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哥教育学考研买课,教育学考研经验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专业课教材教育学考研,除了教育技术学、部分院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其他专业都是全国统考,这对增加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明确性和公平性,省去了托关系找学校寻求专业课笔记和考研真题的时间。但是听学姐们说现在很多的教育学原理书还是以它为基础的,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买下它。

1、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感觉像是几年这么漫长。这一年多来,有眼泪、有汗水、有放弃、有挣扎,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凭着坚定的信念,走到了现在。回头想想走过的路,经验教训都是一笔财富,写下来作为纪念,也希望对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有点小作用。我的总成绩是390,政治76,英语67,教育学基础综合247,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系,专业排名第2。实话说,英语发挥得不是很好,教育学专业课发挥的不错,所以算是中和了,对这个成绩我很满意。1.复习时间跨度我在2009年的暑假实习后就决心从工科跨专业考教育学,既想弥补高考的遗憾,也是为了让父母开心,更是为了自己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尽管决心下的早,可是大三上学期

2、还担任着学生干部,所以考研看教材是从2010年的寒假开始的,2010年3月开学正式进入复习状态。大三下学期还是有不少课,而且老师经常点名,不得不去上课,在课上一般是看英语或者做专业课笔记。2010年的暑假,许多考研同学都在学校里与酷暑作战,而我天生是怕热的主,34度的天气就能让我汗如雨下。为了给9月后的复习黄金期存够精神,我的暑假是在家里度过的,处于半复习半休息状态。9月开始,复习强度明显提高,除了睡觉和吃饭,基本上都在考研自习室。10月中旬我姐姐结婚,回家1周,回来后感觉更加紧迫,没有特殊情况,晚上10点前是不会回寝室的。2.复习心态(1希望每个考研的人在开始准备之前,先问问自己,考研是为了

3、什么,也许我们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考研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内心的反复自省: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特别是跨专业考研,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当我面对全新的知识,看了2,3遍一头雾水,看了6,7遍还是记不住,无助的心情时时会出现,是“一定要尽力”的信念让我坚持下来。所以,面对至少6个月以上的苦读,每个人开始之前,一定要确立一个心态:一旦明确了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下来。不管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自己理想,还是为了逃避就业,只要你确定了一个目标,他就是你在茫茫考研海洋航行中的灯塔。(2考研的第一步,应该是要确立一个心态,米氏箴言:“态度决定一切。”尽管在考前,专业课的复习

4、已经重复进行了10多遍,但是心中的焦虑未曾减少过,我多么想再要个半年。对于有考研决心的学弟学妹,我想说的是考研人是永远不会感觉彻底准备充分的,所以尽力去准备就好。当然为了心安,早点准备也是好的。最佳的态度就是尽力。(3“坚持”就是王道,坚持到最后走进考场的人大多数都有好的结果。“剩者为王”,这句话很有道理。许多人付出了半年甚至更多的的时间,却在最后放弃了考试。其实考研的战场早在报名前就开始了,不断有人败下阵来,能够完成政治、英语、专业课考试的人已经胜利了大半。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好几人报了名却没去参加考试。我的考场里空了3、4个位子,而我左边的考生考完英语后,就没来参加专业课的考试。但是,

5、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根本不会懂“坚持考研”这四个字的分量。说说容易,做来难。离考试还有10来天的时候,我嘴巴和舌头长了三个口腔溃疡,右脸的淋巴结肿大,脚趾和耳朵上各长了2个冻疮,手脚只有在被窝里时才是暖的。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寝室,听到室友说还有十来天了,眼泪就止不住的掉,时间不够,而身体又不好,怎么坚持这么难?现在回头想想,庆幸自己从未放弃,真的是,信念,使我不倒下。3.复习计划网上经常会有别人总结的复习阶段时间表之类的,那些都是别人的,只能作为参考,想在最开始制定一个严密的贯穿始终的计划是不可能的,关于整个复习阶段的计划,心中有一个模糊印象就行了。关键是短期计划,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完成一

6、项划一项。经过仔细考虑制定了确实可行的计划后,不要考虑其他的,每天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就行了。我没有一个长期的具体计划,但是每天睡前和起床前都会把一天的学习安排好。而且对于每一本复习用书的看书计划和进度,也是心中有数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确定是选择哪种计划方式。如果惰性比较重、学习能力不佳,那就将计划定的细致点,而且若未能完成计划就将惩罚措施定的严厉些。我会在完成一周计划,或者看完一本书时好好奖励自己,比如给自己买好吃的,去趟超市逛逛等等。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4.复习教材(1政治我政治的书买的很多,本人是属于比较没安全感的人,所以买书也是力求心安,不管看没看,买了总比没买的好。

