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有哪些特产,石泉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风景图片、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公园总体布局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形成不同的景观功能区,达到特色旅游,休闲观光的功效,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场所。周边景点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莲花湖景区不仅有优美的山水风光,更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陕西旅游投诉电话: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

陕西最佳旅游时间

陕西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复杂地形的影响,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陕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关中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秋季阴雨连绵,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每年夏天都会出现超高温天气。陕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属亚热带气候,冬天较暖,夏秋两季多连阴雨甚至大暴雨,每年的十月份以后降水速减,天气睛好,雨雪稀少。

根据上述的气候特点,游客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旅游时间,但最好不要把时间选择在炎热的盛夏或寒冷的严冬。

陕西旅游特别提醒

一、陕西气候冬冷夏热,夏季自六月至九月初。这季节是雨季,每月雨日约有十天。古都雨后越发酷热,气温可高达摄氏四十一度。陕北高原海拔约一千公尺,故此气候清凉得多。黄土高原值得一游,最好是在春季前往。春节时分,民间生气盎然。探访窖洞居民,看腰鼓舞、社戏等,都是上佳节目。

二、西安的游程至少三天,早晚不妨流连市区。东、南、西、北四座古城楼,可以择近游逛。仿古街道的人与物,俱古意盎然。八百里秦川可择近一游。留意民间表演艺术地点;唐乐、社戏、皮影戏、民俗娶亲等都凝聚古都文化的精华。

三、地方风味的食品有面食、大拼盘、泡馍等,也可品尝西安的葫芦鸡。

四、往游黄土高原,宜备防沙口罩、眼镜、睡袋。旅游日程的安排:西安三天游程只能算作掠影;陕北高原车程来回已需两天,应作三天游;华山游程亦需三天;秦川游程两天,租用小型旅游车为宜。

陕西娱乐指南

陕西省几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文化娱乐场所很多,游人尽可以在游览之余来到这些地方小憩。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如西安的西安唐乐宫、古都大剧院、陕歌大剧院,白庙游泳场、北方乐园等,同南方的一些旅游城市相比,这些场所的价格都很便宜,真可谓“物美价廉”。

首页 >> 陕西 >> 安康市 >> 石泉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县城人口5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

行政区划

石泉县辖8个镇、7个乡:

镇:城关镇、池河镇、迎丰镇、两河镇、饶峰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

乡:中池乡、银龙乡、银桥乡、红卫乡、中坝乡、长阳乡、曾溪乡

石泉有哪些特产

建制沿革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58年,石泉、汉阴、宁陕三县和并为石泉县,1962年三县分设至今。

地理位置

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地形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东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石泉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中部沿汉江两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纪断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山势北高南低,多呈“V”型和“U”型峡谷,一般海拔400~1400米,坡度30°~50°。最高为北部云雾山(2008.9米)石泉有哪些特产,最低为南部石泉嘴(332.8米),相对落差1676.1米 。

气候特征气候为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年均气温14.6 C,年均降水量88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240天。

石泉有哪些特产

人口状况

石泉全县总人口为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石泉县各级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计划生育政策,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在,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全县男、女性别比例为108:100。年龄分布为:0—18岁,41534人,18—35岁,55878人,35—60岁,62805人,60岁以上,23422人。城、乡人口分布:城镇人口30845人,农村人口为人。城乡人口比例为1:4.95%。学前儿童(0—5岁)男孩2750人,女孩2369人,男、女比例为1:0.86。学龄儿童(6—12岁),男孩8528人,女孩7871人,男、女比例为1:0.92。

