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浙江财经大学隆重举行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开学典礼。院长王建明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2022级新生进行了画像,同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随后,王院长重点对新生如何开展MBA阶段的学习提出了建议,希望学生能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
原文如下——
亲爱的2022级MBA学员、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王建明。首先我再次代表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对今年加入我们浙财MBA大家庭的105名MBA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看了今年入学的105名浙财MBA新生画像,简单总结有这么几个特点:从性别来说,男生占40.57%,女生占59.43%;从年龄来说,70后占3.77%,80后占28.30%,90后占67.92%,出生年从74—97年,跨度有23年;从所属行业来说,金融业占43.40%;从岗位类别来说,管理岗位占51.89%,专业技术岗位占33.96%;从工作角色来说,管理层占一半以上(高层管理者6.60%,中层管理者22.64%,基层管理者21.70%);从工作年限来说,工作10年以上占26%以上;从常住地来说,杭州占63.21%,省内其他市县占30.19%,省外占6.60%。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院的基本情况。我们工商管理学院和MBA学院是2016年合并建制,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其中工商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工商管理学院成立。2008年我们成立MBA教育中心,当时MBA还没有获批,2009年我们获批第八批MBA培养院校,2010年首次招生MBA学员。
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院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获评B-(35%~45%),与浙工大、浙商大并列省属院校第一,在全国108家第八、九批MBA院校中仅有7所高校进入B类行列。从学科排名来说,我们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20-30%这一档),最新软科排名进入前20%以内。根据 2022-2023 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武汉大学邱均平版),工商管理类专业全国位次比为前1.72%(全国5★专业),相当于“百里挑二”。
我们MBA突出体现财经金融特色,培养具有扎实财务金融知识与能力的商界精英,专注培养“懂财经的管理者、善管理的财经人”。我们学院也连续几年被MBA中国获评最佳金融MBA项目十强。财经金融这一特色我们会继续坚持并发扬,所以我也期望大家能成为“懂财经的管理者、善管理的财经人”。此外,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我们MBA培养也加强了数字化转型和改造。今年我们MBA的培养方案也是全新的,除了先导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公共选修模块之外,更加突出了财务与金融模块、数智管理模块、实训实践等全新的模块。我们期望通过MBA学习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mba,各位MBA学员能真正成为适应数智时代的“懂财经的管理者、善管理的财经人”。
现实中,一些学员(包括老板、老总等)往往抱着提升学历、拓展人脉、甚至是镀金、混圈的想法来读MBA的,希望通过MBA同学关系来拓展事业、建立人脉、助力生意。这当然没有错(这些是刚需嘛),但如果过度了,就会出现偏差和异化。MBA圈子里就出现过这样的笑话,一些企业老总,读MBA/EMBA前企业还好好的,读了MBA或EMBA之后,成功地把企业搞垮了。因为这些老总读MBA时身在教室,心在外面,乱花渐欲迷人眼,热衷于同学之间的走动、拜访、社交、游学、谈合作、谈项目、搞投资、搞跨界、搞运作、资本运营,等等,没有把最重要的学习初心和学习使命去坚持下去。特别是一些制造企业的老总,把自己搞得五心不定、心浮气躁,把企业也搞废了。
大家来浙财MBA学院就是来MBA学习的,学习是我们最重要的初心和使命。所以下面我想就MBA学习谈几点不成熟的个人想法或建议。期望各位学员在以后的MBA学习中能有效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是非全日制在职读MBA,工作对大家往往是刚性的,是硬的,做不好领导要批评的,要打板子的,影响进步的。与之相对,学习则变成柔性的、软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先可后的;特别是很多学员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压力也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学习往往被退居二线/三线。这里,我想提醒MBA学员,既然我们选择来读MBA,我们就要做好走出“舒适区”的心理准备,进入“学习深水区”。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社交媒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时代。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这里不想说很多套话、空话,但确实想提醒大家一定要坚持持续学习。比如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如果不能坚持持续学习,如果经常中断学习研究的话,很容易导致前期学习研究成效不断被清零,不断被重启,从头再来,这样是没有效率的。
