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余真;基于Web的高校实验室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福建电脑;2010年02期
张永芬;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曹龙奎;周睿;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王新哲;多语种商务信息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韦久玲;何苏勤;蒋文春;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4期
杨喜臻;李志瑶;信息化条件下实验室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9期
饶婕;刘朝晖;王蓓;高校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吴起凡;提高运行效率的实验室信息化实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9期
肖茜;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2期
10
刘民;李昕;钟伟和;高校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1
徐宝芳;斯琴巴特尔;试论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9期
12
曾山昆工研究生综合管理平台昆工研究生综合管理平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冯铮,狄静芳关于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黄漫青;綦菁华;王芳;庞美霞;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3期
张米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10年02期
张莉;陈颖;沈敏燕;手术室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21年03期
王燕;刘少华;刘青;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应用前景[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潘荣建;刘富;唐正辉;勘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西部交通科技;2021年10期
施颖颖;面向服装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年12期
李萌;黄海;基于云平台的汽车租赁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1年02期
樊红杰;周品;黄河涛;肖世健;孙娴;赵阿波;危险废物填埋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1年06期
崔磊;拌合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施工项目上的应用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年11期
10
张金霞;丁晓仙;陈益;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血透室专科指标监测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20年03期
11
黄颖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年01期
12
张超;彭晨;冯敏燕;王冉;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合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13期
13
马飞;浅谈一套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J];中国新通信;2020年13期
14
陈壮;市政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其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年06期
15
郭波;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6年15期
16
邢巨颖;曲悦;王双;郝春红;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养生;2015年18期
17
梁金玉;袁芳;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19期
18
唐嘉蕊;范猛;广西智能化茶仓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福建茶叶;2023年12期
19
张新强;张鸣;张开;面向党建考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2年21期
20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车辆架大修信息化管理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2022年12期
21
高凡捷;基于云平台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3年05期
22
赵宣利;县级医院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J];财讯;2023年09期
23
王珂;大数据背景下检验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3年15期
24
苏炜;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安全审计与监控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3年10期
25
高继传;苏诗玮;陈鑫;王立晓;地铁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承包商应用行为影响机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3年11期
26
曾华;枉璐;高延华;王骏祺;城轨全周期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10期
27
张道利;危险废物填埋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年10期
28
蒋巨鹏;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2年06期
29
常艳斌;地测防治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煤矿的建立[J];矿业装备;2022年05期
30
田维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2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卢欣;彭奇玉;金志宏;设计审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李莹;高职院校教师教研信息化能力提升研究[A];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一)[C];2021年
刘文宇;大型输水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A];辽宁省水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刘吴君;陈拱新;赵国华;贺晨涛;医学装备全周期管理中招标资料、合同执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刘强;镍钴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浅谈[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邢道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覃泉霖;陈瑛;红茶加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徐桂红;王林;唐春芳;宝钢检化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董钧铭;张家明;血液信息化管理系统维护的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1
孟广雄;薛占山;刘俊梅;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炸药生产中的应用探讨[A];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六:煤炭经济、管理、非煤、其它[C];2015年
12
冯艳华;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A];玉溪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3
成春艳;刘文烽;覃泉霖;茶叶摊青关键数据监测分析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4
章文裕;赵紫日;瞿宜情;农村水电运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5
选煤厂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1年
16
杨建华;王涛;冶金企业信息化体系与技术路线研究[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7
王勇;实验室如何成功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A];第五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8
姚俊淦;马智亮;江见鲸;基于协同工作的城市道路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9
刘文烽;水库实时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系统[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0
王勇;实验室如何选择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21
