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生于斯长于斯,对西安一景一物热爱有加。有幸进入地产圈后看了不少老建筑,就越发钟情于这些记录着城市变迁、凝固历史的建筑。不由想到了告别7年的华侨商店。
提起华侨商店就应先说它所处的东大街,说东大街则要从这条街的形成说起。应该说,东大街的形成与西安城格局形成一脉相承。众所周知,西安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从西安城墙筑起的那一天起,西安便形成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的格局,东大街是以钟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最长的商业街,其繁华程度为四条大街之翘楚。
华侨商店处于东大街与南新街十字东北角,是黄金十字轴,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这里原为西北饭店旧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杨虎城主政陕西时出台《欢迎国内及华侨实业家来陕投资兴办各项实业》背景下创办的,是当时西安第一个现代化是酒店,比西京招待所早4年。民国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字号林立,与钟楼、炭市街、新城广场、卧龙寺的热闹连成一片。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一直延续着商街的繁华。
据《西安市志》记载,1954年10月,由苏联人设计的中山大街百货商店(今华侨商店)建成开业,成为建国后西安市第一家新建的大型百货商店,因东大街原名中山大街,且该楼为最高建筑,当年的市民亲切地称之为“中山大楼”。此后,中山大楼一直是西安城内三大百货大楼之一,另两个是民生大楼和解放大楼,上世纪80年代后,商店改制更名为“华侨商店”。无论叫什么名字,华侨商店在西安人的心中一直具有很重的分量。
由于占据十字路口且向两面,楼体分三部分,两边分别面南面西为长方形三层建筑,中间为六角形四层建筑,就是这个六角形建筑,打破了传统表现手法,勾连两端出了彩,也让见惯了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的西安人开了眼。
据说,开业时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万人空巷。大多有乡下背景的西安人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进来看了一圈后并不过瘾, 又将目光投向光亮照人的水磨石地面,有人甚至爬在地上,手触摸着嘴里咂舌不断,喃喃道:“地光的像镜面一样,这得花多少钱啊!”末了,才恋恋不舍的走出来,远远望去,感叹:“真洋气!”回到家后,把转了中山大楼叫“开洋荤”,惹得不知所以的孩子们以为吃了啥好东西。
记得,7、8岁的时候母亲带着我来了一次。一般我家扯布料买鞋帽在解放路,那次不知何故我们来到中山大楼。母亲手里提着那个许多年一直不换的淡蓝色人造革提兜,刚一走进来颇感惊讶,显然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排场。一层当时经营服装鞋帽布匹,布匹柜在东侧,营业厅上方是铁丝交织的结账网络,感觉像一团乱麻。母亲买了什么我已记不起来,只是一出门就迷了路,不知该朝那边走,一着急嘟囔了句:“一个西安人,像个乡下婆子,出门就迷路!”
后来我在东一路卖服装,我的同学薛平此时在华侨商店工作。当时,改革开放风气正浓,华侨商店在其(南新街)北侧门朝西开了个友谊商店,里面经营的全是特供商品:从吃的烟酒糖果奶粉炼乳,到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自行车照相机手表化妆品,还有百姓眼中的奢侈品,如古玩字画、丝绸、地毯等,可谓应有尽有。就是有一点,这里不收人民币得用美元英镑卢布日元、外汇兑换券、侨券等购买。
由于我卖服装时有人用外汇兑换卷讨低价,于是手头存了不少。有一次找同学薛平聊天问了电视冰箱的事,同学情谊甚笃,他满口答应帮忙。先是用2700元兑换券帮我买了一台175升的日立冰箱,拉回来后成了小巷第一。大家纷纷来我刚盖好的小楼看新鲜,但冰什么呢?一直不得其解,所以因无可保鲜而闲置许久。也难怪,那几年不是单帮跑上海广州,就是在摊上卖货,吃饭随处叫,家里不开伙,买冰箱只是赶了一回时髦。
