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 恩施土特产店俏江城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武汉街头常见的恩施土特产专卖店这家店除了少许调料,其余99%都是恩施土特产。武汉市江汉区的常青人才公园对面,是“硒引天下”恩施土特产店。“硒引天下”恩施土特产店主打硒产品3月17日,推进“恩施土特产品进武汉”行动启动。

(《企业与市场》网讯 转载: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陈莉霖 责任编辑:余瑾毅 编选人:余水行 王小英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章部署。“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背后大有文章。

近年来,恩施土特产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悄然遍布江城,记者走访发现,它们有的融入社区生态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 恩施土特产店俏江城,服务市民的菜篮子;有的对接政企采购,进入工会的购物车;有的开拓商务需求,成为特别的伴手礼。一间小店如何做出“土特产”大文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匿名探访了3家门店,寻找其中的答案。

武汉街头常见的恩施土特产专卖店

什么是“土”味? “能吃出大自然的四季变化”

4月3日,湖北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武汉市武昌区北环路上,中午11时许,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哎呀!好大的雨,要不是为了这口酒……”一位黄夹克中年男子冒雨冲进了巡山日记水果湖店。这是一家恩施土特产专卖店,30余平方米的店面里货架紧凑,琳琅满目地陈列了200余款恩施土产。男子一边拍落肩上的雨珠,一边径直走向进门不远处的两个青花白瓷大酒罐,娴熟地拧开右边那罐标着“高粱酒”的龙头,用手里350ml的矿泉水瓶灌了一满瓶,扫码付钱又匆匆消失在雨幕里。女店员正在招呼一对买菜的老年夫妻,笑着解释:“他是老顾客,就认我们的酒。”老两口拎着买好的菜,又订购了一桶11.3升装的白虎山泉,嘱咐上门送货的时间。“这是我的菜吧?”一位女士斜撑着伞探身进店,提起门口的塑料袋,瞟了一眼货架说:“今天有皮蛋?下午买吧,要赶着做中饭。”20分钟里,顾客往来不息。

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

巡山日记水果湖店主打蔬菜生鲜

“上午是最忙的。”雨越下越大,见店里客人少,刘姓女店员给青菜拍照,在3个社区群发图,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家店除了少许调料,其余99%都是恩施土特产。水果番茄18元一斤、恩施黑土猪肉45元一斤……让人乍舌的价格,顾客却乐意买单。“我家从来不吃肥肉的,那次一锅笋子炒肉,肥肉都抢光了!”一位女顾客对正宗恩施“土”味,赞不绝口。

“这个季节吃什么,全看农时产什么。就像我们小时候,能吃出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据介绍,店里只卖应季的生鲜,遵循自然生长周期。超市一年四季有黄瓜,但是恩施的黄瓜、豇豆要等5月端午之后;猪崽3个月长骨架以后不喂饲料,只吃玉米红薯,“长满一年的猪肉,是真的香!”

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

巡山日记水果湖店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

“巡山日记在武汉已有37家连锁店。”武汉硒乡源鲜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熙介绍,2018年成立公司,2019年1月14日,首家“巡山日记”在水果湖开张,目前发展到3家直营店和34家加盟店,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这个土生土长的咸丰人,要做“品牌化、标准化”,把巡山日记做成恩施土特产的良品铺子,“70%以上的商品用自己的品牌,才有生命力。”

物以“硒”为贵 “恩施是被上天偏爱的福泽之地”

土特产的生命力在于“土”,然而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打好“特”字牌。

武汉市江汉区的常青人才公园对面,是“硒引天下”恩施土特产店。毗邻中国石化加油站,相邻的一堵墙已洞开成一扇门,从加油站超市可直接串门。挂有蓑衣装饰的原木货架上,有土家腊味、野菌山珍、葛饼姜茶、茶籽油、富硒蛋……各色恩施特产。最显眼的还是中间展台,几十种“硒”有米面油,还有10余种含硒的土家杂粮。展厅右侧一张大茶台,闲适的一场茶叙,门店刘经理与企业客户达成采购意向。

