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二维码看更多新加坡有关以房养老的政策的图片。
新加坡人正在挑选组屋。
以房养老看世界
新加坡以房养老走过10年 90%住户拥有组屋产权
以房养老模式覆盖全面
9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表述让“以房养老”备受关注。
房子与养老民生的聚焦点,两者结合更加抓住眼球新加坡房产资讯,争议讨论不断,从操作条件到操作模式等话题莫衷一是。美国、日本、新加坡的以房养老模式更是为国人津津乐道。
新加坡在以房养老的路上,已走过10多年。
住房、养老是新加坡社会保障的两条主线。而描绘这两条主线,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和建屋局是两支不可或缺的笔。两个机构形成合力,构建了“建房——买房——售房”完整链条,养老也附加在此链条,与房产便利结合形成以房养老。
建屋局建设组屋,售价低于市场;公积金局强制居民储蓄购房、养老资金,建屋局提供购房贷款和津贴,“房屋价格低廉、人人负担得起”成为可能,目前,新加坡90%居民拥有住房产权(包括组屋和市场售卖的房屋)。
而当居民年老需要以房养老,可大房换小房、出售屋契、参加乐龄花红计划或出租房屋,公积金局与建屋局两者再次合力,搭建了便利平台,建屋局回购屋契、发放红利,公积金局吸纳售房部分所得纳入终身入息计划,为新加坡居民养老增加收益……
文/图 本报特派新加坡记者 李华 实习生 刘方远
公积金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
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的一种独特制度,公积金(CPF)也成为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而奠基者中央公积金局成立于1955年7月1日。
多年来,公积金制度已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储蓄计划,公积金涵盖了社会保障的三大元素:退休、医疗保健融资和住屋融资。公积金促使每一名活跃会员定期储蓄,以保障自己的退休需要。公积金让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共同拥有国家产业的一部分。
新加坡法律强制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包括所有兼职、临时和全职工作者),以及他们的雇主,都必须参与公积金计划。凡是每月薪金超过2500元的雇员都必须缴交公积金(注:据2011年统计,新加坡雇员月均工资约21670元)。
目前,50岁及以下的会员每月缴交薪金的20%,作为个人公积金户头的缴交额;加上雇主所缴交的16%,总缴交额为36%。
新加坡的公务员同样也不例外,自己缴纳薪金的20%,政府作为他们的老板缴纳16%。他们退休以后,也没有额外的退休金,同样也是领取公积金作为养老费用。
年龄超过50岁和每月薪金少于约7500元的人士,其公积金缴交率相对较低。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积金会员人数大约为340万名,其中180万名活跃会员定期供款,而在全国劳动人口中,超过80%的居民得到公积金制度的保障。公积金会员户头的净余额约为11510亿元。会员的公积金缴交额会按照相关年龄的分配比率,分别存入三个户头。
普通户头(OA)可作为住屋、投资和其他经批准的用途。公积金会员在开始工作的阶段,存入普通户头公积金缴交额较高(35岁以下为23%),这有利于他们尽早购买第一个房产。在此项政策的作用下,新加坡人享有世界上最高的房产拥有率。目前,该比例高达90%。
特别户头(SA)储蓄是作为退休用途的,可投资于退休相关的金融产品。
保健储蓄户头(MA)的储蓄帮助会员支付自己或直系家属的住院费用。由于个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会随着年龄增加,因此存入保健储蓄户头的薪金百分比也会按会员年龄递增。
当会员年满55岁时,中央公积金局将自动为他们开设第四个户头——退休户头(注:新加坡居民目前62岁退休)。公积金储蓄所赚取的最低保证年利率为2.5%。普通户头储蓄给予至少2.5%的保证最低利率。而特别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退休户头储蓄则同时享有长期债券利率(目前年利率为4%)。
公积金储蓄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储蓄利率,有居民也将公积金储蓄作为投资。
为了应付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化的挑战,中央公积金局在2009年9月推出了“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
年满55岁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退休户头有20万元,或年满最低存款提取年龄时(目前是65岁)有30万元,会被纳入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
原新加坡人力部部长颜金勇曾说,在退休账户中的积蓄越多,从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中获益也就越多。子女还可为父母账户充值帮助他们加入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注:子女填补的数额顶限为目前的最低存款额74万元)。
从2012年1月起, 在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下,满55岁的公积金会员可用他的退休户头储蓄参与此计划,并在65岁最低存款提取年龄达到时,开始提取可持续终身的每月入息。
一般而言,会员缴纳额达最低存款额约74万元时,每个月可领取约5500元,“可保证基本生活”。
同时,公积金终生入息计划也是新加坡以房养老重要一环,居民选择不同的以房养老方式,都需将房的净得填补公积金参加终身入息计划。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确保大多数国民年轻时储蓄,为未来准备。在“居者有其屋”、医疗住院费用、养老方面,“公积金无所不在。”