7、但是最后好几本都没来得及看。A 大纲解析(精读版世界图书出版社因为政治的教材不全,所以8月就买下了它,当做教材来看。买了考试中心的大纲解析后,还没看完它,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很新。B 考试中心的大纲、大纲解析、考试分析大纲解析看了一遍,是一边看一边做题的。而大纲和考试分析基本上没看,因为时间有限。(2专业课教材教育学考研,除了教育技术学、部分院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其他专业都是全国统考,这对增加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明确性和公平性,省去了托关系找学校寻求专业课笔记和考研真题的时间。但由于国家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没有指定参考书,这带来了一些迷茫。教育学教材种类繁多,我在网上浏览了很多

8、人的推荐,买了以下几本,供学弟学妹参考。A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这是80年代的版本,实话说内容比较陈旧、思路也很老套。因为我国的教育学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但是听学姐们说现在很多的教育学原理书还是以它为基础的,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买下它。书中和大纲教育学原理的考点重合度不大。但是作为教育学入门书籍,我还是推荐。B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这本书强烈推荐。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专业课教材。我是把教育史当作故事书看的,很好看,也让我对教育学充满了兴趣。但是有500多页,知识点繁多,想想记忆量这么大,压力非常大。孙老师的书基本把大纲的中国教育史的考

9、点覆盖了,而且新版本中增加了些插图,可观性较强。C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这本书也强烈推荐。这是我看的第二本专业课教材。之所以先看教育史的书,是因为从小就对历史有很大的兴趣,教育史的书也会让我保持对教育学的热情。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教育史的分值只有100分,但是考点非常大,先看就可以先减去大头了。吴老师的书也基本把大纲的外国教育史的考点覆盖了。700多页,我基本上规定自己每天20-30页,一边看一边填写大纲要点。D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儒德、陈琦这本书的前十三章基本上覆盖了考点。有人说看这本书最崩溃,对我却不然,所以说别人的话只是建议,只有亲身实践过才有发言权。我每天

10、看50页左右的心理学。它每一章后会有几题练习,对于知识点复习比较好。刚开始接触教育心理学,的确不是很好懂,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它挺有意思的。E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这本书是所有教材里最薄的。看书的速度也可以很快。它与大纲的考点比较接近,但是还是有不少知识点需要到别的书里去找。教育研究方法是门实践的学科,我觉得它的考察也是以应用为主,所以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要提醒的是,要买的书里有“导论”两个字,否则就不是同一本了。F 2010年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我3月开始准备,那时2011年的考纲还没出。自从2007年统考已有4年,考点制定的比较成熟

11、了,推测2011年的变化应该不大,所以我先买了2010年的。后来证明我是对的, 2011年和2010年的考纲没有任何变化。尽管这本书是最薄的,但是我敢说他是最重要,看它的次数也是最多的。看到最后它的封面脱落,基本上每一页都发黄、有破损,很有成就感。G 2010年教育学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因为教材无法把所有考点覆盖到,我从5月开始看大纲解析。很多人说北师大的解析不好,个人觉得还不错。统考5年了,各个出版社的解析还是“抄书”很严重,从教材上直接复制下一段一段的话。所以看教材很必要,做过2011年真题就会发现有不少选择题是从解析上找不到的,只有教材上才有。北师大解析最大的问

12、题就是练习题中的简答、论述题没有参考答案,需要自己在教材中去找。而且它在考点后标明的“重点”、“识记”等字样,仅供参考,不要太在意。H 2011年教育学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解析,厦门大学出版社一本解析是远远不够的。我选择厦大解析,一方面是因为他每一章后有练习题,而且答案详尽。另一方面是因为每章后有相关真题解析,以及书后附赠2007年至2010年真题和答案,方便我在考前再次研究。实话说700多页的解析还是有不少“废话”,没有北师大的精简,而且错别字不少,但是看得出他们的诚心。I 三人行冲刺班资料我报了三人行教育学的冲刺班。冲刺班的资料很薄,我边听视频边看了1遍后,又自己看了1遍。辅导班的选择着

