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在他的散文随笔——《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中写道:“苏格兰西海岸和东海岸截然不同,东海岸的海岸线光秃秃了无情趣,而西海岸则点缀着各式各样形状迷人的岛屿,犹如天上有人兴冲冲地挥笔洒落墨滴一般,艾雷岛即是其中一滴。 ”
苏格兰西海岸这些岛屿,统称为赫布里底群岛,根据与大陆的远近,又分为内赫布里底群岛和外赫布里底群岛。艾雷岛即内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其中一个。
从形状来看,艾雷岛并不是群岛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一个,岛的大小也不大。岛上既没有像高地那样让游客直呼“爷青回”的名胜景点,也无富有吸引力、使人舒适的气候。岛上人也不多,主要经济活动甚至还是以种植业、渔业为主。
可偏偏这样一个“蛮荒之地”,却发展出了举世闻名的威士忌蒸馏业和旅游业,被全球的苏格兰威士忌爱好者奉为圣地,多少人不远万里,不惜冒着阴冷狂风也要乘着颠簸的飞机到此一游,它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借用村上春树的话说,艾雷岛之所以声名远播,原因并不在于其隐士遁世一般的风土,也不在于飞禽走兽的数量和种类之多,而在于这里生产的威士忌的香醇,一如古巴以雪茄闻名、底特律以汽车闻名、安纳海姆以迪士尼乐园闻名。
艾雷岛威士忌到底有多香醇?它又是如何被“封神”的?一文为大家说清!
艾雷岛,位于金泰尔半岛西侧洛恩湾的入口处,距离北爱尔兰北部约25英里。它与邻近的科伦赛岛、朱拉岛以及一些较小的岛屿一起组成了艾雷岛群,这些岛屿有着共同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联系。
该岛宽40公里,长25公里,陆地面积约620平方公里,相当于九寨沟景区那么大。该岛的“首府”是波摩村,那里有一座地标性的圆顶教堂和同名的波摩酒厂。埃伦港是岛上的主要港口。
艾雷岛历史悠久,公元1世纪就有人类定居,中世纪早期是一个古盖尔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并入挪威群岛王国,最后主权才被移交到苏格兰。
如今岛上有3000多名居民,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麦芽威士忌蒸馏业和旅游业。岛上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苏格兰盖尔语,此外艾雷岛还是观鸟的热门目的地。
这3000多人中,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受雇于威士忌行业,这些工作岗位分布在酿酒厂、大麦种植业、泥煤切割业以及酿酒厂周围的餐饮业和旅游业当中。
艾雷岛是苏格兰5个受法律保护的威士忌产区之一,目前有9家正在运营酒厂,它们分别是:阿贝、阿德纳侯()、波摩、布赫拉迪、布纳哈本、卡尔里拉、齐侯门、乐加维林和拉弗格。
另外有3家“准运营”或正在建设中的酒厂,它们分别是预计今年重新开业的波特艾伦(Port Ellen);预计今年开业、明年投产的波特鲁安();以及去年8月才获批建设的拉根湾酒厂( Bay)。
除了活跃的和建设中的酒厂,艾雷岛还拥有许多“沉默的酒厂”,这些酿酒厂通常由于经济因素或威士忌行业的变化而永久关闭。比如、、、这些曾活跃于19世纪的酒厂们,虽然早已关门,但这些失落酿酒厂的故事和传说仍然活在世界各地威士忌爱好者的心中。
艾雷岛威士忌以其独特品质而闻名,一般具有突出的泥煤烟熏味,并有不同程度的海洋风味。岛上的泥煤是由数千年来分解的植被层而形成的,通过燃烧泥煤以阻止大麦发芽,在此过程中,泥煤中的烟雾被大麦吸收,部分烟熏味通过蒸馏得以保留,并持续存在于最终的威士忌中。
该岛东南海岸的拉弗格、乐加维林和阿贝酒厂生产的威士忌具有浓重的泥煤烟熏味,被认为是代表了艾雷岛麦芽威士忌的核心特征。许多人将它们的味道描述为“药用”风味,一些常见的形容词还有碘酒、海藻和海盐。
而该岛北部的威士忌则较为温和,具有“味道较淡、苔藓味,带有一些海藻、一些坚果…”的特点。布纳哈本和布赫拉迪甚至有不含泥煤味的威士忌。
