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想再过问“世事”,一是无心过问;二是觉得如今绝大部分90后的孩子们都不太懂礼貌,不再想过问。奈何今年弟妹考南大研究生,这几天一直在寻找别人的经历与经验,也得到他人的帮助,深知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为报他人之恩,作为已经快有过三年读研体验的教原专业师姐,也给大家呈现一些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注:只是经历,不是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因时间久远,若时间记忆有误,望见谅。另,我2012年6月本科毕业,9月直接读的研究生;2012年考研教育学是全国统考,即政治、英语各100分,教育学大综合300分,共计500分。)
一、考研初衷
向来喜欢文科的我,因为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高中学了理科(这已成了永远的“痛”);虽然三年很努力,但高考中仍旧“一塌糊涂”。于是,2008年进了安徽省一所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二本院校,读了饱受别人鄙视四年的小学教育专业。
高考的“失利”迫使我想通过读研来改变一切,于是大一时便开始想着考研。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考研动力丧失,直到大二下学期,因为某些人的“鄙视”,于是开始找到重新奋斗的动力——考研。起初,与好友W关于学校的选取犹豫很久,也亲自到一些学校进行“考察”教育学考研心得,一直在教育学最好的师范大学(难考、分数高)和不太好的985综合大学(好考、分数低)中犹豫。那时似乎还有A、B、C三地的说法,A地(一些发达地区)自然也是最难考的。在再三犹豫下,决定把南师作为唯一目标(南京离家近,南师高二时便已“瞻仰”过,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三,但教原专业北师、华师和南师并列第一,而教育社会学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吴康宁老师在南师),坚持非南师、非南师教育学原理专业、非南师教育社会学方向不读,考不上就再考一次。
二、考研准备
通过网上材料的搜集,第一次网购了考研书籍(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吴士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裴娣娜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好像还有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以及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之类的书。因为我本科专业也是教育学类的,所以有一定的教育学基础。后来还买了高教版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事实证明,这本书成了本人最后的唯一一本“宝典”)。英语主要是张剑的黄皮书两本(如果没记错的话)、政治就是利用海文考研提供的资料和我自己买的一本什么复习(具体我忘了)。后来为心理有底,报了海文英语和政治两个全程班,等到考完试才发现根本没用。
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学长学姐的帮助,只能依靠自己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大三时便偷偷报名去“裸考”了一次研究生(比较幸运没被查出来),目的是想提前弄清楚考试流程、感受考场氛围。在没有任何有关英语和政治复习、靠着自己一点教育学基础的情况下,我去摸索着参加了考试,最后的成绩是:政治53分、英语52分、教育学综合151分,共256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提前在网上查好了南师教原专业复试的时间(2011年4月9、10号两天),便逃课(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逃课)到了南京去看学长学姐们的复试。本以为学长学姐不会搭理我这个大三学生,没想到他们都很热情,并认为我很“厉害”,敢一个人跑到南师提前了解复试流程(其实,我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没人帮助我)。最后,T学长还把他历年复试真题给了我,S学长、C学长(现在叫师兄)也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我。后来,他们成了我考研路上的动力,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三、初试准备