第二个大件是彩电,没赶上第一,第一是吴长根。这个当年靠着一手瓦工活打拼的人,赚了钱买了一台18吋彩电,大家就扎堆去他家看,我在他家看了《大西洋底来的人》。如果再早些华侨商店,就是在薛平高干楼的家里看9吋黑白电视了,为了看得清楚,还特意加了放大镜。印象深刻的电视剧是《神圣的使命》和《敌营十八年》。肯定地说,这个9吋黑白电视机让我大开眼界,心里多了一份惦念。买电视还得找薛平!那时候,手上只要有外汇卷,一切都好办。我用2000元兑换券买来一台20吋日立彩电,它真是个靠谱的玩意,直到30年后还在服役,实在没地方放了才送人。而那台冰箱,虽然被替换下来,但依然在我的阳台上放着,太耐用了。
当然,80年代三大件还差一件——空调。我的第一台空调是宝华牌窗机,需要安放在窗户或门头上,是另一个朋友帮我买的,由于噪音太大被我称为“宝华拖拉机”。
言归正传,我与华侨商店的交集源于同学薛平在这里帮我买了两个大件,华侨商店对我而言感觉亲切。一段时间每次走进主楼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大上海的百乐门华侨商店,那个播着靡靡之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地方……大厅居中的水磨石楼梯是最提神的地方,而大厅就是舞池,音乐响起,佳人翩翩……华侨商店给我的感觉就是洋气,它远比解放大楼、民生大楼要大气的多,加之位置特殊,成为西安人心里的一种符号。
到了2000年左右,商业大有泛滥之势,华侨商店中厅一度被各种处理货摊占据,场地拥挤不堪,也没了“百乐门”的韵味,但我还在幻想它往昔的模样……后来索性听之任之,内心想着:只要华侨商店在,就是老西安(人)的一座地标。
2010年1月,媒体披露“炭市街改造华侨商店要拆 ‘中山大楼’将成历史”,18个月后,原华侨商店所处的位置会建一个绿地休闲广场,以方便游客和行人购物、娱乐。这个牵挂了老西安几代人的苏式建筑,从建起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被牵挂;从被拆迁的那一刻起又开始被惦记。
计划与变化总是如影随形,甚至可以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7年后的2017年10月,说好的绿地广场没有如约而至,西安人迎来的是一个叫群光广场的“大盒子”。让我觉得,拆了华侨商店好比割了肾,但割了肾并没有换来,心里自然失落。可以理解,在寸土寸金的东大街,商业永远占据首位,但在中山大楼成功打破人们诟病的“东北(死)角”后,谁还能创造下一个商业神话!
35年前(1983年),正是华侨商店销售火爆的时候,它的东侧有个马路市场——炭市街副食品市场,白天经营水产海鲜生鲜,晚上是副食熟食品的摊档,在临时摆放的小摊中,一辆三轮车旁站着瘦小的我,车上装着西安搪瓷厂的产品,就摆在路口。一张广告纸上写着:西安搪瓷器皿,洁白坚固细腻,花色品种众多,规格型号齐全……华灯初上,侧目华侨商店,灯泡彩灯霓虹闪烁,东大街宛如南京路……
说实话,我还是非常喜欢中山大楼,其建筑雄浑、洋气,给西安城带来了新的气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西安曾评比出十大建筑,东大街中山大楼(华侨商店)栖身十佳,足见西安人对之的热爱。我把它当做上海滩“百乐门”也是其“洋气”给我的启示,如今中山大楼已成过去,我却在遥想当年。
(本文除末尾2图外,其余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56541.html
评论列表(2条)
[…] 然而你知道吗?早个几十年当我们父辈年轻时,在国内少数大城市里隐藏着一些特殊的商场,那里有你在一般商店根本都看不到的商品,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就算是你荷包再鼓,你也买不到。 […]
[…] 在卢森堡,你首先会注意到的一件事就是德国必购物清单,对于这样一个紧凑的国家来说,超市是多么的多样化。 你会发现从昂贵的美式超市到小型的社区杂货店,应有尽有。 由于这个国家相对多元文化的人口,你会发现很多这样的商店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