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啥特产,鸭脖怎么就成了武汉的特产?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正宗武汉人,她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鸭脖子其实并不是正宗的武汉特产。不过武汉最有名的鸭脖子周黑鸭,确实不是武汉人的发明。武汉美食有个有趣的现象:除了“饭稻羹鱼”的传统湖北菜,经常会有某爆款一阵风地刮过,热遍全城。然而,真正的一颗武汉胃还是热干面养大的。

武汉有啥特产

说起武汉,你会想到什么?神算子·半仙·饱妹就猜到你们一定会大声回答:

鸭脖!

但是,对于这个说法,武汉人民是不能认可的。我们特别请了一位 正宗武汉人,她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鸭脖子其实并不是正宗的武汉特产。

要测试正宗武汉人,请阅读以下短语:

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正宗的武汉人,平生最恨的一句话就是:

武汉有啥特产

每当此时,我心中都一万点炸裂——好吃的东西多了。我们有莲藕汤、红菜苔、三鲜豆皮热干面武汉有啥特产,鸭脖怎么就成了武汉的特产?,为何独独让鸭脖子成了代言?!

武汉有啥特产

武汉豆皮

那鸭脖子,干硬难嚼,啃起来除了满口辛香料外,实在没什么吃头。个中美感,怕只有《红楼梦》里单爱拿油炸焦骨头下酒的夏金桂方能体会。恕我等爱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之辈无法欣赏。

武汉有啥特产

©

但最让我搞不懂的是:在我小时候,武汉完全不流行吃鸭脖子,掐指一算,这股“歪风邪气”也就是这十来年兴起的。鄂菜(湖北菜)素以河鲜著称(你要硬说鸭子属于河鲜我也没办法……),蒸与煨汤的菜式较多。50年代,毛主席老人家来武汉,写的也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根本没鸭脖子什么事。

鸭脖子的火爆,说到底是一部小说的功劳。武汉作家池莉在2000年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生活秀》,女主角来双杨在汉口吉庆街开了家卖鸭脖子的小餐馆。两年后这部小说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演尽人生的浮浮沉沉,收视爆红,按现在的话是流量担当的大IP。

武汉有啥特产

▲剧照,于慧饰演来双杨。

©

摸着良心说,连我都是通过这部电视剧才知道我们武汉居然有一种叫鸭脖子的东西……心心念念地想要尝试一把,被我妈厉声呵斥:“鸭脖子上都是血管,有什么可吃的!看个电视剧不学好!”后来总算背着我妈跑去吃了一回鸭脖子,印象不佳,这东西对我而言始终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的一位朋友,总是遗憾我居然领会不到鸭脖子的妙处;“骨肉相连,颇有嚼劲,最妙是吮骨节中的骨髓,‘滋溜’一声,太有成就感了”,每说到此处必然望向我,做痛心疾首状。

池莉女士为何会选择鸭脖子作为小说的一个亮点?我琢磨了下,大概是因为比较有气势。试想,有什么能比在案板上铿铿锵锵地斩断一支鸭脖子更威风?有什么能比手执一把利刃更能体现我湖北女人的泼辣与硬气?煮馄饨?炸面窝?都弱爆了。湖北人把家中主事的女人称为“女将”,颇有顶门立户之气势,小说中的来双杨倒真是典型的一名“女将”。

武汉有啥特产

©

好吧,借着热播剧,全国人民一夜之间知道了武汉的鸭脖子……

鸭脖子的走红,也不能完全说是小概率事件。湖北有很多湖,就有很多鸭子,不过鸭子的吃法,多半也就是红烧或清炖武汉有啥特产,没有特地要吃鸭脖子一说。没什么肉的鸭脖子反而是被当作“废料”,与鸡爪、豆干之类的,做成卤味,是便宜的下酒菜。辣鸭脖实际上是酱鸭的一个变种,而酱味并不是湖北菜的传统。所以,我一直好奇它是从哪儿传来的?有资料称,它的起源是湖南常德,后传入湖北与川渝。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还待商榷。不过武汉最有名的鸭脖子周黑鸭,确实不是武汉人的发明。

武汉有啥特产

二十多年前,重庆人周富裕来武汉三镇讨生活,一头扎进菜场里做起了小本买卖,卖酱鸭,后来发迹。老实说,这种辛辣中带微甜的口感算不得惊艳,武汉街头的熟食铺子大多数都不输这个水准。不过口味这件事,仁者见仁。我妈倒是从不买周黑鸭,并一贯阴谋论地指出:“黑黢黢的,也不知是放了什么东西”。不过周老板精明,铺天盖地地做广告,曾经还在2012年花钱冠名了武汉的江汉路地铁站。当时舆论哗然,全城炸裂!江汉路是什么地方?大汉口之光!六国租界区的地标,堂堂江汉关镇守的一方宝地。愤怒群众几乎要把武汉地铁公司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后来,“周黑鸭·江汉路站”的招牌终于被拆了下来……

©

武汉另外两家名头较大的鸭脖店,一家是精武鸭脖,一家是久久鸭,创始人也都是重庆人,这倒也解释了为何辣鸭脖比湖北家常菜的口味更麻辣。看来,这股风潮很可能是沿长江顺流而下,在汉口港上岸,最终扎根下来。就像池莉小说中描写的一般,武汉这座市井气十足,泼辣爽直的城市,冥冥之中倒是与辣鸭脖的风格相得益彰。特别是在溽热的夏夜,几瓶冰啤酒,一碟鸭脖子,足够在穿堂风的巷口坐到深夜。

武汉美食有个有趣的现象:除了“饭稻羹鱼”的传统湖北菜,经常会有某爆款一阵风地刮过,热遍全城。香辣蟹、蒸虾、牛骨头……东西南北风轮番刮过,每次回趟家都有新奇发现。这不禁让我感叹:为何我大武汉在吃这件事上如此墙头草?

