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公告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考生须按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选择报考点,选择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的考生请务必认真阅读本公告。三、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报考要求以下考生须选择在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参加考试:(3)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所有考生;

考生须按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选择报考点,选择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的考生请务必认真阅读本公告。

(因不按公告要求错选报考点造成不能现场确认、参加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网上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二、在京报考要求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以下考生可选择在京报考:

(一)就读学校在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报考在京招生单位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的考生;

(三)其他考生需具有北京户籍或2021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

三、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报考要求

以下考生须选择在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参加考试:

(1)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在京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北京理工大学本校及其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报考北京理工大学且符合在京报考要求的往届生;

(3)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所有考生;

(4)报考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设计学、智能数字表演、艺术设计的所有考生;

(5)报考外埠招生单位的北京理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6)报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西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等省份招生单位且符合在京报考要求的考生;

(7)报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82801)、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83107)、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85304)、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87102),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87103)、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87110)、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87111)、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87112)、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87113)等招生单位且符合在京报考要求的考生。

四、网上确认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工作安排,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暂定将于2021年11月1日-5日期间进行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安排于10月底前通过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和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届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请考生及时关注《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网上确认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使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

凡符合所报考招生单位和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要求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确认,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考生须按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规定配合上传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考生在进行网上确认时,须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1.应届考生进行网上确认时,须上传学生证封面及个人信息页(确保每学期都按时盖章注册),或“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考生应上传以下材料:

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在线验证报告》或毕业证书(以硕士或者博士身份报考需提供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证书)照片;

②户籍所在地为北京地区的考生,须上传户口本首页(公安部门盖章页)及本人信息页照片(集体户口提供首页及个人单页,首页须有有效期内户口单位盖章),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户籍证明原件照片;

③户籍所在地非北京地区的考生,须提供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的证明;

④报考我校设计与艺术学院各专业、单独考试和强军计划的考生因必须选择北京理工大学考点,不须提供②、③项中的证明。

3.报名系统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并按照所报考招生单位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学籍学历查验网址:)。

4.网报时未通过学籍校验,但在2022年新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除上传学历(学籍)电子认证报告外,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提交《入伍批准书》(即男性/女性公民应征入伍批准书、A4竖版单页样式)和《退出现役证》。

7.在境外获得学位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照片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公告,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

8.在校研究生须提供由研究生就读单位培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9.录取当年入学前方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境外高校近期提供的成绩单或者在读证明。

请考生务必按要求完整上传符合上述要求的图片,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考生,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录取资格。

五、缴费

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规定,对在京报考考生收取报名费:138元/人。

选择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5日22:00)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考生缴费成功后还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支付初试费,逾期不接受补缴费。

对于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已启动考务组织程序、安排考试资源,故一律不予退费。对于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由研招网对账结算后统一进行退费处理,所退费用预计于2021年12月底返还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在此提醒: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六、报考信息确认要求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七、北京理工大学(1107)报考点信息

报考点代码:1107;

北京理工大学代码:1000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政编码:;

咨询电话:,。

本公告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年9月18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我校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于2023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毕业证可在学信网做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即2021年9月1日以前毕业)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此类考生以下简称“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考生学业水平需满足:高职高专毕业生或本科结业生在毕(结)业后,在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成人高考专升本阶段、自学考试本科阶段或其他本科学习阶段,修读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8门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可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提交由高校教务部门或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成绩单。

注: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不属于“同等学力考生”,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校级)同意并出具证明。

(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各类专业学位的人员,除须符合(一)中的各项条件外,还需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者,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者,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3、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代码为]的人员,除必须符合上述(一)中1-3各项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含3年)以上工作经验(2020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含5年)以上工作经验(2018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并有2年(含2年)以上工作经验(2021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的人员。

其中,报考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者还须为基础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在职教师,不含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在职人员。

4、报考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各领域(除教育管理)的人员,须为基础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在职教师(即2022届及之前的毕业生),不含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在职人员。

报考其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者建议从事与报考学科相关的职业。

(三)其他说明

1、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非定向就业考生(部分国家专项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

2、我校不接受在校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大学本科1至3年级学生)报考。

三、报名办法

(一)推荐免试考生报名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通过我校审核并复试合格的,择优录取。推免生申请流程请见上述教育部推免系统发布的信息,并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相关院系推免接收细则。

