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侨华人社会随笔2oo6八桂侨刊。。2缅甸华侨华人社会随笔关键词]缅甸;华侨;华人【摘要]今年四五月间,作者访问了缅甸四市一镇,深人华侨华人社会,把耳闻目睹的事与感触忠实地记录来。涉及华侨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现状,可供读者参考。[中图分类号]D634。3。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25(2006)02—0042—05为了研究壮泰族群的渊源与文化,今年四五月间,笔者访问了缅甸,到了缅甸老首都仰光,掸邦重镇景栋,东枝,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缅甸的边境市镇勐拉。每到一处都与华侨华人接触,深感他们与当地的缅人或其他民族的群众关系融洽,和睦相处;他们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艰苦创业的意志;虽然绝大多数的华侨已入了缅甸籍,成了缅甸华人,但是对中国还有深厚的眷恋情怀。整个缅甸有约200万华侨华人,较大的城市都有大小不等的唐人街,开设有华文学校。,勤劳善良的华侨华人在笔者到过的城市,要找到华侨华人是很容易的事,一是找会馆,如福建会馆,广东会馆,云南会馆;二是找华文学校;三是找华侨华人办的商店,饭馆,只要在街上转悠,不用问人,看到有中国字号的准是,当然缅甸首都仰光的大金塔(本刊资料)【收稿日期]2006-05-22【作者简介]范宏贵,男,广西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也有不写中国字号的华侨华人开的店,馆。见面后,虽然双方都是第一次谋面,只要你说的是中国话,或递上有中文的名片,对方会很热情地接待你。现在普通话在缅甸已很普及,大家说的不标准,都是南腔北调,但大家都认可。缅甸的华侨与其他国家的华侨情况一样,如果保留华侨身份,不能在政府部门任职,不能当兵,更不能当军官,也不能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法人代表),如果离开当地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批准后才能外出,还不能买卖土地,有诸多不方便,所以绝大多数的华侨先后入了缅甸籍,成为缅甸华人在笔者到过的上述四个城市里,缅甸华侨华人最多的是福建,广东,云南等省籍人,其他省籍的华侨华人较少。在这些城市里都有他们的会馆。在曼德勒市,除前述三个会馆外,还有其他省籍的人组成的混合会馆,如湖北,河南等省的人,大多数是国民党残军逃到缅甸的官兵及其后代在曼德勒,云南籍的华侨华人约有2000户,每户以五口人计算,就大约有一万人,福建,广东籍的华侨华人约lO00户,约5000人。在我们接触到的华侨华人中,有从中国迁到缅甸五代人的。据一些着作看,到缅甸的华侨华人已有千把年,这些早年移民缅甸的华侨华人早已融入缅人的社会中,已分不出你我了。
在移民到缅甸四五代的华侨华人中,有一些只在华侨华人中通婚,在家中一直讲中国的家乡话缅甸华侨网,因此几代人还保持着母语不变。有的家乡母语丢失了,只会讲缅语。缅甸华侨华人可以分为新老两类,这个界线很难分。笔者把在缅甸出生的人,称为老华侨华人,尽管此人年龄不大,但他的先辈早已移民缅甸,仍可称”老”字。所谓新,是1949年以后移民定居缅甸的人。笔者接触到的华侨华人中,大多数是”老”字号的人,如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的校长王鼎星,1929年出生在缅甸,他的祖父于19世纪末2O世纪初已移民定居缅甸。抗日战争时期,他回老家福建泉州学习中文几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返回仰光。他已有孙子和外孙,已是六代人生活在缅甸。现在泉’ki,I还有房产。笔者在掸邦的东枝市认识一位青年叫李国能,他的曾祖父是从云南临沧县移民到缅甸的。我们到他家作客,父亲50岁,有四个儿子,好几个孙子,共同居住在一个他们买地盖房有五六亩地宽的大院里,有六部汽车,除跑运输,做生意外,还种地(玉米),现在忙不过来,就租给别人种。虽然祖孙三代人都出生在缅甸,可在家里说的是云南话,出家门就讲缅语和当地两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在曼德勒,很容易遇见云南省腾冲县的华侨华人,尤其是该县和顺乡外出到缅甸的人。
