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特色青菜,武汉端午节美食旅游攻略:“没了”褒贬不一的户部巷,哪里才是最武汉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为排忧解难,我们制定了武汉两日游美食旅游攻略,希望既能体会武昌的白云黄鹤端午习俗,又能体味汉口的民国风情江城华章,让外地朋友一篇攻略在手,品尝地道汉派美食。美食家蔡澜先生称武汉为“早餐之都”,“过早”是武汉人一日中最为隆重的一餐,如过年一般郑重。

端午节,国人最重此者,莫过于楚地。赛龙舟、额间花钿、包粽子、品雄黄酒、悬艾叶菖蒲……

此时,外地朋友前来欢度小长假,会发现声名外在的美食街户部巷正在进行长达75天的升级改造,不免心生疑问——没了户部巷,哪里才是最武汉?体验最齐全的一月不重样的过早,该去哪儿?一眼都望不到边的虾庄,清蒸油焖蒜蓉,哪家“戳虾子”最正宗?长夜如水的宵夜要有什么姿势?……

而本地人在接待外地亲朋好友时,亦是被轮番轰炸,“到武汉来怎么吃怎么玩?”“什么线路最靠谱?”风景既要尽显武汉风韵,又要能够美食在侧,尽个东道主之谊,为毛这么难?

为排忧解难,我们制定了武汉两日游美食旅游攻略,希望既能体会武昌的白云黄鹤端午习俗,又能体味汉口的民国风情江城华章,让外地朋友一篇攻略在手,品尝地道汉派美食。我们的私人推荐如下:

一、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游玩指南:

黄鹤楼,武汉地标性建筑,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其后,诗人崔颢一诗让黄鹤楼天下闻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其实,经过风风雨雨,黄鹤楼几经毁坏,1985年重新落成的黄鹤楼仍是武汉旅游不得不看之景。登黄鹤楼,可以俯瞰古老的武昌城、长江大桥,当然还有滚滚东去的大江。

交通:乘坐公交线路电车1路、电车4路、10路、61路、64路(内环)、108路、401路、402路到黄鹤楼站。地铁四号线到首义路站。开车的朋友将爱车停在湖北剧院停车场,然后步行穿过地下通道,到黄鹤楼。黄鹤楼公园有正门和南大门两个进出口,南大门距离黄鹤楼公交车站更近些。另,黄鹤楼与首义公园和辛亥革命博物馆比邻,距离武汉长江大桥下的临江大道,步行约半小时,有闲情逸致的朋友可去游览。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蛇山西山坡特1号。

开放时间:

入园时间:4月1日-10月31日8:00-20:00;18:20停止入场。

武汉特色青菜

推荐美食,四季美汤包

推荐理由:汉派早茶第一家

美食家蔡澜先生称武汉为“早餐之都”,“过早”是武汉人一日中最为隆重的一餐,如过年一般郑重。热干面、豆皮、汤包、糊米酒……一餐尽可能吃遍过早名点,应是不少朋友的愿望。

黄鹤楼明清古街尽头,杏黄旗帜飘扬处,可见两层仿古楼肆,便是98年的老字号四季美汤包。四季美,以皮薄、馅嫩、汤鲜、味美等特点蜚声江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品尝,并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这是一个呈现武汉过早之美的老字号。其小吃整体水准可能是武汉最高的,且环境优雅,价格平实。

推荐三款,鲜肉汤包、肉坨坨馄饨与刚出锅的豆皮。

武汉特色青菜

鲜肉汤包,须记得“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配上镇江香醋与细如发的姜丝,绝美。四季美用的是中粮供应的猪肉,鲜美不腻,一般三分钟内必须吃完。

