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有哪些,贵州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贵州文化古迹类型较多,分布较广。贵州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分布很广,具有强列的地方色彩,从中可以看到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脉络。贵州有遵义和镇远两座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贵州少数民族讲礼仪,重情感,强调人际关系的和睦与相互尊重,沿袭着许多古朴优良的风俗习惯。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境内部族林立,著名的有徉何国,其政治中心叫夜郎邑。战国后期,夜郎取代徉何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秦代、汉代,在夜郎地区设郡县、置官吏,推行郡县制。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基本建立。唐代,在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羁縻州并行的制度,乌江以北多属经制州,由中内派谴官吏治理;乌江以南则有数十个羁縻州,由各地土著首领统治。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中内政权。土语“矩”与“贵”同音,朝廷顺其所语,敕书称“维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元代,贵州行政建置渐归统一。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朝支持水西女土司奢香修筑了贵州至云南、四川的驿道,促进了贵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贵州行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中央设置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朝廷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理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

至此,贵州现今的行政区划基本确定。辛亥革命后,清末设置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更易地名;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贵州省下设11个行政督察区,分管各县,到1948年,全省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1个市、77个县。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期间,曾先后在贵州建立黔东特区、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等革命政权。 1949年11月15日贵阳市解放贵州特色有哪些,贵州的文化特点是什么?,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从此,贵州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贵州文化古迹类型较多,分布较广。全省具有一定价值的不可移动的文物有4000多处,特别是遵义会议会址,镇远青龙洞、息烽集中营旧址、从江增冲鼓楼、普定穿洞遗址、大方奢香墓、毕节大屯土司庄园、遵义杨粲墓、盘县大洞遗址等充分凸现出贵州源远流长和浓厚深沉的文化氛围。(右图为古建筑群) 贵州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复杂的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变化。古脊椎动特化石“贵州龙”、侏罗纪时代恐龙化石及其他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使贵州成为重要的进行古生物研究的地方。 在贵州的古遗址中,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最为珍贵,其中,“观音洞文化”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和“桐梓人”、“水城人”、“兴义人”等的人类化石,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之地。

贵州特色有哪些

贵州的古墓葬和历史人物墓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在赫章可乐等地已发现多处战国至两汉的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对研究古夜郎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人物墓中,主要有杨粲墓、奢香夫人墓、明十八先生墓、何腾蛟墓、郑珍墓、墓友芝墓、黎庶昌墓。 贵州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分布很广,具有强列的地方色彩,从中可以看到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脉络。著名的有安顺文庙、贵阳甲秀楼(左图所示)、修文阳明洞、镇远青龙洞、黄平飞云崖、大方大渡河桥、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毕节大屯土司庄园、黎平地坪风雨桥、黎平纪堂鼓楼等。 在贵州古文化遗址中,还有数十处摩崖、石刻和崖壁画,位于关岭县城东25千米处的红岩石刻,享有“红崖天书”之美誉,令不少中外有志之士心驰神往、费心考证。 贵州的现代革命史文物十分丰富并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遵义会议会址(右图所示为遵义会议会址夜景)和息烽集中营旧址最具有代表性,是贵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贵州有遵义和镇远两座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贵州少数民族讲礼仪,重情感,强调人际关系的和睦与相互尊重,沿袭着许多古朴优良的风俗习惯。 1、礼俗 贵州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贵州特色有哪些,以各种礼节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如苗族的敬牛角酒、”转转酒”,侗族的”拦 路歌”,布依族、水族的敬酒歌等等。 2、婚俗 贵州少数民族都是一夫一妻制,男女社交公开,自由恋爱。通过”游方”(苗族)、”踩月亮”(苗族)、”赶表”(布依族)、”行歌坐月”(侗族)、对歌(各少数民族)等形式相互认识并建立爱情。一般还要求父母同意,也有托媒说亲的,如土家族、水族等。 3、饮食 贵州少数民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许多地区喜爱糯食和吃”酸”,逢年过节,迎送宾客,便以糯米粑和酸腌肉、酸汤菜招待客人,或全家共餐,以示节日喜庆。回民禁忌食猪肉,禁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禁忌食自死之物。 4、居住 贵州少数民族大多靠山或依山傍水居住。他们就地取材,搭建住房。如黔东南一带的杉皮房、吊脚楼,基本全是木质结构,也称”干栏式”房屋。其特点是用木桩搭楼,上面住人,下面饲养家畜、家禽和放置农具。安顺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石头为主盖房建屋,如黄果树瀑布旁的石头寨就颇为国内外游客所注视。侗族建族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鼓楼和风雨桥,为建筑界所重视。

麻烦采纳,谢谢!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侗族(162.86万,占4.6%)。

土家族(143.03万,占4.1%)、彝族(84.36万人,占2.4%)、仡佬族(55.9万,占1.6%)、水族(36.97万,占1.0%)、白族(18.74万,占0.53%)和回族(16.87万,占0.5%)。

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还有253个民族乡。

贵州特色文化有哪些

扩展资料: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特色文化有哪些,贵州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主要的是哪些呢??,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参考资料: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根据《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为3474.646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人,占51.66%;女性人口为人,占48.3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9;0-14岁人口为人,占25.22%;15-64岁人口为人,占66.21%;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8.57%;汉族人口为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36.11%;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7]为人,占33.8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人贵州特色文化有哪些,占66.19%。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izhou/14675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5日 下午12:09
下一篇 2024年2月5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