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介绍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重 庆 大 学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长江上游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承东启西地缘优势和雄厚工业基础的历史名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区——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占地5700余亩,分为A、B、C和虎溪四个校区。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千年渝州,人杰地灵。重庆大学这所有着80年厚重历史的古老学府,宛若一颗镶嵌在歌乐山与嘉陵江之间璀璨的明珠,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学校创办于1929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创办较早、校名一直沿用至今的大学之一。抗战时期先后云集了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文有吴宓、艾芜,理有何鲁,工有冯简、李四光,商有马寅初、周均时等,使重大得以汲取名校名家之文化滋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近十年来,在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下,重庆大学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5月31日,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重庆大学,办学规模、综合实力得到整合、优化和提升。经过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重庆大学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跃上新的台阶。特别是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虎溪新校区05年投入使用,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上海同济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已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2个,其中有4个工学类学科名列全国前5位,08年的科研经费达到近4个亿。良好的发展势头使重庆大学成为发展速度快、综合排名持续上升的少数研究型大学之一。
重大综合实力
重庆大学按照“突出工科优势,加强理科,发展人文社科,促进学科结构优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十年的加速建设,学科建设跃上新的台阶,已形成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发展协调的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
重庆大学图书馆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成立于1930年。现设有理工、建筑、应用技术、法学、人文艺术和虎溪新馆6个分馆,累计藏书327万册,中外期刊6000余种。重庆大学数字图书馆拥有各类权威文献数据库60余个,其中电子图书50余万册、外文电子期刊2080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16100种,建有5个现代化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信息量大,网上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超过13TB,实现了实时动态信息发布和信息导航。重庆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作为标志性建筑正在虎溪校区建设,即将投入使用。
丰富的第二课堂
重庆大学高度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将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作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基金”,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加大经费投入,扩大本科学生参与面,支持本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学校大力培育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共设学生社团100余个,涵盖了科技、文体、艺术、公益等领域。积极开展丰富活跃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演出”。重大本科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建模及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赛、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大赛、机械设计创新竞赛及软件大赛、国际模拟法庭比赛等各项全国性比赛中成绩斐然。
重大人才培养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理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大办学特色:
加强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优势突出、覆盖面广的学科专业体系
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
实施“三层次两结合”的实践教学上海同济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完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产学研紧密结合,拓展学生培养空间
四大培养特色:
拔尖人才培养:理工综合特别培养(直接从新生录取),经管、机械等特色试验班培养,优异生培养,推免研究生培养等
复合型人才培养: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培养
中外合作培养: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留学,《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其他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
食宿条件
周边环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64084.html
评论列表(1条)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国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重庆广大留学人员充分发挥“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的特殊优势作用,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展现海归形象、彰显海归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