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之辨析题(文都比邻版参考答案)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019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辨析题《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311模拟试卷(一)》《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习题提高卷》《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311模拟试卷(二)》《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67《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82

2019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

辨析题

(文都比邻版参考答案)

46. 道德不可教

参考答案:

(1)该观点是错误的。

(2)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其次,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即最高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美德的人,并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促进道德的完善。

(3)再者,从教育目的来看,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道德是立身之本,既要通过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又要通过其他渗透类的途径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4)综上,道德不是不可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学以及环境渗透等途径,以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自我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311模拟试卷(一)》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40

47. 依据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授人类文化遗传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

(1)该观点是错误的。

(2)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要素教育既要求初等学校为每个人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例如,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儿童对母亲的爱2019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之辨析题(文都比邻版参考答案),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

(3)要素教育思潮是指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活动。该教育理论主张学校课程的核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而学生应该系统地掌握这些文化共同要素。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中,要素主义教育家特别强调“新三艺”,即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

(4)综上,两者是不同的教育理论,其教育主张和教育的代表人物都不相同。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习题提高卷》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56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57

48. 加涅的“智慧技能”就是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1)该观点是错误的。

(2)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就是习得的能力或性情倾向,可以分为五类。其中教育学考研统考,智慧技能即是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识。

(3)程序性知识也称为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它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属于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4)综上,从广义的知识概念来看,程序性知识包含了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因此,两者并不是相等的概念。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311模拟试卷(二)》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67

《文都比邻2019年教育学阿范题:刷题宝典》p182

往期阅读

点击图片进入历史文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目大纲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0综合课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0物理教学论之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7电子线路基础(模拟、数字)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7发展心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6政治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动物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3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4教育管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史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统计]数理统计(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管理学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概率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6学前教育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9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0汉语与文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宪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0俄语理论(语言学基础理论、文学常识)考研真题汇编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54汉语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85科学社会主义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32统计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5数学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6自然地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无机化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2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7旅游学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旅游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中国古代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9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之教育技术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2刑法总论与民法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8管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2生物学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79概率论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经济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无机化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加试)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政治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69专业基础二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7世界设计史与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3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0汉语与文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组织行为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政策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5数学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7经济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54汉语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68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方法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67管理学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3基础英语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遥感概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3土地管理概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2普通生物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分析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242日语(二外)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3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宪法(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刑法学(含总论、各论)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6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9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资料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学史(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资料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民事诉讼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课:概率论、抽象代数、复变函数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3专业英语考研真题汇编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法理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86国际政治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植物学(加试)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商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1有机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化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分析(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6中外美术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5中外新闻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45普通生物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金融]统计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教育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4中外音乐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73C语言程序设计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8普通物理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土地管理专业综合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综合课:高等代数、数理统计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国际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243法语(二外)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宏观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46文化产业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8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9公共政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0汉语与文学基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75社会学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8历史学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行政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44政治学概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2地方政府与政治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4和声与音乐作品分析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30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7艺术创作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4高等代数考研真题汇编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84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74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0细胞生物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6量子力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2社会保障基础理论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24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统计]计量经济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9地理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3中共党史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C程序设计(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汉语(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51生态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64艺术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9物理化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15小学课程与教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25中外音乐简史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44化学教学论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38信号与系统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05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代数(加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02法理学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0859土木水利《复试暖通空调》考研复试仿真模拟5套卷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7数学分析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870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含专业英语)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42中外美术简史考研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参考资料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考研复试参考资料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 China ),简称“华中师大”[1],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郝芳华。[3][4]校训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5]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武汉桂子山和鄂州梁子湖两个校区。[6]截至2016年9月1日,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7]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8个教学科研单位,75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5]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1]曾培养出吴一坚、梁达松、朱玉祥等杰出校友。[8]

华中师范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61名[9]、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0名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建有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290余万册;馆藏古籍图书9105种,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所藏(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清)浦龙渊《周易辨》二十四首四卷为全国孤本。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平台。[4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2011)收录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H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

《教育财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

以及《近代史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数学通讯》、《中学生英语》、《教师教育论坛》、《外国语文研究》。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校徽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设计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 China ”,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印篆“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寓意学校主要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

汉字为象形表意文字,校徽中“华”字似宫房屋舍,“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校训

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学以致新,师者育人,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

校歌

华大新校歌

南湖浪涌,桂香灵动,百年求索路,桃红李白映苍穹。

仰望星空,立言立功,江山任指点,青春飞扬别样红。

华大正葱茏,博雅为我宗,大爱生为本,长风送鲲鹏。

原华中大学校歌

母校华中,鞠育劬劳无穷。长路漫漫,我惟校训是从。牺牲服务,报国尽我精忠。表彰博爱,促进世界大同。

同学兴起,立德立言立功。当仁不让,发奋天下为雄。锄强除暴,再见祖国兴隆。扶倾济弱,促进世界大同。

校园民谣

《南湖秋月》

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一片蓝梦乡。万籁都寂静,暖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目大纲,灯火几扇窗。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伴月任徜徉!

