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坐在池袋的咖啡店,想起点将台的燕子风铃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的距离;也可能是成都的一杯灶咖与池袋的一杯蓝瓶咖啡的距离……进店我就为吧台一字排开的虹吸壶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毕竟在成都几千家咖啡馆里,能把虹吸玩得像那么回事的馆子也不是很多。但我有一些小小的期待:如同在东京,爱喝咖啡的人总是能找到一家馆子,作为自己的居心地。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世界再次流动起来,咖啡也流动起来了。乘着清暖的春风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坐在池袋的咖啡店,想起点将台的燕子风铃,我们褪下厚厚外套从楼下的咖啡馆纷纷走进城市里星罗密布的咖啡馆们,或者随心情买一张机票飞到想去的地方喝上一杯久盼的异域咖啡。

一切亦如昨日,世界离我们仅仅是一杯咖啡的距离。它可能是成都的一杯与上海的一杯 的距离;也可能是成都的一杯灶咖与池袋的一杯蓝瓶咖啡的距离……

这次,YOU成都特邀在东京与成都两城生活的刘与书,聊聊留她在这种“距离”中的观察。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2019年,我一个人拎着行李箱从成都出发,飞到东京玩了大半个月。出行前,对于景点我没有特别的规划,但要打卡的咖啡馆名单却列了一长串。

早晨起来先来一杯楼下的711美式,探店的路上偶然遇见好看的不知名小店,也不妨一试初春的冷萃。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在成都的时候也是,忙碌生活里四散的余暇都被咖啡填满。赶三号线之前,去最早开门的那家馆子买一杯美式配刚出炉的可颂当早饭,但凡天气热一些,就窝在喝柠檬冰手冲,不加班的周末,约着好友去熟悉的店,试试新口味的豆子,聊聊平日的趣事,天黑了也意犹未尽。

2022年,疫情还没有结束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我从成都又到了东京。

这回不再是以游客的身份,也没有了争分夺秒恨不得把名店都喝个遍的心态——三年前那次,我专门去了一趟潮牌聚集地表参道,不是去买衣服,而是一个下午一口气喝了三家店。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表参道的街景及打卡的咖啡

彼时BLUE 还没有开到上海,但小蓝瓶设计先一路火到了国内,从滤杯到随行杯,橙色软件一搜全是代购。

表参道的这家,开在一独栋小楼的二层,不算好找,只有印着小蓝瓶的看板放在路边提醒你它在这里。但走过长长的阶梯,整整一层宽敞的空间几乎人满,一个人前来的我都不好意思坐着慢慢喝,只挑了一包经典的三种非洲拼配豆赶紧结账走人。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蓝瓶咖啡(表参道)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蓝瓶咖啡(南池袋)

隔壁从軽井沢走出来的日本本土连锁 气氛完全不一样。进店我就为吧台一字排开的虹吸壶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毕竟在成都几千家咖啡馆里,能把虹吸玩得像那么回事的馆子也不是很多。

入座之后,呈现的豆单也很有意思:是一张印刷“报纸”。一支支豆子按分类和介绍看下去,回到纸质新闻年代的感觉油然而生。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

· 的咖啡冲煮吧台

· 的咖啡豆单

现在这家店已经不在了。这让我想到从成都离开的时候,试图整理一下自己喝过的店,却发现有许多已经在日新月异的开店速度里掉了队,淹没在浪潮之中。

虽然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旧店消逝,但也有新店开业。不过时间一长,大家也会在重复的探店里感到疲惫。

因为单就咖啡而言,翻来覆去变着花样玩也很难跳脱出它最终要被喝掉的本质,这样的弱连接很难牵绊住客人的脚步。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而在东京,我是个刚刚闯入的陌生人。街头每一家老店于我而言几乎都是“新店”,所以我又在经历一个从新到熟的探索过程。

在成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光顾的馆子,不可或缺的是熟悉感。这种熟悉,可能是稳定的出品,可能是每次交流都让人感到轻松愉悦的咖啡师,也可能是角落里那张固定的软沙发,背后是情感的流动。

