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特产 除了上海人,上海拿得出手的特产是什么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提到上海的特产,很多本地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一半的人觉得上海没有特产。当然也有人给出了另类回答:“上海人算吗?每每这个时候,不光出差、旅游的人找不到北,就连上海本地人也给不出个确切答案。虽然别的地方可能也有,但很多时候买的是品牌效应,外地都知道的,就是上海特产。虽然大伙儿在第一时间对“上海有特产吗”,这个问题有点懵。以前来次上海都算新闻,现在去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原创 姜天涯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江苏地方特产

本文作者/姜天涯

上海有特产吗?

这个问题困扰上海人,少说也有二十年了。

01

“提到上海的特产,很多本地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2015年出版的旅行指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们拿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近20组人。超过8成第一反应是愣一下。有人直言:“这问题问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一半的人觉得上海没有特产。

当然也有人给出了另类回答:“上海人算吗?”

“安福路算不算?”

只有年过七旬的上海爷叔,张口就来:“上海土特产么,到城隍庙去。”

“城隍庙五香豆,还有一个就是梨膏糖。”

江苏地方特产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没错,五香豆曾经坐稳上海特产第一把交椅。

在特殊年代里,它是上海人的乡愁。

上海作家沈嘉禄曾在《排队争购五香豆》文中回忆:“当时,我四个哥哥全部发配到外地,或务农、或支内,还有外地亲戚以上海为中转站南下北上,也必定要带几包五香豆再走,所以排队买五香豆成了我不可磨灭的经历。”

江苏地方特产

曾经城隍庙的五香豆商店内

每天要卖出五六座这样高的“五香豆城墙”

/来自《五香豆与梨膏糖的故事》一书

要说这颗始于1935年的五香豆曾有多辉煌,《五香豆与梨膏糖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7年前后,仅老城隍庙一带销售的奶油五香豆,据说已达到两万多吨。如果将每粒豆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六圈左右。

与之齐名的梨膏糖,历史更长,始于1855年。

只不过,五香豆和梨膏糖的高光时刻停留在了世纪末。

江苏地方特产

2005年10月的《新民晚报》记录了五香豆70大寿

“曾经为上海旅游业撑起半边天的海派休闲食品却日渐式微,如著名的老城隍庙梨膏糖的销量自1995年开始连年滑坡,如今连1995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2000年的《文汇报》提到。

即便张口就喊我们去城隍庙寻特产的爷叔,下一句就开启了吐槽模式:“格五香豆有啥吃头。咬不动,阿拉牙齿都没了。”

而80、90后上海小囡江苏地方特产,在面对上海特产时,都不大会想起五香豆。

更别说在上海生活十年以内的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五香豆”三个字。

02

五香豆、梨膏糖之后,上海还有特产吗?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上海人很多年了。在世纪之交的报纸上,常有这样的报道。

1999年《文汇报》上《上海特产难寻“继位人”》一文写道:“对于到上海旅游的游客来说,带什么样的纪念品回家乡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

江苏地方特产

1999年8月31日的《文汇报》

2006年《解放日报》发问,《上海啥时也有“莫扎特巧克力”?》:

“到上海买些啥特色食品带回去?每每这个时候,不光出差、旅游的人找不到北,就连上海本地人也给不出个确切答案。”

该文呼吁老字号应该学习奥地利,把“国宝”莫扎特头像印在巧克力上,用新的“文化符号”激活老字号的活力。

世博会前一年,《申江服务导报》又发问了:上海特产,只有“海宝”?

