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特区汕头不止有美食,还有……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下一个40年,汕头将依托有利地理优势,发挥特色经济,开创新局面。汕头达濠鱼丸,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潮汕地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汕头八景之首,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特色。汕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汕头地方方言为潮州话,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认为:“潮州话是现今中国方言最古远、最特殊的。

40年前, 汕头经济特区 在一片荒滩上起步,靠解放思想开拓,靠艰苦创业拼搏,取得巨大成绩。四十不惑,汕头乘风破浪再出发!

小公园,百载商埠的辉煌见证

汕头小公园,位于广东汕头老市区中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呈扇形放射状格局分布的骑楼街道。走在骑楼街上,透过浓厚的中西合璧建筑结构和装饰元素,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骑楼街当年的辉煌。

华侨处

华侨处

华侨处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建成于1934年 ,在回乡观光、探亲的华侨眼里,她像故家的门楣一样难忘,像祖母的笑颜一样可亲,总是令人魂牵梦绕。很多华侨到这一带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公园附近的飘香,蚝烙,糕果等小食。

华侨处

老妈宫 又称天后宫,是历史博物馆,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 明末清初,这里就是滨海的沙滩,叫做”汕”。

清朝嘉庆年间,人们在这里修建了天后宫和关帝庙。渔船出海和潮人过洋,都要在这里拜别祭祀,乞求平安,包一点香灰和泥土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华侨处

▲老妈宫粽球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大楼 ,始建于1907年,是汕头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这座历尽沧桑的大楼被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新发现文物点。

华侨处

活力特区,40年再提速

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 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

汕头传统经济形成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材料八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

2011年,汕头入选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互联网发展进入新进程。

华侨处

华侨处

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

现代汕头港口经济发达,是国家确定的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资源,汕头港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个港口有货物往来,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之一。

截至2013年统计数据,汕头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 ,在中国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2位,在广东省位列第3。

▲汕头华侨公园

汕头华侨众多,是全国著名侨乡 。自唐代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

下一个40年,汕头将依托有利地理优势,发挥特色经济,开创新局面。

华侨处

食在汕头,美食天堂流连忘返

汕头,不仅盛产富甲天下的商贾,更以琳琅满目的地道潮汕美食享誉全国。多少人去汕头,就是因为“嘴馋”。

华侨处

汕头牛肉火锅

华侨处

汕头牛肉丸,Q弹有嚼劲

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

华侨处

汕头达濠鱼丸,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华侨处

汕头粿条

华侨处

汕头海鲜,好吃不贵

汕头澄海卤味

华侨处

汕头韭菜粿,红桃粿,鲎粿等各种粿

华侨处

汕头糖葱薄饼

华侨处

汕头沙茶酱

……

每个去汕头的人,都用生命在吃

在这里,你终将发现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玩在汕头,岭东门户美不胜收

华侨处

华侨处

华侨处

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成为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南澳发掘有距今8000年以上的象山文化遗址。

华侨处

▲汕头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

华侨处

汕头礐石风景名胜区 ,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潮汕地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汕头八景之首,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特色。

华侨处

华侨处

汕头莲花峰风景区位于海门华侨处,公元1278年, 南宋文天祥 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陈慈黉故居,是由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

汕头大学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汕大图书馆是“全亚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

▲汕头海湾大桥,连接濠江区与龙湖区的跨海通道

华侨处

▲汕头跳水馆,国内一流

▲汕头时代广场

汕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处

3A级旅游景区1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

是旅游的好去处

活在汕头,海滨邹鲁底蕴深厚

华侨处

华侨处

汕头民居有“下山虎”、“四点金”、“三座落”、“驷马拖车”等建筑形式,古色古香。

华侨处

十仙庆寿 (潮剧版)林初发

潮剧华侨处,是中国10大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宋元南戏的一支,形成于明代,解放后发掘整理的传统剧目1000多个,流行于粤东、闽南及东南亚各国。

华侨处

潮汕大锣鼓 曾获得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英歌舞, 被誉为“中国民族舞蹈的根”,汕头潮阳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英歌艺术)之乡”的称号。

华侨处

潮汕功夫茶 ,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侨处

汕头地方方言为潮州话,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认为:“潮州话是现今中国方言最古远、最特殊的。”,有N多调,一个字N多种说法。

华侨处

▲汕头方言小品《夏雨来》

汕头民俗,文化众多,如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

至2014年,汕头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0个,其中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样羹

华侨处

华侨处

随着高铁站,海底隧道,高速公路,市内交通等逐渐完善,汕头城市交通系统四通发达,成为亚太地缘门户交通枢纽。

华侨处

▲汕头大学体育馆

2021年

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

将在汕头举办

汕头成为继北京、广州、南京、杭州之后

国内第五个承办亚洲综合性运动赛事的城市

华侨处

改革开放四十年

你一路滚滚向前

下一个40年已来

愿你承载梦想

愿你光芒万丈

愿赤子们归乡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四十不惑,乘风破浪

汕头,在北回归线与你不期而遇

汕头,鲁够劲!

汕头,拼落去,定对有便个!

(加v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8534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6日 下午2:09
下一篇 2023年8月16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加拿大民俗文化概述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加拿大是一个有众多移民的国家,民族性复杂多样。其民俗涉及各个范畴,类型多种多样,因而很难对加拿大的民俗文化作出十分精确的描述。但大体来讲,加拿大的民俗文化可分为四大部分。(一)、土著民族(即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民俗加拿大的土著民族是加拿大这方天地最早的主人。他们创造了北美最早的文明,积累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财富,是加拿大民俗文化最富有的一部分。因而民俗学家们对土著民族的民俗倍加关注,并把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加拿大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印第安人,大约有55万人,包含二十多个民族。由于其民族复杂多样,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也都各有差异,其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并且起源独特、流传形式多样。印第安人拥有大量的民间故事,是加拿大传统故事的主要部分。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故事,讲述各自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印第安人喜歌善舞,歌曲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生到死的每一个经历都有歌曲相伴。通常歌曲是讲故事和庆典仪式的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包括颂歌、求雨的祈祷、狩猎歌曲、表示欢迎的歌曲和挽歌等。 […]

  • […] 菖蒲酒美佐枇杷,艾叶悬门百姓家。6月16日,记者从2020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将于6月下旬在嘉兴举行。本届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主题依然是“嘉兴端午·中国味道”,共有11项活动组成。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