民族宗教

由汉族、回族、满族、苗族组成,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族在石泉有300人。宗教信仰因民族不同亦不同。佛教和宗教自东汉传入石泉,历代有所发展,到明、清两代最为盛行,信仰佛教、道教者多为汉族。伊斯兰教民国初年传入石泉。1926年,由安康藉阿訇马登云主持,在县城修建了清真寺。目前在石泉有回民300余人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传入石泉,光绪十九年(1893年)意大利神甫毕雅敬,在藕阳的藕溪沟修建了天主堂,在石泉南部地区从事传教活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神甫魏崇礼司铎,在石泉县城胡家巷购买民房作临时教堂,开展传教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年),县城天主堂正式修建完成,有房20余间,设有男、女教会学校、保赤院、施药所等。信仰基督教者多为汉族人。现在,绝大多数社区村民不信教,信教者为少数。在本县,伊斯兰教徒对信仰虔诚,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佛、道二教都亦不那么虔诚,处于可有可无状态。政府对宗教信仰采取信仰自由政策,对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予以支持保护。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石泉属秦巴山地的动物区系,在动物地理位置上,又属东洋界动物区系,因县境处于东洋界的北部边缘地带,在动物区系的组成上,有一部分与北界动物渗入,使得区系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多样。其中野兽类有熊、鹿、獐、麂、野猪等20多种;野禽类有金鸡、石鸡、雉、布谷鸟、杜鹃等46余种;另外还有水生物、昆虫及其它100多种。

水能资源:石泉是陕西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泉属长江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456条,河网密度为1.14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区域内水资源十分丰富,自产水2.6亿立方米,过境客水5.6亿立方米,汉江干流过境水21.42亿立方米,总水量为29.62亿立方米。自产水每平方公里43.08立方米,亩均拥有水量1659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3608立方米。区域内河流众多,山高水高,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力理论蕴藏量为61.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43.4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4.5万千瓦,还有装机18万千瓦的喜河水电站,2006年即可蓄水发电。

石泉有哪些特产

经济建设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77649万元,同比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4256元,同比增长20.1%。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659元,同比增长10%。

交通状况

石泉的交通便捷,境内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阳安铁路横贯东西,在石泉境内设有池河,石泉县,曾溪三站。210、316国道交汇于县城,安康至石泉二级公路、石泉至两河二级公路改造已经全线通车,两河至佛坪三级公路完工,石泉至紫阳三级公路通车。“西汉高速”于08年10月份正式通车,“十天高速”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通车。这些交通环境的极大改变,将为我县打开“四面山门”。我县从此将处在横贯东西(十天高速),连接南北(西汉高速)的大交通枢纽区间,与其相连的西安、成都、兰州、武汉、杭州、汉中、安康等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从而增强对我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和促进我县对外开放和人流、物流的聚增。

如今石泉东接襄渝、西连宝成、北抵关中、南达巴蜀,已成为陕川鄂三省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基础设施

全县现有小学164所,在校学生1.6万多人,入学率达99.8%,小学升初中比率为98.8%。全县现有中学12所(其中初中10所,高中2所),在校学生约1.1万人,初中入学率为98.6%。

2006年,全县卫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开展,乡镇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县级中心医院各项条件大为改善,继医技大楼建成后,投资900万元的县医院住院大楼即将建成,将使石泉县医院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功能布局最完善的县级医院;投资110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住院大楼也正在修建中。

全县建立了城镇事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完善了覆盖个体工商户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和办法。

2001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我县的迎丰镇、银桥乡、池河镇、银龙乡、饶峰镇、两河镇、中池乡、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中坝乡、长阳乡等12个乡镇177个村划为革命老根据地。

上世纪70年代石泉水电站建成后,我县纳入西北电网供区,用电情况大为改善。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的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使全县通电入户率和供电保证率达到95%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县境内汉江干流上又建成了喜河水电站,使我县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在国家电力规划中,池河作为大型火力发电厂建设选址已经确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项目,华能集团、西北电力勘测设计院及市、县政府前期工作进展较快,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将上报国家立项。池河火电厂项目总装机达到400万千瓦,总占地面积1500亩,估算总投资约160亿元。它的上马建设,既是陕西电力能源基地,又作为县城的工业园区,必将带动一系列附属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腾飞提供强劲动力。它的建设,将使池河纳入县城总体规划中,成为新型工业园区,县城面积增加约3.5 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约1.5~3万人。