甚至到了2014年,这个问题还没有解。

该年《新民晚报》将五香豆、大白兔奶糖、南翔小笼归结为“老三样”,同时呼唤“新三样”:“都说如今的上海长高了,变美了江苏地方特产,发展了,富足了,可让我不明白的是,上海的特产依然是‘老三篇’唱主角,而‘新三篇’却迟迟未出炉。”

其实“新三样”在过去十年间悄悄出现,只是不复“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这个耳熟能详之势。

“新三样”没有很强的指向,海派西点和老字号糕点属于共性较强的两大类。

作为中国西点烘焙的发源地,西点类一直属于值得从“大上海”带回去的品类。

1981年出生的万雲鹏(化名),童年在无锡生活。初中时,他的母亲曾经从上海带过花生白脱蛋卷、瑞金宾馆水果蛋糕回去。

“特产的话,(一般会带)偏西式的东西。这些属于新奇的玩意,可能那时候无锡没有。”

江苏地方特产

瑞金宾馆的梦菲思饼屋

是网友的童年回忆

/评论来自大众点评网友“格格巫的那只猫”

我们的读者曾经留言:“早年从上海带一只凯司令的奶油栗子蛋糕乘飞机回厦门,中途飞机颠簸厉害,当时想着如果不行了,一定记得把手上捧着的蛋糕先吃掉。”

2007年前后,在老上海人心目中一向有口碑的国际饭店蝴蝶酥突然“出圈”,吸引了年轻人加入门前的长队。经过这几年社交媒体的加持,国际饭店蝴蝶酥已经成了小红书上“上海特产”的头牌。

上海人papi酱,在《团队小伙伴的家乡美食分享》视频中,也推荐了国际饭店蝴蝶酥。

江苏地方特产

4月8日国际饭店西饼屋的队伍

从黄河路打了个弯

一直排到了南京西路正门

至于上海的老字号食品,10年前开始逆袭,当时媒体给出的报道标题是“淮海路23家老字号‘组团返场’”。

在上海生活了7年的90后张晨曦,对上海特产的第一联想是“淮海路上那一排排队的店”。

“鲜肉月饼。虽然别的地方可能也有,但很多时候买的是品牌效应,外地都知道的,就是上海特产。”

江苏地方特产

现在老城隍庙食品商店内售卖的特产

年轻人似乎不太会去那里买特产了

我们在汾阳路上遇到了95后王沁(化名),她是宁波人。她现在回宁波,一般会选择糕点类。

“(带过)鲜肉月饼、苔条饼,还有比较老的牌子,光明邨、老大昌、红宝石这种。”

虽然她觉得现在网购发达,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特意买回去的东西了。

“(但老字号)带回去,大家还是会觉得是上海特产,因为别的地方没开这个店嘛。”

03

虽然大伙儿在第一时间对“上海有特产吗”,这个问题有点懵。

但当我们换一个问法后,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回答。

——你曾经在上海买过什么东西,带回去给亲朋好友,作为上海的特色?

——你曾收到过什么,别人去上海带回来的礼物?

江苏地方特产

1985年10月出版的《上海特产风味指南》

详细列出了各个门类的上海特产

60后林芳(化名)小时候在江苏海门下辖的农村长大。她记忆中,父亲到上海找亲眷,回来的时候带过宁波年糕、软糖、绒线、球鞋等乡下见不到的物事。

“宁波年糕灵的。乡下自己蒸的糕,就像崇明糕一样,阿拉觉得老土。”

“(宁波年糕)吃在嘴巴里,很滑爽,又没那么黏。乡下看不到的,一看这就是上海带回来的。”

“人家到上海来还欢喜带点绒线回去,上海有全羊毛的。反正上海的物事都很高档,就跟80年代初期,人家从香港带回来的(东西),都觉得比上海的好。”

90后吴曾(化名)是福建南平人。他小学的时候到上海来,买走的是乐事薯片。

“我们那里只买得到可比克、丽丽。”

“我小时候真的觉得,怎么会有乐事这么好吃的薯片啊。我一直在期盼,我们那个小地方可以卖乐事。”

“我为了能多带一点,把袋子撕开,把气放掉,卷一卷,拿夹子夹一下。”

中学时来上海,他在上海第一次吃到了味千拉面。那一回,他又背回了冷藏包装的味千拉面。“现在听起来有点过分。(但那时候)真的觉得味千拉面很好吃。我把面煮完之后,还会把汤料剩下一些,留着下一餐再吃。”