特别提醒: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二)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按报考点规定配合上传或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1、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

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选择考点时,请考生务必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上海户籍考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2)非应届考生应选择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期间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本市户籍考生选择华东师范大学考点(代码3111)还需提供本人上海市户口簿,非本市户籍往届生报考我校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报考点(代码3111),需提供相关社保材料,具体要求如下:2021届及更早毕业生,提供2022年连续6个月的上海社保缴费成功记录;2022届毕业生,提供2022年连续3个月的上海社保缴费成功记录,无法提供的考生请选择户籍所在地考点。以上要求如有变动,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最新通知为准。

2、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前应按照本简章的有关内容,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资格)。凡因不符合报考条件(资格)引发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报考条件(资格)的全面审查一般在复试时进行。网上报名前,考生应查阅我校招生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特别是学校代码和名称、院系所代码和名称、学科代码和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以及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年限、学费等信息;特别是仔细查阅初试考试科目(2023年我校部分院系初试考试科目有所调整)。

(2)考生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凡因未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漏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未按要求选择报考点等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应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的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处理。

(4)学校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另行通知)。

提示: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5)同等学力考生(不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者)应将报名条件中所要求的材料,在复试前提供给招生院系进行审验,否则不允许参加复试(具体要求在复试前另行通知)。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以下简称“士兵计划”)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7)符合《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将进行审核。

(8)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9)考生网上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并遵守相关约定要求。

3、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凭网上报名编号、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根据报名点要求(具体请关注、查阅报考点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缴纳报考费,并上传或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所有考生均须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请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华东师范大学考点(代码3111)的考生,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通过网上银行缴纳报考费、上传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提交补充材料等均在网上进行。具体办法将于10月底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敬请关注。

(2)选择其他考点(代码非3111)的考生,在网上确认前务必关注该考点的确认公告。

(3)资格审核初审:我校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对本报考点(代码3111)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报考“上海市教硕-规培结合项目”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上海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结合项目”推荐审批表》。

(4)只有完成缴纳报考费、完成本人图像采集的考生方为网上确认完成,只有完成网上确认的记录才能上报教育部。

四、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我校招生计划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学科(专业)目录》,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种类型(学科代码第三位为“5”、“6”的为专业学位,其他为学术学位)。

2023年我校部分招生学科的计划数不分配至研究方向,部分招生学科的计划数分配至研究方向(即将按照报考的研究方向确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及拟录取名单),详见招生学科目录中“备注栏”说明。当前显示的招生计划供考生参考;最终招生计划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数以及生源状况,综合学校发展适当调整(增减),并在复试前公布。

2023年我校部分专业学位继续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初试复试流程、复试分数线同全日制。

五、入学考试

(一)初试

1、科目

各学科初试考试科目详见招生学科目录。各科目初试范围、各学科复试内容可至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栏目()查看。

初试考试方式均为笔试;除“510命题设计”(4小时)外,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报考设计学院设计学、艺术设计的考生请特别注意:(1)考生在初试、复试各环节中提交的全部作业作品(含现场命题创作和面试作品集等)均须为考生本人原创。如发现临摹等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作扣分、0分处理。(2)考生复试阶段提交的作品集中的相关作品如为团队完成,需注明团队其他成员姓名、身份、贡献等(如因未注明而造成侵权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2、下载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上报名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在使用期间,正、反两面不得涂改或书写。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时间

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即“510命题设计”)在12月26日进行(详见准考证)。

4、初试地点

由网上确认考点指定考场。选择华东师范大学考点(代码3111)的考生请注意,具体考场安排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为准,请考生及时查看考点公告并按考点要求参加考试;其他考点考生请密切关注相应考点通知。

(二)复试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上线生源数达到招生计划数的学科不进行调剂。少量学科若需调剂,将全部通过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调剂复试比例将高于一志愿复试比例,详见2023年复试工作方案。