十七哥教育学考研买课

13、实花了我不少心思,最后还是选择了三人行。关于辅导班的事情后面再提。5.各科复习经验(1政治政治的复习我是从8月底看大纲解析开始。有几个室友参加暑假的强化班,看着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很慌。但是我知道像政治知识点识记之类的事情是急不来的。所以我还是很阿Q的安慰自己,时间仍然还有很多。我觉得记忆的好方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复。我大纲知识点看了2遍,做了一部分题,感觉不太好,脑子里完全没有政治知识体系,一团浆糊。眼看着12月马上就要到了,我心里很紧张。为了理清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我报了冲刺班。连续两天,听了老师的讲解,脑子里的考点清楚了不少。但是因为辅导班时间有限,单单靠老师蜻蜓点水式的概括

14、,根本是不够的。“功夫在课外”。上完辅导班后我认真看完了冲刺班的资料,开始了辅导班老师所划的重点知识的背诵。元旦后,各个辅导机构的点题书都陆续出来了,大家可以都试着做一下。我在政治上花的功夫不算最多,可以说它的投入产出比是比较高的。学习建议:A 别想一口吃成大胖子。别指望你看了几遍就能滚瓜烂熟。量变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有质变,所以一定要重复一定的量。B 我每天11点准时躺下,但是那时寝室楼还是很不安静。既然睡不着,我就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我白天边读冲刺班的资料边用手机录音,晚上闭着眼睛边听边记。有时醒的早睡不着,我也会听政治录音。C 有人能把知识点一字不漏的背下来,我做不到。对于记忆的事儿,我都是靠

15、重复看,到了一定的量后,自然能记住关键词句,就能说出个大概了。政治知识点很多,如果知识点一个一个过关,太慢,又没成就感。当然单单眼睛看,效果也不好。我一般都是拿着尺子,边看边划出重点词句,嘴巴也会轻声念叨着这些关键词。考研后我的尺子的刻度已经都磨掉了。(2英语我对英语的期望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在英语上花的功夫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初中、高中、大学四六级以来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最后的成绩勉勉强强吧。其实考完后我就后悔,英语作文背的好几个句子应该用进去的,但是一紧张,都忘了。有篇阅读理解我的5个答案全是D,害的我做完型的时候也一直在想这篇文章,导致完型有好些都是猜的,没静下心来看。学习建议:A考研英

16、语和以前的英语成绩没有直接联系,要记得千万别把四六级成绩做参考,因为考察的方向、出题思路完全不同。我的成绩没有想象中好,可能也与自己心中一直的优越感有关吧。所以如果你四六级不太好,甚至没过,不代表你的考研英语不会过线;如果你的四六级很好,托福啊,雅思啊都不错,不代表你的考研英语一定能80多,90多。自卑和过分自信对你的考研都是不利的。B 相信真题的价值是众多过来人强调的。我也不能不强调。我英语的学习资料除了单词之外,就是真题了。考前真题看的次数(包括做的次数至少5遍,其中摘出的单词、长难句看了至少4遍,几个很好的句型我也背了下来。C 作文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的,我每周写1-2篇,题目都是真题。

17、然后自己点评,看三本解析中的范文,记下好词好句,再修改自己的文章。D 充分利用同学资源。室友的朋友报了英语点题班,我们从她那要来了资料,然后根据辅导班老师给出的热点话题写下关键句、词,最后熟读、背诵。与同学之间交流资料是节约时间的好方法,“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我始终相信。(3教育学专业课前文中提到过我的记忆方法理解、重复、记住关键词句。对于专业课也是这样。教育学有300分,五门学科教育学原理100分,教育史100分(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40分,教育研究方法30分,有30分的任选题(心理学和研究方法各一题。全部都是文科的知识理解记忆,如果真的靠死记硬背是拿不了高分的,如果一点也

18、不记那成绩也不会是理想的。我的本科是食品工程,从工科一下子跳到文科,学习方法上需要很大的调整。我首先是看教育学五门学科的教材,先做到入门级,对教育学有个初步了解,然后看大纲解析,做笔记,最后看笔记,列大纲、做习题,最后再看大纲。粗略一计,在考试前,我每本教材各看两遍,两本大纲解析各看2遍,看学姐的笔记1遍,修改笔记两遍,看笔记4遍,做习题两遍,最终考点复习次数大概有10遍以上。学习建议:A 各科复习方法:(1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头戏,同时,这门学科也是比较灵活的,很多人反映,大纲里要求的东西要在好几本书里才能找全,比较琐碎。我买的是二王的教育学,它与考纲的考点不是很接近,但是入门还是不

