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济宁晚报
1
一年回家一次,行李箱又被母亲塞满
“没个十天半月根本吃不完”
正月初六,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家住金乡县的代东旭像往年一样要踏上行程回到工作地北京。如果从上大学算起,今年已是她离开家的第十年。“上大学的时候有寒暑假,还能在家呆得时间久一些,工作以后基本只能等到过年才回来。”代东旭说,因为不能常常回家,每次过完年回北京,整个行李箱都会被妈妈塞得满满当当。“肉包子和馒头是妈妈初五专门新蒸的,带鱼也是新炸的。”代东旭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她的行李箱里还装了烧羊肉和酱牛肉,一整箱都是妈妈的手艺。
回想这短短的春节假期,代东旭总觉得明明刚回到家没多久,却已经到了返程的日子。由于购买火车票不及时,代东旭没有抢到从北京回来的高铁票,幸好赶上一个金乡老乡驾车回老家过年,她就搭上了返乡的顺风车。“因为担心高速上堵车,我们腊月二十八凌晨5点就出发了,沿着京台高速一路向南,好在路上还算比较顺利。”代东旭说,从北京到金乡全程600多公里,他们花了7个多小时终于到家,虽然时间较长,但路途再远也抵不住归心似箭。
“工作后这几年我一直不能陪妈妈很久,心里很愧疚。”代东旭说。因为是家中独生女,又远在北京工作,陪伴家人成了难以实现的愿望。同时,由于母亲尚未退休济宁有什么特产,母女二人一年中的两次见面机会完全依赖于两人的年假。“我过年回家,妈妈一般五一或者十一之前休年假去北京看我,在北京住上一段时间,我也可以请年假带她出去玩,哪怕只是在家一起做做饭。”代东旭说,等到母亲退休后她就可以把母亲接到北京去,这样就能有更长的相处时间。
“不记得从哪年开始,每次过完年回北京都会带一整箱吃的回来,虽然带的这些北京也有,但从小吃惯了妈妈的手艺,有些味道在外面买不到。”代东旭说。“每次带的没个十天半个月的根本吃不完,但吃着妈妈亲手包的肉包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离家这么远。”
本报记者 杨柳
2
再名贵的衣服都比不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花棉袄
随着春节假期步入尾声,各城乡居民也迎来了返程高峰。陈国富和妻子在济南做服装生意,平日里忙于工作和照顾读小学的儿子,和泗水老家的父母聚少离多。今年春节,陈国富带着妻儿回到泗水县的老家团聚过年。
“每次春节返程,后备箱总是给塞得满满当当,今年也是一样,各种腌熏腊肉、炒货、油米面,都是父母老人的心意。”陈国富告诉记者,今年,一家人更是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临回去那天早上,我妈说有几件衣服让我跟着一块装回去,我也没太在意,让她直接塞进带来的行李箱里就行。”没过一会儿,陈国富的妈妈就说行李箱太小塞不下了,跟过去一看,眼前的衣服让陈国富特别意外,那是好几件鼓鼓囊囊的手工花棉袄。
除了给陈国富夫妻的两件花棉袄,还有不少陈国富的母亲专门做给孙子的马甲、棉背心、棉裤,各种款式一应俱全,每一件花色都各有不同,甚至为了方便穿脱,过去的纽扣都换成了拉链。父亲告诉他,这些棉袄是从入冬之前就开始准备的,本来一两个月前就该带走。陈国富想起一个多月以前答应父母回家,但最终因生意上的问题没有回成,不由地有些后悔。因怕儿子一家路上冻着,老人还催促着先把棉袄穿在里面。“其实在车里打开空调根本就不冷,老两口就是想看着我们穿上。”陈国富说。
“我在外地做了快十年的服装生意,什么样的漂亮衣服没见过?可就是这有点土里土气的花棉袄让人越想越掉泪。我和妹妹从小就是穿着这种手工花棉袄过冬的,里面都是童年的记忆。”陈国富告诉记者,如今一家人穿上了光鲜时尚的皮夹克、貂皮衣、羽绒服,但这些花棉袄却承载着母亲的爱和心意,是再名贵的衣服都比不上的。
见习记者 刘菲
3
小小手提袋,满满都是爱“粗人”父亲 也有细腻一面
我的眼里,父亲一直是个“粗人”。性格大大咧咧,什么事儿都不放在心上。你告诉他什么事儿,经常是转脸就忘。每天乐乐呵呵,哪怕天塌下来也不带愁眉苦脸。父亲的衣着也一向不大讲究,无论是名牌还是路边货,来者不拒。什么颜色啊、式样啊,都不是他关心的,只要是夏天穿上清爽,冬天穿着温暖就是好的。