在有了前边各种准备的前提下,我真正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大三下学期,那时开始找考研教室(后来也是一波三折),只要不上课,就会回到考研教室看书、背书、做练习题。一直到暑假,自己一个人在外边租了房子,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吧到学校的考研教室里看书、中午午休一会、下午继续,吃了晚饭后,再继续在考研教室里看书到十点多的样子回租的房子。每天背书,背的头昏脑涨,但依然继续,直到牙齿打颤、脑子实在记不下任何东西时,便先撤退到南京休息7天吧,每天都会去南师转转,之后回到学校依旧投入到复习当中。暑假期间,也还要经常去海文考研班上课。虽然每天看书、背书,但总感觉自己记下的东西没有多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在南师认识的S学长给我打电话了、问我复习情况,那时好开心,和他交流了很多、也向他请教了很多。再后来,每隔两周S学长总要给我打电话问我考研情况,某一天C学长(现在是师兄)也给我打了电话,也知道认识的S学长、C学长和T学长竟然在南师被分到了同一宿舍。那时好开心,感觉又有了很大的动力。
2011年9月下旬,大四了,考研再次报名,还是南师、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方向,没变。不过没想到的是,本科学校在我们的考研路上并不是那么人性化,把我分到了F市下边的某个镇上进行教育实习,为期一个月。那时苦恼,但也没用。实习期间,就利用空余的时间背书,不过也没多大成效。回到学校都十月下旬了,感觉离考研时间就剩下两个多月,心里更加着急。那时和宿舍里的人因为某些原因“不说话”,心里压力也特别大,就每天早上在她们没醒之前离开宿舍、晚上睡觉之后才回到宿舍。
每天早晨5点半的样子醒来,坐在床上借用手电筒的灯光看书约一个小时,洗漱完之后便去了考研教室,背英语单词到8点,夹着书到食堂吃早饭,完毕后去图书馆二楼的楼梯口背书(那时也是有几个研友一起的,这个很重要,互相结伴、互相打气,信息沟通很重要),背到中午11点多点(图书馆关门)离开,回考研教室看书到12点,去食堂吃午饭;饭毕,回到考研教室继续看书,大概中午1点的样子趴在桌上睡觉约20分钟,醒后看会书,等到2点开始模仿考研英语的时间(3个小时)自己模拟做英语真题;很多时候不需要3个小时便做完,便接着看其他书,大概5点半到6点的样子去吃晚饭,晚饭后接着去图书馆老地方背书到九点多点图书馆关门,回考研教室后会去操场上跑半个小时的步(考研保证身体健康是关键),之后继续回到考研教室看书、背书、做题目大概到十一点多关门,回宿舍。
上边时间的安排差不多是在没课的情况下,但是从教育实习回到学校后,我每周还要上十几节的课(当时觉得学校太不人性),有些老师人性化知道我们要考研提前让我们走。万般无奈下,我每次都去上课而且跟任课老师说:“我就是看看自己在上课的情况下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把我的那本教育学大纲解析给她看的时候,由于上边记得密密麻麻,还被她说了一顿。心里无奈也只有忍着。在自己特别无助的时候,还是S学长宽慰我,晚上都十二点了还在给我打电话安慰我,让我放松,帮我缓解压力。S学长现在已经在华师读博了,我认他做了大哥,大哥当年对我的帮助会被我永远铭记于心。
犹记快十二月底的时候,一天晚上在考研教室做政治题目,结果选择题错的一塌糊涂,心理顿感崩溃了。自己一个人跑到操场的角落,一边哭着,一边说: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哭了很久很久……直到剩下低声地抽噎,自己抹干眼泪后重新回到考研教室,拿起那些错误的题目开始看,便告诉自己:我就不信弄不会你!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心里越来越平静,觉得我已经付出了,至于结果如何就交给老天吧,大不了再考一次!在考研前的一两天,我把本科毕业论文(提前写完)发给了指导老师,2012年1月7号、8号两天参加了第二次研究生考试,这一次不再是“裸考”。
政治还好、英语感觉好像不在状态(中午午休没休成),考专业课的前一天晚上看书到了11点,夜里2点多一点又醒了,继续看书,到早上7点去吃早饭,饭毕继续看会书,直到三个小时的专业课考试开始。因为专业课内容多、份量大,3个小时一直都在“奋笔疾书”,一直到剩下的最后一分钟,我答完了所有的试题,速速检查完准考证号后,铃声响起交卷。
中午收拾完东西离开宾馆回学校,看着别人还要继续下午的考试,我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一句:啊!好开心啊!终于考完了!!!!!!