总的来说,艾雷岛由于泥煤和海洋性气候,它的威士忌以“辛辣泥煤烟熏味、厚重油脂味、略带咸味的海洋空气和海藻味”而闻名,但它的风格却不仅只有“泥煤”美国西海岸特产,像波摩还有雪莉风味,随着未来威士忌品类变得更加广泛,艾雷岛威士忌的风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样。
艾雷岛的地形非常适合酿造威士忌,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土地肥沃, 适合种植大麦;内陆地区有许多淡水湖和丰富的溪流,酒厂所在的海岸边缘也有一些溪流流淌,这为酒厂解决了大麦和水源问题。
艾雷岛威士忌之所以广受欢迎,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泥煤。艾雷岛树木稀少,大部分土地都是沼泽地,丰富的草、苔藓和灌木不断在沼泽地中生长和死亡,几个世纪下来,所产生的腐烂物质形成了稠密的黑色泥煤。
海藻和被风吹起的海盐又赋予泥煤独特的个性,泥煤在较坚实的土地上切割和干燥后,就可以用类似煤炭的方式进行燃烧。虽然不像木头或煤炭那样易燃,但在与苏格兰大陆鲜有贸易的早期,是酒厂用来烘干麦芽的主要燃料。
泥煤燃烧时会产生刺鼻的烟雾,附着在麦芽上就有了浓郁的烟熏味,这种味道是艾雷岛行走在威士忌世界中的关键。而每家酒厂生产技术不同,使用的泥煤含量也有多寡,这就能创造出独特的烟熏特性,让自己有别于泰斯卡、高原骑士这些岛屿区的泥煤威士忌。
艾雷岛酒厂一般有2种泥煤麦芽来源:一种是自己农场种植的大麦,再使用酒厂附近河岸切下来的泥煤自行制作泥煤麦芽;另一种是采购自当地Port Ellen制麦厂的商业泥煤麦芽,2种泥煤麦芽都具有当地特色,从而使艾雷岛威士忌,相比那些麦芽采购自普通大型制麦厂的威士忌,显得与众不同。
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酒心切点也会影响泥煤味的保留程度。例如拉弗格两次酒心切割的时间比同行都要晚些,这样就能尽可能多保留泥煤的味道。
艾雷岛比苏格兰大陆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海洋、风雨都会都会对岛上的威士忌产生影响。酒厂的桶陈仓库位于大西洋的海边,雨季时,木桶一个劲儿吸入海风;到了旱季(6、7、8月),威士忌又从里面一下接一下把海风推还出去。艾雷特有的自然芳香就在这种反复当中形成了。由于艾雷岛的气候特点,岛上木桶的“天使分享”也不多。
除了上述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外,艾雷岛还具备靠近格拉斯哥等大型市场、拥有深水且隐蔽的港口方便运输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这从艾雷岛悠久的威士忌酿造历史中便可看出。
艾雷岛的威士忌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据说当时是爱尔兰僧侣将蒸馏技术带到了艾雷岛上。艾雷岛是赫布里底群岛最南端的岛屿,与爱尔兰隔海相望,二者最近处仅相隔20英里,很可能是爱尔兰人最早登陆苏格兰的地点。
这些外乡人上岛后发现,该岛具有巨大的蒸馏“生命之水”的潜力:无限供应的泥煤、诸多水质良好的河流和湖泊、当地佃农大量种植一种叫“bere”的古早大麦,非常适合用来生产威士忌。
爱尔兰僧侣把蒸馏术教授了给了艾雷岛当地人,这种艺术很快在艾雷岛土著手中发扬光大,他们纷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蒸馏厂来酿造威士忌。当然,这里所谓的“蒸馏厂”,确切地讲,都是一些家庭小作坊,或者说好听点,叫“农场蒸馏厂”。蒸馏活动通常在户外或棚屋中进行。
非法蒸馏活动一直持续到1644年,那一年《消费税法案》通过,政府开始对艾雷岛威士忌在内的苏格兰威士忌开始收税。很多大陆中心地带的蒸馏厂为了躲避税收,开始转移到高地等偏远山区。但艾雷岛因为本身就远离大陆、过于偏远,民风又十分彪悍,所以税务官都不愿意上岛征税。