19、错的。原理中主要的考点我是通过整理学姐的笔记以及两本大纲解析而得到的。(2教育心理学是比较灵活的学科,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那本1-13章都要看,对着大纲找对应的部分。刚开始我看的不是很懂,坚持下去我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里面有些案例能加深印象。其余找不到的考点我看的是学姐的笔记以及两本大纲解析。(3研究方法重视实际应用,从07年和11年的统考试卷中可见一斑。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看书,更重要的是应用。10、11年有了研究方法的选择题,对于基础的知识点也是不能放过的。主要以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主,大纲涉及到但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没有的部分,我参考了学姐的笔记和两本解析。我教育学研究方法最后

20、看的,要注意结合实际。(4教育史当作故事书看。教育史需要大量记忆很多东西,但知识点不是特别的难,但要多注意中外的对比,以及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对比。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基本上可以涵盖大纲知识点。看完两遍简单的背点基本概念以及理清历史顺序,第三、四遍结合着做题和背诵(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思想比较、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的思想比较背第一句,后面的结合史实和你的理解,第五遍自己给自己划重点。B大纲没出来前,可以先以去年的大纲为准看基本教材,能看多少是多少,把要点用铅笔划一划。在大纲出来后市面上没出来大纲解析前这段时间很重要,自己先对着大纲在各种基本教材上找答案,然后,会有一部分在书中找不到答

21、案的可以在解析等材料中找答案,总之,就是综合各种材料总结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大纲解析。C能给一个没学过教育的人讲明白你看的内容,就标志着你看的够了D第一轮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我是在5月底完成的。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第二轮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这一轮从暑假就开始了。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

22、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第四轮每个考点后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大概单面的A4纸有70页,这份简要笔记我是在考前半个月整理完毕,考前看了3、4遍。6.复试经验表现的大方、自然、谦虚肯定没错的。华东师大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是合二为一的,我表现的比较紧张,老师很和善,重复她的问题,总体上我表现的不是很好。专业课的笔试是5道论述题选3题,A4白纸随你写多少。我选的题

23、目是关于数学史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其实考的就是你对于新课改的一些想法,所以了解我国课改的进展是很重要的,当然阅读导师的论文也是必须的。总之,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答出特色就行。专业课的口试是在我导师的办公室进行的,总体上气氛比较轻松,就是老师想更深的了解你,所以我深呼吸了下,就不紧张了。导师告诉我他的父母和我是老乡,我一下就感觉好亲近。导师让我自我介绍,然后问我为什么从食品考到教育学来,最后问我有没有发表过论文,最近你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另一个老师问我认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答了要形成正确积极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要发现他

24、们的闪光点,然后用他们的长处来激励他们弥补短处。可是那个老师觉得我的答案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我诚恳的承认对于数学教育还没有想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小插曲:13号下午参加综合能力测试的时候,系办的老师进考场来提醒我们14号的专业课笔试及口试,一定要认真对待,今年生源好,会刷去很多人。然后一一针对课程与教学系的每个方向,予以提醒。问到数学方向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女生举手,她问我本科专业,当听到“食品”的时候,她惊讶的说“你胆子真大啊,没有数学背景的还敢考数学教学,明天做好心理准备吧,如果对手是数学本科的,肯定不会要你的”。听了她的话,我的心一下子就 凉了,考完能力测试,我冲进厕所,哭了一顿,安慰自己不

25、管怎样不能放弃啊,一定要给自 己的努力一个交待,无论结局如何。事实证明,导师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 研究兴趣。当然还是要提醒大家,报考时也要看清,不要盲目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是很有 风险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 我想说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 当你找到了适合你自己的方法的时 候,也就是发现了最好的方法。考研路十七哥教育学考研买课,教育学考研经验,选择的是对是错,没有人能告诉你,只有你自己体 会过了才会明白正误,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过之后才能知晓。衷心的希望学弟学 妹们心想事成。 最后, 用一句话结尾吧, 是我知道成绩后, 我姐姐送我的一句话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十七哥教育学考研买课,三千越甲可

说一下自身情况。目前研二在读,以初试400+,复试第二的成绩上岸,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与去年上岸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的心得,详细介绍了面试相关流程、题目汇总及实用答题建议,给大家些参考,该回答稍有些长,全篇干货,建议点赞收藏后详细阅读。☺

一、是否要准备复试?