因为自己12号还有考试,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在宿舍睡懒觉、看电影,一天就吃一顿饭,达到了放松的最大境地。然后,静静地等待分数线出来。
………………………………………………………………………………………………………
查分数线的那天,大概下午三点开始吧。(具体哪天,我竟然忘了!)那时我在宿舍洗衣服,心里也是异常地平静,直到两点五十多上网,看到别人发的链接,说是可以查了。输入准考证号、姓名之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总分370,之后政治:77、英语65、专业课228。之后第一时间发短信告诉了S学长,我说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英语太低了(我以为可以考的更高一点的)!心里有些失落……
四、复试准备
查完分数线后,静静地准备复试了。依旧每天逛论坛,搜集信息。为此,在论坛上认识了TBJ同学,后来她也成了我研一一年的室友。
教育学原理专业因为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实质可算是教育哲学)两个大方向,所以复试内容多了一些,要看的书有四本吧:黄济版的《教育哲学通论》和《现代教育论》(黄济他老人家刚刚过世没多久,在此哀悼一下)、吴康宁和鲁洁版的《教育社会学》(两本都行吧,也可以看吴康宁老师的那本)、南师大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这本书年代有些久远了)。因为我当时是统考,现在都是自主命题了,各位可以参考南师官网指定的那些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多看一些书没有坏处,因为想要读好研究生,那几本书是不够的。
南师分数很早便查到,但复试时间却异常地慢。那段时间已经急的把复试的书都给扔了,特慢。而且南师不公布排名,不知道自己到底排在什么位置。那时想的最多不是考上、而是能排在前几名,能拿到公费(我们那时还有公费,三年制的,不用交学费,每个月有几百块的补助,现在都要交钱了吧);若是自费,坚决不读,重新再考。
五、复试经历
复试是要提前到南师的,在这里先说一下,如果确定能进复试的,赶快订酒店、宾馆之类的,不然到时不好订。还要注意复试地点,在南师教科院官网到时都有,注意时刻关注。
复试线也是复试前几天出的,我的分数比当时分数线多出了30分,也只是排了初试第4名,第一名385分、第二373分、第三不是372就是371分。
当时复试时间是2012年4月12、13号两天。12号的样子到南师仙林校区体检交复试费,12号晚上笔试。由于每年笔试内容不一样,我们那一年就是几个大题目。8号下午(好像)开始面试,分两批,有面试秘书发短信通知的,先去签到,之后被带到田南楼一个小教室里等着。面试的程序是:上个人去面试时,下一个人去抽题目回到小教室准备,等上个人结束后,下个人进去,再下一个人继续抽题准备,依次类推。
说一下我当时的复试经历吧。
进去之前先敲了一下门(以示礼貌),进去之后,里面是个会议桌,我坐在中间教育学考研心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初复试经历(含复试真题),我的对面坐了5位面试老师(其中一位算是面试主考官),会议桌一头坐着面试秘书(负责通知面试学生的)。坐下之前,先鞠了个躬;坐下后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中文,姓名啊、学校啊、专业啊之类的),然后开始回答抽到的题目(先把题目念一遍,然后开始谈理解,要分点分层次地答)。回答完毕之后,就听面试主考官说了一句:你刚才的题目是什么?说的太快了,再重复一下吧!(本人语速向来很快,当时就顾着自己一股脑地说了)。接着开始跟各位老师“聊天”,老师问什么我就答什么,什么话题都有,本科毕业论文啊、看过哪些教育学的书啊、对考研专业(方向)最感兴趣的在什么地方啊,我就知道自己时不时地把老师们给逗笑。有两位老师一直低头写东西,也不笑,一直到最后,才把全场老师包括面试秘书给逗笑了(可能当时自己说话比较搞笑吧)。面试英语的时候,老师让我介绍一下南京,当时懵了。准备了8页的英语面试话题,结果这个没准备到。就说了几句说不出来了(口语不是太好),当时G老师很和善地对我说:没事,你表现很好,不要紧张,可以想好了再说。我想了一会说了一句:真说不出来了。老师们都笑了笑,说可以出去了。这样,复试就结束了。
大概过了一周吧,复试成绩出来了,我的综合分76.787,比初试第一名(76.79)少了0.003分,综合排名第三,公费。自此,从大二下开始搜集资料到大四下复试成绩出来,考研结束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复试时一定要谦恭有礼,实事求是,不会就是不会,可以直接表明出来并请老师给提示。南师的老师都比较看重有礼貌的学生,不太喜欢不会说话、太张狂的学生。
如果复试前有给导师发邮件的学生,一定注重格式的书写,言辞也要礼貌。复试结束后,不管有没有被录用、也不管导师有没有回,都要再发一份邮件表示感谢。我当时就先发了份邮件给我现在的导师,结果他没回我,虽然很失落,但当复试完回到学校后我又发了一份邮件给他,没想到他竟然回复我了。建议不要一次性发给很多邮件,选择你信赖的一个,只发给一个导师。
还有不管发邮件还是短信,都要署名,告诉老师你的名字和基本信息,不然老师到最后都不知道在跟谁说话。这是我们后来上课时,很多老师提到的,觉得现在的学生都不太礼貌。
所以,一定要礼貌、要礼貌、要礼貌!切忌!
六、导师介绍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目前(除去退休的)还有:
教育社会学方向:
程天君老师(男,硕导+博导,“百篇优博获得者”,为人十分严谨,注重对细节的要求,冷幽默)
高水红老师(女,硕导,严肃中不乏和善,对学术规范要求严格,对学生也很关心)
周宗伟老师(女,硕导,美女级别的导师,以对学生好而出名)
以上三位都是我祖师爷吴康宁老师的弟子,是同门师姐弟。
另外,还有一位齐学红老师(女,硕导+博导),她比较注重实践,经常让学生去学校做一些事情。如果比较希望实践也不怕忙的可以报考她。
教育哲学方向:
冯建军老师(男,硕导+博导,教育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人比较忙,特别注重发表文章,希望他的学生能多发表学术论文)
朱曦老师(男,硕导,人也比较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南师官网:
南师教科院网:
南师教育系师资:
南师教科院研究生教育:
教育学考研课目,2018年教育学考研各科目炒鸡有效的备考指南!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现在考研菌为考研考生带来重要备考信息点拨。
各科目备考指导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点部分,因为没有一个学科能够缺少或者看轻原理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首要要掌握好的必然是教育学原理的内容。
依据近三年的考试试卷来分析,教育学原理科目的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重要度层次。
第一重要的内容是课程、教学和德育三个章节的内容;
第二重要的是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师生关系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三重要的是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生于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这个重要度层次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复习策略上就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在300分的试卷中占据了30%以上的分值,同时又是四个科目中需要识记内容最多的。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更要合理安排好中外教育史的复习时间,做到既能够充分复习同时又不占用其他科目的时间。
在此,给各位考生几个小小的建议:
首先确定好中外教育史的复习时间,以便总体的统筹规划。
其次分出不同章节和不同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因为中外教育史的章节划分是以时间为依据的,所以难免存在划分的跨度比较大的问题。那么考生可以在每一个大的章节中再对不同的时期或者按照知识点的性质不同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来帮助复习。同时,从大的章节层面来说,考生应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近现代史上面,因为近现代史考查的概率更高一些。
最好考虑到近几年的教育史大题经常用对比题型来考察,因此考生在看书复习的过程中尽量锻炼自己的对比思维能力。如思想家之间的对比教育学考研课目,2018年教育学考研各科目炒鸡有效的备考指南!,不同国家教育改革的对比教育学考研课目,不同教育制度的对比等等。
教育心理学
从去年教育学统考的最新趋势来看,教育心理学在整张试卷中的分值不变,但其考查重心已经从选择题转移到简答和辨析题上面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那么这就提示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对更多的知识点进行更高级别的重视,以备大题来袭。
通过近几年的试卷来看,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比教育学原理还要更加明确一些。大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及其理论解释、学习动机、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等章节,选择题则是各个章节都有一些。
在对不同章节的重要度有个大致了解之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要谨记以下几点:
1、注意识记并区分概念。教育心理学中涉及一些心理学的实验比较难懂一些,像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就容易混,而且也不容易区分,其中的强化和消退之类的概念更是不好判别。如果这些搞不清楚就容易在考试中丢分。
2、注意理解并识记不同的人物和主要观点。教育心理学中的著名人物和著名理论是很多的。随便说几个,皮亚杰、科尔伯格、奥苏泊尔等就已经有一大堆内容要理解和记忆了。
3、多看相关案例。教育心理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可以和案例向匹配的,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看看案例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巩固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
