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海南华侨》栏目是一档以琼籍华侨华人异国创业,在为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不忘乡愁,寻根报效祖(籍)国和家乡作为主线和主题的大型电视故事类栏目。
自贸港侨乡行
探寻海南美丽侨乡侨镇走进琼海第二季(四)
《海南华侨》之《万泉河畔的百年卢家侨宅》
“处处皆美景,无处不留客”海南华侨,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地处万泉河下游,河海相连,生态环境很优美,是海南著名的侨乡。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文历史,让一座座古老的侨宅留下生动的印记。它们历经近百年风雨的洗礼,仍岿然不动,在四季的风中默默述说往昔的峥嵘岁月。卢家宅,这百年家族的老宅,曾是留客村最为显赫的侨宅之一,它的故事耐人寻味……
逐梦南洋 不忘故土
在留客村不起眼的茂林中,悄然隐藏着一座大宅院,斑驳的墙体,清冷的门庭,交织着岁月的光影。走进这座古旧的宅院,沉稳柔和的蓝色映入眼帘,宅院的门窗以蓝色为主,独特的造型具有浓郁的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在宅院的各个角落,还刻着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的中国传统雕花和南洋欧式雕花,其间各种元素相互呼应,令人赞叹不已。砖缝中,野草积聚着岁月的力量,踹开了紧密的空间,使劲地伸展着顽强的身躯。墙面上,苔藓枯枯荣荣,不动声色地绘出百年的沧桑。透过墙上那残存的花样繁多的精美图案,依然可以窥见宅院当年的风采。
这座占地约1100平方米的宅院,是卢家先辈卢修焕、卢修泽俩兄弟出巨资兴建而成的。乡邻震撼不已,谁也没想到,在海外多年杳无音讯的兄弟俩竟能建造起这样一座奢华的宅院。
晚清至民国初期,盛行下南洋的风潮,许多海南先辈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到大洋的彼岸谋发展,卢家兄弟俩也一同从留客村的码头搭帆船去闯南洋,开始了他们的逐梦之旅。
沿着万泉河入海,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多月,历经千难万险,卢家兄弟俩终于抵达印尼锡江。面对一片陌生的土地,他们心里明白在异国他乡从头开始将要面临的困难,但他们不畏艰辛,决心要在这里闯出一片新天地。为了谋生,卢家兄弟干过杂工,后来又到餐店里当过伙计,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在锡江站稳了脚跟,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在他们的精心经营下,商店的生意日渐兴旺,成为当时华侨创业的一个典范。
在印尼锡江发家之后,卢家兄弟深感在海外单打独拼的艰难,于是和同在锡江的海南华侨建立“琼州社”,在一众华侨的推选下,卢修泽被选为琼州社名誉社长,卢修焕被选为筹备委员。那段时期,琼州社帮助了许多到印尼锡江谋生的琼籍华侨,被人们所称赞。
身在异乡,最是难忘故乡情。下南洋赚到钱后,大部分的华侨都会选择回乡省亲海南华侨,与家人团圆,让子女上学读书;或是寄钱回家买田置地,扩大家业。卢家兄弟也不例外,他们决定回到家乡留客村兴建祖宅,还和当地回乡的华侨一起出资修建留客学校和锡江码头,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1933年,卢家兄弟请军兵押运回4箱光洋,参照本地和南洋的建筑风格,开始建造卢家宅。一时间,留客村迎来了少有的热闹,建房工匠频繁往来,一座占地约1100平方米的大宅院宣告落成。
在当时,海南缺少钢筋、水泥等建筑用料,卢家兄弟便从印尼购买所需的建筑用料,再通过帆船运送回留客村,光材料的运输就耗时两年。建造完成的卢家宅院共有二横三纵六座大屋,大屋之间都有两层小楼连接,每列是一个单元,每单元之间都有一条大巷子,巷子之间都有门户相通,显得四通八达,自成体系。当时贫困的博鳌乡村能有华侨建起这样的豪宅,更是名传四方,成为一段佳话。
(卢家宅修复图)
新建成的卢家宅院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在当时的乡村里可是独一份,非常具有特色。从院落的构造到房屋里各种精美的雕刻、装饰和家私等,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地位和财力。
六十余载痴心守护
卢家宅院建造完成后,卢家兄弟便回到印尼锡江继续经营生意,打算年老后落叶归根,安享晚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1939年日军入侵海南,让许多华侨不得不离开海南,到海外避难。卢家兄弟也因为战乱举家迁往印尼生活,于是卢家宅院就这样被空置下来,渐渐地荒废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了支持祖国的建设事业,在大洋彼岸的卢家先辈便安排后辈卢业珍回国内读书,并希望他能留在国内,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在北京读书的卢业珍学习十分用功,他在知识的海洋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希望未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在这期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卢业珍结识了同校读书的郭安娘。贤惠善良又知书达理的她在卢业珍的心里荡起了一片涟漪。与郭安娘的相识宛如命运的安排,俩人很快就坠入爱河,给平平淡淡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甜蜜。很快,卢业珍和郭安娘两人就在北京登记结婚,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卢业珍、郭安娘夫妇收到了大洋彼岸的家人邮寄过来的信件,信中提到老家宅院和宗祠现在无人看管,日渐荒废,希望他们能够回到故土照看祖宅,守护家族宗祠。当时,卢家宅院已经因为无人看管被政府征用,成为了琼海地区最大的粮仓。
卢家宗祠
1958年卢业珍和郭安娘夫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舍弃在北京舒适的生活,响应国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回到留客村参与家乡的建设并为家族照看祖宅和宗祠。刚回到留客村,他们就发现卢家已经被征用为粮仓,便根据当时的华侨政策,向政府申请归还宅院。夫妻俩在故乡扎下了根。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逐步开展,广大农民对于文化学习的要求日益高涨,农村普遍开办农民业余学校,组织农民识字学文化。由于参加学习的农民人数较多,学校没有足够的地方进行教学,看到这些情况,卢业珍和郭安娘夫妇想到自家的宅院还有一大片房间闲置着,便借给学校开办夜校,还利用自己知识青年的身份帮助农民学习文化知识。
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卢家宅院经历了许多磨难。海南解放前曾遭受匪患,差点被付之一炬;海南解放后,还一度成为朝阳公社食堂、朝阳粮所、农村集体饭堂和夜校等。1973年卢家宅院遭特大台风严重破坏,倒了一列房屋,幸有卢业珍和郭安娘夫妇的修缮和维护,卢家老宅才得以保全和延续。2009年,卢家宅院被海南省政府定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几十年来卢业珍和郭安娘夫妇相濡以沫,从青葱少年到耄耋老人,始终不离不弃,他们扎根故土,让卢氏家族在故乡的土壤上开枝散叶,见证卢家先人曾经的奋斗和光荣。如今,卢业珍已故去,郭安娘依旧与老宅相伴,在茂林和花草的掩映下,向往来旅人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播出时间
海口一套
星期日(06月20日)23:00
星期五(06月25日)08:00
海口二套
星期二(06月22日)13:55
星期六(06月26日)07:30
海口三套
星期四(06月24日)21:30
星期五(06月25日)10:01
星期六(06月26日)16:00
特别鸣谢
海南省侨务办公室
海南省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协会
海口市侨务办公室
海口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口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
栏目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51877.html
评论列表(2条)
[…] 华人下南洋—以印尼为例 […]
[…] 2023年5月5日上午10:00-2023年9月25日下午18:00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行报名。竞赛时间是2023年10月21日(星期六)至22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