但东京不是,这是一座人与人之间天然存在一种距离与孤独感的城市,所以这时候「雰囲気」(日语,大意为气氛)就变得很重要。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街头的咖啡店,及在咖啡店的人们

说起东京最具代表性的华人聚集地,一定是池袋。毕竟没来过日本也可能看过“这里是池袋西口北,少用日语问东问西”的表情包,找一家中餐馆,进门的“欢迎光临”和舞台上驻唱歌手“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的歌声,和国内没什么区别。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池袋街头及池袋公园

另一侧的南池袋则完全是两个模样,褪去喧闹与嘈杂,三三两两结伴的人群有坐在木阶梯上静静吹风的,有铺开垫子和朋友野餐的,也有什么都不管往草坪上一躺睡了的,互不干扰,一片和谐。 就开在去南池袋的必经之路上。

·

关注的博主去老师描述: 的咖啡苦到心里,甚至冰拿铁是汽油味,但抹了黄油和蜂蜜的烤面包香且甜美。

事实上,他家菜单精选上的第一位也是面包套餐,而不是咖啡。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想象一下,因为高强度工作或学习饿到不行的你,随时走进就能获得一份酥脆的面包定食,补充好能量之后还能闻着咖啡香在窗边放空一会儿。这种轻松的雰囲気,不正是很多人所需要的吗?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VALLY的咖啡豆们、全天供应的早餐面包及冷热拿铁

成都也有不少受到日本喫茶文化影响的馆子,以个性闻名的澄素,双林路上狭长的,专用豆子的川纳万海,还有我私心最爱的灶咖。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川纳万海

最早灶咖开在牛王庙的时候,还是偏闽南风格的小店,但时常更换的桌花,出品的器具和木托盘已然有些日式的细致蕴含其中。后来迁至点将台,整个风格推翻重来,最终呈现的模样让我想起东京。

沉静但不阴郁的黑,节奏刚刚好的音乐,一壶单品配一块黑巧,哪怕只是看悬挂的燕子风铃在流动的空气中“飞”,也可以在店里坐一整天。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灶咖老店与新店

从东京到成都,再从成都到东京。表面上看起来以“好耍”为生活要旨的成都与冷静克制的国际超级都市东京并无相似之处,却在冥冥之中,因为一杯小小的咖啡,牵起了一条跨越时空的线,生成独特的川。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私心最爱的灶咖

未来成都的咖啡店会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有一些小小的期待:如同在东京,爱喝咖啡的人总是能找到一家馆子,作为自己的居心地。可能是自家楼下的那一家,是工作街区拐角的那一家,是再跑远点也要去的那一家。

总有一些新的在生长,但也能保留下来真正遒劲的老店,一年又一年见证街边的银杏黄了又黄。

像东京,却又是如假包换的成都。

成都有特色的咖啡馆

上月有幸参加智纲智库在望蜀书院的培训,紧张充实收获满满的培训学习之余,领导给予一天时间成都“放羊”,竟发现了成都有趣的另一面。

成都茶馆特色

智纲智库2019望蜀书院专题培训班合影

第一次体味成都是在广州。那一次和同事去广州最有名的珠江道酒吧街,在美食之都、时尚之都的广州网红酒吧街,最火的竟然是一家来自成都的“贰麻酒馆”(“二麻二麻”四川话意思是喝的有点上头了,刚刚好),成了广州网红小哥哥小姐姐的打卡之地。

珠江道星空斗酒场—-

和琶醍、珠江道很多酒吧不同,贰麻的酒很有特色,这里没有酒吧标配的威士忌酸、莫吉多,而是用五花八门的容器,装着一个个“非标”产品,比如试管、西瓜、熊猫奶盖,极尽创意,款款诱人,又充满了四川特色,除了酒,这里的小吃也别具风格,卤牛肉、毛豆、钵钵鸡、烤串,甚至可以在这里吃烤生蚝!

