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简称浙商大, ),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01
招生信息
金融专硕小班课
浙江工商大学我们这边是有金融专硕小班课!全程配套资料+督学答疑60课时助你高效备考431!
30多所定向院校,选择范围更大,小班课、一对三不同班课形式任你选择!
另外还赠送专业规划师山岳老师价值298元的全程一对一择校规划指导(尽早规划,少走弯路)+后期可以根据自身复习情况和院校变动免费换课一次!
详细课程咨询可添加清风学长:
02
初试信息
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按照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24试〈金融学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金融学综合》是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金融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浙江工商大学应统专硕,【25考研】浙江工商大学金融专硕24复试线338分,近两年均为国家线,24年复录比下降!,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金融学和公司财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金融学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二、利息和利率
利息 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
三、外汇与汇率
外汇 汇率与汇率制度
币值、利率与汇率 汇率决定理论
四、金融市场与机构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五、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
六、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七、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八、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九、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 国际资本流动
十、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理论 巴塞尔协议
金融机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
第二部分 公司财务
一、公司财务概述
什么是公司财务 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三、长期财务规划
销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资与增长
四、折现与价值
现金流与折现 债券的估值 股票的估值
五、资本预算
投资决策方法 增量现金流 净现值运用 资本预算中的风险分析
六、风险与收益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 均值方差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套利定价模型
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贝塔()的估计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八、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 有效资本市场的形式 有效市场与公司财务
九、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资本结构 MM 定理
十、公司价值评估
公司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三种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初试参考书目:
24官网公布参考书目,
1.《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版;
2.《公司理财》罗斯、威斯特菲尔德、杰富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十一版
初试题型分布:
金融学部分为 90 分浙江工商大学应统专硕,公司财务部分为 60 分
参照23年真题:
简答题(1-3题各10分,4-7题各15分)、计算题(4*10分)、材料分析题(1*20分)
03
复试信息
复试线
24年金融专硕复试线为47/71/338
23年金融专硕复试线为346
相较于23年下降了8分(国家线下降了8分)
复试名单
学校公布分数线时,公布了金融学院招生计划为63人,含士兵计划1人,推免0人。
复录分析
一志愿进复试94人+一名士兵计划,拟录取62人+一名士兵计划,(不含特殊计划)分数段为341-404分,复录比为1.5
拟录取名单
往年复试录取分析
04
复试方法
复试时间
24年复试时间于3月29日进行。
复试形式
线下复试
复试内容与要求
一、研究生复试包括专业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①专业笔试是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考试时间为2小时。
②面试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学院将加强各考核环节的管理工作,对面试各环节做详细记录,并对各位考生的面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在复试过程中进行,注重对学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
④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二、面试程序
①记录员(面试秘书)核对、询问考生姓名等基本信息,要求出示有效身份证明;身份信息有疑问,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②考生自我陈述(1-2分钟);
③抽取试题:每个专业准备试题库按编码1.2.3.4…排列供考生选取,由考生当场报数字抽签确定题号。
④复试小组提问(一般为3-5个问题);
⑤考生回答;
⑥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前一名考生开始面试时,由面试秘书通知下一名考生做好准备;
⑦记录员对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确保相关录音录像设备开启;
⑧参加面试教师现场独立评分。
三、面试过程中的评分要点
①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专业素质及能力;
②综合素质及能力;
③语言表达及应变能力。
复试参考书目
24官网公布:
1.《金融学》博迪、默顿、克利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金融工程》郑振龙、陈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同等学力参考书目
24官网公布:
1.《证券投资学》吴晓求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卿编著,高等教育 出版社,第四版
成绩计算
①复试成绩计算:
面试成绩(百分制)=专业能力测试(百分制)*70%+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百分制)*30%
复试成绩(百分制)=笔试成绩(百分制)*40%+面试成绩(百分制)*60%;
②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百分制)=复试成绩(百分制)*35%+(初试成绩/5)*65%。
浙江工商大学应统专硕学费,2025年考研预报名今日启动!你会踏上“赶考路”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今日起,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预报名。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几天,多所在浙高校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招生人数、研考具体流程、学制和学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
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大概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大学毕业生是考研或者去参加工作,一直是个世纪难题。这次,你会踏上“赶考路”吗?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号 招生简章
研究生人数超本科生
今年浙工大研本比首次超1:1
165万、177万、201万、238万、290万、341万、377万、457万、474万、438万……查阅2015以来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近十年变化不小,之前一直是涨涨涨的节奏,去年出现了首次下降。
国内的大学教育,原本研究生数量是极少的。研究生大幅扩招,是近些年的新现象,从2020年开始,在读研究生首度突破300万人。而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也显示,中国人中本科学历的仅6.67%,拿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只有0.76%,本硕比接近9:1。
然而,今年开学季的一大新闻,是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出现了“在校研究生多过本科生”的现象。
今年9月1日,浙江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号发布了2024级新生数据。其中,一个新情况引起关注:浙江工业大学2024级本科生5342人,研究生5382人,研本比首次超1:1。
浙江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号 新生数据
“研究型大学”诚然能体现高校的学术水准。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下,高校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去扩招研究生,因为要证明办学层次和水平,就得有更多硕士点、博士点。
放眼全国,“本研倒挂”已不是“新闻”。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至少有53所“双一流”高校招收的研究生新生人数超本科生新生。浙江某高校研招办负责老师介绍说:“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不是什么新现象。清北复交都是这样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落实到学校层面,其办学规模也在扩大。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浙江不少高校重点提到了新增专业。比如,浙江工业大学新增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地理信息两个招生学院,并新增心理学、数字经济两个招生专业。据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钱丽娟介绍,中国计量大学2025年新增知识产权(0354)、金融(0251)、材料与化工(0856)、工业工程与管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计划招生数均超过20人,招生计划充足是送给考生首年招生的最大福利。”
AI 绘图。记者陈素萍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考研?