武汉特色青菜

肉坨坨馄饨,馅料扎实,个头超大,裙摆摇曳秀美,以紫菜与金钩提味,汤底鲜美。

武汉特色青菜

豆皮,是武汉少见的复古做派,皮子金黄焦脆、笋丁脆甜、糯米薄薄一层,喜人的是给了心头与口条,必须要吃刚出锅的豆皮,才能体会到那种焦脆。自当年老通城豆皮之后,这样用心的豆皮值得尝试。

武汉特色青菜

早餐后,去斜对面“饮水”小店品尝24节气饮品,据说是店家根据老一辈配方改造成了年轻人喜欢的饮料,买一杯最火的菠萝茅根蜜或者清凉一夏的“龟山日出”,欣赏一眼设计师“大熊”用个乐高部件组装的“黄鹤楼”,再去登千年黄鹤楼,望大江东去。快哉!

二、东湖看赛龙舟

游玩指南:

武汉湖泊众多,我最心仪者还是东湖。1954年,朱德曾有诗“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作为全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风景区有磨山、听涛、落雁、渔光、喻家湖五大景区。

端午期间,去东湖看赛龙舟、观摩屈原祭祀大典,已经是武汉市民的日常。

武汉特色青菜

东湖听涛景区长天楼前,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每年一度的“同城双星”龙舟友谊赛。

武汉特色青菜

行吟阁,为纪念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而建。端午节,武汉大学国学班依照古礼,按照传统祭祀仪式进行祭祀屈原活动。

除了端午节活动,东湖绿道和湖北省博物馆值得去。

东湖绿道,是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武汉特色青菜,武汉端午节美食旅游攻略:“没了”褒贬不一的户部巷,哪里才是最武汉,全长101.98公里,宽6米,串联起东湖五大景区,秀美无比。屈原、楚庄王、刘备、李白、毛泽东等历代名人都曾在东湖留下足迹。

湖北省博物馆,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四大镇馆之宝。馆内的日常展览,具有鲜明的古楚文化和古长江文明的特征。在今生今世,追寻楚地文明,观看盛大的编钟演奏,钟声越千年,这是古老的人类之声。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门票:免费;编钟演奏:门票30元,演奏时间以博物馆官网具体情况和景区现场公告为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00后停止入馆),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交通:乘坐401路、402路、413路公交到鲁磨路磨山站下车,步行即到。

推荐美食:巴厘龙虾

推荐理由:武汉小龙虾霸主

如果说过早是武汉的良心,那宵夜就是江城的灵魂。

当第一缕阳光穿破暗夜,豆皮热干面汤包以群星璀璨之美呈现世人面前。那夕阳还挂在天空,小龙虾就迫不及待地以张牙舞爪之姿势雄霸江城餐桌,它是这个城市夏夜的最美精灵。

武汉特色青菜

小龙虾是武汉人的命。

长久以来,巴厘龙虾以油焖大虾蜚声江城,龙虾个头大,调料丰足美,油焖入味三分,剥开龙虾壳那一刻,莹白似雪,粒粒饱满,撮虾子,叫一个虚浮!江湖传闻,巴厘还在贵州包了一座山头,就是为了那适口的辣椒,可谓用心!

武汉特色青菜

吃招牌油焖大虾,还需要点一盘翠绿可爱的嫩甜毛豆,搭配一碗特色手工掸制的凉面,因为有油焖大虾料汁的加入,原本劲道的面条瞬间有了摇曳多姿的灵魂,干红椒的辣、回味的甜以及酱汁的融合塑造的复合味道。

武汉特色青菜

巴厘,是诞生于武汉的小龙虾,从万松园的小店,到如今9家直营门店,品控一直在线,可排队进店食,亦可外卖打包。因在外地没有分店,故且吃且珍惜!