成都茶馆特色

熊猫酒仙、瓜兮兮和

我们点了几种,齐刷刷端上来,记忆犹新的是一款名曰“晕茶”的酒,长着成都盖碗茶的模样,甚是好看,不仅颜色和茶汤接近,入口清香甘甜,味薄解腻,还有茶的清香,新老结合的如此巧妙,心旷神怡,让人有种“吸毒式养生”的神仙感。

成都茶馆特色

晕茶

在广州的众多酒吧,比如琶醍或W酒店都在走“洋”路线的时候,来自成都的贰麻却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酒吧创新之路,不论是小吃还是酒都富有本土特色,充满创意,让人印象深刻。

这次成都“放羊”成都茶馆特色,深切以为这座城就像贰麻酒馆这杯晕茶,她既融合了传统的老成都盖碗茶,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旧瓶装新酒让人回味无穷。

一、盖碗茶里的成都

老成都给人的初印象是朴雅的。历史上到过成都的名人实在太多,又留下了太多的歌颂成都的诗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古蜀文明;“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的都江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成都府;“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等等。遍布在成都大街小巷的文殊院、青羊宫、杜甫草堂,成都的故事是说不完的,但茶馆是看成都的重要窗户。

爱喝茶的成都。有句老话说:“北京衙门多,上海洋行多,广州店铺多,成都茶馆多。”成都人爱喝茶在中国可谓是无出其右,成都人是闲则饮,饮则茶。1935年,成都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占全市人口的1/5。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馆也仍是四川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成都茶馆特色

今天的中国,城市化冲击下,传统文化衰退已经司空见惯,比如老舍笔下的北京茶馆文化几近丢失,在帝都街头已经看不到原来茶馆的模样,唯一幸存的大城市里只有广州和成都。

笔者生活在广州发现,广式早茶讲究“一盅两件”,两样美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无论是在饮食环境还是菜式创新上,已经和传统早茶有所区别,比如广州茶楼你肯定能吃到西式茶点。但成都喝茶却似乎有种坚守的“固执”,一碗茶几个壶足矣,以至于对环境都不在乎,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那些简陋的茶室。

成都茶馆特色

简陋的茶室

“一碗清茶配阳光,两三闲话旧时光”,成都喝茶不讲究环境,但对茶本身特别讲究,茶具得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称之“盖碗茶”,壶是长嘴大壶,茶是花茶,形成了成都喝茶三件套。

泡茶馆、摆龙门阵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独属于这个城市的时尚标签,是成都人最惬意的时光。

成都茶馆特色

成都大街有着近1万家茶馆,数量居全国第一,遍布成都的大小茶馆就像成都的一个个休闲细胞,休闲氛围就是这样传递到每一个成都人的身体,让每个人都慢了下来。

典雅的成都。无论是宽窄巷子、武侯祠还是锦里,都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比如笔者去的武侯祠,固然感叹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气神,但是当我们走进武侯祠后院的时候,发现竟然还隐藏着另外一副天地。

武侯祠的后院藏着一片十分典雅的园林,清澈的溪水潺潺、绿荫青瓦、红墙竹林,有种江南园林的雅致。和笔者在广州见过的园林大相径庭,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武侯祠的红墙竹林也成为了成都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成都茶馆特色

武侯祠网红红墙及雅致园林

宽窄巷子街边的绿化树也好,建筑风格也罢,还是成都的城市规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文献里描绘的成都,这种城市形象迥异于很多大中城市。曾经有个香港朋友在宽窄巷子附近逛完后,问身边的成都朋友:“成都的房子怎么这么矮,你们没有高楼大厦吗?”这一差别,也就正好凸显了成都的城市风格。

热爱生活的成都人民。笔者读研期间的舍友,曾教了我一句四川方言:“老子明天不上班,爽翻,巴适的板。”不信你用川话读一遍,真的很爽!这句话勾起了我对成都的好奇,当很多城市都在为明天不上班而愁时,成都人却为不上班鼓而歌,换作其他城市也许连玩的地方都没有,更何谈“爽翻”。

走到成都一看,这种精神融入到了市民生活的点滴,无论是茶馆里一杯清茶,还是遍布成都城市生活的各种美食店、弥漫在空气中火辣的味道,不仅让我感叹,这真是人间天堂啊!

