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米线,成都天府滇味餐厅,延续了37年的念想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除了米线,天府滇味的川菜真的是一绝,每个人家里都有属于滇味的套餐:2018年西玉龙街改造,天府滇味贴出一张搬迁红纸,附近很多老成都赶着它还在市中心前去打卡。

前几天因为《你好李焕英》和朋友讨论起小时候最温暖的瞬间。

@聪聪 一下提到了天府滇味,一下引起了在场成都人的共鸣。这里是一部分60后成都父母们最爱带80后的娃们吃的餐厅。

@聪聪 记忆最深的是小学时候去少年宫跳完舞,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去玉龙街吃碗最爱的滇味米线,那时候工资不高,但老妈在吃上对@聪聪一直很舍得,那碗比脸还大的滚烫米线每次都会把她肚子撑得溜圆,那一刻就是温暖到冒泡的瞬间。

成都特色米线

说到天府滇味,在很多本地人心中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存在。从1984年在顺城街开店,这家店已经走过了37年了。

有人从没出生就在这里吃。@乐乐 说:从我妈怀着我的时候就开始吃,最早是8分钱一碗。现在我又带着我女去吃,都涨到30多了。

有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吃。在@小朱 最早的记忆里。那个时候要未来号天桥还在,要和爸妈还有外婆一家人坐着有轨电车在未来号天桥下车,然后再走过去吃。

有人从小学开始吃。以前在文化宫上完画画、跳舞,爸妈 骑车回家路上总会带去吃碗米线。

成都特色米线

这家店除了美味,在很多人眼里还有别样的意义。

小时候如果生病去三医院看病,如果全程很勇敢,爸妈就会用一碗过桥米线作为奖励,算是一种安慰。

跟着大人们如果看全兴队比赛,那必须到天府滇味“打个尖”,才能吼得出“雄起”。

而对于很多60后的大人们来说,这里是谈恋爱请客吃饭的好地方。

走到90年代初的天府滇味门口,会经过一排卖自行车的,然后是陈麻婆豆腐,最后才是挂着红红灯笼的新通惠天府滇味,这里有着浓浓的国营单位范儿,服务员孃孃们都穿着统一,夏天是白色衬衣短袖,冬天是黑领大红色外套。

一进门就是恒古不变的几个大字“滇味餐厅本市无连锁店”。

成都特色米线

木色的装修是90年代初最流行的样子,被烟火气熏得又黄又亮,墙上和收银台都像上了包浆。头顶的两顶白色电扇感觉从来没开过,夏天总是让人汗流浃背,白色的圆形大桌子和白色铁椅有的已经掉漆了,但依然锃亮亮的像是用油抛过光。

成都特色米线

成都特色米线

大家最爱坐的地方还是楼下,楼上是个夹层实在太闷了,不透气。到了饭点生意好的时候,跨进门就要快速扫一眼,看哪个快吃完了,就去守到成都特色米线,成都天府滇味餐厅,延续了37年的念想,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是为了卡位也没办法。

对小朋友来说来吃滇味是很有仪式感的,看着孃孃们像练了铁砂掌一样,把巨大的汤碗,小小的碟子配菜,快速送到桌上。

一份飘着黄黄鸡油的大汤碗,比大人的脸还大,里面的汤像是永远都喝不完。

一份米线装在白瓷碗里撑撑展展,白磁盘里是一片薄薄的腰片、2片生鱼片、1片豆腐皮、1片熟鸡肉、2片火腿、2片榨菜、2朵木耳。挨个从生到熟把它们一样一样地烫下去,就像办姑姑宴一样。

成都特色米线

鹌鹑蛋是生的,放下去的时候最小心,不敢使劲翻动,生怕怕把蛋DUO烂了。

一般吃米线会先喝一口汤,吹开上面的油,一勺下去太鲜了,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鸡精味精,汤底就是猪骨、鱼骨、鸡汤熬出来的,喝完不会觉得口干。

除了米线,天府滇味的川菜真的是一绝,每个人家里都有属于滇味的套餐

过桥米线+夫妻肺片+糖醋排骨

米线套餐+锅巴肉片+茄盒(椒盐或者鱼香)

过桥米线+凉拌鸡片+水煮牛肉

一万个家庭,既有一万种搭配自家的搭配方式。

成都特色米线

@兔兔 从幼儿园就在这里吃,每次爸爸带去的标配就是米线+锅巴肉片+ 京酱肉丝。“炸好的锅巴淋上酸甜的酱汁,呲呲啦啦的响声,这道菜我觉得现在好像没得哪个餐厅有,有的话也很少很少,感觉快失传了 ”

@三水 从小在东门长大,也是从小吃,她家的标配是:米线+糖醋排骨+炸茄盒。

@驰哥 上初中的时候,最爱和班上的同学伙起来,一加米线就是3、4碗的加,然后把碗垒得很高,但是只点一份红油鸡片,用底下脆爽的莴笋丝丝收官。

毕竟是国营单位,里面的师傅都说以前老食品公司的老师傅,传统川菜都掌握了精髓,麻婆豆腐也不比隔壁的差,但是总有人还是更爱隔壁陈麻婆豆腐,如果是老熟人,就会大胆的请服务员代买隔壁的陈麻婆豆腐,5元一份。

2018年西玉龙街改造,天府滇味贴出一张搬迁红纸,附近很多老成都赶着它还在市中心前去打卡。

有人说鸡汤淡了,有人说汤不烫了,有人说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2018年春节后,天府滇味搬到了金沙附近的同盛路8号,最近带着怀旧的心情,我们前去吃了吃。