全城热恋小龙虾。只有在火热的江城,你才可以吃到13年的油焖之味,这是武汉人的青春记忆,亦是独属于汉派小龙虾的魅力。

交通:巴厘龙虾9家店全部是直营,均匀分布武昌、汉口与青山,就近吃虾,即可。

三、武昌江滩,大江东去

游玩指南:

武昌江滩起于武船,止于秦园路。

如果说,汉口江滩是大气澎湃岁月悠悠的,那武昌江滩就是接地气的人间烟火。从黄鹤楼出来,经过正在升级改造的户部巷,沿临江大道走,一路风光旖旎,就是武昌江滩。

武汉特色青菜

武汉特色青菜

吹江风,放风筝,抽陀螺。尤其是夜景,一柱擎天的龟山电视塔,摩天大楼的灯光秀,大桥横贯南北。还可以坐轮渡,直达汉口,风光无限。这里不是金融之城香港,而是大江大湖武汉。

武汉特色青菜

推荐美食:元银甲

推荐理由:一锅三吃、甲鱼烧鮰鱼肚独家

元银甲,临近长江,近观黄鹤,以甲鱼名。甲鱼可独木成林,亦可以搭配烧鳝鱼、牛蛙、土鸡、蛇、鮰鱼肚等,是武汉人极爱的百搭滋补美味,高考期间学子尤甚。

红红灯笼下,点一锅甲鱼烧鳝鱼,锅底烧起来,酱香开始四溢。拣出最肥美的甲鱼裙边,留给最心爱的人。嫩而脱骨的鳝鱼,是长江流域的自然馈赠。当青山远黛的冬瓜被汤汁渲染得浓油赤酱时,轻轻夹起,软塌塌如弱柳扶风,入口有风情万种!

武汉特色青菜

武汉特色青菜

加一份鮰鱼肚,就又是一道全新的甲鱼烧鮰鱼肚,鱼泡肉质饱满有嚼劲,鲜美无敌。

据说,元银甲的主人杨元银出身老通城,曾在中南海做过5年“御厨”,是一把甲鱼烹饪妙手,烧鮰鱼肚为他的独创,武汉他处皆无,不可错过!

最后,浇汁拌饭吃。一锅甲鱼,三种吃法。岂不美哉?

武汉特色青菜

除了甲鱼,还有应季的藕带,烧得如火纯青的笋干,老卤土鸡……以及自主饮料随便取,比如我们发明的奶茶与豆浆新喝法(豆浆一半奶茶一半,随意搭配哈)……

交通:黄鹤楼公园西门到临江大道元银甲,沿长江步行20分钟;的士约10分钟。亦可乘轮渡穿越长江,吹着江风,欣赏江景,直达汉口。

四、汉口租界,再见罗曼蒂克

游玩指南:

武昌一日,第二日不免想换换风情,何不体验下老租界?

回望晚清,汉口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间,形成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像江汉关大楼、大智门火车站、德明饭店、俄国东正教堂、民众乐园等老建筑街道均在此中。

武汉特色青菜

武汉特色青菜

(胜利街155号,当年汪精卫“共和党”总部)

汉口租界,以黎黄陂路最为精彩,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故1946年黄陂路改称黎黄陂路。

道路两侧仍保留了包括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俄租界工部局旧址、顺丰洋行、邦可花园、巴公房子和万国医院旧址等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被誉为街头博物馆。每一栋老房子,都有一段说不完的长长的故事,落入眉间心上,令人悲喜交集。

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区,在这条咖啡馆、茶馆云集的小街上,随手一拍,就是夏日轻盈的旧时光。

武汉特色青菜

推荐美食:三镇民生甜食馆胜利街总店

推荐理由:过早品种最齐全的老字号

武汉三镇,汉口的过早最市井最有味道。

三镇民生甜食馆,始于1957年,在胜利街总店,热干面、烧梅、蒸饺、面窝、糊米酒、蛋酒、什锦豆腐脑、小汤圆米酒荷包蛋、凉面、牛肉粉面、小笼包、煎包,一一排开,这里有武汉过早品种最丰富也不失水准的小吃,数量可多达二十余种,一整张大桌子都放不下,叹为观止。