一位美籍华人写的博士论文就是侨乡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清末民国初,一位腾冲县和顺乡人寸某写的《阳温暾小引》@(辛酸而风趣的侨乡实录奇书)《西江月》(十字言句)中写道:父母恩在一日不得已游有方我中华冬月去办棉花此乃是为什么出门去离家乡谁知道好一似孝一日为家贫买珠宝吾腾冲到今日如敝履纵不久虽有子天高地厚岂可远游不得不走汉夷授受即早回头回家销售衣食计谋不回故旧付之东流还不算久凤阁龙楼话不虚谬也在数秋如同不有还不消日夜耽忧望与你百年相守(到缅甸后)明代和顺乡叫阳温暾。瓦城是缅甸华侨华人对曼德勒的简称。43——切不可忘天理大称小斗切不要使奸巧轻出重收凡事物要领教先达后叟现在从缅甸的曼德勒到中国云南的腾冲县,只需一天半的汽车路程,过去没有汽车了到缅甸的华侨华人离乡背井的悲楚,同时也教导到缅甸后要守本分,老实做人。说到腾冲,还得说起腾冲人对建设曼德勒有过功劳呢。英缅第一次战争(1824-1826)~都城恩瓦搬迁到约20英里外的伊洛瓦底江畔,这里是望不到尽头的一马平川,取名为曼徒原的意思。敏东王邀请腾冲人尹蓉来设计规划曼德勒。尹蓉按腾冲县城的模式规划人把曼德勒简称为瓦城。在老华侨华人中,有一些人还保持华人的习俗,如穿着打扮与国内人一样,在街头家中仍做中国家乡饭菜吃,过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入乡随俗,他们也有一些人穿着如缅人,穿宽大的裙,不用腰带,在裙的上端即腰部打结,结子男在腰前,女在腰侧。缅甸的气候炎热,他们认为穿裙比穿裤凉快。一般来说,他们都有两套服装,一套中装,一套缅装。嚼槟榔,除自备以外,街头都有卖槟榔的小摊。他们认为嚼槟榔能解暑。嚼过的槟榔呈红色,因此,嚼槟榔的人嘴唇都染红了。1949年以后,缅甸的新华侨华人除了一部分是按正规渠道办理合法手续移民缅甸的以外,有一部分是受历次政治运动影响而逃出来的,如土改,反右,大跃进闹饥荒,文化大革命,出走的人数最多。我们到掸邦景栋市后,去拜访云南会馆。那天适逢财神爷生日,祖籍是云南的缅甸华侨华人聚会,邀请我们共进晚餐,都是云南菜,而且是传统的八大盘,碗汤。我们与同桌的侨胞华人素不相识,用云南话和普通话交谈,双方倍感亲切,边吃边谈,话没完没缅甸的一家华人餐馆了。他们说,国民党93师的官兵基本上都去了泰国,留在景栋的不多,而且是他们的后代。华人多数是昆明,大理,腾冲,澜沧,思茅,玉溪,江城,景谷人。同桌的八位云南籍人,其威人,20世纪50年代初移居缅甸。一位是施甸人,1961年来到缅甸。一位是景谷人,1961位是澜沧人,分别于1959年,1961年,1962年来到缅甸。
一位是”文革”期间来到缅甸。而是家庭成分是地主,日子不好过,才跑到缅甸的。现在其中四人是以种菜为业缅甸华侨网,另外四人间他们说,改革开放后,都回家乡探望过,看到中国蒸蒸日上,与过去大不一样,国力府和乡亲对待他们都很友善。他们还说,中国强大了,我们腰杆也硬起来,在外面生活也好人,踏实种地,做生意。我们不参加当地的游行示威。缅甸政府对我们很好。上述类型的人在此不一一赘述。50 多年来进入缅甸的汉人,先后都入了缅甸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寇入侵泰国,原来居住在泰国北部的华侨华人逃难到缅甸,有一 们多数是福建,广东华侨华人。二战结束后,在泰国容易谋生,他们又陆续返回泰国, 留居 很少。我们在景栋的农贸市场逛,从外观上分不出谁是本地人,谁是华侨华人,可一 44—。是华侨华人开设的。有一位店主自称是广东潮州人,但讲的是一口云南腔。兑换钱 币的摊店几乎全是华侨 华人操持。这里有金融奇观,可以在摊店兑换五种货币:缅币,人民币,泰铢,美元,约 100 年前英国统治缅 甸时留下的卢比银圆。山区的少数民族阿卡(哈尼),拉祜,苗,瑶,佤等族使用卢比银 圆,如你到山区向他们 买东西,他们只收卢比银圆,因卢比银圆是纯银,可以打制各种银饰,而本国的缅币 不稳定。
