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最新要求2023,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下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优缺点,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值得办理。如此高密度集中的国际学校足以说明马来西亚的教育实力。说完它的优点,我们再来看看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有哪些劣势。我们在选择移民或者移居的时候,需要了解优势和缺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移民或者移居方式。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面向外国人的长期签证计划,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移民,而是一种侨居的特权。

成功获批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申请人可以携带配偶、年龄21周岁以下的子女以及60岁以上的父母成功定居马来西亚。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自该计划推行以来,已经成功的获批了4万多份申请,在获批的国家之中,中国申请人高居榜首。

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下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优缺点,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值得办理。

我们先来看看优点:

优点一:消费低,华人占比高

马来西亚非常适合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曾在“全球宜居退休生活国家”评选中,连续两年位列亚洲第1、全球第5。

马来西亚是除新加坡以外,在东南亚十国里面综合国家的发展水平、人民的幸福等各个方面来讲,当之无愧排在第二。

尤其是在马来西亚,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存很完整,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25%左右,除英文、普通话外,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等普遍使用,华人文化气息浓厚。

优点二:教育优势,名校跳板。

第二家园计划可携带21周岁以下子女随行,马来西亚是英联邦教育欧美名校跳板。

马来西亚是英联邦成员国,承袭了英国良好的教育体制。整个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是由公立和私立两个方面组成的。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拥有32家国际学校。北京只有10多所而已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最新要求2023,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广州才只有4家。如此高密度集中的国际学校足以说明马来西亚的教育实力。

在马来西亚读国际学校,学费仅为国内的1/3,学历文凭受国际认可,可作为中美澳加等名校的黄金跳板,是教育质量高性价比之选。

不仅如此,拥有第二家园签证,父母一方和子女在马来西亚 5 年内累计居住满 30 个月,孩子可以回中国参加华侨生联考,400分上985、211重点大学。

优点三,存款移居,办理净成本低。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不需要投资,只需要在马来西亚任何一家银行,拥有存款马币100万,全家即获得可以长期居住的第二家园签证,第二年可取出一半用于报销购房、购车、医疗、教育的费用。

我们都在知道整两年央行一直在降息,马来西亚定存利率居然高达4.5%,这一点优势是真的大。

说完它的优点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华侨生联考,我们再来看看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有哪些劣势。

缺点一:灵活性不够。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的申请条件是最少存100万马币到当地指定银行,就算是拿到身份以后,也只能取出一半用来买车买房,剩下的存款,除非取消签证,不然是不能取出的。

缺点二:有移民监。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要求主申请人及其配偶两个人加起来每年在马来西亚居住总时长至少三个月。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能够保证每年住三个月的话这个身份有可能会被取消。

任何移民或者移居项目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有其利弊。总体来说,第二家园计划的利大于弊。

我们在选择移民或者移居的时候,需要了解优势和缺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移民或者移居方式。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申请条件:

1、主申请人需年满35周岁及以上;

2、提供递交前三个月的银行流水证明,需满足每月4万马币(折合约6万人民币);

3、提供主申名下150万马币的国内定存证明(折合约230万人民币);

4、提供所有申请人的无犯罪证明;

5、获批后50岁及以上的申请人需要在马来当地银行定存100万马币,35-49岁的申请人在100万马币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名随行人员,存款需要增加5万马币。拿到身份的第二年,若因为购房、购车、医疗、教育等原因,可以取出一半的存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mlxyhqs/2078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