花已开放,夜正安详,桂树中捧出一朵蓝月亮。小草都睡去,浪花还荡漾。云彩轻飘动,相思已成行。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好梦共珍藏!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缤纷好梦共珍藏!

校庆

《华中师范大学章程》第一章第十二条规定学校校庆日为每年10月2日。2013年10月2日,学校举办110周年校庆庆典。[47]

精神文化

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

2003年百年校庆时,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将华师精神提炼凝结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八个字。它是一种有形的规范和无形的魅力,凡是华师的学子和校友都从中无不感受到与自己的一种情感上的维系与观照,从学缘上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思想源泉与学识依托。它除了包含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广博高雅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人师表的重德精神,立德树人的育才精神,海纳百川的兼容精神之外,还有全面发展的博学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温暖人心的博爱精神等等。

忠诚博雅:忠心而致诚,博大而高雅。它显示了一种修养、气质和精神境界,意味着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从过去的“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到今天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乃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味着志趣高雅、风格高尚、气质不俗。它是华师人独特的个性。

朴实刚毅:质朴而坚实,刚强而弘毅。体现的同样是一种品质、修养,讲究的是一种气度和内在的阳刚之美。“朴实”是对华师人淳朴、实在、踏实等品质的概括;“刚毅”则反映了华师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在困难和逆境中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毅力和精神。一方面不事张扬,踏实做事;一方面持之以恒,有所作为,正是华师人百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并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

华师校训与华师精神作为华师人的群体意识、人格共性,在不断闪耀着光辉;作为华师人的精神力量和理想追求,在新的世纪发扬光大。

教育学考研试卷,《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以下是由阳光网小编整理关于《教育学》期末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2、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是基本矛盾。

3、教育科学是以 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有两个,它们是: 、 。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 、阶段性、 和个别差异性。

6、为了判断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探寻儿童的“ ”理论。

7、课外教育的特点是组织上的自愿性、 、活动的自由性、形式的多样性。

8、教师的劳动价值在于: 、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二、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1分,共15分)

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社会 B、环境

C、遗传素质 D、教育

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9、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10、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11、“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2、“拔苗助长”违背了 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3、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

1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的 负责。

A、 思想品德发展 B、身心发展

C、智力发展 D、 全面发展

15、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发现教育问题,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研究教育学考研试卷,《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并以研究成果指导自

身实践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双轨制

2、义务教育

3、教学

4、教育合力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2、简述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3、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4、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教育学考研试卷,共30分)

1、谈谈你对德育过程基本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教师劳动特点的理解。

六、实例分析(13分)

“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队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

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

%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教育学》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教与学的矛盾

3、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5、不均衡性 6、最近发展区 7、内容的广泛性

8、发展价值 9、教书育人

二、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1分,共15分)

1、D 2、C 3、D 4、B 5、B

6、 B 7、C 8、B 9、A 10、D

11、D 12、C 13、D 14、D 15、D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双轨制

双轨制,就是把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和要求,构成学制上两个不同的’轨道和系统。

2、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

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4、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

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在于:

(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2)指导教育实践;

(3)推动教育改革实践。

2、简述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到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5)加强改进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

3、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4、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3)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4)教师要开展教育科研。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你对德育过程基本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2)德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性。

(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4)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每个要点各2分,展开论述给3分,有自己看法的给3分)

2、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教师劳动特点的理解。

答案要点: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等特点。(2分)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复杂性所决定的。(2分)

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

教育效果。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还表现在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断创新上,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3分)

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的劳动具有长远性,这主要是由于人才成长周期长的原因。教师应树立长远的观念,与其

他教师密切合作,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分)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示范性。他要通过师范的方式,以自己的才学、能力、品

德去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学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来自于学生的“向师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贯穿于教

育的全过程。(3分)

能结合自己体会举出实际例子给3分。不联系自己实际体会酌情扣3——5分。

六、实例分析(13分)

此题可从多角度分析:如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规律;扭曲教育功能;伤害师生关系;损害学生自尊、人格;增大学生心理

压力等角度展开论述。可多方面展开,也可选取其中一点深入论述,具体要求是:

1、观点材料相统一,分析过程运用所提供的实例作论据。

2、语言通顺、流畅。

3、言之成理。

【《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大学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2.教学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3.《特种结构》期末试题及答案

4.资本经营期末试题及答案

5.《美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6.C语言期末试题及答案

7.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8.教育学考研原理试题及答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7114.html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