复试过后的估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关系到我们是否要准备复试、如何准备复试。

客观题估分不用说了。主观题估分建议大家估一个最低分和最高分,将自己最有把握拿到的分数先算上,然后再将不确定的分数加上,根据最低分和最高分来评估自己进复试的可能。

如果你不是有一个科目没去考,或者主观题根本就没写—也就是你确定自己没办法过国家线的情况,这可以考虑先不准备复试啦。即使有一点过国家线的可能,那么就要将复试重视起来,就算一志愿不能上岸,我们还有调剂的可能呀。毕竟考研越来越卷,能早上岸就早上岸,不要放弃一丝机会,熬过了复试你就是研究生啦。

注:初试分数很高的朋友们也不能轻视复试哦,也是要全心准备的,毕竟每天高分被刷、低分逆袭的也不在少数!

二、复试准备时间

12月底初试结束后可以先放松一小段时间,毕竟努力了一大年你需要也值得给自己个奖励,“放松一下,是为了下一阶段更好的开始”。

但要注意是:千万不能一放松就刹不住车啦,完全把复试搁置在一边不管是不行的!建议过完元旦就可以收收心初步准备起来了。这个时候每天可以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用太紧张,先大致了解复试相关流程及通用问题即可。

如果有笔试的话,最好是在春节前能把笔试的书买齐,不然的话就只能等到春节过后快递恢复再买书,那时候快递积压、物流不稳定,收到书的时间也不太确定,这样或多或少的耽误进度,可能带来焦虑,就落下别人一小截啦。

三、正式复试时间及大致流程(文章最后附有详细流程图,辛苦下滑查看)

每年的复试一般在2月多进行,同时会公布国家线。

每个院校/专业会有自己对应的专业分数线,过了院校分数线进了一志愿复试的就准备一志愿的复试;

没有过一志愿但是过了国家线的可以准备调剂,调剂分为A区和B区,

如果是低分飘过一志愿,建议一志愿和调剂两手准备。

另外,A区国家线没过但是过了B区的,可以选择B区的调剂!

四、复试准备(一)咨询直系学长学姐

每个学校的复试都有不同,找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搞清楚复试风格(老师们提问的风格以及复试的禁区)、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及老师爱问的问题等,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复习效率。

(二)老师论文及相关专业书

你报考院校老师的论文要详细阅读、对应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报考前选择了相应的老师,那么你选择的老师的研究方向及论文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吃干抹净教育学考研复试常见问题,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汇总!!全篇干货,很大程度上会问到,当年我的老师就问的是她论文的相关内容。

相关专业书也可以阅读1-2本,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或多或少的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回答,会增加老师对你的喜爱度哟~

(三)毕业论文

你的毕业论文很大可能成为老师提问的方向之一,毕竟老师通过你的学术论文可以判断你的学术水平,如果表现的好,会成为加分项!

(四)自我介绍/综合面试/专业课问答相关问题准备(见下文,会详细介绍各种问题及相应的回答方法)五、自我介绍

面试通常都以自我介绍开始,所以第一步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研究生自我介绍的本质是向老师们描述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目的是希望通过简短的几分钟在复试的开始给老师们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最起码是一个还不错的印象。

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一篇发自内心、自信并且自然的自我介绍。你需要把自己的闪光点在简短的几分钟展现出来,可以描述你的家乡、大学经历、实践经历、读研的原因、理想抱负甚至是你平时的爱好等等;文字表达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藻,最主要的是要做到句与句之间流畅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逻辑有层次,整体上真实易理解。

ps:如果之前获得过奖项加进去是一个加分项,但是没有也没关系,不必因此忧虑,各人有各人的皎洁,你有的特点可能其他人也没有,这不是必须的。一份好的自我介绍并不是你拥有多厉害的头衔,而是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让老师知道你有能力并且很希望能成为他的学生并在此读书深造。

自我介绍的大致框架

开场白+基本信息—本科经历/工作经历(科研+实践)—择校原因+读研规划—结束语

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各个院校规定的自我介绍时间也不同,所以上面的框架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适当的调整。举个例子,有些同学的在大学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并且考的是专硕,就可以重点强调自己的大学的实践等经历;有的同学大学期间成绩非常好,也参加过课题,就可以说自己的科研经历;有的同学是已经工作几年之后才去读研的,也可以突出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动手能力等等。