二、时尚第一的成都

潮”——一种新型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成都之外,成都还有另外一面。同事曾在成都度过六年时光,我们一起打卡了需要排队的龙酒吧、肖家河烧烤、谭鸭血吃火锅er、体验宽窄巷子、太古里、IFS后,她也感叹:“成都真是越来越潮了。”

去年《2018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发布,来自西南的成都成功超越北京广州等城市,和上海并列时尚指数第一名!成都的潮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1、风靡全国的餐饮

成都人竟然可以享受如此丰富的吃食!成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排队吃饭盛景,不论是小到一份宽窄巷子蛋烘糕、肖家河烧烤、二孃家的兔lao壳、九眼桥小酒馆还是谭鸭血火锅。哪怕一家不知名的小酒馆,他家的卤牛肉、卤翅尖也可能吸引年轻人前去排队。

成都茶馆特色

打卡蛋烘糕、冰粉

川菜重料,最经典的数成都火锅,网红火锅海底捞就出自成都简阳。这次我们太古里店吃到的谭鸭血,锅底浓郁、食材新鲜,鸭血弹牙入味、秘制豆花清凉解腻,连加的清汤也是一款名为“老鹰”的养生茶。配上一碗花茶喝,既地道也美味,远胜我此前吃到的海底捞。

成都茶馆特色

谭鸭血火锅

最厉害的是成都的美食不仅在四川牛,还能在全国开枝散叶,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比如海底捞、贰麻酒馆、谭鸭血以及各路串串香等(回到广州,一个月内我们小伙伴又吃了两次谭鸭血。)试问哪个城市没有几家网红川菜?

2、休闲娱乐的天堂

成都有2078家酒吧,全国第三:在成都打卡,美食和酒馆怎么能不去?!成都的酒馆之多,样式之多,在全国遥遥领先,笔者亲身体会,成都的九眼桥酒吧街在酒吧数量,以及酒吧的多样性上(尤其是酒吧的美食)甚至超过广州的琶醍、珠江道。

我们第一站选择九眼桥的龙酒吧,一进入现场,几百平的空间竟然都坐满了,最值得称道的是现场音乐,给人一种演唱会的感觉。

成都茶馆特色

好像全球多流行的酒吧样式,在成都都能找到,听同行的朋友说,成都已经成为中国独立音乐和中国摇滚音乐的天堂。

城市书店全国排名第二:《2017年全国城市书店数量排行榜》中成都以3463家书店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顶级的几大书店如言几又、方所、钟书阁等已经齐聚成都。打卡书店,已经成为年轻人群体的潮流。

成都文创指数全国前五:《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中文创活力排名前五,以“休闲”“轻松”著称的成都在职场氛围、创作环境上颇具优势。

就像我们在宽窄巷子随意进的一个艺术馆,外表是古朴传统的建筑,内里却是前卫的艺术,彰显着成都这座城青春活力的气质。

成都茶馆特色

3、潮流打卡地

国际一线品牌入驻数量全国第三:太古里已经成为了成都潮牌的圣地。、Dior、Fendi、Prada、无印良品等品牌在成都开设跨层旗舰店。成都商圈众多,最知名的就是春熙路。

“你好,请问我想去IFS看熊猫怎么走?”

“你是想看熊猫屁股还是看熊猫的头?”