二是要处理好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mba,王建明院长:做适应数智时代的“懂财经的管理者、善管理的财经人”,缺一不可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和能力。在MBA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思想碰撞,把零散、散装、罗列的管理知识构建成完备的管理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框架性的管理知识图谱和知识架构,要善于从罗列思维走向框架思维。要对这些管理知识/信息进行有机的加工思考,最终实现自身的思维、格局的升级和视野的拓展。
三是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MBA非常强调案例和实践教学,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你们除了案例分析、沙盘模拟、角色扮演等提高实践能力外,也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既包括经典管理理论,也包括数智时代的管理前沿理论,诸如品牌资产管理理论、生态圈理论、数字化转型理论、共生赋能协同理论、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产业链协同整合理论、价值链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新零售、内容营销理论,等等各个方面的理论)。而且,你所处的层次越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对你就越重要。很多理论看起来很空、华而不实,但你终归会发现理论(特别是经典的管理理论)不但是有作用的,而且是重要的,只是你还没有灵活利用好理论。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能让你更好地拨云见雾,看清商业和管理的本质,看清变化中的不变,找到管理和商业的底层逻辑。
四是要处理好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你们除了学习经营管理(如金融行业、投资理财、决策分析、运营管理等专业方面)有用的知识能力,还需要学习一些无用的知识和能力,比如一些人文、艺术,历史、地理、社会科学、伦理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而且,有些知识和素养只是暂时无用,长远来看是有用的,有些只是表面看上去无用,实际上深层次来说是有用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MBA学习不仅是为了有用、管用,解决眼前问题,MBA学习还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且学习过程本身也能使人获得极大享受和乐趣。处理好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近似认为处理好是“术”与“道”之间的关系。这里对此我不再多展开。
五是要处理好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你们以后会被动学习(被学习),如必修课、选修课、毕业论文、素拓、指纹打卡,有些人还用指模。除了被动学习外,我想提醒你们多主动自己去求知、学习,自己找东西吃,根据自己的需要,精准充电、精准赋能。比如在线学习“5分钟商学院”“数字化转型培训”,参加各类挑战赛、训练营、学术沙龙、财经论道、移动课堂等等。记住,MBA学习不仅在我们MBA课堂,甚至也不仅在文华校区的MBA楼内,而是时时处处、时时刻刻。
六是要处理好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关系。制定了MBA学习计划一定要坚持执行。未来要实现MBA学习的计划和目标,你们一定要一点一滴地坚持,长期不间断地踏实前行,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年两年三年地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今天热血沸腾、血脉偾张一下,熬几个通宵,明天就一夜实现梦想。你们的MBA学习是这样,未来的生活、工作也是这样。很多时候你们比拼的不是瞬间的动能有多强,而是持续的动能有多久!比的是在服务区的待机时间有多长!
七是要处理好功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功利是基础,企业不赚钱,个人不养家是不行的。另一方面也要有责任。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在发展过程中,少追求一点功利,多讲求一点责任和情怀,而且讲责任才能实现持久的功利回馈。实际上处理好功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一定会失去长远价值。一个人只顾个人私利、功利,不顾单位、团队和社会利益,一定不受他人欢迎,一定是走不远的。所以我们MBA培养方案里中也特别加强了伦理/责任等方面的培养和学习。这里,我也希望大家不仅要注重功利性的管理方法、技术、工具、手段的学习,还要注重管理责任/伦理/理念的提升。
上面是我分享的七个方面的关系(七是个完美的数字)。 即
一是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处理好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处理好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
五是要处理好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关系。
六是要处理好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关系。
七是要处理好功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最后,祝愿大家以浙财大MBA学习为人生新的起点(而绝不是你的峰点),实现自己的人生新辉煌。谢谢大家!
王建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3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