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澳洲打工,民间集资借贷被骗后,年近半百的四叔被迫去澳洲餐厅打工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又说只要这个项目去申请经营性融资,银行的贷款分分钟下来,他都去北京找到人打点好了。小县城里私下也十分流行民间借贷,家里的亲戚都有坐不住的,想去吃放银行里根本吃不到的产息。一夜间四叔的处境从天堂变地狱,不仅因涉嫌非法集资失去公职,还背上了巨额债务。

原创 YY 三明治 收录于话题#短故事学院173个

YY书写他四叔部分,第一天来短故事就写得非常完整了。这种体会我能明白,因为一个家族里,我们都曾是长辈口中念叨“还记得你小时候……”的孩子。如今,晚辈们都长大了,我们看着这些长辈老去,摔倒,却再也爬不起来了。(童言)

文 | YY

编辑 | 童言

欧洲的夏天姗姗来迟。

时值端午,没有假期,和国内的家人又隔着时差,端午于海外打工人而言就是个云节日。微信屏幕一闪,显示一个语音通话接入。一看名字我就愣了。

于连,我的四叔。

我们很久没有联系。我甚至不记得什么时候我添加他成为微信联系人。他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干嘛?

鬼使神差我还是接了电话,太久没讲过话,几乎听不出他的声音。简单嘘寒问暖几句,欧洲现在几点啊,工作忙不忙,接种疫苗了么。过节老板有没有发粽子。两分钟这些客套话就说完了,电话那头他意犹未尽,又从头念叨了一遍。“一个人在外面都不容易,女孩子要好好照顾自己。啊,你有事就去忙吧。”

通话结束后,我本打算赶回工位前快速过完屏幕打开的文档。可是突然沉重的心情并没有随着通话结束好起来,初夏的阳光穿透树荫,却像被一股异样的思绪裹挟,照不到我所在的地方。

01

我爷爷是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退伍后已四十出头,五十年代分配到一个小县城的医药公司,和比他小二十岁的奶奶结婚后生养了四男一女,我父亲排行老二,四个男丁都按照团营连排取了名字,四叔由此得名于连。

四叔是父亲的兄弟里现状最艰辛的一个。老家形容多子女家庭有句话叫:老大憨,老二奸,老三老四要上天。大意是老大会被大人教育要谦让懂事所以最憨厚,老二夹在中间受到的关注少所以最精明能干,老三老四都是被大人和兄姐惯着所以容易调皮闯祸。老话在老于家应验了:四叔闯了不少祸,最后那个祸闯得太大,导致了如今的境遇。

大概因为如此,父亲爱和我聊四叔。他说四叔青春期赶上自然灾害那几年,因为长期吃不饱饭饿得鼻青脸肿,穿着父兄穿不下的大衣服,走起路来晃晃荡荡。他从小不是块读书的料,在课桌前坐不住,交际却很广。奶奶说这是因为四叔属鸡的缘故,哪里有热闹他都去凑,哪里的消息他都灵通,东走西顾从不闲着,一点风吹草动都不放过。

县城里的学风一直很差,一百个人才出的了一个大学生。每年春节后就有一批学生从校园里消失跟着家人做工或者跑生意。有些乡里的学校条件艰难,冬天门窗漏风,南方又没有暖气,学生们也用不起蜂窝煤,只得提着装了木炭的油漆桶到教室里取暖。师资也跟不上,好的老师陆续去了其他地方。孩子们或主动或被动得懂得,与其用功读书,不如交好那些家里有门道的朋友。更有甚者趁着地理之便从邻省搞来货源走私贩毒,拉帮结派。不管猫道狗道,人人都希望找到个门路,有朝一日呼朋唤友吃肉喝酒,听父老说一声争气。

老于家在县城里弱势没混出什么名堂,所以四叔对未来一直没能有个明确的打算。八十年代末我父亲参军提了干部,他就以回乡接兵的方式把初中毕业后的四叔带了出来,希望他能像他的名字于连一样,在部队混个连职营职,奔个好前途。

当时四叔十分骄傲,他是他的二哥来接的兵,这足够他在同届里得意洋洋。彼时爷爷已经年迈体弱不大理事,而大伯又不幸车祸去世,父亲一夜之间接过了撑起于家的重担,因此他对弟妹的前途归宿十分上心,能送出县城都送出县城。他本打算托人在省会找了个机会,只等四叔有个像样职级,转业复员就能安排进去,再介绍一个战友在省会工作的姊妹,这样四叔就能彻底脱离县城,在省会扎下根来了。