石泉有哪些特产

发展规划

老城区:是我县政治、文化、商贸、医疗、金融中心,也是城市人口居住区。其中城北的北辰公园满足人们休闲、康体健身和森林观光的需求,也为县城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和美丽的天际线。城南滨江公园,将会增加城市休闲、旅游、娱乐的空间,同时使人更加亲切体会汉水风情和地域文化的陶冶。城中老街(东、西城门之间),是石泉城市文明的起始点,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点,今天的建设或改造要本着保护遗产、修旧如旧、重现历史、弘扬文化的原则有序进行,增强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启示。

杨柳新区:是休闲旅游度假区。除了其中的古堰组团作为居住聚集区规划布设外,其它项目均要围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进行规划建设,即:城市田园+新农村。建设城市田园的关键在于动员千家万户,突出抓好高效示范桑园、果园、菜园、苗圃、花卉等绿色产业建设,在获取绿色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绿色产品“千姿百态”的观光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握传统民居的特色,既要满足居住又要方便生产,既要美观洁净又要自然和谐。同时,要创新“农家乐”,丰富和提高“农家乐”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功能和改善接待、住宿条件,使千家万户成为旅游产业的受益者。总之,杨柳新区就是要以“千姿百态”的新村形象给人以美的呼唤。

江南新区:位于县城汉江南岸,地处“两湖”之间的江南新区,既有安石二级公路贯穿,又有石泉火车站,而且即将开工建设的“十天高速”将由此过境,高速公路和县城之间的互通立交和规划中的“汉江二桥”均布置在该区的东头。因此,江南新区的功能除了必需的居住、商贸外,要突出物流、仓储服务,以及油、气储配和变电站。

池河工业园区:由于安康大型火电厂规划选址于此,使得池河有望成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并随之兴起一批附属工业企业。因此,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应将池河纳入县城范围,成为县城的工业园区,并使现在的池河集镇作为县城组团之一。

据陕西省建设厅规划,陕西省旬阳县和石泉县将升级为县级市,两市将成为陕西省南部的重要中等城市规模。达到交通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要道。

革命老区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红四方面军、红军巴山游击队,从1933年春到1937年春,在石泉坚持了长达四年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成为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泉之最

安康境内首座汉江大坝及水电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石泉建成。县级缫丝厂即石泉缫丝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石泉栲胶业则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栲胶生产县。石泉汉江大桥与安康汉江大桥同一时期修建。石泉县城大街是安康境内县城拓宽最早且强弱电入地的县城大街。石泉自安康市之后第二个拥有巍峨的滨江大道。石泉是安康最早通铁路的县之一。石泉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劳动社会就业先进县和工业大县。石泉县现在有两座汉江水坝,一江两坝,一江两湖,在安康无二,省内无双,西北独此,全国没有,是名符其实的能源大县和水资源大县。

蚕桑生产具有雄厚的制种、养蚕、烘茧、缫丝、织绸等生产加工能力,人均产茧量居西北地区之首。

石泉有哪些特产

自然景观

城区:莲花湖风光、山水园林城市、北辰森林公园。

南区:莲花湖风景区、莲花石风景区、烟波湖风景区、燕子洞风景区、中坝大峡谷风景区、中坝小峡谷及黄龙峡景区、黑沟河风光、喳口石景观、高洞子瀑布景观、天池山风景区、喜河电站风光;

北区: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对窝石景观、响水岩、草池湾风景区、双樟塘、霹雳神峰、九台山风景区、南沟风景区、杨家峡景区、肖洞子景观、黑夹山风景区、龙洞湾风景区、一品宝印景观、龙王峡风景区、西峡风景区、铜钱峡风景区、处女泉景观、金盆湖风景、炮打龟景观、两河、汶水河、香波湖;

东线:马岭朝阳景观、龙王沟瀑布、关沟风景区、池河水倒流景观、龙谭山庄风景区、池河水白鹭景观、筷子铺库区风光、西沙湖风光、万家宝库区风光、娘娘洞景观、千年古银杏树、弓箭沟风光。

历史遗迹

城区:禹王宫遗址、江西会馆遗址、关帝庙遗址,东、西、南城门遗址;

