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吧,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经验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但是面对教育学激烈的竞争,如何选择目标院校成为了考研中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我选择目标院校时主要参考了四个内容:院校教育学在全国的排名对城市的满意程度本科同学院排名接近的学长学姐录取的院校考试的学科通过对自己的综合考量,我选择了本科院校,相对难易程度最小,而且在面试中比较获益。

在大三的下学期我和许多小伙伴一样,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要去找工作,参加招聘会,还是随着考研大潮教育学考研吧,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经验,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迷茫的摸索中参与了几次招聘会,看见许多学校招聘的要求都是研究生,与家里沟通后,一致认为还是研究生在今后会有更多的选择权。但是面对教育学激烈的竞争,如何选择目标院校成为了考研中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下面跟大家具体说说我考研的心得。选择目标院校在选择目标院校前,首先是确定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教育学考研吧,一般就是你本科所就读的专业所对应的研究生的一级或二级学科,我是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选择了它所对应一级学科的研究生专业。我选择目标院校时主要参考了四个内容:院校教育学在全国的排名对城市的满意程度本科同学院排名接近的学长学姐录取的院校考试的学科通过对自己的综合考量,我选择了本科院校,相对难易程度最小,而且在面试中比较获益。学科复习方法考研涉及的考试科目分别是教育综合333、普通化学原理832、考研英语(二)、政治。相信很多初次考研的小伙伴也一定能够很慌张,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教育333涉及的书时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国外教育是、中国教育史。这几本书都属于文科性科目,多半为记忆。

其命题采用统一的大纲,但是每个学校自行出题,所以考研时各个学校的试卷都是不一样的,在这四门课中,教育学原理考的最多,分数占比也是最多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对教育学原理的每个章节都要好好学习,建议大家对教育学原理学到融会贯通。相关的书本相信大家已经在网上找的差不多了,而且在淘宝就可以买到。如果大家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的话,比如找不准考点或是缺乏自制力的话可以考虑报一个考研班,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并且有老师根据进度专门辅导,比如海文考研就是不错的选择。 政治政治的学习还是建议大家分为三步走,扎实学习。政治是公共科目,而且还是希望能够跟对手拉开差距。第一步:先把所有涉及的科目都看一遍,主要做到全面预览。对全部的知识分布有个大致的了解。第二步:强化阶段把重点知识进行反复记忆,比如常考的会议、文章、战略目标等等,然后形成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是与人民相关;根本性表述的一般是基于党的领导。并且对零碎的知识点形成逻辑框架。第三步:冲刺阶段。记忆重点内容,可以看一些机构的押题并背诵,最后一个月也是学习时事政治的重点时期。英语英语最大的价值在于真题。对于英语最好的学习就是:1.背好单词,尤其是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高频单词;2.研究好真题中的阅读答案。

英语的出题都是逻辑性很强的,比如今昔对比,当下更重要;作者的思维通常是小部分人的观点等等,需要大家多多总结相类似的知识点,帮助提高记忆力。英语作文可以买作文书,但是不要进行全书的背诵,可以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文,深刻记忆,并且自己模仿写一些作文,写出创意感的同时得到高分。 以上是学姐在考研备考中的心得,希望能够给认真读完的你些许的帮助,在考研阶段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学长学姐的学习资料获取途径和学习方法。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会理解考研的艰辛。希望认真付出的你,取得满意的成绩!

教育学的考研,教育学专业考研好吗?