当时县里去一趟省会不容易,更别提能去省会扎根,几乎是仅次于去了北京天安门看了升旗的大事。

02

这是父亲认为的四叔第一个人生重大选择失误。四叔在回乡探亲期间和县里的一个姑娘好上了,这个姑娘很知道自己要什么,交往期间一封一封写信催促四叔返乡结婚。最终,四叔没混上连长,更没留在省会,甚至连招呼没给父亲打,就急匆匆回县城随便找了个驾驶员的编制,然后和姑娘结了婚。父亲当时十分痛心,他苦心安排的稳妥前途都被四叔的任性或者短视化为乌有。可是木已成舟。

隔年堂弟弟便出世了,四叔为补贴家用要折腾烧烤摊,父亲不得已又资助了一笔钱,还把很多局攒在四叔的烧烤铺,让他留在本地的同学战友都来照顾四叔生意。小城做的都是人情生意,原料要鲜口味要好,备料烤制半点不能马虎;卖烧烤更卖酒水,县城里不坐班的人多,喝得兴起到大半夜是常事,四叔就得守着。第二天还得去上班,得空才能补补觉,实在辛苦。熬了几年后来他把烧烤摊转了出去,接受了父亲一个战友的牵头做起了来钱更快的摩托车生意。四婶在银行工作,持家很有一套怎样去澳洲打工,一分钱花出去也听得到个响声,对四叔和堂弟弟关怀备至,两个人辛苦是辛苦,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小时候我嘴挑,嫌内脏腥,四叔为了我特意内脏串儿下卤水卤过再烤给我吃,给我专门拿海南那边才产的荔枝饮料,还允许我带其他小伙伴来做客。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个四叔开烧烤铺,因此四叔把烧烤摊转出去的时候我还很遗憾,四叔就叮嘱我说妹妹要好好读书,不要学四叔卖烧烤,一天到晚背都打不直很是辛苦。记忆里的四叔老是最早出门最晚回家,随身带着胃药,不知道是瘦的还是累的,眼眶永远是凹陷下去的,而眼睛里映着烧烤架的火光,很亮很亮。

父亲高中时本是年级里被寄予厚望能考上大学的苗子,可因为家里穷不得不退学去当兵养家,因此对家里子侄辈读书分外看重。四叔也看重,可方式比较奇怪:每次回老家,四叔都催促弟弟给父亲汇报考试成绩,由父亲决定弟弟表现,好的话压岁钱翻倍,表现不好会挨罚。四叔甚至会用父亲的名头来管教弟弟,“你再不读书你二伯伯下个月就回来了”。每逢假期,四叔还会千方百计哄着我回老家去和弟弟玩,其实是想让我看着弟弟不让他去外面打电子游戏,顺便辅导小学的弟弟的假期作业。

我当时也贪玩爱凑热闹,而且之所以成绩还好是因为父母盯的紧的缘故,于是还嘴道,“在老家你们大人在外面喝酒吹牛,打牌的时候搓得哗哗响,耍得那么开心却要我来给弟弟补课守他做作业,不公平,这不是你当爸爸该做的吗?” 四叔对我的反应很诧异,县里的家庭哪个不是大的带小的,怎么到我这反了天了。

升学后学业压力加大很难抽出时间回去长住、又一直生活在更繁华的地方,我对小城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更加不感兴趣,也觉得几个叔叔姑姑没什么见识聊不在一起。四叔私下给父亲说,“妹妹什么都好,就是在外面久了,亲情差一些。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亲人在总比没有好。” 父亲一笑了之。

03

几年后四叔因为心思细腻跑腿勤快,升到了领导身边负责办公室工作,时常随着领导应酬迎来送往,逐渐神气起来。于是四叔又干了第二件上天的事:和四婶离婚。

四叔和一个离异女医生在应酬牌局相识,几圈下来一错眼神就知道,是只做大牌追求输赢刺激的同道中人。女医生的前夫颇有胆识,是县城里最早摸出门道去美国打工的人之一,还搞定了身份当了正儿八经的厨师。那个县里人均挣一两千的年代,美国打工的人就能挣一两万,小孩子们也常把“我谁谁在美国”挂在嘴边来炫耀。两人聚少离多而分开,女医生带了儿子。前夫给亲儿子在县城买了几个旺铺收租,也给了笔钱给女医生傍身,加上她在医院也有稳定工作,既无经济压力也无远大追求。按县里的说法,这不是个过日子的人,和前四婶对钱锱铢必较的性格形成两个极端。