我钟爱此处三样味道——香酥的鸡冠饺,一般需要排长队,从油锅中翻出来,凉一凉,阿姨递过来,赶紧趁热吃;

表皮香脆、内里糯米分明的糯米鸡,武汉已经很少有做到位的了,是惊喜;

出品快速的豆皮,在三位师傅的协作下,清雅大方,是汉口人舍不得的味道。

这里,依然残存着80年代武汉人在国营餐馆过早的气息,货币是一枚枚蓝色小牌牌,阿姨们不冷不热的态度,喧闹的排队人流就餐人流,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空间内飘荡着各色小吃的味道,就像一张泛黄陈旧的老汉口照片。

交通:三镇民生甜食馆胜利街总店步行10分钟可到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五、汉口里,汉味历史文化的名片

游玩指南:

里,即里份,是武汉老城区民居的称谓。汉口里,以仿古为特征,以汉口开埠百余年为脉络,复原了晚清民初的武汉长堤街、汉正街、大夹街和前后花楼街等名街,重建了山陕会馆、广东会馆、汉口大旅馆等16座历史建筑,是一处展示汉味历史文化的名片,堪称民国风情历史文化街。

武汉特色青菜

置身其中,恍若梦回西潮东渐时代的风云际会,再现四百年大汉口的绝世辉煌。

交通指南:

①园博园东门——乘坐336/342/790/792路到园博园东门站;或乘坐地铁7号线到园博园(汉口里)站。

②园博园北门——乘坐地铁6号线到园博园北站B出口;或乘534/381/620路到金银湖南街园博园东侧门;或乘342路到金南二路园博园北门(直达北门口)。

武汉特色青菜

推荐美食:楚鱼王

推荐理由:到武汉必喝鱼汤

经常要给外地朋友推荐菜肴,推荐排骨藕汤吧,却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作为“鱼米之乡”,反而将鱼给忽视了,更不用说当年梅兰芳、宋子文大赞的武鸣园河豚汤。

楚鱼王,以鱼宴蜚声武汉,已有二十个年头。在汉口里总店,可以发现“楚鱼王”下还有“武鸣园”三字,可谓另一种传承。

武汉特色青菜

当然,现在河豚汤难觅,吃滋补江团鱼丸也是不错选择。武汉的鱼汤,汤色奶白,入口鲜甜,汤底并没有下江的浓稠,连喝几碗,很是过瘾。吃鱼肉,要蘸醋吃,不然会偏寡淡。

武汉特色青菜

清蒸雪水鱼。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雪水鱼鲜美细嫩,只是鱼刺太多,吃鱼之时,最好练就一番沉默的本事,才不会卡喉哈!

武汉特色青菜

酱椒蒸鸡,是楚鱼王20年的老菜了。鸡是三黄鸡。酱椒,是这道菜的灵魂,据说使用了6种泡椒,38种中药材,辣而不燥,厚重而有层次感。吃一半,加面条拌好,是类似于剁椒鱼头的做法。38元一份,据说十年没涨价,良心。

武汉特色青菜

雪花魔方。雪花落在铁板的黑色大地上,鱼松洒落在魔方堡垒之上。这些小小的魔方,实际上是酥炸茄块。夹一块,荔枝味儿,外酥里嫩。女孩子特别喜欢。

武汉特色青菜

巴河藕圆,每人一例,来自鄂东浠水的味道。巴河的藕为九孔,比平常藕要多一孔,白如西子臂。楚鱼王的巴河藕圆,是两个七十岁高龄老人所做,像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包裹着,滑爽细腻如婴儿的肌肤,咬开后,发现里面有芝麻、花生碎等,小小的世界就这样藏在里面。

武汉特色青菜

此时,鱼汤已经喝了大半,可以让倒两碗米饭进去,吃鱼汤泡饭。记得跟服务员要个碟子,加胡椒与小葱花,胡椒要重一点,葱花要多一点,还要一个生鸡蛋,更粘稠鲜美些。

4-5人之小小鱼宴,楚地鱼王之深厚显露冰山一角,而武汉江湖之气早已尽在此中矣!