陈炼;高速公路机电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探析[A];第一届(2011)全国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2
樊钧;管文;上海市预拌砂浆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23
彭宁;黄瞻云;袁鹏云;万海英;消耗品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医学实验室认可[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4
陈国;宋云飞;基于B/S模式的设计院图档信息化管理系统[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4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5
郭靖寒;张春;动车段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终端[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6
毕国放;郑俊杰;胡锦超;张媛媛;王赛龙;田芳;缑朝云;王晓芳;李媛媛;曲恒燕;Ⅰ期临床试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A];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临床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7
林盛鑫;宋跃;实验教学中基于WEB的元器件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8
刘文宇;大型输水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A];水与水技术(第7辑)[C];2017年
29
李丽孔;刘宾;刘庆岗;MES系统在邯宝炼钢厂的应用[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0
李丽孔;刘宾;刘庆岗;MES在邯宝炼钢厂的应用[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周长安;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王磊;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
焦林浩;鄂国投集团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年
王波义;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天津大学;年
杨泽浩;基于J2EE的政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年
魏锋;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湖南大学;年
孙瑞春;煤矿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
钱春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华南理工大学;年
王蕾;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年
高余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南京理工大学;年
10
韦红玉;税务稽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年
11
于宗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华南理工大学;年
12
何云;区域性建筑光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研究与实现[D];湖北大学;年
13
盖飞;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东北大学;年
14
温雪;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年
15
徐世伟;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浙江工业大学;年
16
管瑞龙;基于技术的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
17
卢婧;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东北大学;年
18
徐建;购物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年
19
王凌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电子科技大学;年
20
孙倩;社区居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年
21
陈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华南理工大学;年
22
葛玉顺;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年
23
李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年
24
尚华勍;沧州建投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年
25
范金海;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云南师范大学;年
26
姜雪茹;成都工校汽车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年
27
孔赟;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湖南大学;年
28
邹俐;Z银行凭证式国债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年
29
张平;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D];电子科技大学;年
30
杨韵冬;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通讯员 许萍萍;“互联网+”让南京包裹“跑”得更快[N];江苏经济报;2017年
记者 康素芳;全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全程纪实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会召开[N];忻州日报;2017年
记者 宋春蕾;海垦农资成功开发全省第一个农资信息化管理系统[N];海南农垦报;2012年
记者 韩冰;社会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N];沈阳日报;2011年
张安松;安钢二炼轧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投用[N];中国冶金报;2012年
刘家民 记者 夏泽平;“户况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在全省推广[N];安徽经济报;2008年
张安松;安钢第二炼轧厂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成功上线[N];中国冶金报;2011年
通讯员 张筱玲;广远完成航运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N];中国远洋报;2007年
葛重兵;南通启动大调解信息化管理系统[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沃尔玛 贯穿于整个价值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
11
记者 吴志刚;广西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N];广西法治日报;2022年
12
通讯员 曹飞洋;资兴市全面启动财政 补贴信息化管理系统[N];郴州日报;2005年
13
本报记者 石文奇;学会使用信息化“武器”[N];中国纺织报;2013年
14
任力;中航工业全面启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广工作[N];中国航空报;2014年
15
记者 刘军通讯员 姬中志;晋州自主研发综合治税信息化管理系统成功运行[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16
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特约记者 刘逢安;车辆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成功[N];解放军报;2009年
17
吴森明夏春春;苏州局试行轻纺产品信息化管理系统[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18
;贵州应急通信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初验[N];人民邮电;2008年
19
通讯员 谢海鸥;构建先进监狱信息化管理系统[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5年
20
本报记者 潘春燕;让价值在实干中体现[N];台州日报;2010年
21
吴森明 夏春春;苏州局试行轻纺产品检验监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2
;武汉钢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启动[N];现代物流报;2008年
23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向阳天科技打造市政“医师”[N];中国城市报;2017年
24
记者 李欣通讯员 吴黎;我省启用疫苗和注射器信息化管理系统[N];青海日报;2009年
25
见习记者 林倩;垦区推广乐光农场社区管理信息化经验[N];海南农垦报;2015年
26
本报记者 黄星星;革故鼎新 步步争先[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7
;上海新丽的行走哲学[N];中华建筑报;2014年
28
记者 孟霞;首府社区管理将实现信息化[N];伊犁日报(汉);2008年
29
记者 孙潇;去年以来昆明为7万人追发工资[N];昆明日报;2015年
30
;宁波海关保税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N];国际商报;2009年