前四婶带着当时才十岁的弟弟怎么求四叔回心转意也没用,还闹上天台以自杀相逼。父亲和爷爷奶奶摆出家长的架势让他以家庭为重禁止他离婚,也架不住这场轰轰烈烈的中年人的激情燃烧。

没过多久女医生便登堂入室,做了新四婶,代价是四叔净身出户打拼十年资产归零,还有他最疼爱的独子对他的与日俱增的埋怨和恨意。父亲也问过四叔值得么,四叔说钱财我能给出去那么多也就能再赚回来,但是女医生能给的柔情似水是前四嫂无论如何给不了的。

父亲劝不住,只得放手不再管他的事情。

四叔劈腿离婚的消息在保守的老家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但凡老家来的人碰到了都会压低声线问一句“你们老四”如何如何,老于家很长一段时间连出门买个菜都要埋头躲别人问,直到后来我去法国读书。那时候出国留学还不是个很普及的事,自然惹起了县城里亲友的天大的兴趣和讨论热情,这才把四叔离婚的风头掩盖下去。

四叔好不容易稳定了后院,也费了很多关系和资金将弟弟送到邻县一个校风严谨的中学。到了新学校的弟弟性格有些变化,学会了用让四叔花钱的方式“惩罚”他,每周回家都报复性地索要阿迪耐克的球鞋或新衣,四叔若是拒绝,他就会搬出前四嫂或者留学生的姐姐来堵四叔的嘴。四叔的工资也不高,当时阿迪耐克在县城还没有怎样去澳洲打工,民间集资借贷被骗后,年近半百的四叔被迫去澳洲餐厅打工,只能去市区买,一件就是五六百。父亲觉得这样惯孩子不行,但想到四叔之前的不听劝,索性这个话题不再提起。

但若是我给父母打电话碰上四叔在,他肯定会寻个机会单独问我在法国的生活,尤其是专业就业还有未来留下来的可能性。

“那边的东西你吃不吃的惯?那些沙拉都是生的?啧啧啧,吃多了要胃寒哦。下次你回来我给你准备点家里熏的香肠腊肉带过去。”

“你发展得好,要记得带到弟弟哦。以后让他跟着你也去法国帮你。以后我就可以跟你爸你妈一起过来看你。”

这些话在那几年听的太多,几乎可以背下来。让我十分烦躁头大,又好笑又觉得四叔真爱乱麻烦人,我书都没读完就提前想着要给弟弟铺路了。

04

净身出户后,四叔只有一份事业单位的死工资,面对弟弟日益增长的开销,四叔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要给独子谋前途,无论是读书安排工作还是买房,都避不开一个钱字,这变成四叔一块沉重的心病。

之前烧烤摊和摩托车店的顺利发展让四叔笃定凭他的能力,只需一个合适的机会就可以打翻身仗。终于,四叔等到了他认为的东风:他的局长带着他一起接待了一个想来本地投资的上海商人,茅台当时正在价格攀升,而县城也有相应高品质白酒主题的经济开发区。四叔跟的领导是招商负责人,于是四叔随着领导飞到上海晕乎乎地考察了一圈对方的产业,被十里洋场的繁华晃花了眼迷糊了心窍。在上海的最后一天,商人和他们约在五角场吃饭,一行人顺便经过复旦。四叔兴奋地给弟弟打了个电话讲述他看到的教学楼、意气风发的学生,甚至还有外国人宿舍。

可弟弟当时高二,年纪排名推测考个本科都难,一边听一边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划手机。

四叔越发对酒厂项目或者说上海商人上心,积极和对方接洽后,商人开始推心置腹:这个项目绝对砸不了,好几个北京有来头的老领导都愿意关照,只是年前有几笔账收不回来,现在资金紧。又说只要这个项目去申请经营性融资,银行的贷款分分钟下来,他都去北京找到人打点好了。当时民营借贷正在全国发展的如火如荼,开车时打开路况广播,插入的广告十有八九都是小额贷、消费贷,千六的日利率就是正常的行业标准。

小县城里私下也十分流行民间借贷,家里的亲戚都有坐不住的,想去吃放银行里根本吃不到的产息。四叔左右一合计,按这利息在县城里他拉下脸能把这个商人要的金额凑得七七八八,反手借给商人,自己还能再吃一笔。这样就有本钱去入股这个他无比看好的酒厂项目。他和新四嫂商量,新四嫂对苦哈哈的工资收入并不看重,她认为前夫买铺给儿子收租带来稳定现金流就是条很好的路,所以积极鼓励四叔行动。四叔当时也找到我父亲借钱,说有好事也让父亲沾沾他的光。我家只是普通工薪家庭,父亲因为我还在读书于是婉拒,四叔无比遗憾,表示我家错过一个绝佳的赚钱的机会。