城关镇:刘家庄园、毛家湾遗址;

曾溪乡:李公馆遗址、望江寺遗址、左溪天池寺遗址;

后柳镇:后柳古集镇、火神庙遗址、石佛寺遗址、古山寨、八亩田遗址、革命老区;

中坝乡:蒿坪寺遗址、中坝纸厂、手把崖石窟、革命老区;

熨斗镇:熨斗古集镇、古戏楼、灵雀寺遗址、巴人墓葬(岩葬)、古山寨、革命老区;

喜河镇:挡山石佛寺遗址、洞沟瀑布、革命老区;

长阳乡:千佛洞遗址、三观殿遗址、革命老区;

红卫乡:九台山真武宫遗址、鬼谷岭天台观遗址;

饶峰镇:饶丰古集镇、将军塔、绕峰关遗址、古子午道、一马跳三坑、滚鼓坡、观音岩;

银桥乡:悬棺遗址、革命老区;

两河镇:雪门寺、革命老区;

池河镇:池河古集镇、马岭坝遗址、谭家湾遗址、桂花村古官渡、西魏直谷大战遗址、革命老区;

中池乡:泰山庙遗址、子午栈道遗址、告示碑、张家花屋、革命老区;

迎丰镇:千佛洞遗址

石泉县地处秦巴山间,汉水之滨。境内河流纵横,峰峦叠嶂,洞奇峡幽,茂林修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尤其是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鬼谷子文化、汉水文化、移民文化,秦巴边缘交汇文化构成了我县有着鲜明地域特征的民俗民间文化。

城区内主要旅游资源

北辰森林公园,明清古建筑群:禹王宫关帝庙,江西会馆,东、西、南城门。

开发建议及前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拉近城区景观与周边景观联系,集中重点率先突破。加大城市功能建设为旅游服务,旅游带动县城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 、古县城

石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石泉古属梁州、庸国,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定名石泉,因县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石泉有哪些特产,石泉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风景图片、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获得彻底解放,石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千年禹王宫

禹王宫位于县城中部,旁边是禹王宫辅助建筑江西会馆、关帝庙,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禹王宫始建于唐代,明弘治年间扩建,清道光年间重修。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建,禹王宫内立有禹王塑像。在遗留下来的碑石上,刻写的万寿宫几个字书体风格流畅,是宋代名家苏黄及门下所刻写。现存禹王宫正殿,建筑美观宏大,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尤其是正殿大门前两侧左右坐落着直径3米,高150米的两个大石龟雕刻精美,石质为黑色大理石。左侧门首两尊石狮,右侧石牛、石马。宫顶梁中姜公亭、碑雕有飞禽走兽。龙生9子,蟠、鸳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在屋顶排列有序。宫内有大足型、小足型雕塑神像;其左右室壁画是大禹治水艰难曲折的足迹,以及其生活习俗方面的珍贵资料。壁画的色彩用红、篮、绿、白、棕、黑等颜料绘制而成。有关专家认为,禹王宫的建筑材料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禹王宫建材不同,正殿一砖一瓦都依画像《禹王宫》的楷书字样烧制而成。禹王宫的各种建筑都有特殊标志,至今保存完好。石泉县禹王宫经历了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

三、东、西、南城门 东、西、南城门位于县城中部,汉水河畔,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现东、西、南城楼已毁,城门尤存,部分城墙保留,门楼牌匾分别刻有“远瞩金州”、“秀挹西江”、“雄临汉浒”,城楼始建于明弘治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建。

北辰森林公园

北辰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坡,总面积3716亩。公园总体布局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形成不同的景观功能区,达到特色旅游,休闲观光的功效,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场所。目前通过三期建设,已达到全面接待游客能力。

周边景点

云雾山——-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008米,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素有“陕南小武当”、“南终南山”之称。