地址:汉口园博园东路9号(汉口里3-1-7)。

六、汉口火车站

汉口站武汉特色青菜,为欧洲古典设计风格,是向1903年启用的大智门火车站之百年致敬。在此,离开武汉是颇有回味意思的。

武汉特色青菜

推荐美食:品菋烧烤

推荐理由:汉派烧烤,注重本味

夏夜,没有烧烤的武汉行是不完整的。

为方便行程,选择距离汉口火车站不远,却又颇有汉味特色的品菋烧烤作为此次端午之旅美食终点站。

武汉特色青菜

先来一串招牌大腰片!有多大呢?拿黄鹤楼烟盒比比哈!柔嫩的腰花,三口吃掉,再加肉筋、羊肉串、网红小黄鱼、喜头鱼等,配一碗青菜粥,居然有点儿老广食夜粥的意思。

有时候,我也会配女孩子最爱的牛奶鸡蛋醪糟,作为甜品。冬天喝一锅热的,一碗暖人心。夏天就喝一锅冷的,浮世清凉散。

武汉特色青菜

他家那一点点爆裂出油的肉筋、嚼劲十足的小花菇、个头超大如手掌的青岛大生蚝,尤其是蒜蓉油那个香啊!这样的美食才称得上是深夜美味。

难能可贵的是,他加佐料把控严格,哪怕现在风行武汉辣到爆的网红小黄鱼,也是腌制后烤的,而不是直接加海量辣椒粉,在简单粗暴外另寻婉约柔和路径。

武汉烧烤多受川地影响,不同的是会加大量的孜然辣椒粉。品菋烧烤,一翻江城街头巷尾的传统,推崇注重食材本味的烧烤,吃烧烤,也要吃得健康美味,在江城烧烤界可算独树一帜吧!

交通:品菋烧烤(红旗渠路店)到汉口站打车只需起步价10元,10分钟到;公交或地铁仅一站路。

60后刘叔进入腊月后就忙碌起来。

这天碰到的新式灯笼不错,买几个囤着送有院子的亲戚;鞭炮厚实,买几条放在车里准备祭祖;老友经营的糕点礼盒开售了,提货时顺便回礼以感谢老友给的折扣价;经常光顾的鱼丸粉条卤肉老店快要歇业了,赶着最后一批货再买几箱;在城市里穿梭时,路过朋友家门口,打几个电话,把年货提前送到楼下。

这些自家吃,那些送人,几十年来的年货采购经验让刘叔心里像装了算盘和任务清单,什么预算买什么东西,买一件打一个勾,年货就这么有条不紊地备妥了。有电商平台专门统计过年货消费数据,60后才是最积极备年货的群体。

对他们来说,米面粮油肉基本盘要备齐,给晚辈的零食礼品不能落下,还要留足亲友间的走动的硬通货。但买过再多年货,如今能让刘叔心情掀起波澜的东西很少,最深刻的记忆藏在他的童年。

“小时候过年就是囤白菜萝卜大葱粉条,要按人凭票才能购物。最常买的是老式果子点心、糖、水果、肉。送礼如果是送重要亲戚,还会买‘礼条’,也就是猪肋骨肉,六两八根的买;再隆重点就送一整个猪头。”

对于生于60年代的人们来说,当年的年货是日常生活之外难得的奢侈品,在半个多世纪后的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但相对的丰盛和仪式感,还是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作为中国人最重要也是最具仪式感的购物节,年货在一个甲子之间的变迁,反映出来的不止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还蕴含着无数商品和消费方式的“商业叙事”,更是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沧海桑田的写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货

70后的彩虹阿姨则用一些五彩斑斓的回忆来填补物质的匮乏。

那是1980年,进入腊月之后,家里就要开始张罗五个儿女的新衣新鞋:从乡里扯花布、去大队踩缝纫机,最后拿回家一针一线缝起来。年根底下每个晚上临睡前,最小的女儿彩虹总是问:“妈,明早能不能穿新衣服?”