父亲对孩子们的爱,表达方式也很独特。你向他要好吃的、好玩的济宁有什么特产,很快就会答应。几十年前一个月领五六十块钱工资的时候,都舍得给我买一把28元的玩具枪。可是,对于孩子们的衣食起居,父亲却向来不会过分关心。“爸,我的衣服放哪了”、“爸,我的铅笔放哪了”、“爸……”不论你问什么,总会得到一致的回答——“问你妈”。哪怕是生病的时候,他也不会嘘寒问暖,而是上来批评责备一番:“怎么又生病了?看着长得胖,一点用没有!”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粗人”,却在我离开家工作后,渐渐变得细腻起来。尤其感动的是父亲为我准备的一个大大的“手提袋”,更是让我惊讶之余感动万分。春节结束,我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工作单位。父亲早早起床,做好了早餐,然后便奔向菜市场。一个多小时后,父亲带着一身的雪花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随后,一头扎进厨房忙碌。过了许久,只见一个大大的袋子,里面的东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过个年你家里估计啥菜没有,装了点你爱吃的西红柿,回去炒鸡蛋。白菜也给你装了,外面的皮都扒走了,只剩下菜心。袋子里有你喜欢吃的香肠,炸的丸子也给你带去一些……”父亲不厌其烦地念叨着。随后,父亲指着袋子把手上厚厚的一摞餐巾纸说:“这叠纸你别嫌难看,袋子太重,上车下车拎着勒手,我用餐巾纸包上,拎着舒服些。”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向来是深沉的、不善表达的,甚至有时候让你忽略了他的爱。可是,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岂妨流水过。不是他不爱你,只是他爱你的方式有些特殊而已。而有一天,当我们真正体会并感动于父爱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长大了,而父亲却已经老了。
本报记者 盖鸣霆
4
花糕、果蔬、熟食、特产……
返程行李箱都是家的“味道”
2月10日早上6时10分,马先生从岳父岳母家出门,迎着大片雪花从嘉祥赶往济宁。马先生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大年初六,大雪打乱了他的上班计划,差点迟到,所以今年他特意提前出门。
马先生是泰安人,毕业后与妻子留在了济宁工作,虽然离家不远,但因为工作较忙,很少有集中的时间可以回家,春节的长假成了全家一年的期盼。腊月二十九日下午,马先生和妻子带着提前打包好的7件行李加入了“春运”大军。
“从济宁到我家,坐大客车约两个小时。前两年镇上刚更新了公交线路,但是坐公交只能从村头下车,走到家还得20分钟。”马先生说,为了能够放心休假,春节前他一直在加班,比较忙碌,回家当天就开始发烧,原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好,没想到一连高烧了3天,父母也跟着担心。为了能尽量陪伴双方父母,减少路上浪费的时间,马先生和妻子结婚第一年就商量好,将回娘家的日子定在了初三。马先生告诉记者,在老家过年比较冷,明年考虑提前接父母到济宁过年,避开春运,家人之间也有更多的时间相处。
除了对自己父母的不舍,每年从岳父岳母家离开时,岳母打包的年货也让马先生既感动又无奈。“平时在济宁就我和妻子两个人,岳母家离得近,但是每次离开还是会打包很多东西,我们根本吃不完。”马先生说,岳母家有新年送女儿花糕的习俗,为了保证花糕的外形和口感,初六一早,岳母五点就起床开始蒸花糕,和好的面做成花朵和刺猬的形状,放上提前泡好的红枣,寓意新年越过越好。除了花糕,岳母还会打包各种新鲜蔬菜、水果、馒头、熟食、特产,装满行李箱和背包。“不管是我们带去的还是带回的,都是家人间的爱,希望父母都身体健康,所有儿女都能感念父母的爱。”马先生说。
本报记者 赵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5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