“硒引天下”恩施土特产店主打硒产品

“我一直相信,恩施是被上天偏爱的福泽之地。2014年,下定决心做恩施富硒米。”恩施土家汉子曹道波,从教师的讲台走到农业的舞台,创立恩施市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打造了“十月获”硒品牌。当年,为了种出真正的天然富硒米,曹道波花费极高的成本修渠引山泉入田,曾传为一段佳话。2019年成立的湖北硒引天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7月,成为恩施州硒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董事长曹道波当选为协会的副会长。如今,“十月获”的目标是国内富硒功能食品第一品牌。

“十月获”硒品牌产品种类繁多

今年4月初,在合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2023年中国富硒农产品博览会,恩施州组团参展,13家企业携100余种富硒产品亮相。恩施市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富硒好产品”殊荣。

据了解,恩施州富硒产业综合产值多年保持高位增速,从2016年的38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820亿元,年均增速13.6%。全州富硒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较“十三五”初期翻一番。涉硒加工企业突破70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147家,较“十三五”初期增幅27%。

产地“牵手”销地把“土特”更好地变成“产”

“我这也醒得太早了吧”4月13日凌晨4点41分,恩施喜亚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亚玲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张店铺门头效果图。土家织锦图案装饰的土褐色招牌上,硕大的8个字“恩施土特产专卖店”。但是,她最在意的是右下角一行小字“恩施州农产品流通协会授权旗舰店 NO:001”。

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

喜亚园被授权NO:001旗舰店,店铺门头效果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创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对口帮扶恩施,2021年初,武汉从杭州手中接过“接力棒”。产地和销地之间怎样衔接呢?

“要想把‘土特’更好地变成‘产’,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不能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的夏锡璠州长说,恩施准备在武汉开特色产品专卖店,同时也通过餐饮来输出特色农产品;做示范的店,供应正宗的恩施食材,培训正宗的恩施做法。把“土特产”这个文章做起来,“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者的过程转变,农产品的价值就可以实现”。

3月17日,推进“恩施土特产品进武汉”行动启动。在恩施州消费帮扶工作专班指导下,恩施州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开展“2023年武汉市恩施土特产专卖店创建”。“店面达到50㎡以上,恩施特产销售占比不低于70%,店内特设硒产品专柜……”遴选条件严格,对入选的40家直营店和5家旗舰店将授权挂牌,并分别给予5万、10万元奖补。4月11日,首批23家入选企业公示结束,巡山日记、硒引天下、喜亚园均有门店入选。

恩施十大特产是什么

喜亚园大力推广恩施藤茶

“花大半年时间,选址繁华的楚河汉街,我就是要做中高端的精品。”得知喜亚园成为首批名单中唯一的旗舰店,唐亚玲激动不已。这个湖北恩施土特产体验店,门店上下两层共400平方米,一楼特产展示,二楼特色餐饮。“原来是背着农产品全国跑展会,2020年成立公司,开始创业。”从事土特产销售10多年,唐亚玲决心安定下来,做良心“食”和口碑“品”。2022年,公司年销售收入2143万元,其中恩施扶贫农产品达1562万元。

从恩施州驻武汉市对口帮扶联络组获悉,截至2023年4月9日,汉恩双方互访交流494次3869人;开展行政村对接28个,企业对接21个,镇街对接30个。另悉,“2023年武汉市恩施餐饮示范店创建”工作也于4月初启动,将遴选25家“恩施餐饮示范店”。

《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在“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基地示范区”一节中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强现代农业优势区。优化都市圈农业区域布局,构建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全面推进宜荆荆都市圈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四地在推进粮食稳产优质、实现油菜提质增效、打造全国柑橘优势生产区、推动茶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行动,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宜昌:加快打造全国柑橘优势产区

柑橘销售旺季,在位于夷陵区的翠林农业国家现代柑橘产业园内,一个个优质柑橘从5.0智能分选生产线上“走”下来,销住全国各地乃至飘洋过海。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翠林农业正向着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目标铿锵前行。翠林农业发展迅猛,是宜昌打造全国柑橘优势生产区成效斐然的一个缩影。