冲着孩子的这几句话,到大年三十这天,母亲总会挑灯夜战,为孩子们新年的礼物加把劲。睡眼朦胧的彩虹在黄色灯光和母亲窸窸窣窣的声响中睡去,等鸡叫和鞭炮声响起,已经是大年初一,彩虹睁眼翻身一看,新衣服新鞋子就摆在床头。强势的姐妹会在这时抢着穿新衣服,败下阵来的就哭着去厨房向爸妈告状。

厨房里,这天最先起床的孩子已经尝到甜头。

冬季气温变低,鸡下蛋变少,也勾起小孩们的馋瘾:“腊月二十三放假之后,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早上起床给鸡撒一把苞米,和朋友翻山越野回来后,蹲在鸡舍观察鸡。如果在外面闲逛发现别人家鸡舍里热乎乎的新鲜鸡蛋,就偷偷揣进兜里,当然,我也没那么贪心,遇上两个鸡蛋就会给别人留一个。回家后,我当然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偷了鸡蛋,只说是在山窝里捡的,母亲乐呵呵地说运气真好,给我开小灶煮鸡蛋吃。”

那时候,一分钱一个的大白兔奶糖、米花球和赶集买回的年画是小孩子们最爱的年货。对这代人来说,年货是非日常的惊喜,是日子的彩头与盼头。

80后的静毅从工作以后就是家族里的年货明星。

每年过年前,她都会用有限的预算规划出适合每个家族长辈的礼物:给妈妈的护肤品和蝴蝶兰、给爸爸的衣服保健品、给弟弟妹妹的精巧伴手礼。这之后,她会再带着父母去逛当地县城最大的超市:“我想让他们体验大采购的感觉,满满一车,我来付账。买的都是他们平时不舍得买的,把家里的日用品、家居用品和零食都备齐。”

20世纪最初10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伴随着电视广告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在单调的米面粮油年货里,迅速锁定了像静毅这样希望改善父母生活、聊表心意的80后。在她开始准备礼物的头几年,脑白金一直是她礼物单上的首选。

静毅在年货上的周全思考,会从腊月开始被家族成员传颂上好几个月,她也对自己颇为满意。在一家人团聚的时刻用物质给家人改善生活体验、带来心理上的慰藉,也是在弥补小时候她自己的失落。

“小时候过年,我最爱的就是吃,像是花生牛轧糖、大龙虾酥糖,还很喜欢酒心巧克力,但这种家里不舍得买,只有从大城市回来的亲戚会带给我们。那时候我想,如果能每天像过年一样吃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以后有钱每天要吃10颗龙虾糖。”

武汉特产礼品送人

在每年一次的年货里,静毅用物质“重新养育”了自己和家人。

今年武汉特产礼品送人,静毅已经认认真真准备了十年的年货。随着品牌越来越多,家人的物质也越来越富足,“办好年货”变得越来越有挑战。今年开始,静毅决定让父母自己来列年货许愿清单。在父母反复推辞和静毅的坚持下,最终敲定了一部平板电脑,一部按摩仪的年货:“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发现自己的需求且不耻于表达,这是我能带给父母最重要的改变。”在年货的变迁里,静毅践行了作为儿女的责任感,也和父母一起完成了生活体验的升级。

互联网原住民,如何重新“发明”年货?