复试一般为2023年3月下旬至4月初,具体时间以届时通知为准。

1、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图书情报、会计等第一门考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的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将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各院系复试录取办法于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招生计划根据国家相关文件执行,“骨干计划”招生复试名单按如下原则确定:同一个省市内上线考生数不超过该省计划数的,该省市上线考生全部参加复试;如同一个省市内上线考生数多于该省计划数的,按照以下规则计算上线考生总分跟该学科国家A线总分的相对偏差,再以考生所在省内所有考生的相对偏差排序并按照1:1确定复试名单:相对偏差=(上线考生总分-报考学科国家A线总分)/报考学科国家A线总分。如果相对偏差相同的,则按照以下优先顺序确定结果: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优先,理工类学科优先、应用型学科优先、少数民族语言类考生优先、少数民族考生优先。

特别说明:我校“骨干计划”中可录取的汉族考生总数不超过10%,具体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我校“骨干计划”不接受调剂。

3、“士兵计划”考生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复试名单:如超过国家A线的考生数少于我校拟招收“士兵计划”人数(我校“士兵计划”总数减去已录取的“士兵计划”推免生),我校将另行确定分数线并随复试方案公布;如超过国家A线的“士兵计划”考生数多于拟招收“士兵计划”人数,将按照以下规则计算上线考生总分跟该报考学科国家A线总分的相对偏差,再按照该相对偏差在全校所有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士兵计划”上线考生中排序并按照1:1确定复试名单:相对偏差=(上线考生总分-报考学科国家A线总分)/报考学科国家A线总分。按照上述原则未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不能按照士兵计划专项录取。

我校“士兵计划”不接受调剂。

4、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所报考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分,但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六、录取

我校研招等部门、院系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规则参见2023年复试前公布的复试方案)。

我校全日制序列招生学科只招收非定向就业人员(“骨干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序列招生学科只招收定向就业人员,即须签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被拟录取前向招生单位出具就业证明,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上海市教硕-规培结合项目”等另有约定的从约定)。

七、体检

录取体检工作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并将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八、学习方式、学制、学历和学位

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2-3年。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骨干计划”等部分定向就业的国家专项计划研究生,其证书发放政策按教育部规定执行);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九、学费、奖助政策和住宿安排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纳入学校奖助体系,有机会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政策;在基本学习年限内由学校提供住宿,超过基本学习年限者,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纳入学校奖助体系,学校不提供住宿。

2023年学制、学费标准等信息请见我校招生信息网-信息查询栏目。

十、其他说明

(一)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考场规则及考前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对在职考生,通知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学校将按照上级和学校要求,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期间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公费师范毕业生申请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港澳台地区和外籍研究生的招生简章、学科目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报名办法均将另行公布。

(四)本简章公布后,若上级部门在2023招生年度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十一、信息公开与监督

学校依规对招生简章、复试办法、招生计划、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予以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有异议或申诉,可联系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如有举报,可向学校监察处提出,电子信箱:。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4年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领域

教育学原理

复试参考书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2.王北生.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版;

3.陈桂生.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学辨析,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4.和学新、徐文彬.教育研究方法(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课程论、教学论)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数学教学论)

复试参考书

1.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科专业、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地理教学论)

复试参考书

1.初试710地理教育综合参考书;

2.近年中高考地理模拟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科专业、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物理教学论)

复试参考书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2.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化学教学论)

复试参考书

1.房喻.徐端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靳莹.盖立春.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霍爱新.靳莹.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教育史

复试参考书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版社.2019年版;

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比较教育学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前教育学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初等教育学

复试参考书

1.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复试参考书

1.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教师教育

复试参考书

1.陈永明.教师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公版·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教育技术学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教育管理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

教育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

教育研究方法

同等学力参考书

1.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4年考研复试参考书目,2013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思政)

复试参考书

1.郑永廷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018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复试参考书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现行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部编本);

2.郑桂华著.中学语文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数学)

复试参考书

1.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物理)

复试参考书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2.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化学)

复试参考书

1.房喻.徐端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靳莹.盖立春.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霍爱新.靳莹.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生物)

复试参考书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相鈺等主编.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英语)

复试参考书

1.初试908英语教育理论参考书How to teach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历史)

复试参考书

1.陈光裕等.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2.陈光裕等.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4.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

学科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地理)

复试参考书

1.初试910地理教学设计参考书;

2.近年中高考地理模拟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科专业、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小学教育

复试参考书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4.和学新,徐文彬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2015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

教育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

心理学基础

同等学力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7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学科专业、领域

学前教育

复试参考书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755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