中坝大峡谷—— 中坝大峡谷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峡谷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第一大溶洞燕翔洞——燕子洞景区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的熨斗镇富水河上游,从县城到景区沿途与汉江相伴,路经莲花石、灵雀山等景观。燕子洞为寒武系生态石灰岩溶洞群,生成至今已有数亿年历史。燕子洞,是一个集险、奇、幽、大为一体的天然石洞。鬼斧神工燕子洞,是一个多洞相贯的溶洞群,由于千百万年急流的冲刷和溶蚀,洞内石笋林立,顶部秀石倒悬。有形似石舫者,游人必须上“船”下“船”;有空旷者如阡陌纵横,一派田园之景;有光泽反射者,如金山银山;还有石狮、石虎、石伞、石罗汉等皆鬼斧神雕,栩栩如生。 主景区2.8平方公里,洞内有一天然形成的大门、门洞最高处30米,最低处0.5米,最宽处40米,最窄处2米,洞长约10公里。燕子洞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好、洞内景观最丰实、体积最大的溶洞群。燕子洞洞中有水,洞顶倒挂钟乳石,千形百态,鬼斧神工。洞中有厅,有殿,大者可容千人,且洞中套洞,洞上叠洞,洞中有窟,窟中有景。燕子洞景区处于富水河峡谷之中,峡谷幽深,水质清澈,两岸奇峰对峙,草木葱茏,燕子洞与长岭大峡谷、灵雀山寨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的古街屋及百年老戏楼、岗家古寨、狮子岭、驼峰山、熨斗古镇、灵雀山组成了一个风光绔丽,生态完美、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风景区。

熨斗古镇 —— 熨斗镇位于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

莲花湖——-莲花湖是2006年喜河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湖泊,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在我县流经城关镇、后柳镇、长阳乡、喜河镇。景区内湖面宽广,碧波荡漾,群山巍峨,绿树成荫,山映水中,水映山色,形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置身于此,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莲花湖景区不仅有优美的山水风光,更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后柳古镇和喜河古镇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和人文。位于后柳镇汉江边的八亩地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充分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便有先民在汉江边上繁衍生息,孕育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后柳古镇——–后柳古镇位于县城以南23公里的莲花湖畔,其地势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后柳镇古朴厚重,历史久远。地处后柳下街的八亩田,经省考古学家考古发掘,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器,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热点城市:

热门景点: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黄石市民之家。(柯皓 摄)

黄石儿童公园效果图。

黄石华新旧址文创市集。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效果图。

黄石保利广场规划图。

磁湖美如画。(柯皓 摄)

撰文:周岩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黄石城发集团提供。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

黄石迎来建市70年。

70年间,脱胎换骨:建成区面积,从1950年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2019年8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1950年5.29万人,增加到2019年87.36万人;城镇化率,从1950年的12.3%,攀升至2019年64%。

如今的黄石,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正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功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动能转型,快步迈向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打造山水宜居之城?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价值。

这是新时代的黄石答卷。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百花隧道、正线土建工程开工在即。

工程全长27公里,其中高架段3公里,隧道段1.9公里,车站30座。线路起点位于黄石大道沈家营路口,沿线穿越磁湖、黄荆山,连接新老城区,与工业旅游小火车无缝对接,终点至矿博馆西侧,串联起高铁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两所高校以及多个商业综合体。

线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构建黄石首条骨干公交走廊,预计2022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其中,百花路至矿博北路约10公里有望2021年提前通车。远期还将延伸至黄石港区万达商圈,对接鄂州顺丰机场。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规划设计中渗透着“旅游的理念”。以车辆选型为例,已与4家电车生产厂家对接,并邀请上海申通地铁公司、沈阳浑南有轨电车运营公司、上海城建院等单位车辆专家等,成立车辆选型技术小组,主要考量两大因素,一是动力要足,二是外观要灵秀,充分融入山水城市之中。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项目——

“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风景线。”

“从黄石港区出发,到开发区终点,乘坐有轨电车,可以看见黄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助推公共交通跨越式转型升级的同时黄石特色,黄石 塑造山水宜居之城,必将带动城市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

……

山水宜居之城的落脚点,在于宜居。无论是道路交通,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划分,还是医院、学校建设,休闲游览区打造等,合理的规划无疑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就是把整座城市作为全域旅游大景区来规划,突出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让功能更完善、配套更齐全、特色更鲜明。