他们下山到农贸 市场买卖东西却不能用卢比银圆,于是他们得兑换。上述阿卡等少数民族都是从中 国迁入缅甸的,在我们造访 的四个城市里,与华侨华人交谈,他们没有把少数民族视为华侨华人,而视为少数 民族,或称他们是某某民族, 或他们如何如何,而不称我们如何如何。 云南特有的风味小吃,在缅甸的城市乃至农村圩市上可以见到,如豌豆粉,米线。缅 甸语的”米线”一词 发音就是借自云南话。不仅华侨华人开设的饮食摊店有卖的,缅甸人开办的饮食摊 店也有。这些有特色的 食品,应该是云南华侨华人带到缅甸的,是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果。 我们还去了距离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数公里之遥的掸邦勐 拉。这是10 多年前在 荒山野岭新建的市镇,全是新建的房屋,设备齐全。其他城市每天只供电八小时,其 余时间得自备发电机发 电自给。勐拉全日供电,随时可洗热水澡,我们美美地享受了一番。这里的人口有一 万多,大约有一半居民 是近些年来到缅甸的华侨,恐怕没有入了缅甸籍的华人。这也是我们到缅甸见到华 侨最多的地方,他们主 要从事商贸,也有开理发店,发廊,饮食店,旅馆等业的。令人奇怪的是,市面上不用缅 币,而用人民币。 在东枝,我们访问了 3O 多年前从云南来的尼姑建立的灵山寺,寺内外的牌匾,对联 全是中文写的。
住 持是一位 80 多岁的老尼姑,见我们到来,显得很高兴,反复说她到过昆明的西山华 廷寺,峨眉山等等名山 古刹。除了华侨华人以外,当地的缅甸人也来拜佛,香火不断。 二,华文教育与学校的曲折发展 说起华侨华人免不了要联系到他们的语言文字。缅甸华侨华人起码会汉语和缅语 两种语言,在家讲汉语, 在外讲缅语,甚至有人会英语的,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多的人,还兼会一种或几种 少数民族语言。 缅甸以前有一份华文报纸叫《缅甸华报》,创刊于1998 年11 日,2004年停刊。 这是缅甸华人赵业 华到香港经营 17 年,赚了钱后出资创办的。现在缅甸的华侨华人多数是看泰国曼 谷发行的华文报纸《世界日 报》,由于每天都有飞机来往仰光一曼谷,有的地方可以看到当天的报纸,有的地方 要迟一天。 在仰光可以随处见到用中文写的店铺名和招牌,我们下榻的旅馆就有中文写的” 夏日皇宫酒店”。。最多 的是珠宝市场,每家店铺都有中文写的店名和广告,如”青春宝石店”,”康利宝石店 “,”宝源玉石珠宝店”, “五朵金花宝石店”等等。其他街道有”瑞丽阿湘发艺”,”海龙有限公司”,”顺利来烧烤 店”,”火锅城”等等。 唐人街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城市也一样。 吴努任缅甸总理的时代,华侨华人稍多的地方,如一个村子有几个华侨华人的子弟, 都会有华文学校 或中文学习班。在缅甸的华文教育状况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是最 繁荣的时期;60 年代因 政治原因是惨淡时期,华文学校或学习班被取缔;七八十年代是复苏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至21 世纪初是 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 世纪90 年代初,形势开始有所转变,先是以私塾形式办中文 补习班,后来进一步发 展成以某某中心的名义办学,实为学校,招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学习,既有六七 岁的儿童,也有四五十岁 的成年人。办学形式多样化,有正规的全日制学习班,也有下午和晚上才上课学习 的业余班,补习班 据中国驻缅甸曼德勒总领事馆提供的2005 年的资料,全缅甸华侨华人办的华校有 35 所,仰光仅有两 所。另有缅甸政府办的两所大学设有中文系。但据一位华校校长介绍,在仰光有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8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