这批年轻人的年货记忆,是由传统习俗与新兴消费品牌组合成的:一边是家乡传统的年糕、腌肉、咸鸭、熏鱼,另一边是旺旺大礼包、徐福记酥糖、喜之郎果冻、三只松鼠坚果、盼盼小面包……

尽管自己也爱吃,可阿志心里历年的最佳年货,没有一件与“吃”相关。

鞭炮是他的最爱。“和吃相比,体验感更强的东西才能让我体会到年味儿。”拿着热乎的压岁钱豪气采购一批鞭炮,可以让一个小孩迅速成为最令人羡慕的孩子王。今年,他的家乡松动了对烟花爆竹的严管,随着鞭炮声陆续响起,阿志和朋友们早早约好了今年的“鞭炮局”。

不过,随着从充足物质滋养里长大的这代年轻人逐步走入社会,年货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也代表着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代表着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

年货买什么、送什么,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对于“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乡、亲人的关系?”“怎样用自己的消费回报家庭?”等问题的回答。

最开始,这份答卷显得有些笨拙。送给父母的情侣火山石手环被闲置多年、给妈妈的大围巾被当桌布、送给爷爷的榴莲差点把老人家送进医院、送给爸爸的运动手表被闲置进工具箱……

踩雷、翻车的年货里,藏满了年轻人们在传统节日面前稚嫩的试探:也许,年货还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答案?

这些年,随着年轻人消费力一同增长的,还有更注重产品场景化营销的品牌方们,更多需求和好物就这样逐渐被连接起来,拉动着消费趋势,重塑着年轻人们的年货选择:进口水果、预制菜、数码3C、宠物用品乃至新能源汽车,年轻人们将这些大胆新潮的选择列进备选清单,在社交媒体上做起攻略来——年货队列正变得越来越新。

“要根据性格、使用场景、爱好、使用频率来选。选稀少的、平时ta不舍得买的、家里该更新换代的、有情绪或装饰或其他附加价值的……”年货备战选手小果举例:“如果是内陆城市,就可以选择沿海特产,反之亦然;如果是快退休的父母,就要往爱好上送,让他们可以安稳过渡人生阶段;服务类的年货也很不错,例如上门清洗油烟机洗衣机。总之,平时回家要多留意父母抱怨的地方……”

叶闻对此深有同感。和所有口非心是的父母一样武汉特产礼品送人,年货变迁史:60后的甜蜜回忆,90后的命题考试,叶闻已经听过许多次“什么都不需要”的说辞。如何买年货买到父母的痒点,叶闻暗中观察已久:“他们不说,所以你得主动发现他们的需求。”今年回家时,他为手机内存不足的母亲带回一部“遥遥领先”。

“刚给她的时候,她还会埋怨说怎么乱花钱。但没过多久就已经开始向朋友炫耀了。”在享受“买对了”的欣喜之余,叶闻发现,今年朋友们采购年货越来越挑剔了。

“因为礼盒和年货基本几样家里一定不会缺,直接给钱又比较大条,因此选择一件好的年货礼物很重要。虽然决策过程很难,但父母能因此开心很久,作为子女看到时也很快乐。尽管这种快乐不同于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对一切都很新鲜的简单快乐,它夹杂了更多作为子女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工作之后,这种责任感就越来越深。”

还有很多年轻人选择直接把年货寄到家,绝不千里负重、舟车劳顿地搬来搬去,实现了年货的“全链路电商化”。

自从2016年国内电商平台首次开启年货节,各类快递停运时间越来越晚,直到在2024年实现了春节不打烊。在北京工作的CC,就提前买好了半只羊、一箱酒杂七杂八一堆年货,赶在冻雨降临之前送到了武汉的家中。在他回家前,年货已经在家等候多时了。“这样的年味并不会淡,关键还是在于买了什么。”他说。

已经到家的小果至今还有一批年货因为天气卡在路上,她一天打开无数次电商平台,检查物流进度,心里有些懊恼:“应该早点下单的。”这场名为“年货”的命题作文,她觉得自己晚交卷了。

但母亲只用一句话就让小果安心:“虽然俗套,但我的孩子回家,这就是最好的年货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5658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0日 上午10:11
下一篇 2024年3月10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