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店,再谈东大街华侨商店被拆:西安城墙内,如何打破“囚徒困境”?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若置于更长的时间背景下,华侨商店被拆除的大时代背景,颇类似“囚徒困境”。在东大街见证西安55年发展的华侨商店,也在拆除之列。实际上,群光广场歇业,成为“东大街没落”的最后一击。群光广场开业前,城墙内商圈地位已然没落,人们讨论甚多。历史:“囚徒困境”的城墙内追本溯源,华侨商店拆迁来自东大街改造。其背景,是城墙内开发已陷入“囚徒困境”。如今,一个北院门街区的客流量,是城墙内所有商业体总和的N倍。

华侨店

文=城记智库雨林

作为西安唯一的“文物级影院”,和平电影院的焕新登场,让大家再度关注了被拆除的华侨商店。

同样是当年“西安十大建筑”之一,尽管有不少反对声,但仍未能阻止它在改造浪潮下的消失。极具讽刺意味着的,在其原址上建设的超大购物中心,短暂经营两年后黯然歇业。

若置于更长的时间背景下,华侨商店被拆除的大时代背景,颇类似“囚徒困境”。这些,值得我们思考。

见证:“一波三折”的变迁

华侨商店的命运,被定格在2010年。当时,《西安晚报》报道:

“2010年1月9日,炭市街综合改造悄然启动。在东大街见证西安55年发展的华侨商店,也在拆除之列。”彼时,高新、曲江和经开等开发区已基本成型,城市扩容和外溢趋势正在加快。

当时,西安高新和小寨商圈已诞生多个购物中心。这其中,小寨赛格在2011年启动,2013年开业。

华侨店

华侨商店拆迁实景◎NEWS

这个背景下,东大街启动改造。华侨商店从拆除到新开发购物中心的投用,真可谓“一波三折”,从未平坦过。

首先,是造成“两人死亡”的安全事故:

2011年9月14日,新华网报道——西安市政府9月13日,通报华侨商店拆除引发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施工方未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外围安全警戒措施,盲目实施房屋拆除所导致。

其次,是这历程中不断出现的反对声浪:

当年,是报纸占主流、BBS和博客全面兴起的时代。早年,当时有人策划了“华侨当拆不当拆的民意调查”。网络上,《拆了华侨商店好比割了东大街的肾,没了肾怎有精气神》广为流传。

最后,是最新投用的购物中心两年歇业:

2012年底,华侨商店拆除后,群光实业以2.35亿拿下这块土地,落户全国第3座群光广场。2017年10月16日正式开业之后,在2019年12月25日正式歇业。

华侨店

2019年12月群光广场实景拍摄◎摄影/雨林

实际上,群光广场歇业,成为“东大街没落”的最后一击。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认知。群光广场开业前,城墙内商圈地位已然没落,人们讨论甚多。当时,有个观点认可度较高——硬件不足:第一,皆传统百货,而非现代购物中心;第二,设施不足,尤其是停车位。

基于这个背景,群光广场一切看起来都万事俱备: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米,地上7层,地下5层。体量,当时居西安前三;地下停车位达1800个,城墙内之冠。

如果说,早期城墙内百盛等歇业,是老牌“百货”的先天不足。如此体量和规模的群光广场歇业,成为压倒城墙内商圈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囚徒困境”的城墙内

追本溯源,华侨商店拆迁来自东大街改造。其背景,是城墙内开发已陷入“囚徒困境”。

什么是“囚徒困境”?这是“非零和博弈”中代表性的例子,它设定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在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可能出现的情况: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合作),则二人同样判1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背叛),则二人同样判8年。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背叛),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但是,结果大都是“因无法互相信任,倾向互相揭发。”

华侨店

2010年开始的东大街改造◎来源/王涛

这点,西安城墙内曾经的三个“第一金街”非常相似。

古城墙内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长期是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钟楼和火车站为中心,形成东大街、西大街和解放路等多条知名的商业街,分别隶属碑林、莲湖和新城三个不同的行政辖区。

随着城市扩容、人口增加、电商时代崛起以及文保时代变化,城墙内商业下滑是必然。但是,沿袭传统模式、通过固投拉动经济是最佳驱动模式。于是,“囚徒困境”出现:

■若三方不改造(合作),保持古城格局,赢得未来效益;

■若三方都改造(背叛),各区有投资,但同质化竞争皆损;

■若一方改造(背叛),要求其它两区不改造华侨店,那么新商圈地位为改造者,其它无法获得短时投资效益。

华侨店

三个“第一金街”◎NEWS

其实,结果很明显:

在“三区”分管的现实下,必然会出现“重复建设和投资”,形成 “同质化竞争”——出现都号称“第一金街”笑话。结果华侨店,就是古不古、新不新,“一损俱损”。

西大街,2001年开始,打造为仿唐风格的“西北第一金街”;东大街,2010年下半年,碑林通过十几亿投资,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西北第一金街”。解放路,2010年10月,喊出打造“西北第一金街”。

如今,一个北院门街区的客流量,是城墙内所有商业体总和的N倍。新开张的易俗社街区,尽管遭遇多次疫情,但颇受好评。

命运:一个时代的轮回

所以,华侨商店的命运确实让人唏嘘。

据《西安市志》记载:1954年10月,中山大街百货商店(今华侨商店)建成开业,成为建国后西安市第一家新建的大型百货商店。

因东大街原名中山大街,当时市民称之为“中山大楼”。此后,“中山大楼”一直是西安城内三大百货大楼之一(另两个,是民生大楼和解放大楼)。上世纪80年代后,商店改制更名为“华侨商店”。

命运的转折,来自2010年。当时,有报道称:

华侨店

1980年代未被拆除前的华侨商店◎摄影/严建设

华侨店

曾经熙熙攘攘的东大街和华侨商店◎NEWS

据炭市街综合改造项目拆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介绍,像华侨商店、友谊商店等临街商铺,易地安置于解放路上的“民安大厦”和东门里的“东岳庙广场”内。

整体拆迁工作完成后,这块闹市中的黄金地段,将建设成为一个集国际精品、衣食住行乐为一体的综合百货商业休闲中心。18个月后,原华侨商店所处的位置会建一个绿地休闲广场,以方便游客和行人购物、娱乐。

新闻报道显示:“占地总面积43.7亩,拆迁单位和居民约206户,搬迁人口600余人,拆迁总投资7.83亿。”

华侨店

从反响上来看,易俗社改造颇受好评◎NEWS

华侨店

北院门街区,一直备受游客欢迎◎来源/小花摄影

如今看来,这里没有“绿地休闲广场”,群光广场至今仍在歇业,文物消失不见。

城墙内,那些曾经著名的大街,“改造一条、死掉一条”。大量同质化改造的背后,让西安城墙这张“金色门片”少了成色。所以,西安城墙内人气最旺的地方,可能就是两个地方:火车站和北院门。

如今,当西安迈入“双亿时代”:城市发展模式再重构,区域演变仍在发生。西安城墙内的“囚徒困境”,既受行政壁垒的制约,也与前瞻的远见有关。

在依旧的现实问题面前,在传统文化复兴和新的城市更新时代,如何避免这种“困境”,值得我们思考。

文=城记智库雨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1804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2日 下午12:02
下一篇 2023年9月22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