这当然不是个绝佳的赚钱的机会,而是个四叔人生中第三个重大的错误选择。

很快四叔就将身边人借了个遍,商人爽快的打了借条还留下了身份证复印件和一个在上海的房产证做抵押。四叔的资金第一次放出去,提心吊胆等到期,商人规规矩矩地归还了本金利息,没少付,还给了四叔一笔不菲的感谢费。于是大家都高高兴兴。

时隔几个月,商人故计重施找四叔。尝到甜头的四叔想都没想就继续凑钱,可这一去,钱就再也没能要回来:身份证是假的,房产证也是假的,约定的还款期前一周起,这个上海商人连人带办公室都彻底消失,带着那个十里洋场虚假美丽的梦,再也没出现在四叔面前。

05

一夜间四叔的处境从天堂变地狱,不仅因涉嫌非法集资失去公职,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消息传来一家人都吓坏了,父亲连夜赶回老家和四叔去立了案,再挨家挨户拜访苦主,让他们统一一个时间来于家商讨还钱事宜,最终敲定的是利息不算,但是本金照还。四叔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路不多了,于是他主动提出出国打工还债,以此为条件,苦主们不能再去骚扰四叔的家人。

他在出事伊始就和四嫂果断离婚,保住了四婶的财产和工作。彼时弟弟和女友不在一个城市,为了弟弟的终身大事,四叔顶着天大的压力用一种近乎托孤的姿态,给弟弟的女友在县城上面的市区谋了个稳定的事业编制,以便让弟弟和女友团聚。四叔坐上飞往异国的飞机前,父亲特意在机场附近和他吃了顿饭。父亲送别完四叔给我打个电话,说他老远看着四叔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褶,整个人和竹竿一样,衣衫早已不再合身,挂在身上像一个巨大的风筝,风一吹就不知道会飞到哪里,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听到四叔去澳洲打工还债的消息时,我完全没意识到他年近半百被迫漂泊他乡,甚至再也回不来的处境,而只顾着埋怨他活了大半辈子就这点见识,又贪又没有能力止损,捅了个天大的篓子把自己赔进去了,气得奶奶高血压住院,而父亲不得不为了他奔波打点,头发一夜全白。在我心里,他就是个自私任性而又完美错过人生所有重大选项的人。

也许因为四叔的缘故,每次去华人饭馆吃饭,我都开始不自觉关注那里稍微上了年纪的帮工。在海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能掌握当地语言和法条维权,工资低,工作时间长,要是黑工还会被老板胁迫,生病了也不敢就医因为没有医保。餐馆工还不同于其他:开工时间是被切割的,围绕中午和晚上两餐展开,从早忙到晚,只有下午能休息一会。加上时差,能和国内的亲人好友联系的时间往往只有一小会。

我一直没有去主动了解过四叔在澳洲的生活,只是时常听父亲念叨他去了唐人街一个川菜馆落脚,饮食不适应加上干餐馆三餐错时又犯起了胃病。他曾在躲警察的时候躲在地窖里大气不敢出好几个小时,最后幸运地在一个人道主义机构的援助下取得了当地合法居留。听说他因为年纪大了不能上最赚钱的灶头,只有去送外卖,在晴好的天气里盼着风雨,这样点外卖的人多一点他就能多赚一点。听说他在一个华人教会学英语,来自北方的义工听不懂他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换了好几个人来教。听说他还在给奶奶和弟弟宽心,说他在这边一切都还可以,过得去。

到回老家团年的时候,桌子上少了一个人,大家始终都有些不习惯也从不明说,爸爸端着杯子希望大家都健康顺利,奶奶念叨着另一个世界的老头子要保佑家里的子子孙孙无病无灾,弟弟拉个于家微信群一个接一个地发红包,让大家去试试手气。

只有这时四叔才能找到久违的参与感,热热闹闹地在群里招呼所有人抓紧时间抢红包。一时之间还以为什么都没改变。

06

四叔为什么在端午给我打电话呢?想起来我刚出国的那几年的艰辛和心酸,我突然明白接完电话后的复杂情绪是什么。

他应该在澳洲过得不怎么好,十分孤单。他太知道无法回到于家和最珍视的家人团聚,独自一人在语言不通的异乡漂泊喘息的滋味。如果在家,他肯定是做出让所有人赞不绝口的席面的大厨,酒桌上最能讲笑话搞气氛最能凑趣热闹的开心果。或者一家人围在一起讲讲,爷爷和大伯都在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下河游泳,割猪草晒柚子皮还钱,和隔壁谁家几个兄弟打架差点赢了的老龙门阵。如果他在家,他还能见到他长得又高又壮日渐懂事成熟的儿子,他的骄傲和软肋。

