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省内蓉漂,对于成都包容性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一个是因为本身就是老成都人口中的外地人,另一个又多多少少还算是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在成都这个地方待了十多年的“新成都人”,顶着这两个身份,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亲身感受了这座城市从方方面面反映出来的独此一份的包容性。
比如现在大家但凡来到成都基本上都会忍不住去逛的最繁华的购物中心太古里。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还能透过这里中西结合超现代设计,感受到成都人特有的慢生活气息。
尤其是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角,从太古里的繁华切换至旁边的那些古老的街巷和以前的建筑中时,即使只是在里面散步,也会是一种别处难寻的享受。
运气好的时候,你甚至还有机会看到一些上了年代的老物件的艺术展品。
再一个,就是外地人眼中的成都美食根据地——锦里。
每当夜幕降临时,这里的街灯就亮起来了,配上古香古色的建筑成都独有的特色,无疑是再现了这座千年古城千百年前的精彩。最关键的是,在这条街,你还可以品尝到成都所有的特色小吃:三大炮、肥肠粉、牛肉锅魁、张飞牛肉、还有担担面等等……
逛累了之后,就近选择一家客栈,全身心的投入期间。
再坐在椅子上,头歪向一边,感受成都独有的采耳(也就是咱们大家常说的掏耳朵)服务。
这样,既能体会到古代风情,又能欣赏华灯美景、品尝美食,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还有成都人对异乡人历来所持的欢迎接纳态度。
众所周知成都独有的特色,为什么说成都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对四川历史稍微熟悉一点的人都听说过“湖广填四川”,自明朝中期以来,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陆续有大规模人口迁移入川,有官府强制的,也有自愿的。如同满清后期千万山东人闯关外一样,这些人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四川,融入成都这个大家庭。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因为人口数量大以至于形成类似龙泉驿区洛带镇这样的大乡镇,至今保持着传统的广东客家文化,这种村落在成都周边还不少。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实并不存真正意义上的成都土著。
发展到现在,诸如在城市的另一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城南。
以它雄厚的企业资本实力,吸引了无数青年们投奔到此。
对青年来说,这是实现理想的梦工厂;对中产来说,这是累积资本的藏宝洞。
而上面提到的这些还仅仅只是体现成都包容性的冰山一角.
更多是,还需要大家自己置身期间慢慢感受~
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宝墩文化历史悠久、金沙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记忆和文明的根系早已根植于城市的基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坚持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
在成都,彰显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图景渐次展开。
坚持“两创”
千年城市文脉焕发勃勃生机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都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学术、艺术建构过程中,成都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与黄金面具
“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被写入《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占据相当篇幅。在全国率先成立文化传承发展处、成都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等机构,整合多方力量、多种资源扩大天府文化影响力。以“两创”为指引,赓续城市文脉和记忆的成都实践全面展开,登得上古楼、记得住乡愁的新蜀风胜景图愈发清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发掘与阐释——
3000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代表了古蜀人的极致浪漫与对美好生活追求,一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十年来,东安湖体育公园、全国首架博物馆主题飞机金沙号……太阳神鸟已演变为成都的重要城市文化符号。
围竹笼砍杩槎、祀李冰承民俗,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已成为传承古堰文化的重要节日。古蜀先民筚路蓝缕,与困难抗争到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和智慧,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都江堰景区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人日到杜甫草堂祈福,凭吊诗圣杜甫,已经成为成都人过春节的保留节目,千年诗歌之城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表达——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通过高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旷世传奇。
成都企业深度参与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 “舞蹈诗剧”的创新形式生动演绎了国宝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登台甫时就惊艳世界。
博物馆研学游成为新风尚;博物馆文创产品圈粉无数;机器人讲解员上岗,金沙遗址博物馆成为全国7家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在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表达不胜枚举。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界发展——
成都,中国非遗重镇,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25项、省级50项、市级154项。成都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发展非遗特色文旅经济,12个集聚区初步建成,成为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今年9月10日起,话剧《苏东坡》每周六在成都文殊坊妙剧场驻场演出;观看完表演,观众即可就地乘车前往三苏祠游览参观。这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清醒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天府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历史在成都活起来、动起来,不断夯实城市阔步新征程的文化血脉。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浓烈、鲜活、深刻、壮美!”2020年10月23日,成都原创红色舞剧《努力餐》喜获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第十二届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剧场里,《努力餐》场场爆满,观众们被这个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深深打动。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牢记总书记嘱托,成都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高举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
↑《努力餐》剧照
这是成都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的十年——
深化理论宣传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工程,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成都片区)等教育基地;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强“学习强国”成都平台宣传阵地,建设全国首个线下沉浸式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打造“理响成都”宣讲品牌;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推进新闻舆论传播理念创新、手段创新、话语创新;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场场生动的学习,成都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培根铸魂、凝神聚气的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2021年4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支成都市民自己创作、自己拍摄、自发参与的MV《赞歌献给党》出炉,参与的普通市民多达4000人。MV总策划、成都音协主席马薇激动地说:“这是一首我们成都人唱给党的赞歌,也献给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成都音乐坊
这是成都城市文明风尚全面提升的十年——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23个,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成都将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前,我市发布了《成都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条措施》和《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方案》,优化了成都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制度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树“成都榜样”,建设诚信社会。志愿者服务全面开展。成都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300万。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十年来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开明开放、创新创造”的城市品格和“奋斗幸福、达观友善”的人文特质愈加显现。
坚持文化为民
回应人民新需要新期待
4月23日早上8∶30,新落成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还未开馆,已经在成都居住了14年的蒲先生就在排队等候了。他兴奋地说:“成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如今又开拓出全新的文化地标,感觉非常好!”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2018年9月成都的人文特色,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十年来,成都厚植文化本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品质持续提升。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老百姓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三城三都”加快建设成都的人文特色,非凡十年 成都实践丨坚定文化自信 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成都文化馆新馆、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相继建成开放。成都市实体书店和各类博物馆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在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测评中位列第一。
东安湖体育公园等49个场馆全部完工,大运场馆群遍布成都全域, “15分钟健身圈”的构建,不断拓宽老百姓的健身半径。
↑东安湖体育公园与雪山同框
成都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舞剧《努力餐》、电影《家园》、川剧《烈火中永生》等一批文艺精品口碑与票房齐爆棚;《天府之歌》系列作品、《伎乐·24》等一批优秀原创音乐作品和品牌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实施文艺“再攀高峰”工程,培育更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高品质文化产品层出不穷——
2021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2073.8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4%。孵化出《哪吒之魔童降世》《十万个冷笑话》等一批现象级文创IP,数字文创产品出海屡创佳绩。
文旅融合发展走向深入,“十四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翻番。2020年,成都被授予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音乐坊、春熙路大慈坊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春熙路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夜游锦里
推进文化交流互鉴,世界眼光不断聚焦成都——
成都成功申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各类国际性高能级文化活动,每年有上百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2019年,中日韩首脑峰会缘定成都,吸引世界目光。
2022年1月,虎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活动中,成都以总分第一当选!
2022年7月3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迎来了它的第100万名观众。此次展览的观展人数和展览规模,在全球双年展的历史上堪称空前。一个“融”字,意味着打破界隔、跨越边界;一个“融”字展现了成都面向世界的文化胸襟。
成都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润城化人。以文化人涵养城市时代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固本培元、培根铸魂的思想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彰显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的世界文化名城。为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成都发展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chengdu/15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