想了想不外乎是物产丰富,“湖广熟天下足”,各地的食材在这儿都容易找到,操作起来方便。再来就是码头城市天生的包容心(墙头草大多数都极具包容心),见惯了南来北往的人流与货运,使得我们很乐意尝试新鲜玩意儿。有些事物流行一阵子也就过去了,有些则被融合吸收,成为本地生活的一部分。

武汉有啥特产

▲如今繁华的武汉。

©

于是,神经大条的武汉人高高兴兴地让鸭脖子充当了城市的美食名片(当然,冠名地铁站是不行的!),也懒得追究它的身世来历。然而,真正的一颗武汉胃还是热干面养大的。对于离家在外的武汉人来说,返乡的那一刻并不是飞机降落、火车进站;而是坐进早点铺子的瞬间——一筷子热干面,一口蛋酒下肚,哐当一声,这才元神复位了!

武汉有啥特产

看了这么多,你们大概都跟饱妹一样:那你缩缩看,湖北到底还有什么特产?!

1,武汉特产小吃能带走的都有哪些

1、武汉鸭脖子: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酱汁类食品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具有香、辣、甘、麻、咸、 酥、绵等特点,是一道佐酒佳肴。

2、汉南甜玉米:湖北的甜玉米,起源于武汉,而武汉的甜玉米起源于汉南,汉南是全国最早种植超甜玉米的地区之一。汉南甜玉米有水果型玉米之称武汉特产小吃可携带的,既可生食,又可熟食,口感纯正香甜、柔嫩皮薄、风味独特。

3、黄陂马蹄:黄陂马蹄是湖北武汉黄陂区的特产。黄陂荸荠,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味甜。

4、梁子湖大河蟹:武汉梁子湖大河蟹,全生态养殖,中国唯一两个原产地标志之一。武汉梁子湖大河蟹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

2,武汉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武汉的特产主要有:武昌鱼、老通城豆皮、小桃园汤、四季美汤包、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咸宁桂花、面窝、金黄蜜枣、沙湖盐蛋、荆州八宝饭、青山麻烘糕、洪山菜苔、长春太极饼、薪春“四宝”、江陵仿古漆器、绿松石雕、武汉铜锣等。

武昌鱼:武汉著名特产,是偏鱼的一种,体高,侧扁,呈菱形,肉味腴美,脂肪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元人马祖常的诗句”南游莫忘武昌鱼”,提醒来湖北的客人不要忘了品尝这一著名的水产佳肴。清蒸武昌鱼一般选用1000克左右一条的,再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等,则味道更佳。

3,武汉特产那些适合送礼

1、孝感麻糖:是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桂花、金钱桔饼等,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孝感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甘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2、麻烘糕:糕片呈长方形薄片状,白线边,边白如雪,黑麻芯黑白相映,形成鲜明对照,各显自身特色,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等特点,又有云片糕甜润易溶的风味,其浓郁的芝麻香味、桂花清香浸入肺腑;

武汉特产小吃可携带的

3、黄陂荆蜜:作为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此处荆花花期达36天左右,比其他地区长约15天,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

4,武汉特产有哪些

1、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

2、汉鸭脖子鸭脖子,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属于酱汁类食品(主要是酱板鸭,包括酱鸭翅、酱鸭脖、酱鸭拐、酱鸭掌、酱鸭舌、酱牛肉、酱板鱼、酱板干子、酱板藕等)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

3、黄陂马蹄是湖北武汉黄陂区的特产。黄陂荸荠,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味甜。“黄陂荸荠”保护区面积达5622公顷,年产16800吨,成为全国荸荠主产区之一.黄陂荸荠,适宜种植区有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前川街、横店街、罗汉街、李集街、蔡榨街、三里桥街等行政区域内水田范围,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味甜。

4、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特产,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药用食补两宜。

5、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适宜。 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这里出产的大米粒型均匀武汉特产小吃可携带的,武汉特产小吃能带走的都有哪些,色泽鲜明,油质透明、清晰,呈玻璃状,无白肚,在同类大米中首屈一指,占有得天独厚之优,被称为“法泗大米”。

6、武汉梁子湖大河蟹,全生态养殖,中国唯一两个原产地标志之一。武汉梁子湖大河蟹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

7、舒安藠头,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特产,2010年,经国家质检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据元《农桑辑要》记载,早在南宋时期,江夏区梁子湖沿岸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藠头,从来未间断,其产量以舒安、徐和、燎原为最丰,是湖北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拳头产品。

8、作为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此处荆花花期达36天左右,比其他地区长约15天,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

9、湖北的甜玉米,起源于武汉,而武汉的甜玉米起源于汉南,汉南是全国最早种植超甜玉米的地区之一。汉南甜玉米有“水果型玉米”之称,既可生食,又可熟食,是玉米家族中的“娇宝宝”。

10、洪山菜苔仅产于武汉市弄昌洪山寺一带,菜茎为红色,较一般菜苔粗。用油爆炒后酥嫩香软,略带甜味,是蔬菜中的佳品。产于湖北武昌。 又名红菜苔,俗称油菜苔,简称菜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5257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5日 下午4:10
下一篇 2024年2月25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