教育学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好的。

教育学专业,和生物、化学、环境、材料这四大坑相比,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先来简单的看一下教育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方向。

1、公务员。公务员当中有很多跟我们教育相关的岗位,教委、教育局甚至是教育部,这些都是面向教育学院开设的。

2、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学考研专硕——学科教学等专业最为对口的一个方向教育学的考研,因为我们教育学的研究生懂课程、懂教育、懂教学、会管理,知道如何编排教案,还能设计、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所不具备的能力。

3、大学老师。考完研以后继续深造读博、出国回来之后呢,去一二线城市做高校教师也比较容易容易的,如果不考博,那么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去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当高校教师可行,在北上广深就不要想了。此外,教育学专业高等教育学专方向是专为大学辅导员而开设的。

4、出版社、网站、公众号的策划及编辑。在中国,教育是个大工程,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有教育板块,还有很多新兴的互联网-教育企业。

5、各大教育机构或自己开培训班。各大教育机构做辅导老师,赚的多,而且各个城市都缺人。以北京为例,在教育机构的教育学研究生月薪过万是很普遍的,基本上2~3年,年薪资二三十万是很正常的教育学的考研,教育学专业考研好吗?,如果你专业能力很强还非常努力的话,5年之后,年薪直破百万也不是什么难事。

教育学仍然是个好考专业的原因:

1、不考高数

教育学不考数学,这意味着在一年的时间内,全力以赴,是可以掌握专业课的基础知识的,考上的几率大大增加。

2、统考

(主要指学硕311、专硕333),统考最大的好处是固定的备考科目,真题好找,对于考生来说是最大的帮助,这样就不用费心巴拉的去各个学校找学姐,找回忆题,而且也会有较多的辅导老师分析统考真题,学习资料完全不用愁,也相对更公平。

3、教育学跨考基本没有歧视,教育学考研大约有70%都是跨考生。

教育学考研热点,一战380+上岸东北师范教育学

文|Z同学/凯程网课学员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本科日语,三跨考生,一战上岸东师,初试成绩380+,311考了215+,外语选的203考了90+。虽然在网上众多高分大神的对比下311看起来不是很高,但是东师今年稍微有点压分,最高分好像225+左右的样子。这一年的学习或多或少也得到了一些经验,所以来这里浅浅写一下。经验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大家自己判断取舍呀,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二、时间安排

我是从2月份左右开始决定要考研,然后3月份开始复习的。我把总的备考时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3月 -7月(基础)

由于上半年在准备日语n1,所以在七月份之前,我学311的时间每天也就是三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凯程的基础班,跟着做笔记,其实做笔记可能因人而异吧,我只是比较习惯看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会更熟悉一点,所以我选择了自己写笔记。

学习的顺序的话是和凯程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学习外教史、中教史,然后学习教心、教原、教研这样的一个顺序。我到七月中旬的时候其实只看到了教原,因为时间不够了,所以我的教研是在七月中旬以后才开始的。

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我认为就是打好基础(画重点!),有时间的话可以好好看一看课本,因为后面可能就没太多时间用来看课本了。可以先不用急着背书,当然有时间的话背一下当然是最好了。我是因为没太有时间,就只背了中教史。另外,这个阶段如果背书的话也不要抠着细节去背,只要把框架记住,就已经很厉害了,先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这样的宏观框架就行了。

(二)7月 -9月(一轮)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强化阶段,也是跟着凯程的强化班,就是巩固一下学习的知识,

然后补充一些在基础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

听课的话,这个阶段听得很快,因为基础班如果做好笔记了的话,强化班可以倍速听。

这个阶段我大概是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听课,由于我基础阶段,教育研究方法这一门课还没有学习,所以我在听强化班的同时呢,每个晚上抽出来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听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班。

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是一定要开始背书了,我每天大概是花三四个小时背书,背的就是每天听的强化课的内容,尽量要跟上强化课的进度。

第一轮复习背书方法:

1、过度学习。教育心理学中说过度学习1.5倍效果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知识点背5遍能背过,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多背2-3遍,当然,这个多背几遍也不用特意的去卡这个数字,只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再多背几遍这个知识点就行了。

过度学习2.0是我自己的方法,我是每天会背得稍微多一点,比如正常的话,可能背3个五星级教育家的思想,但是我就会背四个或者五个教育家的思想。因为人总会忘嘛,背的越多,忘的也多,但是记住的也更多呀。这个方法不一定科学,只是比较适合我。

