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华侨,你是哪里人?说的什么话?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代表了你从哪里来,是哪里人而大连虽处东北,却受移民影响而说胶辽官话,通俗地说,就是海蛎子味儿。在浙江人里头,有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温州话”。相传,在战争期间,温州话还曾被当作密码语言使用。客家人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批移民。“客家”是相对于“主人”的一种称谓,指代从外地来的人。《爱拼才会赢》仿佛是是闽南语和闽南人的招牌。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一篇文章说不完方言背后的故事

啥叫华侨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方言是身份的印记

代表了你从哪里来,是哪里人

方言成为流行文化背后

是人和文化在移动变迁

今天地理君就来和大家聊聊

这些热门方言背后的故事

看完再去上分哦

啥叫华侨

“仆街”即扑倒在街上,粤语经典

图自《中华遗产》 2014年07期

摄影/黑甜 模特/海绵

日久他乡变故乡。方言浓缩了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在漫长的移民史中,语言代代传承,保留了不变的口音,也形成了联系同乡之谊的纽带。

东北话

闯就完了,山海关都拦不住

啥叫华侨

不尽的犊子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在东北话里有一种层出不穷的神兽,这就是“犊子”,它一般指牛的幼崽。比如图中所绘的“滚犊子”,换做另一个说法就是“翻滚吧,牛宝宝”。此外,还有护犊子、完犊子、瘪犊子、扯犊子、装犊子等各种犊子。前缀不同,意义就不同。绘画 / 靴下猫腰子

在喜剧的舞台上,和其它方言相比,东北话是绝对的大咖。它一身的包袱,随便甩一句“哎呀妈呀”,都能让全国观众开怀大笑。它可以句句朴素,是不变的“你大爷”。

为了迎合潮流,它还可以在麦克前开腔,用自己独有的语调喊一段脑洞大开、节奏轻快的快意恩仇。就像混血儿多长得漂亮一样,这带劲的东北话,也是多种语言、方言混血的产物。

啥叫华侨

东北官话分布图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上讲,东北官话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或者分为辽沈片、松辽片和松锦片。但是另有一种极为接地气儿的说法:黑龙江、吉林话是大碴子味儿,沈阳话是苣荬菜味儿。而大连虽处东北,却受移民影响而说胶辽官话,通俗地说,就是海蛎子味儿。

现代方言地理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移民方式。1900年,东北人口为450万,到1928年,暴增至2200万。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移民运动这一举动,被历史称为“闯关东”,这种“占据式移民”,使得东北方言与华北方言之间以及东北方言内部具有大面积的一致性。

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流民,或为生活所迫,或为关东物产所诱,筚路蓝缕地“闯关”或“渡海”前往关东地区艰苦创业。直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地区,移民浪潮才有所消歇。纵观这段历史,其移民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巨均堪称中国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

啥叫华侨

“闯关东”来哈尔滨的移民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期

哈尔滨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关内的大批移民构成了客籍人口的主要部分,当年不断有人落脚哈尔滨,两个木箱就是全部的家当 。摄影 / 陆晓路

清朝初期的东北移民,除了有拿着锄头的拓荒者,还有因文字狱被贬谪到此的文人墨客。被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就被流放到黑龙江,在那里成立了黑龙江的第一个诗社——“七子之会”。相比黑龙江,流放辽宁的士人更多,时人一句“中原名士半辽阳”,让我们看到从白狼河到宁古塔那一个个流放途中的瘦削背影。

流放诗人的诗篇虽然渐行渐远了,但是诗文中典雅的古词,却从书页间散落出来,嵌在东北方言的语言中。诗词语言讲究平仄、长于描绘,这让成长中的东北方言从小儿就变得能说会道,语惊四座。如“烟气刚刚”“雾气沼沼”的“刚刚”“沼沼”,诗词赋予了东北方言一种非常幽默的审美体验,也是毫无疑问的。只要有行走的双脚,流动的车马,山海关虽自诩坚固天下第一,但在方言看来,不过薄如蝉翼。

吴语

唔听伐懂,南吴北吴不相通

啥叫华侨

吴语-古老方言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吴语是中国最古老的方言之一,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图中展示了吴语中的一些特色词汇。绘画/靴下猫腰子

说起吴语,大多数人并不陌生,民间常根据南北把吴语分为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的北部吴语,和以温州话为代表的南部吴语。前者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吴侬软语”。