总之,突出自己的强项,尽量不提自己的弱项,因为老师可能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对你进行提问,能避免就避免;

模版:2022北大复试学弟自我介绍样本:

各位老师好,很高兴能获得这个宝贵的面试机会!我叫李华,来自xx省xx市,本科就读于xx大学经济学专业。

在本科期间,我学习了XXX等专业课程,并均取得XX分以上的成绩,年级排名为前XX%。因此,我具有进一步深入学习XXX的能力与兴趣。

在实践方面,我曾于大二期间参与XXX竞赛,提交了一份关于XXX的调研报告,获得了XXX奖。在这个活动中,我对我国的XXX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从数据中挖掘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也曾两次在暑期跟随老师在XXX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记录XXX相关事宜,为课题组的学术写作提供数据支撑,被评为xxx。这些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学术写作能力以及与同学老师沟通合作的能力,有助于为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乐于奉献的伙伴,他们给予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使我更加坚定了用自身所学来帮助他人的志向。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加剧,地缘冲突频现,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由此我深深地感受到xxx的重要性。因此,我衷心希望研究生阶段能够去学习xxx,也有志于运用自身所学来亲眼见证乃至推动世界格局的转变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北京大学是学子心中的学术圣地,而在xxx研究中数十年深耕自己领域的老师和胸怀家国的同门,也无不使我心驰神往。我真诚希望能够进入北京大学继续进行xxx的学习,也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绍,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六、综合问答/综合面试

综合问答大致包括:个人相关、本科/论文相关、研究生相关、规划及陷阱类问题等。

学长总结了一份综合面试的题目汇总,可作为参考;(后面有答题详解例题)(一)个人相关

1、你最大的优点/缺点是什么? What are you /?

2、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your ?

3、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What's your hobby?

4、你的英语/(某一科目)能力水平怎么样?

5、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Who has you most?

6、简要描述一下你的家庭情况? tell me about your ?

7、你认为自己的性格怎么样?

8、你的人生座右铭/人生格言是什么?

9、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

10、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

11、你的偶像是谁(敬佩的人是谁), 你为什么崇拜TA?

12、你去过哪里旅游?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这个地方令你印象深刻?

13、是否有男朋友/女朋友?读研期间对于婚恋有什么想法?

(二)大学/本科相关

1、介绍下你的本科院校?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

2、介绍下你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某一部分? give a brief of your .

3、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What is your in ?

4、谈谈你的本科经历。///大学四年,你都做了什么? ///你是如何度过你的大学生活的?

5、如何评价你的大学生活?

6、学习之余都会做什么事情? (本科时课余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7、本科的专业是什么?你本科所学专业的重点?谈谈对本科专业的认识

8、在大学期间有哪些科研、比赛、实践/项目经历?//本科期间有哪些社会实践和实习经验?//有什么收获?

9、你在本科期间有论文发表吗?有的话,详细介绍下你的论文

10、为什么你的本科成绩看起来不高?

11、你为什么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四六级如何做到高分的?

12、你本科期间最喜欢/最不喜欢的课程是什么?

13、你本科期间最比较好的课程和比较差的课程是什么?

14、本科期间是否经常去图书馆?

15、你对本科学校所在的城市有什么了解?

16、本科期间你是如何平衡个人学习和生活的?

17、大学生活中让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18、是否加入学生会、社团?是否担任班委? 对你有什么启示?

19、介绍一下大学期间最喜欢/最尊敬/印象最深的/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影响最大的一个同学?

20、过去几年里,你认为你的专业领域有什么变化?

21、在学校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

教育学考研复试常见问题

(三)考研/研究生相关

1、为什么考研?/考研的初衷是什么?What is the for your ?

2、你打算怎样度过研究生阶段/你的研究生计划是什么?How do you plan to spend your time?

3、你为什么选择报考我们学校?/你报考本校的原因?

4、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跨考这个专业//谈谈你对这个专业的认知

5、如果你和老师意见出现不合,你会如何处理?

6、在读研期间你会如何平衡你的学习和生活

7、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你会怎么做如果这次考研失败,你会怎么做?

8、你认为你的本科专业和目前所报考专业有什么关联性(针对跨考生)

9、你认为跨专业的优势和劣势?

10、谈谈疫情对于本专业的影响

11、考研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12、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13、你对报考学校/学校所在城市的印象?

14、你为什么考研英语成绩/专业课成绩这么高?这么低

15、为什么你的复试笔试成绩这么高?这么低?