没有税务官的制约,岛上的非法蒸馏活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在更为偏远的西南方向的Oa半岛、岛上的一些峡谷和洞穴地区尤其多见。Oa半岛更是因为非法蒸馏而出名,小小半岛竟在十来处废弃地点出土过蒸馏器文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那时岛上与威士忌有关的犯罪活动呈爆炸式增长。走私威士忌成为佃农和渔民的主要职业,尤其是在冬季,子女多的家庭要靠走私威士忌维持生计。
艾雷岛威士忌自由地流向苏格兰的四面八方,甚至是爱尔兰。它们一般被装在小船的船舱里,以马铃薯货物作掩护,沿着水路,到达城市中心。
随着走私规模越来越大,税务官也有尝试管控过,他们派出武装人员搜查并销毁藏匿在房屋、茅舍、洞穴中的蒸馏器,每年也抓获了数百个无证酿酒和售酒的嫌疑人。
但这些嫌疑人最后却几乎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要么在被传唤时拒绝出庭,要么只是收到一份数额很低的罚单就被释放了,因为岛上的地方法官跟这些“违法者”都是熟人,所以故意将违反消费税的罚款定得很低。
到了18世纪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纺织业的引入,艾雷岛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岛上也变得更加现代化,人们建造了波摩村,并修好了道路、学校和教堂。威士忌蒸馏也开始拥抱合法化美国西海岸特产,1779年,艾雷岛上建立起了第一家合法威士忌酒厂——波摩, 并为接下来威士忌行业商业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插图为麦芽先生原创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英国财政变得不那么紧张。1816年,政府开始对威士忌减税。此时非法蒸馏正在被逐步取缔,一些艾雷岛酒厂也开始获得蒸馏许可证。随着埃伦港、夏洛特港、威姆斯港等村庄的落成,艾雷岛人口迅速增长,阿贝、拉弗格和乐加维林,以及一些消逝酒厂,如波特艾伦,也相继建立。艾雷岛蒸馏工业的商业化发展已经真正开始。
艾雷岛的人口在1830年左右达到顶峰,约有15000人。大多数人仍然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生,日子过得倒还算满足。但是1840年代,马铃薯饥荒席卷赫布里底群岛的农业社区,艾雷岛也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
种地吃不饱饭使得大量当地的人们不得不离开该岛另谋生路。据统计,1841年至1861年间,苏格兰西部约⅓的人口移民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艾雷岛也流失了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留下的人则被重新安置在埃伦港、波摩等几个村庄,能提供工作机会的威士忌蒸馏厂在居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艾雷岛的酒厂基本上都建在海岸附近,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威士忌,所以一些沿海小村庄逐渐在酒厂周围兴起,比如阿贝酒厂就曾经居住着大约200人,这群人拥有自己的邮局和学校。
到了1870年左右,为苏格兰调和威士忌提供浓郁泥煤味原酒的艾雷岛威士忌受到了追捧,大量热钱涌入该岛,扩建现有酒厂,并新建了布赫拉迪、布纳哈本酒厂。
时间渐入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禁酒令以及1930年代的大萧条对艾雷岛威士忌影响巨大。酒厂于1929年永久性关闭,波特艾伦酒厂也在那一年停产,直到1967年才重新开业。这期间,那些威士忌酒厂雇员和威士忌行业相关人员的生活过得极其困难。
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格兰调和威士忌的销售迎来新一轮的繁荣,艾雷岛的蒸馏厂才收获新的投资。但这波发展也助长了威士忌的生产过剩,紧接着1980年代又进入了“威士忌湖”时期。伏特加的异军突起,消费者口味变化等因素,使得艾雷岛威士忌的订单量大幅下滑。