宜昌是世界柑橘种质资源库和公认的柑橘最佳生态种植区,柑橘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400万吨。宜昌成为国内唯一“四季产鲜橙”地区,不仅弥补了脐橙市场春淡空档,更实现了鲜果在时间、空间维度错位竞争。

强化基地建设,挺起产业脊梁。去年以来,宜昌按照标准化建设、生态化利用等“六化”模式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覆膜增糖等高品质栽培技术,推进橘园“三改”及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和轨道运输应用,加快建设柑橘产业绿色发展新基地。全年完成10万亩精品果园建设任务,精品果园亩产超过3000公斤,优质果率在80%以上。

扶优培强龙头,做强产业链条。宜昌把柑橘深加工作为提升产业增值的重要手段,坚持“引强、培优、扶小”,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推进土老憨集团、翠林农业等企业倍速增长,支持屈姑食品等快速成长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柑橘深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快引进果品无损伤检测分级设备,目前全市共引进27条4.0级分选线,实现柑橘果实品质、果径大小、果重等重要果品指标无损分级,助推优果优价。

突出科技支撑,夯实产业底盘。宜昌积极对接专家平台,汇集智力资源,推动柑橘产业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国家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程运江教授多次到宜昌调研指导柑橘优势生产区建设,华中农业大学完成《宜昌市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三峡柑橘产业研究院落户宜昌,华农刘继红教授等20位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首批专家,发布了多个柑橘产业揭榜项目。

强化品牌宣传,助推产业增效。“咏千年橘颂,品宜昌蜜桔”。近年来,每到柑橘销售季,“宜昌蜜桔”品牌广告就亮相央视。宜昌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打造“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三大柑橘品牌,每年组织参加中国农交会、绿博会等各类大型展会和专场推介活动。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立体式高密度投放“宜昌蜜桔”等广告。“宜昌蜜桔”入选2023年全国“土特产”名录,“宜昌蜜桔”“秭归脐橙”获中部四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金奖。

荆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刚刚结束的荆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荆州市明确提出,2024年将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集中产区,近年来,荆州市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荆州牢牢守住1005.74万亩耕地和87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3.13万亩,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总产达91.4亿斤;水产品产量128万吨,全国市州第一。

在荆江南岸,公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引来了市场主体,引来了虾稻连作、生态果蔬等特色产业……金色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乡村田园美景。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提升耕地质量,集中土地要素推进经营规模化。把零散、低效、废弃的地块整理起来,以“代管”模式,将土地由小变大、由短变长,真正成为“致富田”“丰收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中部粮仓”。

截至2023年底,荆州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742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72%。如今,在荆州的广袤田野上,田间道路宽阔平坦,路旁防渗渠平整美观,大小沟渠、道路纵横相连,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铺展开来。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近年来,荆州市在做好“良田”的基础上,全力推动科技赋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深度融合,大力促进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江陵道米产品展示间里,一件件包装精美的稻米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从播种到加工,产品“成长经历”一览无余。

江陵县与中化MAP智农合作,探索建立“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综合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全流程智能化监管,实现稻米粒粒可溯源,搭建具备虫情测报、视频监控、智能气象等功能的智慧农业平台,打造农业数字化、生产机械化、全程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的粮食生产溯源体系,完成50.2万亩优质粮食田块信息与“MAP智农”的无缝对接,实现田块信息和田间苗情的实时监控,既保证了优良优种、优质优产,又实现了减药减肥、降本增效。

“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产业高质高效。”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从国表示,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全力守好农业基本盘,以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转变,为荆州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荆门:一株油菜的“嬗变”

“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门。”位于湖北中部的荆门土特产恩施,2023年油菜收获面积达224万亩,是全国油料产业带的核心区和全省最大的优质油菜生产区。

为了使生产的油料更健康,荆门一直在寻找更优质的品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荆门推广甘蓝型油菜,种植油菜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上世纪90年代初,荆门率先在全省推广傅廷栋院士团队和中油所专家团队培育的双低油菜品种。