我仿佛看到了成都人发自内心的自豪。太古里,IFS已经成为成都的时尚地标,不去看下“大熊猫”,和熊猫屁股合个影,都不算到成都;不去太古里逛三圈,发个朋友圈,都显得不够。

成都茶馆特色

连静谧的武侯祠也能成为网红热点,“红墙竹影”已经成为抖音的网红;

要说过去几年曾独占鳌头的杭州是“以电商为时尚”,深圳“以创新为时尚”,成都则是“以生活为时尚”。

三、成都是一碗晕茶

今天的成都在人才的接纳度上,已经上榜最吸引毕业生就业的城市前五,在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排名第三。

成都茶馆特色

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曾在《城市的胜利》书中说:“当人们变得比较富裕之后,他们越来越多地根据生活方式来选择城市。于是,消费城市应运而生。”我相信,年轻人喜欢的不是单单的传统成都,也不是纯时尚的成都,而是热爱二者完美融合的成都。

成都茶馆特色

喝茶的慢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一体

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太古里、九眼桥,到处呈现出一股热腾腾的气息,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好生活时代的交响曲。传统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地如此流畅,融合之后的味道更像一碗“晕茶”了,这背后实际上是成都人生活方式的积淀,是蜀地人民骨子里对生活之美的追求。

酒馆是年轻人的茶馆:遍布城市街头的酒吧街已经成为成都年轻群体的天堂,茶馆和酒馆表面看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但实际上都是成都人民“安逸巴适”生活的衍生产品。尤其是当我们从茶馆走进成都酒馆时赫然发现,这不就是老成都茶馆文化的延续吗?

走在九眼桥你会发现,酒馆里占主流的是清吧,就像我舍友,和大多数成都人一样,也宁愿选择清吧,这样更适合摆龙门阵,龙、贰麻分明就是茶馆的升级版!最独特的是成都各种酒馆总会有自己的拿手小吃。我舍友带我去的小酒馆,我甚至连名字都不记得,但是他家的烧烤、麻辣牛肉、卤翅尖等,印象让人深刻,回味无穷。

成都茶馆特色

太古里的味道:成都的味道不仅仅是体现在饮食上、市民的生活方式上,也体现在建筑上。当我们带着朝拜的心情,走到春熙路商圈,感受到太古里和IFS的时尚,才会发现成都的这碗“晕茶”,已经延伸到了方方面面,而且都做到了极致。

太古里让人感觉到了两种极致:传统建筑风格怎么如此贴合成都的气质?但时尚的气息依然如此吸引人?当你踱步期间,什么,竟然还有一座古寺?!徜徉于慢里和快里,在时尚大街,你依然能感受到成都的朴雅味道。

也许只有在成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才这么自然流淌成都茶馆特色,茶馆、酒吧、书店、IFS、太古里……成都凭什么登顶全国最时尚城市,今天太古里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的开放式商业街区,吸引无数国际品牌入驻,我认为它最能代表今天成都的气质。

成都茶馆特色

遍布全城的茶馆、人流熙熙的宽窄巷子、九眼桥的酒馆,肖家河的烧烤、时尚天堂太古里,实际上是不同时代成都人生活的剪影,本质是成都人骨子里对生活之美的追求,共同汇成了今天的成都。

结 语

人间天府三千年,有滋有味是成都。

体会过才发现,成都的滋味是一碗晕茶,传统与现代结合,朴雅与潮流交织:太古里在这锅茶汤里泡成了中国最牛的开放式商业街;宽窄巷子在这里泡成了中国最有味道的城市改造项目;老茶馆在里头泡成了九眼桥的一个个小酒馆;贰麻在这汤里泡一泡,成为了风靡广州的网红……

在美好生活时代,成都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无形资产,形成了成都的核心竞争力。早在2003年,智纲智库深度参与大成都以及宽窄巷子等策划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成都生活方式的价值,并为之定位为“西部之心,休闲之都”。

成都依然还有太多潜力可挖,背靠神秘、壮观、多彩的中国西部,成都又是川藏线、茶马古道起点、神秘的藏羌彝走廊、广袤的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成都有太多文章可做。

能否在美好生活时代,把自己打造成通往中国西部的出发台和回归台,将外在多彩的民族文化、神秘的中国西部变成自身的资源,依托田园都市的魅力、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搭建一个全世界都为之向往的天府之国,成就中国西部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之心”,我们拭目以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chengdu/15273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6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4年2月26日 上午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