2、框架我真的要强调100遍。框架真的太重要了,不管是对你第一次背还是第二次回忆,更甚至是考前的这个复习有这个框架,真的会事半功倍。在背书之前,先整体看一遍框架,让框架牢牢地印在你的脑子里,然后背书就是填充框架的过程,每背一遍你都会觉得你的框架会更牢固更丰富。

3、复习,及时复习、认真复习,我真的也要强调100遍。每天主要是复习前一天或者是前两天背过的内容,复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我自己忘了很多东西,不要急,遗忘是很正常的,经过复习的这么一个过程之后,其实大部分都能再记回来了。还有就是对当天背的知识的复习,我大概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这一段时间会看一下当天背的东西,整体的过一遍框架,尝试自己理解。背书千万不要死背,要理解着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回到教材中,看看

这一块教材里是怎么论述的。

其实背完之后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在后期一边学一边背,自己说出来的话,也能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了。回忆着填充框架,实在想不起来的地方,再去看书,好好巩固一下。如果有时间,我也会顺带着把前面四五天背过的内容稍微看一眼。

(三)9月中-10月中(二轮)

二轮背诵我给自己安排的时间是32天过完这一轮。大概每天出声背书的时间是三四个小时,还要加上每天晚上的复盘,也要一个小时左右。其实这个阶段可能是最痛苦的,因为发现一轮背过的东西可能都忘了。我当时经常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总感觉自己脑子像摆设一样,啥也记不住。但是没办法,还是得背呀-_-||

这一阶段真题班也开始了。真题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我要强调一万遍!我当时是不太了解真题班的形式,这个地方现在想起来觉得我当时安排的不是很合理,因为我还没有做真题,就听了真题班,相当于直接听老师讲答案,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做完真题,再听课,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第二轮复习背书方法:

32天背完一轮的话,每一个科目大概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其中,教原时间会多一点,教育研究方法的时间会相对少一点。第二轮背书是真的很痛苦,因为会发现自己一轮背的像没背一样,所以调整好心态也非常重要。

第二轮背书的话,白天花三四个小时背新的内容和复习前一天背的内容,晚上就拿草稿纸写今天背的内容,写主要框架然后自己在脑子里填充框架就可以了。

(四)10月中-11月10号左右(三轮)

这一阶段我是刚刚开始尝试自己写简答题和论述题,基本就是写真题,选择题的话,做的是凯程的应试题库还有高教社出的那个1000题。这两本书里的内容其实都会有和我们的考试内容不太一样的地方,特别是高教社的1000题,会有很多超纲的地方,当时做了好多,也错了好多,可以说狠狠的打击了我一下。

我的建议是自己取舍吧,其实我做题也只是为了求个心理安慰或者保持自己做题的状态,基本做的题都是和我当时背的内容不一样的,这样我一边背书还能一边复习别的内容,比如一段时间我在背教育学原理,那我可能会去做外国教育史的题,做完之后再去翻一翻外国教育史的笔记,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复习。

第三轮背诵会明显感到有质的提升,不会再有二轮背诵时候那么强烈的绝望感了。白天背书的时间可能会少一点,因为背书的速度快了。但是晚上基本都是用来复盘和自己默写,默写的范围是当天背的和之前背的。比如这一段时间我主要在背教育心理学,那我晚上除了默写当天背的教育心理学以外,还要默写一两节中国教育史,就是这样穿插着来背。

(五)11月10-11月20左右(四轮)

这一轮就是四轮背诵,具体的方法和三轮的时候差不多,只不过复习的范围更广了,除

了当天背的和以前背的,可能还要复习一下昨天前天背的内容。而且可以看到我大概用两周

就过完了四轮,速度是非常快的。

除此之外,就是一定要做真题,尽量在这段时间把真题的大题全都做一遍。一定要自己

写,自己思考。

还有就是热点,这段时间就要开始准备的,我是听的凯程热点课,学热点的目的就是对当下热点有大概了解,不用完全背过。因为最终热点出题还是要用我们学的教育学知识回答的。

(六)11月20-考试(冲刺)