今年五一,四叔的儿子才去相恋数年的女友家提亲订婚,四叔见过两个人在一起笑得多甜,马上就要手挽手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这样的人生大事身为父亲的他却无法出席,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场合他也会被迫缺席。如同一个住在太空舱远眺地球的宇航员,脱离四季,颠倒时间,热闹和希望是他爱的人们的,他除了能打去一个电话拥有一点亲情的慰藉,其他什么都没有。

所以四叔想到了我,想到同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侄女,一个人在海外打拼肯定报喜不报忧,所以他希望在倍思亲的佳节给她力所能及的关心,让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单无助一个人,就像现在的他一样。

可是当时电话的另一头的我,心里依然抵触他,用不太看得起这个长辈的态度敷衍对答。我甚至语气犹疑,偷偷怀疑他是不是又惹了什么事要找我帮忙,就像他习惯性地捅了篓子,然后父亲不得不出面一样。我没有心思问他过得怎么样,海外中餐馆的工人不都那样,没什么稀奇的。

挂了电话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可怜的人是我四叔。

我鼓起勇气打开四叔的微信,进入他的朋友圈想看看他澳洲过的到底怎么样。奇怪的是,他的朋友圈虽一直保持更新,却没有一点澳洲的蓝天白云。他的定位在县城,头像和背景都是县城,他的分享也全是关于县城的。县城的阴雨天气,县城新修好的公路,县城的学子三诊结果在全市的排名,县城朋友店铺的大酬宾……

仿佛他依然生活在那里,从未离开。

作者后记

谢谢导师,这个故事的完成对我自己有很特殊的意义,第一这是我考完高考后这么多年的第一篇正儿八经的写作,很庆幸得到了正确及时的指导;第二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从县城这个曾经我无感忽略的地方汲取到了扎根的力量。人生要有来处,才会有去处。

非科班出身的初学者如我在倾诉欲爆棚的情况下体会到了输出的快感,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下笔的克制和反思。这篇文章的完成还算顺利,主要的卡顿还是由于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无法靠现有的微薄笔力写出来,老师的意见帮我规避很多了问题,感恩比心。

建筑劳务出国

什么是出国劳务?

出国劳务,亦称劳务出口,是指劳务出口国(输出国)向劳务进口国(输入国)提供劳动力或者服务,以谋取经济利益,获得外汇收入。我国的劳务出口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国家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安排劳务出口;二是有关公司、企业等根据与外国公司或企业签订的劳务合同派遣劳务出口;三是具备劳务出口条件的个人通过国外的亲友等联系的劳务出口。其中,以第二种最为常见。

01 工作轻松薪酬高?虚假宣传害死人!

一些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以“工作轻松”“薪酬高”“工作环境舒适”等为诱饵建筑劳务出国,刻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利用与务工人员信息不对称,诱使其在不明实情下签订不平等劳务合同。等务工人员到了国外才发现被骗,陷入维权困境。

02 先交费用再出国?卷款就逃丢血本!

不法分子以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收取高价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后卷款潜逃。此外建筑劳务出国,出国劳务那些骗局!不要再被骗了!,有的不法中介假借出国务工之名,欺骗出国务工人员参加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黑中介谎称项目取消或者办理失败,务工人员不但收不到相应证书,还无法追回所交培训费。

03 出国之后补签证?权益受损无人问!

某些不具备境外劳务资质的中介机构,编织出“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先过去,以后再补办工作签证”的谎言,将劳务人员输送至国外打黑工。持非工作类签证的务工人员,非但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其务工行为还触犯当地法律,一旦被查获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国。

04 手续齐全项目真?被逼违法身被困!

疫情当前,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工作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高薪为饵,通过伪造工程项目、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以出国劳务名义诱骗工人赴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和缅北从事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一旦务工人员被骗出境,便立即采取没收通讯设备、撕毁护照等手段逼迫其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若务工人员不从,甚至会被扣、被打、被残。还有的人员被骗国外后,被绑架,犯罪分子要求其国内亲属给付赎金,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建筑劳务出国

建筑劳务出国

建筑劳务出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chuguo/15574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7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24年3月7日 下午5: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