土特产恩施

2014年,在傅廷栋院士团队的支持下,荆门在全省率先试验示范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酸油菜品种,并不断推动油菜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到2023年,高油酸油菜收获面积已达45万亩。2020年,荆门更是制定了高油酸油菜高产技术生产规程和高油酸菜籽油国家行业标准,填补空白。

有了好的原材料,才能加工出好的油脂产品。在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的菜籽油加工车间里,现代化的设备让菜籽油的加工能在短短3分钟之内完成,而且能够精确、实时地控制菜籽油的品质。

不止荆品油脂,荆门辖域内还有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荆门民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规模以上油脂加工企业,全市油脂年加工能力居湖北第一。2019年,荆门以“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创建了“荆门油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高油酸菜籽油品牌,形成公用品牌、特色品牌、产品品牌“三品”共创的良性格局。

种植油菜仅仅是榨油?在荆门土特产恩施,宜荆荆都市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之一(上篇),油菜花嬗变的远远不止于此。

进入冬季,油菜抽菜薹了,荆门人的餐桌上一道美味悄然出现。

这时,沙洋县五里铺镇光明养蜂家庭农场主刘晓梅就忙了起来。他要将油菜的菜薹摘下来后到市场上销售。刘晓梅说,一亩田能收500公斤以上的油菜薹,增加3000元收入。

度过冬季的油菜,在很多动物眼里就是珍馐美味。第二年3月,油菜花开,蜜蜂从四面八方赶来,采集最新鲜的花蜜,同时为油菜传花授粉。

“油菜花花期长、产蜜量高,每亩田可让蜂农增收100元。”荆门市新春养蜂合作社理事长刘吉艳说。

进入4月,油菜又成了肉牛的美食。养殖基地里,工人们会把刚结荚的油菜连秆带籽一起收割下来,用机器粉碎存储起来,做青饲料。而吃饱的奶牛不仅毛色光亮,日产奶量有所上升,乳蛋白、乳糖含量也有所提升。

当然,在荆门,油菜被用得最好的还数花用。从2008年起,荆门连续举办十五届油菜花旅游节,承办了三届湖北省油菜花节,连续七年被评为“湖北省最美油菜花海”。仅第十五届油菜花旅游节期间,就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油菜产业已成为荆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恩施:因地施策,让良田变“粮田”

新春伊始,在恩施广袤的田野上,处处呈现出冬修田管的劳动场景。

近年来,恩施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稳粮、扩油、增效”原则,积极探索稳粮固农、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等多元化措施,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大家团结一心,确保耕地不流失,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去年10月初,宣恩县高罗镇19个村同步召开小组群众会,宣讲耕地保护、撂荒地治理、粮食安全政策,动员村民参与复耕复种。

恩施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严格按照“先永农后一般”“先易后难”“不损害群众利益,不破坏生态环境,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合理安排整改顺序,统筹推进复耕复种。

在恩施市红土乡乌鸦坝村,村民与红土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工作人员一起,在田里清理杂草、拉线、打窝……

“利用自然资源部门遥感监测信息技术,摸清撂荒地面积,对土地进行平整、改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地力。”红土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人说,通过引导群众投工投劳,让整治“加速度”。

为确保“图斑”变“粮田”,由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组建整改专班,建立州、县级审核,乡镇督导,村级调查三级联动体系,采取“就地恢复一批、建成高标准农田调回一批、无法恢复的异地补划一批”等方式,督促农户自主种、引导市场主体流转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种、集体经济组织代管兜底种,如期实现万亩撂荒地“全面复耕复种”目标。

为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综合效益,全州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小田并大田”“宜机化”改造,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宣恩县由县委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功入列全省“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

来凤县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田间水源工程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

为顺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恩施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更好保障和实现农户承包权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支持村级组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基层首创、试点先行,稳妥推进“流转田”“待转田”“自种田”土地集并经营模式,迈出粮食稳产保供的重要一步。2023年,全州建成高标准农田182万亩,实现土地托管超52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110万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4367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3日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4年1月23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