“考研早已经高考化了,感觉身边本科同学都在打开电脑预报名。”马丹丹本科就读的院校一般,谈及考研动力,她坦言:“主要是想‘镀金’的动力更大。”
马丹丹坚定地表示:“从2022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连续超千万,硕士扩招,今年博士也在扩招,仅靠本科文凭求职不够分量,迟早要读研,还不如早读。”
和很多人一样,马丹丹的读研目的很明确,“为了拿张更拿得出手的文凭,我对学术谈不上多大兴趣,可是,读了研,总指望着以后应聘时能有一块更好的敲门砖。”
“入场券”、“学历门槛”、“个人成长”、“提高了学校层次”、“更多求职可能”等字眼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出现,考研被广泛视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
网上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声音认为:“高学历可以随意向下兼容,而低学历是不可能向上兼容的。那些‘好工作’择优录取时首先看的还是学历。所以说,千万不要被网上那些‘读书无用论’‘学历过分贬值’等不良言论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对记者说:“只看文凭当然不行的,但是面对一个陌生求职者,学历至少能做一个最基本的筛选。”
于是,在高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方合力之下,考研持续升温。
2025年研招网报流程图(统考)及注意事项。图源:研招网
提前了解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区别
自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1994年生的丁雨桐已经工作8年。面对不见起色的职位发展,她动起了读研充电的念头。然而,翻阅各校招生简章内容后,她放弃了在职读研的念头。
“工作还是不能丢的,所以想读非全日制,而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费十万不嫌多,几十万都有。”丁雨桐举例说,2025年浙江工商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数字管理领军人才办)全程15.8万元。2025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非全日制MBA学费则是33.6万元/全程,iMBA是33.6万元/全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是52.8万元/全程。“考不考得上暂且不论,学费超出我能承受的范围。”
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图源:学校招办官网
开学季,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放出了自己的研一学费截图,显示共缴费10.9万元。该网友的截图和配文显示,她即将就读于东部某顶尖高校攻读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不过,也有其他网友留言认为其言论有一定误导性,类似专业如经管类专业都属于高收费专业,如果是非全日制收费则可能更高,“在报名时应该提前了解过,有一定心理准备”。
这里插播一条科普小常识。按照学习方式,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浙江工商大学应统专硕学费,2025年考研预报名今日启动!你会踏上“赶考路”吗?,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从一些案例来看,最近两年涨了学费的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专硕,因为这两类研究生的学费并不像学术型硕士一样有明文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曾明确规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
多数院校中,学硕和专硕除了在学费方面有所不同,住宿也有不同,部分院校不再给专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条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提到: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安排住宿;其他类型研究生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也对住宿一事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定向就业的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
去年,报名2024考研的人数迎来近十年的首次下跌。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是涨还是跌,尚未见分晓。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衡量,拿到学历后的收入是否值得为此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等诸多方面的成本。
同时浙江工商大学应统专硕学费,教育部在历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都明确,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均拨款,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不少省份也会重点强调奖助学金的发放。比如,温州大学在2022年针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奖助政策中曾明确强调“学生报到注册时,无需携带学费,可将获得的学业奖学金(每人至少不低于8000元)直接抵扣学费。”2023、2024年为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提供每人至少不低于8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可覆盖其学费。
浙江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图源:浙江大学官网
学历并不是“越高越好”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吗?
很多用人单位表示,“企业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而是能干事的人。如果本科生能做,为什么要硕士博士?还要开高工资。”
对于读研,考生要有清晰的认识。“每个人都会幻想上岸后大施拳脚,逐渐开启科研人生。但最开始,你会一脸呆滞问导师‘文献综述怎么写’,问师兄‘器材怎么用’。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和本科生很不一样,那并不只是‘更高一点的学位’,而是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严莉笑着说,“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研究生的开心时刻只有两次,考研被录取和顺利毕业。”
“毕竟,读研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经历,未来还有更广阔的道路。”严莉说,读研之后她逐渐感受到,每个人的赛道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想去的城市,有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中学时代以成绩论高低,研究生时期却不是,我们无法照搬他人的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两三年的读研时间提供了一个与社会接轨的缓冲期,好好想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
“学历崇拜和学历歧视本身就是伪命题,残酷的现实总会大浪淘沙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我初中有一位同学读书偏科但动手能力强,后来读了职高、高职,已经拿到了省级技能竞赛奖牌,评上了杭州市技术能手、杭州市E类人才,现在活得也很开心。我们应当各自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吧。”严莉说,研究生的就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更看重求职适配度与成功率。
严莉补充说:“年龄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倘若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纠错’机会和时间相应会减少。无论读多少年书,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就业环境。”
“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许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需要高学历人才的新增就业机会,否则,卷学历卷得再厉害,也不是出路。”某高校招就处老师说,“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错配,是一种与真实市场需求脱节的虚假繁荣。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毕业生更应该想清楚自身特长、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而不是选择将考研当成短暂的避风港。”来自高校、企业的就业创业导师团提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预报名网站。图源:研招网
网上报名结束也别大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zhejianggs/21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