包括阿贝、布纳哈本、波特艾伦、布赫拉迪、都在这一时期短期关闭或永久关闭,工作岗位的减少直接反应在人口数量的变化上,当时艾雷岛的人口已经下降到了4000人以下。
上世纪70年代破败的阿贝酒厂
低谷之后又是高峰,大约本世纪初,单一麦芽威士忌迎来复兴,迈克尔·杰克逊、吉姆·默里等作家开始对泥煤单一麦芽威士忌大肆推崇,帝亚吉欧等大集团们也纷纷发起针对旗下艾雷岛酒厂的宣传活动,提倡“艾雷岛崇拜”,并鼓励威士忌爱好者前往艾雷岛进行泥煤朝圣之旅。
在这股东风的助推下,艾雷岛产区再次崛起。不仅是阿贝和布赫拉迪这些老牌酒厂重新开业、销量增长;齐侯门和阿德纳侯()等新酒厂被建立;甚至是波特艾伦这样的“幽灵酒厂”也已“重新还魂”。艾雷岛也凭借着风味独特的泥煤威士忌和“艾雷岛节”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威士忌嘉年华等特点,在国际上确立了不可撼动的声誉和地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忠实“信徒”。
前面说到,艾雷岛共有9家正在运营的酒厂,3家即将开业或正在建设的酒厂。但其实,在夏洛特港西面还计划建造一座新酒厂,名为“The ” ,只不过尚未取得建造许可。不出意外的话,几年内艾雷岛的酒厂数量将来到13家。
威士忌酿造是该岛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产业,按照英国目前的酒类税率,艾雷岛威士忌可以名正言顺的宣称自己是英国经济的主要贡献者。
早期艾雷岛威士忌95%用于调配苏格兰调和威士忌,造成高年份艾雷岛单一麦芽威士忌库存短缺,所以目前一些高年份艾雷岛单一麦芽威士忌非常具有拍卖价值。比如2021年,4瓶波摩威士忌在拍卖会上便以创纪录的英镑价格售出。
艾雷岛还是“威士忌旅游”的中心,这里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名为“Fèis Ìle”的麦芽威士忌与音乐节,举办庆祝艾雷岛文化遗产的活动和品酒会。众多世界一流的酿酒厂比肩而立,这种参观上的便利性是其它威士忌产区所无法比拟的。
有数据统计,每年夏季约有66000名游客乘渡轮或飞机抵达艾雷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威士忌蒸馏厂而来的。没有威士忌节的夏季,岛上可能最多只有几千名游客,一旦岛节开幕,这个数字立马飙升至一万多。
被酒厂吸引而来的游客养活了岛上的餐馆、酒店和急需现金流的新建酿酒厂,为岛上的经济夯实了基础。
过去艾雷岛酒厂的一些工作主要由苏格兰大陆人主导,但如今酿酒师们已经开始培养年轻的艾雷岛人,让他们担任品牌大使、销售和管理等工作,这对于持续传达艾雷岛威士忌个性是有益处的。
尽管艾雷岛目前在威士忌世界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但艾雷岛几百年起起伏伏的威士忌历史告诉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审视一些未来可能损害艾雷岛品牌的因素。
比如,现在大多数酒厂的麦芽大部分或完全依赖于当地的一家大型泥煤麦芽制麦厂;有些酒厂将熟成环节转移到大陆,而不再于岛上进行;越来越多的酒厂不愿为雪莉桶支付高额的费用,采用大量廉价的波本酒桶。
在这个人们高度聚焦产品质量和威士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艾雷岛的酒厂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才能经得起公众的监督和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威士忌的流行口味也是周期性的,未来爱好者对艾雷岛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需求可能持续增长,也可能急剧下降,这就要求酒厂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开发和推广新口味的威士忌,或者像布赫拉迪那样同时做植物学家金酒,这样才能使艾雷岛威士忌的未来始终光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