明清时期,苏州的经济文化影响全国。吴语口语涌现于文献记载,如冯梦龙(1574—1646年)所编的《山歌》,大批收集了当时的吴地民歌。此外,冯梦龙所编《三言》《墨憨斋定本传奇》,梁辰鱼的《浣纱记》,李玉的《清忠谱》等,皆载有吴地方言。

啥叫华侨

到底老牌子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3期

上海话吸收了很多苏州话的元素。图为民国时期上海的一幅“依巴德电器公司”广告。广告语是苏州话,借一位顾客的语气把“依巴德”电器热情地赞美了一番:电话机“交关灵便”(特别好用),不愧是老牌子。由于人口的迁移,这一则别出心裁的广告,想必令上海人、尤其是移居上海的苏州人倍感亲切。图片选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字记》供图/姜庆共

移民城市的属性,让上海话最早地摆脱了狭窄的地域性土语,并取代了苏州话,成为吴语区中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方言。而后,上海周边的城市也开始跟随上海话,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比如,上海话说“一共”,有“一总、一共拢总、总共、一道辣海、一齐拉起、一塌刮子、亨八冷打、搁落三姆”等近十个同义词。其中的“搁落三姆”,还是从英文“gross sum”(总额)音译而来。外地人往往会听得一头雾水,而上海人却信手拈来,将生活中的口语变得非常精彩和细腻。一个意思用十几种词汇表达,只能说是各种方言共生共荣的结果了。

啥叫华侨

“接吻”在不同吴语区的说法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方言学家把吴语分成六个片区: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婺州片、处衢片、宣州片。而民间常根据南北把吴语分为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的北部吴语,和以温州话为代表的南部吴语。前者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吴侬软语”。吴语区内部差异很大啥叫华侨,南北之间甚至不能互相通话。地图中选取了一些地方对“接吻”一词的不同叫法,其差异性一目了然。

在浙江人里头,有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温州话”。代表南部吴语的温州话与北部相互不能通话。有好事者把中国的方言,按照难度进行排序,温州话当之无愧地被排到了第一位。

温州话如此难懂,甚至仿若天书。相传,在战争期间,温州话还曾被当作密码语言使用。危殆之时,指挥部的一位参谋长,把参战部队中的温州士兵紧急调集,用温州蛮话直接传达作战命令。这令人目瞪口呆、无法破译的方言,使我军突现战场,扭转战机。

客家

出头即日噶,客家“正宗国语”

啥叫华侨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图自《博物》2012年03期

由于以前生活在中原,客家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注重家族观念,多为大家族共同迁徙;再加上与当地人不合,为了抵御当地人和兵灾匪患的骚扰,客家人发明了这种围楼而居的中国式城堡。

对大多数人来说,福建、江西和两广的“客家话”像“天书”一般,其实,客家话才是最“正宗”的“国语”,它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一些发音、语法和词汇,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人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批移民。遍布海内外的客家人,是汉民族中一个独特的支系,被称为“客家民系”。其祖先居住于河洛地区,是血统纯正的中原汉人,经三次大规模迁徙后,到长江以南定居下来。

啥叫华侨

赣江流域及主要客家县分布地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0期

至今,客家人依旧是在全球颇有影响力的汉族民系,名人遍及政界、商界、文化界。客家人秉持的开拓进取、勤俭持家、仁孝礼义的精神与客家先民颠沛流离、艰苦创业的历程有莫大关系。不管客家人在何方,赣江都是他们的根脉所在。

“客家”是相对于“主人”的一种称谓,指代从外地来的人。“客家人”这个名词,最初来自于当地原住民对这群外来人的称呼,久而久之演变为他们的自称,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到达赣江流域后啥叫华侨,沿袭了农耕生产方式。他们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赣江流域,同时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随着生活的稳定,人口逐渐增加,原有耕地无法养活更多人口,客家先民或是继续开垦荒地,或是继续迁徙他乡。

啥叫华侨

台湾客家人祭祀活动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3期

在台湾,约占总人口1/6的400万客家人更是以其独特的方言、习俗和文化传承,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群体。迁移到了台湾的客家人,过节时却始终保持着广东乡下的一些风俗,连唱戏也是以粤剧为主。供图/中国艺术摄影学会

粤语

“港”优雅“古语”,迎接光辉岁月

啥叫华侨

灯中有鬼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广东人说的粤语是一种生动形象、含蓄幽默的语言。“盏鬼”即是有趣。吝啬的人没人喜欢,“孤寒”即是吝啬,这个词不仅诙谐,还很古雅。此外粤语还保留着古越语,包容着外来语,造就着时尚语。绘画 / 靴下猫腰子