从近年来试卷的出题趋势看,不得不说,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学统考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在试卷中的分值比重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考查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以前知识通过大题进行考查,2010年开始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由此可以看出考试中心的专家们认为考生们对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应该从更多方面得到检验。因此,教育研究方法必须要引起考生们的重视。
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实验或者研究方法的考生来说,教育研究方法的把握是会有一定难度的,对于以前接触过的考生来说,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会相对轻松一些。
在此,给各位考生一些复习建议:
1、教育研究方法的各个章节都需要认真掌握,因为教育研究方法进入大纲范围的内容都已经是必须掌握的环节,但鉴于考试的优先性质,考生可以在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几个章节上多花一些时间。
2、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基础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考生们需要反复看书理解直至彻底掌握。
3、多做练习。考虑到教育研究方法的学科性质和历年的考查大题考查方式,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案例去准备复习,这一方面巩固知识点,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各题型备考指导
选择题
教育学考研选择题依然是以基础为主,但考察范围较广,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首先要全面,不可存有侥幸心理;其次,每个科目的选择题都会有识记性质的题目,同时不同科目的选择题又具有差异性,如教育心理学可能会用一些案例来考察,而教育研究方法则会需要在识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比较强调应用,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的选择题则识记性的内容更多一些。结合以上两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是要多通读几遍教材,以掌握基础知识点为主来应对选择题。
辨析题
辨析题是四种题型中第二大难度的题型。
与简答题相比,辨析题除去要答出相应的知识点,还需要考生对某个观点进行论证和分析。纵观近三年来的考题,辨析题主要会以两种模式来考察,一是XX是XX;二是XX是怎样的,都是陈述判断式的论断,且难度有加大的趋势。因此,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多注意各个理论和观点的对比分析来锻炼自己的辨析能力。
简答题
简答题一直是大题中较为简单一些的题型,多以识记内容为主。从近三年的考题来看,难度趋于平稳。在此题的备考过程中,考生们要做的就是记牢各个知识点,尽量全面一些,以不变应万变。
分析论述题
分析论述题一直是很多考生的心腹大患。题量少,分值大,难度大是分析论述题的特点。那么考生在备考分析论述题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这里给各位考生几点小的建议:
1、按照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去对可能以分析论述题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复习。
2、多做练习。做练习的时候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和入手点。目前分析论述题有综合多章节知识点的综合趋势,这对许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一大考验;二是在答题时提高答案的理论高度。很多高分答案都是因为他们不仅很好地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即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去分析问题而不是就问题而论问题。
同学们是不是突然有了想法嘞。
其实考研菌总觉得有好多话想对你们说
但是只能一篇一篇的写出来给你们看咯
希望小哥哥小姐姐们都能顺顺利利的考上研究生哦
中公考研交流群请加拉你入群哦~
风雨考研路,中公考研陪你一起走!
加油↖(^ω^)↗
(扫码也炒鸡方便的)
喜欢就点个赞吧,考研菌会炒鸡开心的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