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赴美后不愿回国,晚年却想落叶归根?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袁钧瑛就是那个年代“出国潮”里的一员,她本是公派出国留学,学成后却入了美国国籍,现在却又回来了,居然还说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说起上海医科大学,那也和袁钧瑛是有很深的渊源的。第二年,应哈佛大学的力邀,袁钧瑛在家人的送别下,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踏上了海外求学的道路。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2年,袁钧瑛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美国留学。

为什么有的社会学者会说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阶段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经受冲击最大的一代人呢?

那是因为,他们是从消息闭塞,物质匮乏的社会里成长,然后亲眼见证了中国受西方影响,一步步开放,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亲眼见识到这种变化后,自然就对西方向往。

袁钧瑛就是那个年代“出国潮”里的一员,她本是公派出国留学,学成后却入了美国国籍,现在却又回来了,居然还说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2023年9月,在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浦江论坛”上,一众当今最具学术权威的女科学家由主办方安排,依次发言。

在这种场合,别说上台发言,就是能被邀请去,坐在台下的,都称得上是人中龙凤,行业精英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人,能在这场学界盛会上,作为重要嘉宾压轴出场呢?

在这一点上,现场很多记者,会场安保人员等不是科研工作者的人们,可能不知道,但只要是够格能被请来的人,都知道,在这里面,谁才是最牛的那个。

因为她的名字,就在第一排,最耀眼的那个位置——袁钧瑛。

袁钧瑛,上海人,1958年生人,自小就是在一个学医世家里长大,生活安稳,家庭幸福。

在她幼年时期,同龄人还在忙着调皮捣蛋的时候,她已经随着自己那个有着化学博士头衔的爷爷,一起出没在各大名校的教室和研究院里了。

而袁钧瑛一生的领路人,对她影响最深的人,也是她的爷爷。

说起袁钧瑛的爷爷,那可不得了,这位老爷子在1931年,还是民国的时候,就去美国留学,并经过一番苦读,拿到了博士学位,得到了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

不过和袁钧瑛不一样,她爷爷学成后,就归国了,为国家发展而努力。

并且,她的外公也是著名的法文翻译家,她的叔父袁承业还是建国后首批被公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在1997年就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要论书香门第,恐怕无人能出她家左右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来按理来说,十几岁的袁钧瑛,应当去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下乡去当知青,去磨砺自己。

但恰恰是在她要下乡的数天前,中央就决定了要恢复高考,让全国学子能通过知识考试的方式,进入国内的各所大学。

得知这一激动的消息后,袁钧瑛可谓是欣喜若狂,马上捡起了才放下的书本,在爷爷的帮助下,学习了起来。

不过,她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只是知道自己很想要上大学。

看出孙女的疑虑,袁开基十分有远见地对她说:没必要学家人们一直从事的医学,女孩子更适合学生物,可以考虑一下。

就是她爷爷的这一句话,自此奠定了袁钧瑛一生的研究方向。

1977年,袁钧瑛作为恢复高考后,上海的第一个“高考状元”,成功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的生物系,并于数年后,又读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的研究生。

说起上海医科大学,那也和袁钧瑛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因为她的爷爷就是该大学的副主任,她的父母也全在这所大学里教书。可以说,她会选择来这所大学读研,也是基于此考虑的。

那么,袁钧瑛后来是如何去的哈佛,又是怎么入选的美国双院院士呢?

2020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回到中国,加入上海一研究中心。

1982年,袁钧瑛在一次科技大赛里得奖后,就拿到了国家的公派留学资格,前往美国就读哈佛大学。但没想到的是,她此后直到取得美国国籍后,都未曾为中国科研出一点力。

为什么我国国家科学院会让这样一个人,以“外籍院士”的身份加入进去呢?而袁钧瑛又何以能被中美两个大国这样重视,全都给予她一个科学家能有的最高待遇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美国各个生物学家的邀请下,我国曾与其共同开启了一个“生化研究生培养计划”,旨在挖掘两国的生物人才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赴美后不愿回国,晚年却想落叶归根?,着重助力中国生物系的发展。

当时,作为复旦大学生物系里的代表人物,袁钧瑛自当也被导师推选到了该计划之中,后面她的确没辜负导师们信任。

在一场由中美生物学专家联合测验中,一共两万五千名学生里,袁钧瑛,这个戴着眼镜的上海姑娘,杀出重围,于一众学霸中,夺得了第二名的桂冠。

她专业的知识,和那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数位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学者大为惊讶,这些老教授回到各自任教的学校后,便极力向校方推荐此人。

而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和上海政府也对她给予了优厚的奖励,并且,很多教授还建议她去美国留学,政府官员也表示将会把她纳入公派留学的名单里。

第二年,应哈佛大学的力邀,袁钧瑛在家人的送别下,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踏上了海外求学的道路。