黄石是一座老工矿城市,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 “短板”和“痛点”。城市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规划好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市配套齐全,才有吸引力。黄石坚持城市规划与基础配套、市民生活相协调,统筹好水、电、气、通讯等管网设施,道路、桥梁、轨道等交通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卫生等便民为民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黄石拥有3000多年采铜史、1700多年冶铁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史,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为塑造城市特色,城市规划融入独特的矿冶文化元素,将“工业乡愁”烙印在城市建设的砖瓦中。

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

鸟瞰黄石,西塞山、黄荆山、东方山矗立,磁湖、青山湖、青港湖静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好一幅山水画卷,好一座宜居之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朝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传唱千年,让西塞山名扬天下。

黄荆山由西南向东北蜿蜒24公里,房屋沿山脉错落布局,这里的居民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至今仍保存有“青松倒插”等古八景,山上绿树环绕,俨然天然氧吧。

磁湖湿地公园,小桥、流水、绿荫,花团锦簇,生机盎然。30年前,这里都是鱼塘、水坑,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臭味阵阵。

情人路,从磁湖东北侧穿湖而过,一路徜徉,眼前湖光山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入夜,沿线灯光璀璨,“飞天白鹭”弥漫着梦幻、浪漫的气息。

清晨和傍晚,柯尔山—白马山公园绿道上熙熙攘攘。可谁又能想到黄石特色,几年前,这里还是两座无人问津的荒山!

襟江怀湖,依山傍水,这是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但是城市发展也因此被山水阻隔。

2019年12月,黄石市民之家正式启用,将“城市客厅”搬到更加开阔的大冶湖畔。

曾几何时,这里荒草丛生、淤泥遍地,而今被誉为“最美客厅”“城市绿心”。放眼望去,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矿博园、奥体公园鳞次栉比,生态馆、地质博物馆、城市综合馆巍然屹立,市民之家、保利时代大厦、教育城拔地而起……

今年6月,黄石儿童公园经改造升级后开门迎客。

市民不禁感叹:“感觉自己的童年又回来了!”

每位老黄石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儿童公园,承载着儿时的欢乐。

黄石儿童公园始建于1984年,2019年9月全面升级改造。为不留遗憾,参建各方小心翼翼,短短几个月内,召开现场办公会几十次,确保方案最优、效果最佳。

市民之家和儿童公园,只是城市的局部,都力求精益求精,更加便民、人性化。

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就是瞄准便利化、智能化、个性化,让城市和谐宜居,充满活力。

便利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黄石充分发挥“公铁水空”优势,以空、水为龙头,加快打通对接顺丰机场“1+6”快速通道,加速建设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以公、铁为两翼,加快推进沿江大道、大广高速黄石互通等项目,全力实施有轨电车、黄石北站改扩建等项目,构建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5G基站、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建设,全力打造“智慧化城市”平台,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城市生活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幸福感,创造智能化城市新生态。

有独特个性的城市,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建一物、添一景”,打造具有文化艺术视觉冲击力、有美感有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使城市建筑和景观相互协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实现城市景区化、景区城市化,景在城中、城在景中;“补一线,绿一片”,坚持不懈地在“石头上种树”,见缝插绿,回填植绿,让昔日千疮百孔的工业伤疤变身生态绿地。

70年,城市变大了,道路变宽了,楼变高了,交通更多样化了,小区越来越美了。

磁湖、青山湖、青港湖“三湖”治理,磁湖南岸生态修复、磁湖下游湿地工程加速推进;已建成的磁湖上游湿地“以水为媒”,将景观效果与功能处理紧密结合。建成城市综合性公园4个、各类小型特色公园和城市“口袋公园”38个,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面积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9.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规划启动38.45公里绿道建设,完善一批生态护岸、雨水湿地、循环利用等海绵城市设施,让城市常现碧水蓝天。

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黄石街头,洒水车反复播放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燕子》。

以前常播放的则是《兰花草》《世上只有妈妈好》《东方红》等,走在路上一听到这样熟悉的旋律,第一反应就是洒水车来了,赶紧避让。

今年以来情况发生变化:黄石所有洒水车音乐全部换成《小燕子》!