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学生有了潜心治学的底气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经验篇
发表几篇论文?影响因子是多少?这曾是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必须“搞定”的硬性指标。
“然而,这种评价模式标准相对单一,过于强调发表学术论文,容易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中急功近利,偏离教育初心,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成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肖云峰说。
如何破除“唯论文”的倾向?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改革让研究生能够潜心治学、攻坚克难?北京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的探索。
以多样学术成果破除“论文至上”
“在刚读博士时,我就听说博士毕业没有对发表论文的强制要求,原则上一篇不发也可以毕业,只要有足够的工作成果。”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博士后、2016级直博生李耀龙说。
“这让我更专注于科研本身。”李耀龙开启了长达4年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的研制之路。最开始搭建光路系统时,一两周都没找到光学和频信号,再到后来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李耀龙都始终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仪器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过去要求博士生毕业时一定要发表多少篇论文、影响因子要达到多少,学生很焦虑,而某些学生一旦达到指标后可能就‘躺平’。”在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看来,人才培养质量很难完全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而是应该以综合能力来评价。2012年,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率先改革学位申请条件,取消对博士毕业生发表SCI论文的硬性要求,强调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贡献、学术成果的系统性和创新性,赋予博士研究生在研究范畴上更大的选择权。因此,像李耀龙一样的学生得以大胆挑战高难度课题。
随后,破除“唯论文”的评价改革探索在北京大学诸多院系陆续开展。2019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完成修订,建立健全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学生有了潜心治学的底气,鼓励博士研究生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兴趣开展研究,学术创新成果可以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著作等多种形式呈现。2022年,随着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数量的逐步增加,北京大学将“应用转化成果”列为学术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学术创新成果的呈现形式。
以过程评价提升育人质量
2022—2023学年,经济学院2019级直博生卢国军获得了北京大学最高荣誉“五四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因为他交出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更是对他长期担任学院本科生课程助教,志愿服务学校招生工作,并作为北京大学冰球队队员参与全国大学生冰球联赛的肯定。
人才培养不能只为“发论文”。如何通过评价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介绍,经济学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改革”和“科研创新评价机制改革”,打破了“唯GPA(平均学分绩点)”论高低的格局,将评价贯彻学生培养全过程,有效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评价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我们还将通过评价改革、课程优化等方式,继续引导学生将研究视野投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锁凌燕说。
这正是北京大学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缩影。近年来,北京大学基本形成了“以制度体系为根基,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管理为抓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突破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过程导向为主替代目标管理,进一步将博士研究生教育评价向培养全过程延伸,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例如,北京大学开展在读博士研究生年度审核、导师对博士研究生定期评价、院系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等体制机制建设,实现覆盖生源结构、培养环节、导师指导等多个维度的评价和反馈,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肖云峰说。
以综合改革培育创新人才
今年10月,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的王剑威研究员、龚旗煌教授团队与合作者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由光学非线性调控的高速非厄米拓扑相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物理》杂志上。北京大学2019级博士生戴天祥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从“刚来啥也不会”到成果产出,戴天祥很感谢老师们的帮助。“最开始老师教授了基础研究的必要知识,然后根据我们的兴趣指导选定研究方向,并为我们提供足够好的科研平台、硬件设备、交流机会等。特别是每当获得一点进展,老师都会与我们讨论交流,指导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断迭代升级。”戴天祥说。
不“唯论文”,并不代表不要论文。评价改革指向的是培养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取得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如何为博士研究生攀登学术高峰搭建起“脚手架”?
北京大学不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推出并落实一系列改革举措,提升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论文写作课是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彭良友是物理学院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的负责教师及执教教师之一。“这门课可不只是单纯讲授如何写论文。”彭良友介绍,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习知识到知识创新的观念转变,还要培养科学素养、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等,具体内容涉及文献调研与管理使用、科学思维与研究计划拟定、科研论文与学位论文撰写、学术交流与沟通礼仪、职业规划与产业转化等。课程以讲座形式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请来学院各二级学科知名教授和专业编辑讲授,并辅以研究计划撰写与参加学院一年一度的“钟盛标教育基金”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实操练习。
兼容并包、广泛合作的学术平台是人才成长的沃土。
2019届博士毕业生罗德映在校期间曾创下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世界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完美地将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结合。”罗德映说,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专业所长,在研究生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合力实现了研究成果重大突破。学期末举行的研究生成果汇报会上,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师会从各自研究视角提出建设性建议,跨学科方向的碰撞交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同时也激发出更多新奇的想法。
育人成果得益于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的多年深耕,如今北京大学交叉融合的创新培养体系愈加成熟。例如,以“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支持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学术会议等活动;开设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课程,推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层治理等专题证书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全球视野·研究生学术交流支持计划”,形成“全周期、多体系、分层次”的国际化培养体系……
“我们正在积极谋划如何进一步‘促拔尖创新’。”肖云峰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07日第1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guanzong/16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