粤语的“粤”通“越”字,本是古代江南土著称呼“人”的语音,后来代指越人、百越。这个百越,已经将两广地区都包括了进去。百越人算得上是两广地区最早的“原住民”,相当于今日的壮族、黎族等少数民族。

隋唐之后,到岭南定居的移民越来越多,如今珠三角一带的粤语方言,被不少学者认为具有浓厚的“唐音”传统。到了宋代,岭南尽管仍被朝廷当作贬谪官吏的偏远地区,实际上却已令苏东坡感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啥叫华侨

地道说粤语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粤语中有一些字被高频使用。广东人重视吃,也是用古汉语的“食”来表示“吃”,有时候还“食”得稀奇古怪;“鸡”字对粤语的贡献也很大,图中是一些有趣的例子。绘画 / 孙一依

广东到处是侨乡。乘风破浪、积极进取的华侨性格,早已融在广东人的血脉里,割舍不去。华侨为家乡带去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投资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更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思想和文化。

曾写下《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香港作词人卢国沾,出生在侨乡江门新会。在少年卢国沾心中,“华侨”是改变家乡的神秘人物。延续一个世纪的下南洋运动中,大约有1300万左右的人口迁到东南亚谋生,他们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集中分布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像越南胡志明市的堤岸区,就以粤语为通行语,被称为“小香港”,成为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啥叫华侨

乘风破浪红头船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7年08期

清政府规定,广东出海的船只头尾都要涂成红色,故有“红头船”之称。乘坐“红头船”,下南洋闯荡谋生,是广东华侨的象征。而红头船也成为了广东华侨文化的纪念物。图为广东华侨博物馆制作展出的红头船模型。摄影 / 朱子浩

闽南语

爱拼才会赢,把话说到银河系

啥叫华侨

啥物是“虾米”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闽南语中,疑问词“啥物”经常出现,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什么”。“啥物”也因为谐音的缘故,常被写作“虾米”,后来还成为了红极一时的网络用语。画中,一只虾将自己拱成了问号,瞪大了眼睛,似乎也在提问:最虾米(做什么)?为虾米(为什么)?绘画 / 靴下猫腰子

《爱拼才会赢》仿佛是是闽南语和闽南人的招牌。一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诠释了一个朴实而又积极的人生哲理,红遍全国上下。

泉、漳古镇、潮汕渔村、海南小岛,甚至异国他乡,闽南语都能找到知音。狭义闽南语,说的是厦、泉、漳地区的闽南语。而广义的闽南语,就包括了潮州话,还有台湾的“台语”或者“河洛话”、海南的文昌方言等等。

闽南话的形成自西晋动荡南迁开始,有不少人沿水路来到了福建的泉州、晋江一带。这些来自河洛地区的中原士族,为闽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语言。闽地在汉魏时期,还是荒蛮之地,只有少数土著居民,说着无人知晓的方言土语。当闽南地区涌入了这些真正说“河洛话”的移民后,很快就接受了他们的语言特色,并形成了早期的闽南语。

啥叫华侨

马来西亚马六甲城的福建会馆

图自《博物》2012年07期

延续一个世纪的下南洋运动中,大约有1300万左右的人口迁到东南亚谋生,他们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集中分布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摄影/张洁

闽南地区很早就开始向海外移民,因此大多数闽南家庭都有些华侨关系。到清末,华侨已达400万之众,九成以上聚居南洋。北美、澳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华侨约有30多万。

印尼华侨、新马华侨和缅甸华侨中闽籍者最多,菲律宾的华侨有九成是闽南人,其中半数来自晋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里,居住着60多万的华人,他们多来自福建,因此闽南语成为当地的通用语。马来西亚名菜“肉骨茶”就是由当年下南洋的福建华侨发明的,它的名称来源于闽南语。

也许是因为说闽南语的中国人遍布海外,所以闽南语还被录制在镀金唱片上,由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镀金唱片上,闽南语和地球上其他五十五种主要语言一起,作为来自地球的友谊之声,循环播放。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走南闯北的中国人

带着故土的语言离开

在新土地开拓新生活

日久他乡,也变成了故乡

一篇文章说不完方言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想深入、全面地了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6482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日 下午12:08
下一篇 2023年8月1日 下午12:08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