成都特色米线

走到门口还是有点惊讶,竟然有种“同仁堂”的感觉,连门把手都有雕龙。进去之后,又像走进了老式的茶餐厅,

成都特色米线

成都特色米线

去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人不多。刚坐下,10点钟方向“呲呲呲呲” ,顿时5点钟方向也”呲呲呲呲“,快速扫视原来的是锅巴肉秒现场浇汁水。

10点钟方向是一位大哥,点了一份过桥加了一份锅巴肉片,5点钟方向是一群大妈大爷点的。

我们当然也点了每桌必点的锅巴肉片和过桥米线再加了一个糖醋排骨。过桥米线30元,米线套餐38元,不算便宜。

成都特色米线

很快米线就上来了,过桥和套餐比脸大的高汤和米线都没变,装小菜的白磁盘换成了塑料格子,榨菜片变成了榨菜丝、生鹌鹑蛋变成了熟鹌鹑蛋,鱼片从2两片变成了1片。

见我们在拍照,热情又急切地说”搞快把菜倒下去,一会儿汤不烫了“。说了两遍之后,干脆一抬手,就帮我们倒了。

瞬间锅巴肉片又上来了,这上菜速度不超过5分钟吧。刺啦一声,汤汁和脆砰砰的锅巴相遇,锅巴被酸甜的酱汁降伏,还是熟悉的配菜,玉兰片、猪肉片、木耳、平菇。

直接走流程,先喝汤,漂开鸡油,吹一吹,还是那么鲜,只是略淡,自己加了点盐,刚刚好。

米线烫嘴又带着自有的韧性,是鲜米线的爽滑。

成都特色米线

鱼片腰片丝毫没有腥味,就是一口就没了。

成都特色米线

糖醋排骨跟过去略有变化,没有了芝麻,酱汁改良加了梅酱,吃完后,嘴里留下了酸甜的果味。

成都特色米线

锅巴肉片一定要趁热吃,这样才能吃到一半脆一半软的锅巴成都特色米线,是软脆酸甜四重天的味道。

成都特色米线

吃完米线,这碗高汤,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怎么喝怎么喝永远都喝不完。

不少人觉得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了,因为现在更多种类庞杂的羊肉米线、小锅米线、酸菜鱼米线层出不穷,人的味蕾早已被牵引,但不得不说天府滇味依然是一碗好吃米线,值得带长辈来一起怀旧的米线。

吃饭的时候,后面那桌带了一家老小6口人点了一大桌,一看就是老客人。

这就是一家从幼年吃到中年,会瞬间让你回到小时候的店,看着这些过去年轻的服务员阿姨,已变成了中年妇女,似乎就能看到时间刷刷的在眼前经过。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是一个十分美丽地方,这里风景独特,自然景观多样,其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还有着很多全国知名的特色面食,那你知道四川特色面食有哪些?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盘点四川最有特色十大面食,想了解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往下看吧!

具有成都特色的面

1、担担面

四川最有名的莫过于担担面了,[bai]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担担面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十分流行,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吃起来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深受人们喜爱。

2、宜宾燃面

燃面是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具有成都特色的面,四川十大特色面条(你知道的有哪些),故名燃面。宜宾燃面是以当地优质的水面条为主要原料,搭配宜宾碎米芽菜、花生、核桃、辣椒和豌豆尖等辅料制作而成的,味道十分香辣可口。

3、宜宾姜鸭面

姜鸭面也是源自四川省宜宾市,是由宜宾燃面而延伸出的一种特色面食。这道美食是以鸭肉和仔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面条吃起来口感筋道,搭配仔姜的香辣,十分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4、荥经挞挞面

荥经挞挞面是源自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的特色面食,其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100多年了。荥经挞挞面是纯手工制作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搭配特制的高汤一起食用味道十分鲜美。

5、豆汤面

豆汤面是四川川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道特色面食,其历史悠久,约起源于清朝末年。这道美食是以当地手工制作的面条为主要原料,搭配上等大白豌豆、瘦肉沫和猪大骨熬制的面汤一起食用,味道堪称一绝。

6、内江牛肉面

内江牛肉面起源于四川内江,是四川很多地方都很流行的特色面食。其做法精细,用料讲究具有成都特色的面,面条吃起来口感细滑,汤汁是将优质猪骨使用文火熬制数小时而成的,味道十分鲜美可口。

7、奶汤面

奶汤面是四川省邛崃市的地方特色面食,已有60多年历史。奶汤面即用新鲜猪骨、猪蹄、香肘、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将其盛入碗内,配以佐料,加入煮熟的水叶面即成,吃起来十分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

8、炖鸡面

炖鸡面也是四川省的一种传统面食,其中宜宾的炖鸡面最为有名。这道美食是以面条、鸡肉、香菇和青菜等原料制作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是滋补的佳品。

9、甜水面

甜水面是四川成都有名的特色面食,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甜水面的面条有筷子头一般粗,吃起来十分有嚼劲,劲道的面条配上花生碎、辣椒油等佐料,吃起十分香辣爽口,香味会在嘴里停留很久。

10、广元凉面

广元凉面是四川省广元市的传统特色面食,其外观和西安的凉皮相似,但主要原料是使用大米而不是面粉制作的,将做好的凉面配上辣椒油、花椒油、醋和酱油等佐料凉拌,味道十分爽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chengdu/15039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8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4年2月18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