居者有其屋
90%住户拥有组屋产权
公积金局为买房、养老搭建了平台,以房养老的房又从何来?新加坡有其独特的做法,其中,新加坡建屋局的角色举足轻重。
在新加坡建屋局展览厅,一块巨幅黑色LED屏幕记录了HDB的光辉岁月:2008年联合国公共服务奖、2010年联合国世界人居荣誉名册奖……然而,这份荣誉来之不易。
1961年5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考验着刚刚取得自治2年的新加坡政府。大火过后,16000多人无家可归。然而,1周之内,6000人就住进了新房;9个月后,更多家庭陆续搬入5座坐落于原址上的新组屋。
对此,建屋局功不可没,它成立于1960年2月1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早期的严重“屋荒”问题。1961年,建屋局制定第一个5年建设计划,目标是建成50000个单元的低价住房。1964年,居者有其屋计划应运而生,4年后,政府允许购屋者动用公积金购买公共组屋,为此计划添上翅膀。
计划没有经济实力支撑只是一纸空文。为此,政府资助建屋局运作贷款,同时每年为建屋局提供津贴以弥补推行公共住屋的赤字,建屋局同时也向银行贷款。建屋局有了充足的经济实力以大展拳脚。
针对新加坡公民家庭,政府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家庭情况提供各种类别的购屋津贴和购屋计划,从而“房屋价格低廉、人人负担得起”。建屋局还为合格家庭提供多达两次优惠利率贷款,偿还期高达25年。
新加坡公民年满21岁,每月家庭总收入低于5万元,便可申请贷款和直接向建屋局购买组屋。
如今,居者有其屋已从计划变为现实,建屋局建设、管理的产业达到近多个单位(包括一房式到五房式,小型公寓,其他房型及产业),成功为新加坡380万居住人口中约84%提供组屋,其中94%的住户拥有自己的组屋。
“一个国家能够为这么多的人民提供适当的栖身之所,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住屋,的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国为它是个光辉的例子,可资其他国家借鉴,所以它胜利了。”联合国生境新闻处主任 Ms Jane 高度评价了建屋局的突出功绩。
新加坡政府鼓励公民购买能力范围内的组屋,组屋平均售价约从55万~190.5万元不等。根据建屋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四房式组屋最为普遍,占到41%的比例,平均售价约是150.5万元。
时任国家发展部部长马宝山说,建屋发展局为年轻夫妇提供组屋的购屋津贴,帮助他们获得住房的“第一把钥匙”;当他们年老时,政府再把“第二把钥匙”交给他们,即各种从组屋套现的选择,以确保他们在退休后仍有收入来源。
方式一:小型公寓
量身定制的养老住宅
对于那些已拥有公寓/房产的居民来说,小型公寓计划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套现的方案:卖掉他们的大公寓/房产,搬进小型公寓,以提高退休收入。小型公寓计划实施于1998年,为年长者们(至少55岁)寻求独立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额外的住房选择。小型公寓的屋契相对较短,仅有30年,因而售价普遍都能让老年家庭负担得起。
小型公寓是专门根据年长者的需要而设计和建造的。现有户型分为35㎡和45㎡两种。小型公寓搬进来便可以住,辅助老人行动和独立生活的设施齐全,比如安全防滑地砖和警报系统。小型公寓通常位于便利的地点,居民能够轻易地享用各种设施和公共交通。社区的公共设施也为年长者们提供了基本的支持和服务。
在2012年~2013年财政季度中,由建屋局管理的小型公寓达到近3000间。72岁的老人陈水玉(音译),6年前申请了老人公寓,等了3年才搬到了女皇镇的小型公寓。
陈水玉对小型公寓很满意,室内地板防滑,进门处是缓缓坡度,方便轮椅通行,洗手间位于卧室和厨房中间,两扇门连通两处。房内安装扶手杆,至少装有3个警报拉线,老人跌倒或遇到紧急情况可拉响警报,寻求协助。
陈水玉热情地演示了警报系统,警报声响清脆,能瞬间引起注意,随后陈水玉迅速关闭警报,以免谎报警报,消费爱心。
陈水玉说,她现在很忙,时间不够用,上上网,看看电视,到楼下运动运动,还教附近老人做手工艺,“他们称呼我,陈老师,陈老师。”其他老人催促她快快教学。忙碌的她,不觉得寂寞,有时找老朋友叙旧,有时也和新结识的朋友聊天。
她说,在小型公寓住得不错,购物方便,前往综合社区医院看病,只需出很少一部分钱,还有医保卡。楼下的社区中心,对老龄人士(55岁以上的老人)开放,可以做物理治疗、中医按摩等。社区中心负责人说,有不少老龄人士前来。
方式二:升级版屋契回购
以屋契套现增加收入
“我不想离家去养老。”“除了小型公寓还有其他更好选择吗?”近年来,建屋局听到许多市民的心声,为响应群众的呼声屋契回购计划于2009年3月正式出炉。
改善后的屋契回购计划是一项针对达到公积金最低存款领取年龄(公积金局数据显示:目前是65岁,具体年龄会根据公积金方面的规定而做调整)的低收入年长者的特殊养老计划。参加该计划的老人,需要满足家庭月收入不超过15000元,现有产业是3房式或更小组屋,没有第二项产业等条件。目前,该计划覆盖人群约有42000万组屋所有者。
改善后的屋契回购计划对于年长的屋主来说可谓两全其美,一方面可以在他们熟悉的社区养老,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一个终身年金,以补贴他们退休后的收入。
这项计划为年长的屋主提供了一个将三房式或更小组屋套现的选择,屋主保留30年的屋契,将其他部分屋契卖给建屋局。售卖部分屋契的所得,减去剩余房贷(如果还没有还清的话)及其他费用后,剩下的就是净得。净得资金填补家庭成员公积金退休户头,以达到公积金最低存款额。再以公积金退休户头的全部储蓄加入公积金终生入息计划,领取每月入息。
以一对年满65岁的新加坡夫妇为例,他们售卖屋契后填补达到了去年公积金最低存款额69.5万元,丈夫领取的每月入息约是3650~3865元,妻子约是3365~3575元。如今最低存款额上升到74万元,他们领取的每月入息也有所增加。