去年他在老家办婚礼,送给伴郎的伴手礼是高达基地限定模型。

江苏地方特产

高达基地限定模型

盒子背景中有上海夜景

/受访者提供

“我朋友喜欢高达。我送的那款包装盒背景是东方明珠。严格讲,其实网上都买得到。但我们那里就没有(高达)专卖店。”

这个选礼思路,和小红书的另一高票特产相当——玲娜贝儿。虽然实足才2岁不到,但这只粉红狐狸早已是“没有故事也能红的女明星”。在市区行走,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出现在大家的包上、背上、头上。

江苏地方特产

是川沙顶流

也是上海特产顶流

截图自小红书

张晨曦老家在新疆,2018年的时候,她买了三块 巧克力蛋糕切片,一路坐着飞机带回了新疆。

“因为当地买不到,或者就是溢价非常夸张。”

今年过年,她买了鲍师傅和山姆的瑞士卷回家。

“回家给人带东西,只要是那个地方没有的,都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他们,他们都会开心。”

江苏地方特产

在新疆买山姆的瑞士卷

需要代购

/受访者提供

经过一轮采访后,我们发现,大家从上海带回去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当时、当地属于新奇、时髦的东西。

上海档案馆研究员邢建榕,曾在2013年的采访中用海纳百川、求新求洋,点出上海特产的特殊性。

一来,上海本来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即便是外来物事,经过上海的加工改良,得到有效传播,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上海特产。“比如老虎脚爪、蟹壳黄、生煎包等,其实这些是江浙这一带的特色,只是上海更懂得包装和推广,以至于人们最终记住了上海。”

再有,上海开埠以来一直与国际频繁交流,洋气也是海派文化的一个关键词。“以前上海人去走亲戚,往往不是带只鸡或者带块糕,而是带去上海的时髦玩意,东西并不一定要很贵,但总给人大开眼界的感觉,通常都是些独在上海才能买到的西洋货。”

江苏地方特产

1985年的《上海特产风味指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但在2023年的今天,网购发达,物流速通。以前来次上海都算新闻,现在去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所有人到所有地方,都变得不再稀奇。

连特产都可以网购送到家。

“没有什么惊喜,没有觉得你大老远给我带过来,你惦记我,没有这种感觉了。”张晨曦说道。

“就是这个东西得来太简单、太容易了。”

这种感觉不仅年轻人有,年纪大的也有。

我们在五原路上采访到了90岁的丁爷爷,虽然他对上海特产的第一联想是“五香豆”,但觉得现在再谈特产,也没什么好谈了。

“现在侬讲啥东西好吃?讲不清,都没啥特别好吃。”

“现在东西实在太多了,鱼了肉了虾了蟹了,都没啥吃头的呀。”

“阿拉70年代,无锡大闸蟹吃吃好吃唻。现在大闸蟹也没啥味道了。”

但没想到的是,觉得已经没什么“谈得上好吃”的丁爷爷,和我们讲完踏上脚踏车,准备去宇宙网红“光明邨”进货了。

参考资料:

1、沈嘉禄,《排队争购五香豆》,上海星期三,2006年11月6日

2、宋琤,《新景点缺少海派食品,老字号何不登堂入室》,文汇报,2000年1月16日

3、顾佳赟、杨金志,《上海特产难寻“继位人”》,文汇报,1999年8月31日

4、吴卫群,《上海啥时也有“莫扎特巧克力”?》,解放日报,2006年12月20日

5、彭小华,《呼唤“新三样”》,新民晚报,2014年5月1日

6、李元珺,《最独到上海“特产”:品味》,新闻晨报,2013年1月23日

写稿子:姜天涯/

编稿子:小泥巴/

拍视频:姚祖鸿 姜天涯/

做图片:二 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54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3日 下午2:07
下一篇 2023年5月3日 下午2: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