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附近特色美食,中国地方特色美食——武汉篇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小壹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武汉有哪些特色美食~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过早(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的面食。离“老通城”不远的江汉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汉人誉为“汤包大王”。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人称“煨汤专家”,是来自湖北美食之乡黄陂的祖传秘方。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长期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商贸重镇,明清时期的汉口被称为“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汉口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汉阳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

小壹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武汉有哪些特色美食~

热干面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提到武汉武汉附近特色美食,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热干面了,它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据说,上个世纪30 年代初期,汉口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

一个夏天的晚上,李包还剩下许多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面条煮熟后捞起来晾在案板上。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李包一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泼在面条上了。他当时灵机一动,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

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过麻油的面条放在沸水里烫热,再滤干水放到碗里,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辣椒酱、榨菜、葱、姜、蒜、酱油和香醋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惹得人们争相购买。

吃过面条后,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以后,李包便专门卖起“热干面”来了,还教了许多徒弟。几年后,有个姓蔡的徒弟在汉口满春路开了一家热干面馆,店名叫“蔡林记”,渐渐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

蔡林记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854号。其热干面,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过早(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的面食。

豆皮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

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名为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武汉黄陂的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

豆皮本是黄陂的乡土风味小吃,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楼的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人称“豆皮大王”。

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想尝尝正宗豆皮的人千万不能错过。再来一碗绿豆,这个早餐很可以了。

汤包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离“老通城”不远的江汉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汉人誉为“汤包大王”。

“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

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

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煨汤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汉的煨汤, “小桃园”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人称“煨汤专家”,是来自湖北美食之乡黄陂的祖传秘方。

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著名,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味,营养丰富。

豆丝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福庆和”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桥一带,以经黄陂风味的豆丝著称。粉质钦滑,味鲜可口。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三大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其他还有黄陂三鲜、黄陂糍粑)。

吃客唐鲁孙:“谈到吃牛肉,黄陂的牛肉豆丝,固然远近知名,上海弄堂汽油桶的牛肉汤武汉附近特色美食,中国地方特色美食——武汉篇,倒也货真价实,腴而不腻。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农家传统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

豆丝是用大米、绿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浆摊成饼并切成条状此时为软的湿豆丝,当然为了便于保存可切丝晾干成为干豆丝。

一般吃饭湿豆丝可以炒食或煮食,最好吃的是与牛肉或腊肉一并炒或煮,干豆丝就只能够煮食了。在湖北黄陂豆丝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做豆丝,飘出浓浓的年味。

面窝

武汉附近特色美食

老谦记是坐落在武昌司门口的一家风味小吃店,主要经营牛肉豆丝、面窝,兼管牛肉汤菜,随意小酌。

武汉人过早,最喜欢吃的是面窝。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19 世纪末。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他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价廉物美的武汉特色早点。

汉口江滩,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黄鹤楼景区相望武汉特色景观,武汉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景点,这几个必去,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是武汉市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汉口江滩公园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每年涨水季节都要被水淹,也成了一大特色。

武汉特色景观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因两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系武汉黄陂人,1946年称”黎黄陂路”。路长604米,16栋欧陆建筑物的背后均有故事。哥特式和洛可可式为主要风格。昔道胜银行曾为宋庆龄故居,”八·七”会址毗邻此路。

“街头博物馆”,其意为城 市发展及人文景观乃至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切实的、有深度的历史借鉴,使之发挥”存史、资治、教化”的功效。将具有特使历史和异国风格的建筑当做陈列品展示于街头,故名”街头博物馆”。

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武汉特色景观

古琴台,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武汉天地”集住宅、办公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于一体,是白领精英出没的地方。

武汉特色景观

江汉路位于汉口中心地区,始名于20世纪30年代,曾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诗名来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在此,还可见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是有名的商业门点集中区。

武汉特色景观

连绵几公里,各种商品绝对满足你的需求。

武汉特色景观

武汉国际广场购物中心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央商务区具有黄金商圈美誉的解放大道武汉特色景观,与毗邻的武汉广场、世贸广场共同组成了武商集团的旗舰商业组群–“武商国际摩尔城”。也是高端商品购物中心。

武汉特色景观

武汉市中山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旁,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国家重点公园。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26.8万平方米,水面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3%。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武汉特色景观

中山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前区是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景观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棋盘山、四顾轩、茹冰、松月轩等园林景点。中区是现代化的休闲文化区,以受降堂、张公亭、孙中山宋庆龄铜像、大型音乐喷泉和多组雕塑为代表。后区为大型生态游乐场,游乐项目达40余项,过山车、摩天轮、激流探险、豪华碰碰车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5682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