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苏州科技城医院正式挂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由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合作共建,采用鼓楼医院托管模式。
此前签署的《关于建立南京大学医学院苏州科技城临床学院的协议书》显示,南京大学将派出干部与专家参与苏州科技城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师生教育管理等事项。医学院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苏州科技城临床学院支持和工作指导,并共建“南京大学苏州科技城医学研究院”,设立开放课题,共同开展研究。
苏州科技城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由苏州高新区政府投资16亿新建,总规划床位1200张,一期建成投用床位800张,于2016年5月正式投用。该院曾挂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技城院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医院原领导体制、隶属关系及经费渠道不变。
图源:南京大学
重建医学院30余年,仍没有直属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南大医)建院近百年,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复盘历史,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都是其亲缘机构。1932年后,该校医学院经历数度拆分、调整,于1987年获批再度重建。
官网信息显示,精品式、国际化、研究型是南大医的特色。学院现设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有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39人苏州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授142人,副教授207人。2022年招生简章称师生比1.8:1。
奋斗30多年,医学院依托于南大985、211的平台和资源,进展显著。根据美国科技信息所ESI数据库最新统计,其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近5年共承担4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20余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
规模小、师资优越、跨学科资源丰富、毕业出路宽阔,都是南大医的加分项。“小而精的医学院”,多名网友在某问答平台上如此描述。
但医学是一个垂直狭窄的领域,需要时间沉淀。作为一所几乎从头再来的医学院,南大医的办学实力仍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在2022年公布的我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南大共有16个学科入选,医学相关类学科为零。此前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南大医的生物医学工程获评C+。同期,南京医科大学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4个学科获评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围A+。
在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上,南大医位列全国综合实力榜第39位,落后于南京医科大学(第13位)。多名南京医生告诉“医学界”,后者确实各方面都更强,是一所独立医学院校,创建于1934年,虽多次更名但根基在、没有重组过。事实上,南大和南京医科大学曾多次传出过合并消息。“本来想合并,但不可能的。南京医科大学的底气足。”有知情人士透露。
有分析指出,没有直属医院,附属医院数量少、总体实力有限,或制约南大医的发展。
综合官网和2022年招生简章,算上附属苏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有6所附属医院和5所教学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是其中最强者,在1987年南大医重建之初,就划归为附属医院。在2021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上,鼓楼医院居全国综合实力榜第35位。
医院官网信息表明,南京鼓楼医院的人事任免权在南京市。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鼓楼医院还是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教学基地、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学基地等,承担七年制及三年制研究生教育培养。
“身兼多职”的情况也发生在南京大学附属盐城第一医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等机构。有南京医生表示,医院可以成为多家医学院的教学点,后者对医院没有实际操控力。但临床医学发展,高度依赖于临床经验。没有优秀的医院平台全力支撑,医学院建设或成无本之木。
目前江苏省内医学院校密度高,各有各的地盘。南京市内口碑好、实力强的医院大多名花有主。布局异地医疗,或是南大医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棋子。
3个医学相关校区落地,意在弯道超车
在苏州科技城医院挂牌同日,南大苏州校区迎来首批本科生。南大正式开启鼓楼、浦口、仙林、苏州“一校两城四校区”的办学新格局。
2020年6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南大苏州校区,其办学定位和期待是,与南大本部校区“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国际一流”,学科布局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重点打造5大学科群。该校党委书记胡金波描绘苏州校区建设蓝图也曾强调,南大将依托苏州校区建设,大力推动工科、医学等新型学科建设,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质的变化。
至此,南大医初步形成3个独立且协同的医学相关校区。其中,仙林和鼓楼校区构成南大本部医学院,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气候。
浦口校区位于南京江北新区内,将担负“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建设工作。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医学研究院的发展定位是“中国最好、世界一流”。合作将按照“两步走”战略实施:第一步是整合两所高校在医疗、科研、教学上的多重优势,共建联合医学研究院。第二步将在此基础上、共建医学院。南京大学已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后者给予南大发展医学的多项支持和重大投入。
此外,南大医的首个直属医院已经开建。2019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国际医院(筹)正式开工。该院由南大、南京建邺区政府、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及中恒国信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协作,紧紧围绕“四个医院”的目标推进共建,即作为南京大学附属(直属)医院、筹建临床医院、设立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国际生命健康学院。
在揭牌仪式上,南大透露,该院是突破传统附属医院体系,利用民间资本和政府共建形式,探索附属医院体制机制建设的最新尝试。将以三甲医院、国际JCI认证双标准进行建设,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医教研养一体化的创新医疗机构,建设思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最强地级市的“医学发展十年蓝图”
本次南大和苏州的校地合作,是一场情意相投的双向奔赴,更是苏州绘制医学宏图的重要部分。
2021年,苏州GDP达到2.2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超越全国,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次年,其GDP为23958.3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超过除广州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
相较于其全国靠前的经济实力,苏州的医疗发展相对滞后。苏州市统计局公报显示,2020年末,苏州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5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72万人。这两个数字远少于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等地。
就江苏省内看,苏州的三甲医院数量和每千人拥有床位数都少于南京。其中,苏州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是5.86张,南京和江苏省平均水平分别是6.75、6.31张。在2020、2021年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苏州仅1家医院进入百强。
苏州一直试图改变现状。2018年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苏州市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123”方案》,包括新建二个三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太湖新城医院),提升三个水平,即提升苏大附属医院区域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市属医院专科特色水平,提升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配置标准与发展水平。
2020年9月,苏州市举行“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启动会议宣布,除了计划编制《苏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苏州大学工程管理硕士,还将编制《苏州市“十四五”医疗卫生资源补短补缺专项规划》。同年,总投资近80亿元的苏州市太湖新城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立医院康复医疗中心等6个项目集中开工。
同期,苏州还出台多份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相关文件。《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强链补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明确提出,实施“临床提升”工程,要完善对医疗机构、临床医务人员的鼓励和考评机制。《全力打造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则表示,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力争在10年内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和国内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中国药谷”。到2030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1万家,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苏州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对南大而言或是机会挑战并存。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属于211工程,已在苏州市内挂牌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3家是三甲,包括在当地综合实力第一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
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牵手南大后,苏州将“曲线拥有”首家985医学院,或有助于补足卫生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其规划的10年内打造“中国药谷”的目标。
对南大而言,建设附属医院群、提升临床和教学实力,需要走出南京。南大校长谈哲敏在签约仪式上致辞称,南大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医学学科发展。共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既是南大和苏州深度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南大服务国家、服务江苏的新引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1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