为何要换?因为这首经典儿歌传唱了几代人,经久不衰,而歌词作者长期在黄石工作,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一座城,一首歌。《小燕子》不仅见证了黄石的时代变迁,更连接着这座城市的集体自豪感。洒水车将这首歌带到大街小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广城市名片。

站在游客体验的角度,如果不经意间捕捉到城市管理者这一精心设计,必定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游客的眼光是挑剔的,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就是把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是否方便、是否舒心、是否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黄石老旧小区多,城区现有社区中,900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服务,居民时常抱怨环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黄石成立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指挥部,按照“有治安防范、有清扫保洁、有绿化养护、有物业维修、有规范停车”标准,推进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三个一”住房保障工程,对老旧小区进行管网改造、立面整治、道路刷黑、灯光亮化、绿化提档、管线规整、电梯增设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随着机动车爆发式增长,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综合病。为缓解城区停车难,黄石推行智慧停车管理,通过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实现停车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全市主次干道、人行道、公共停车、商业停车、封闭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六大类机动车停车位个数据,已纳入系统平台。为保证道路泊位运营工作顺利开展,黄石城发集团旗下停车公司完成全市3870个运营泊位线施划及编码牌制定安装,诱导屏安装工作也同步推进中。截至目前,该公司运营停车泊位3896个,其中封闭停车场14个、泊位1290个,道路16条、泊位2606个。另外,在建和建成停车场25个、泊位2486个。

作为城市“管家”,不仅要提供优质服务,更要聚焦 “堵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治“脏”、治“堵”、治“乱”,强力开展垃圾乱倾乱倒、乱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整治攻坚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

8月14日,华灯初上,黄石华新水泥旧址欢歌笑语,人头攒动。这处工业老厂一改往日清冷,展现出火一般的热情——在曾侯乙编钟悠扬的乐曲中,万众期待的“泥享园”文化市集正式开集。

那仿佛从遥远战国时代传来的声声钟响,在工业遗址里慢慢漾开,两种同样厚重却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震撼人心。

匠心细腻的陶碗杯盘、色彩明艳的川剧脸谱、造型独特的大熊猫玩偶……文创手作区人气最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手工艺人拿出看家本领,让人们目不暇接,兴高采烈拍照打卡。

创意融入生活,让前来“赶集”的人们充分感受到文创艺术的魅力。

“我从来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接触这么有意思的文创产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华新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李红芬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

“泥享园”文化市集,既是黄石探索文旅“夜经济”新形态的成功尝试,也是活动主办方黄石城发集团对于市民期盼多元文化生活的热切回应。

业内人士称,这种“文创+消费”的方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商圈、社区与市民的互动,对于释放文化产业活力,也具有积极意义。此后,“泥享园”文化市集经过改造升级后继续开市,黄石建市70年书画摄影展也在这里举行。酷暑季节,市民朋友们又多了一处休闲纳凉的“网红打卡地”。

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把“极致、网红、跨界”等互联网思维融入城市经营,让城市更有价值,更具核心竞争力。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体验做到极致,超过用户预期,深深吸引他。这既是一种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也是一种坚持坚守、专注专业、创新创造的精神。当“极致”思维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景点都将打造成精品,让人过目难忘。

“网红”思维就是要追求“流量”“粉丝”。黄石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厚重的工业文明、富集的工业遗存、光荣的红色基因、独特的城市文化,要依托这些独特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游、工业游、乡村游、红色游、全域游,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将黄石建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流量”,更多“粉丝”。

“跨界”思维的本质是共享和分享,可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黄石最大的基础是工业,最大的资源是山水,最大的机遇是鄂州顺丰机场,放大这些优势。用“跨界”思维,将黄石发展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打造一座没来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会留恋的城市,让黄石真正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宜商,成为一座有价值、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4521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8日 下午3:04
下一篇 2024年1月28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