这时候,这个一心还只想进行学术钻研的女科学家,还不知道,她这一走,多年后再回来时,就不再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回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她认识了相伴一生的爱人——俞强。

同袁钧瑛一样,俞强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复旦的大学生。而且,他虽然后面的学术成就不及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在求学时的表现也是同样的优秀。

这对夫妻也可以说十分的相配和有缘了,因为他们不仅同时入读大学,还在同一年去了美国留学,而最关键的是,两人还都是在1989年,去美国麻省理工读的博士后。

当然,可能这也是他们二人约定好的。

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这个善于言谈的女生物学家,成为了医学院的名人,是一众学界巨头的掌中宝。

在这些一个个名字都闻名世界的专家教授眼里,袁钧瑛就是下一个领域的开拓者,甚至是一个未知新领域的奠基人。

所以当袁钧瑛在哈佛读完博士,向学院领导表示自己想去麻省理工时,那些老教授说一千道一万,也不放人,还不断许诺她优厚的待遇。

人才就是这样,到哪都会被重视。在这所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所许多人挤破脑袋都考不进去的学校里,竟也有人是哈佛留都留不下的人。

那么,哈佛里凤毛麟角的人不少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为什么就她能得到这样的重视呢?

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美籍华人袁钧瑛,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

19岁的袁钧瑛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也是那年上海市的“高考状元”。后来,她也的确不负“状元”的头衔,在国际大赛上勇夺大奖。

但数年后,她却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个生养她的国家。

2020年,作为美国双院院士,生物学家袁钧瑛曾顶着满头白发,说她花了大半生,来研究“如何不让细胞死亡”。这时候的她,突然想落叶归根了。

我国,又是如何对待这个离家多年的“游子”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哈佛大学的研究室里,一个身材娇小,有着一张典型的东方女性面孔的女学者,正盯着一台精密仪器发愁。

见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这样苦恼,一旁的博士生导师,过来劝慰,错了就错了,没什么的,只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还是能赶出一篇有价值的博士论文。

出乎意料的是,袁钧瑛并没有听从老教授的建议,她显得有些固执地表示,自己并不后悔选择了这个研究,哪怕方向真的错了,她也享受这个科研的过程。

也正是凭着这份热爱,不久之后,袁钧瑛成功为全球生物学找到了第一个,能操纵细胞生死的分子机器。

所以,有这么重大的发现,难怪哈佛那一个个,名字都能载入人类史册的教授们,对她这样看重了,要知道,袁钧瑛当时才刚满三十岁。

三十岁,对于很多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个年纪都才起步,很多人都还没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但三十岁的袁钧瑛却已经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

在成功取得哈佛医学院颁发的博士学位后,袁钧瑛在一次学者交流会上,得知了有名声望颇高的教授,也在进行和她研究方向差不多的研究。

她马上生出了拜入此教授门下的想法,这个念头一起,她立即就向哈佛的校领导说了此事。

可不巧的是,当时那名教授是在麻省理工任教。

哈佛和麻省理工,这两所世界最顶尖大学,他们不仅是挨在一起的邻居,也是对相爱相杀的敌人。也就是说,这两所大学是有竞争关系的。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哈佛大学的校领导一开始不愿把袁钧瑛放走了。

不过,在袁钧瑛的一再坚持下,她成功去了麻省理工。当然,这里面,或许她和哈佛做了什么君子协定也说不定。

总之,在完成麻省理工的博士后研究后,袁钧瑛又回到了哈佛任教,在短短十年时间,实现了从助教到终身教授的身份转变。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她在1990年,才三十二岁,就获得了在哈佛大学建立个人研究室的资格。

2002年,那位袁钧瑛不惜突破重重阻碍,也要拜其门下的教授,获得了那年的诺贝尔奖,他的名字叫罗伯特·霍威茨。

此后,袁钧瑛在2007年和2017年,分别成为了美国艺术科学院和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还多次被国际会议与诺贝尔委员会邀请去演讲。

在美国的那些日子,中国方面也曾派人与她联系过,邀请她回国助力发展,不过都被袁钧瑛拒绝了,她还是想呆在学术氛围更浓的哈佛。

可在2020年,袁钧瑛却突然宣布回到中国,以一个美国科学家的身份,加入上海某研究中心,全身心致力于细胞死亡的研究。

2023年,为了表彰她对国内生物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将她纳为外籍院士。

参考资料:

《世界细胞死亡领域开拓者袁钧瑛:全职回到中国,希望做出更大突破》.黄海华

《袁钧瑛:女性科研工作者“要大胆、自信,不为自己设限,勇闯科研‘无人区’”!》.全国妇联

《袁钧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科研路》.人民日报

《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新华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masheng/207980.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