这一轮主要任务就是背书无穷无尽的重复五遍,六遍,七遍。

这段时间我还做了很多套模拟题,特别是大题,一定要自己写、总结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模板,特别是论述题,一定要思考怎么样让自己的答案更有逻辑性,总结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

在背书背不下去的时候听凯程的冲刺班,通过老师讲解当复习用。其实去年这段时间我就有点懒散了,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也不是特别多,每天有时候还能抽出来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看一下课本,看一些小小的细节什么的。

三、关于笔记

笔记我觉得有两个重要的点吧:

第一个就是理解的基础上好好做笔记,有人可能会说做笔记等于抄凯程的PPT,其实我不这么觉得,就算我是抄的,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能自己写出来,也算是在自己脑子里造了个框架。就像奥苏伯尔说的,接受学习不一定就是无意义的学习,我们要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二个点就是做笔记的方法,一定要用活页纸,这样以后如果有什么内容增减或者改的话比较方便。不用太花里胡哨,自己能看懂就行,我是做笔记的时候会在旁边用铅笔写几个老师举的例子,这样帮助我理解。

四、关于看课本

众所周知,311考的题是越来越细(偏)了,甚至去年还考了幼童留美的时候,那些幼

童来自哪个省的最多。恕我直言,这些就算我看100遍课本,我也不会去记这些东西的。所以看教材的重点,我认为除了看一些常考的,有价值的,细小的知识点,最重要的是教材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看看他教材里是怎么对一个知识点这样展开论述的,也有利于我们以后写论述题和简答题。

我前期一轮的时候跟的凯程基础班,赠送的有讲义和教材,我主要跟着课程看讲义,对课本这方面有一些弱化,然后到快考试的那一段时间,我又看了看课本教育学考研热点,但是看得也不是特别细,潜意识觉得自己都学会了就粗略过了一遍,课本值得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做调整,不多说了。

五、关于心态

考研这个过程七分考知识三分考心态。现在看的话我看的很明白,其实当时也很难开导自己,处于一个比较焦虑的状态。所以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点,希望能帮助你们。

第一点,关于各种制造的焦虑。我背诵第一轮,背到教育心理学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已经把五本书背了三遍了。当时确实是被卷到了,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_-||之后我就尽量不再看他们说的各种进度了,自己安排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关于心态。当时我的状态是反复在我可以和我完全不行之间横跳,现在想起来是完全没有必要想太多,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好好走下去就可以了,只要坚持到最后都可以的,这句话也是我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有一个师姐跟我说的。

第三点,我认为热爱是最宝贵的。因为我本科是学的小语种,学的知识,在我看来都挺无聊的。学了教育学之后,是真的能感受到一些快乐,学着学着能感觉到自己对教育学的热爱又多了一丝丝,学起来也就更有劲儿了。

第四点,就是关于各种娱乐。我是考研的时候完全没有卸载过微博,因为每天已经够无聊了,如果没有微博,我真的会疯的,我每天还要靠看爱豆续命555。所以不要太压抑自己,偶尔玩一玩也挺好的,知识不会因为你玩了就消失的。(但也不要太放纵自己,把握好这个度)

最后就是时间安排。不要相信所谓的苦难文学,觉得受苦了一定会有好结果,自己的能力多大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清楚,考研这个过程最忌讳的就是尝试自己感动自己。当然因人而异,有人可以早起晚睡,有人睡觉时间少不行,这都看自己的状态。我自己的时间安排大概就是,八点半到教室,十二点左右吃饭,午休后两点半到六点,晚饭后七点半到十点多,每天大概是九个小时(还要偶尔摸鱼玩手机),对我自己来说的话,每天这些时间足够了。

总之呢,对我这个三跨考生来说,到现在这个成绩真的要感谢好多人教育学考研热点,一战380+上岸东北师范教育学,感谢徐拉比,感谢小高老师,也感谢我自己。这一年真的会有很多崩溃想放弃的时候,但是好在坚持下来了。所以呀,朋友们,“好事就发生在下个转弯”,继续往前走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647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7日 下午12:04
下一篇 2024年6月7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