相关部门官员以及其他参会学者的高度评价。王锐老师则从自身研究出发,从MPA教师待遇角度出发,探讨了促进公共管理教育多样性的多种路径,引发了与会学者专家对教师的公平、包容性问题的思考。此外,乔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陈灿副教授就如何在公共管理博士项目中促进多样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的 教授则分享了在美国高校MPA项目中促进多样性所遇到的挑战以及有效应对方式。
10月25日下午,唐为老师参加了题为“中国与美国的财政可持续性:研究、教学与政策”的学术分论坛美国华盛顿区,与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 G. Joyce教授、浙江大学的赵志荣院长、乔治亚州立大学的陈灿副教授以及中美其他院校的学者共议财政长期可持续性问题。唐为老师特别阐述了我国财政体系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深入介绍了中国财政部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
以本次年会为契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也与美国及国内多所高校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美国华盛顿区,国际交流|学院教师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NASPAA年会,就MPA项目办学、培养计划、国际认证以及师生交流等进行了广泛探讨。通过这些会议活动,学院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为提升MPA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sddx/20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