16、你为什么不就业而是选择考研?/为什么就业后又辞职考研?

17、你为什么二战/三战? 作为二战/三战生你有什么优势?

18、你能否接受调剂?为什么?

19、调剂录取后,你会不会觉得心里有落差选择放弃

20、家里是否知道你考研?是否支持?

(四)未来规划类问题

1、你打算怎么度过研究生阶段?/有什么规划?

2、如果这次面试没通过, 你会二战/三战吗?

3、研究生生活对未来有哪些重要性?

4、毕业后的职业方向,你会选择本专业就业吗?

5、你是继续准备读博还是就业?为什么选择读博/就业/创业等这些路

6、硕士毕业后你想做什么(三年后或者五年后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

7、如果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你希望收获什么?

8、如果你被淘汰了,你打算怎么办?

9、相比其他同学,你读研比较晚教育学考研复试常见问题,读研期间的规划跟其他人比有什么不同?

(五)陷阱类问题

1、针对此次面试你做了哪些准备?

2、你认为在这次的面试中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3、你认为自己有机会通过此次面试吗?

4、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可以给几个理由吗?

5、你意向的导师是哪位?是否了解?为什么选择这位导师?

6、假如未选择到心仪的导师怎么办?

7、如果你和导师的一件有分歧/意见不合,你会怎么做?

8、老师认为你刚刚提出的观点片面,你有什么想法?

9、如果有机会让你向在场的老师提问,你会提问什么?

10、你认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11、你目前取得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怎么看你现在取得的进步/没多少成果?

12、在读研过程中科研压力比较大时你会怎么处理?

13、你认为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有哪些不同之处?

14、如果你拿到了不喜欢做的项目,该怎么办?

15、研究生没有专科生/本科生赚钱赚得多,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6、关于学术诚信问题,你如何看待?

17、你是一个乐观/有自信的人吗?

18、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成功?

19、和名校的学生相比,你认为你有什么优势?

20、你认为疫情给XX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六)工作相关(应届/未参加过工作的不用看啦)

1、为什么辞职考研?

2、你的工作和你报考的专业有什么相关性?

3、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4、怎么平衡从职场人到学生的身份转变?

5、你的年龄比其他人稍微大些,会有年龄焦虑吗?

上述面试问题需要充分准备!!!!下面以真题举例:你最大的优点/缺点是什么?What are you /?

·回答思路:当老师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某一个具体事例展开说。

优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事例来说(坚持、做事沉稳、细腻等等);

尽量避免“努力”,通过初试的大家都很努力,所以这个可以尽量不说;

缺点的话,尽量不要说影响学业(比如拖延症),可以说一些自己的表达/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内向等)

✮范例:

关于我的优点。首先,我非常冷静和内敛。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意料之外的事件时,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另外,我会每周制定计划并且严格完成计划。当我决定做某事,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会克服它。除此之外,我还具有同理心并且很乐观,因此我可以与他人愉快相处,并且乐于助人。

我觉得我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自信。在考试或者演讲之前,即使我已经练习了一遍又一遍,我总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但是我现在在努力改正。比如,我会更多地和朋友分享完成一项任务的感受,会回顾在其中做的好的点,运用更多的理性分析,而不是沉浸在焦虑的情绪中。

First of all, I am calm and . I have and when an and .

, I will make a plan for every week and the tasks to the plan. Once I , no what I , I will it.

In , I am and so that I can get along with and help .(优)

I think my is my lack of self-. When with , I focus on my and them. an or a , I fear that I’m not doing well. Even I’ve it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I'm to it. For , I share more with my how it feels to a task, what I did ,and use more than in .

☟推荐以下几个单词:

:

坚持/ 勇敢/ 具有同情心 / 乐 观 的 / 热 情 的 / 热 心 的/ and 务实的和诚实的/ 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

:

feel in 内向/ 固执/have some the exam 考试前有些焦虑/too plain 过于直率/ frank 过于 直率/shy 害羞/lack of self- 缺乏自信

七、专业课/热点问答

各个院校的专业课考核形式不一样的,有的抽题问答,有的老师直接提问,有的要笔试然后提交给系秘书,大家对照自己学校的要求自行对应准备即可。

典型例题举例:

以社会热点为例——今年年底,一款机器人对话模型火爆全球,人类初步实现了与机器人交流,你是如何看待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AI)?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5281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6日 下午3:11
下一篇 2024年2月26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