此外,如果,一个家庭公积金总填补额达到约30万元,可以得到政府约10万元的现金花红。如果总填补额少于30万元,花红则按每填补3元可获得1元花红。在填补了公积金退休户头后还有余款,屋主可以保留高达近5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
方式三:乐龄安居花红计划以大换小奖励2万花红
屋主也可考虑买套小一点的组屋或小型公寓,作为套现的一种方案。这对于年长者们来说尤其有帮助。孩子们长大了,结婚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新加坡房产资讯,父母们就可以考虑搬到一套小一点的组屋,并从中套现。
屋主可以选择在原来的组屋区内购买更小单位的组屋、小型公寓,实现就地养老,避免搬往陌生环境而不适应的困扰。
2013年2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乐龄安居花红,帮助那些愿意精简户型的低收入年长屋主们补充他们的退休养老金。年长的屋主(年龄在55岁以上)如果换套小一点儿的组屋(至多三房式),或者小型公寓,便可申请乐龄安居花红计划。目前,37万组屋所有者满足申请条件。
填补公积金数额达到6万新元(屋主可以决定如何将30万元分别填补到夫妻双方户头), 每户可获得10万元的现金花红。如果没有达到30万新元,则按每填补3元补1元花红。部分出售房屋的收益将拨入他们的公积金养老金账户,以及参与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
方式四:出租整套组屋或者闲置房间 获得额外收入
新加坡居民如果符合5年的最低居住年限,就可以出租他们的组屋。当屋主们需要套现时,比如退休期间或是急需用钱时,出租则给予他们更大的灵活度。出租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当屋主想要自己使用组屋的时候,还能选择搬回去。
出租闲置的房间则是另一个套现方案,屋主不仅能在现有的组屋继续生活,还能获得额外的收入。三房或更大的组屋允许出租其中闲置的房间。 组屋屋主如果出租了房间,必须在七天之内向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登记。此外,屋主必须继续和租户一同住在组屋里,并且遵守相关的出租条例,以确保转出租行为不会导致对其他居民造成不便。
据统计,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整间组屋出租的数量达到44,966个单元。
建屋局推出的不同养老计划,针对全面,无论低收入或中等收入、愿意或不愿意搬迁的老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案。
他山之石
新加坡模式可借用
以房养老的条件已具备
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看来,“三子养老”新体系更能发挥养老效益,即“房子、票子、儿子”。其中,第一项房子即以房养老。他说,目前推行以房养老的条件已具备,“以房养老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以房养老是目前养老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他解释说,一种新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占据的分量小,不会发挥主体作用。但他强调,未来以房养老会成为主体。
柴效武也看到,“以房养老”是个系统工程。
“以房养老可以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金融机构可以增加业绩,还可减轻政府的负担。”柴效武指出,以房养老的好处显而易见。
他指出,目前30多种以房养老模式都可以选择,新加坡的模式也可借用。他说,新加坡经济发达,人民收入较高,解决养老问题不大。他分析说,新加坡政府富裕,在“以房养老”中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当大,国内政府的力度可能没有那么大。
柴效武说,新加坡“以大房换小房”的模式在国内操作性更简单,也更容易,老百姓都可以自己操作,“政府给予政策的优惠、平台就行。”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在“以房养老”分配的花红力度较大,柴效武认为,国内也可以借鉴,不过增加政府这方面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19892.html
评论列表(1条)
[…] 专业简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指引,适应国家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发展要求,以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培养养老服务事业的规划者、产业的促进者、企业的管理者、行业的领军者,打造养老服务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专业依托江苏省民政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个本科起点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对标民政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要求,开创政学协同、产教协同、教研协同的“三协同”人才培养格局和理论实践融合、校内校外融合、国际国内融合、政府学校融合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培养“厚知识、融人文、懂服务、精管理”的复合型养老专业人才。本专业以管理为主线,以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南中医特色、江苏品牌、全国领先的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全国养老服务管理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