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培训班,省考面试培训班的选择,金标尺怎么样?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笔试成绩116.05,第一名,你可能疑惑省考市直属岗位这个成绩怎么能进面?

2021年5月10日刚刚面试完,今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我来谈一下我的面试备考吧

前天面试的,这是通知单

笔试是我自己买的书,看的网上的公开课,花费100元就搞定了,当时心血来潮才报的省考,笔试就准备了1个月的时间,以前没考过类似的考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

笔试成绩116.05,第一名,你可能疑惑省考市直属岗位这个成绩怎么能进面?甚至还是第一名?甭惊讶,我是应届,报的岗位限制专业,最后报名的时候只有两个人,也就是我们两个全部进入面试,不同岗位的进面分数不一样,我们面试班有一个133.5分的考了三年的哥们擦线进面,他是招二排五六。关于选岗不多说了。

法考培训班

河北2021省考笔试成绩单

。。。。。。。。。。。。。。。。。。。。。

接下来讲我的面试遭遇。

先将重点放在前面:我笔试第一名,报了面试班,和我同岗那个人说他没报班,笔试成绩114.85(这是面试后贴成绩时我问他的,这也没必要隐瞒,因为我们是当场出面试成绩,上岸与否已注定)面试贴成绩他86.3,我是84,河北省考面试一分相当于笔试的三分,所以他成功逆袭。

我报的面试班是北宋公考,19800元,8天的课程包括了食宿,8天之后还可以继续留在机构学习,不过食宿就得自理了。北宋机构开在一个酒店内,住宿是两个人一个房间,三餐在酒店吃,上课是在酒店的会议室,如果8天后还要住在那里,那酒店198一天,也就只能继续拼房了。在这里声明一下:我是分享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和我讨论。

进面4月20号河北就出了笔试成绩,当时很纠结要不要报了面试班,笔试我没报班网课+看书的方式都能考第一名,对我来说拿不定主意,但是偏向自学,毕竟网上好多视频课程。4月23号,在家人、同学的鼓吹下(他们都是好意),我报了面试班。

交钱,签协议,入住,一气呵成。4月25日就开始上课,8天的课程,前两天讲理论,上午9点上课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晚上7点到10点。一天课程下来唯一的感觉就是累,但是还有一种课程内容似曾相识的感觉。晚上回到房间和室友讨论了下,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智商税。这个智商税只针对前两天的理论课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在笔试结束后看过粉笔的面试网课,他看过中公的面试网课,我俩这两天又在这个机构上了两天理论课,发现理论讲的居然都一样!

现象题,破题开头,找主体,分析原因,谈对策

观点题,破题开头,举例子,小作文论证法考培训班,省考面试培训班的选择,金标尺怎么样?,套空话

漫画题,人际,应变,接待,演讲,组织……都是套路,不一一讲了,两天的理论课程我还都录音了。

两天的理论课程99.9%的时间在讲例题,那个讲课的老师前面摆了一个笔记本,一个平板,在她讲题时播放笔记本上的ppt,但是却一直在看平板,我抱着怀疑的态度下课找了个问题去问老师,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平板上是题的详细解析,这我也理解,领导讲话还得要稿儿呢。可是她这题我在网上一搜全是2010年—2014年的真题啊!我们这可是要参加2021年面试,最起码该换换例题了吧!从此智商税观念深入我和我室友心中。

这两天的理论课程,还不如网上其他机构的网络课程。讲题很慢,下面的学生一直在写写写,老师也让写,我就很疑惑,讲的又不是答题思路,这帮学生为什么执着于写下老师给的答案?导致讲题也很慢,学不到啥又很累。

接下来的6天是训练课程,12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一个老师,首先吐槽的就是这个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训练的问题也都是他们题本上的,还有一本近7年的河北真题,虽然那个老师回答的很溜,但我也认为他是将真题的解析都看过,毕竟他教这么多年了,也都记得差不多了,我不认为他的水平有多么高。

法考培训班

机构发的两本题本

他这个题本题的设计也很不合理,都是观点题,现象题,演讲题,面试题这种大分类,应该更加细化的再分一下,比如下面再分成经济类政治类新闻类生态环境类国家政策类,他这个题本中他这个题本中经济政治文化都掺杂在一块,练习当中这令我们练很不知所措。

训练的方式是两个人互相答题,然后答完题换座转圈,老师再对题给出答案

这种每答完一道题换座再答

一直让开口说话这种方式才叫练习,这种练习方式持续了4天,每天就是答题,根本不给总结的时间,老师说张口才有用,思路都是练出来的,所以基本上给总结时间也只有10分钟,全天都在答题。

最后的两天是实战模拟,其中一天是4个人一个小组,开始答整套的题,对面三个人当考官,给你计时,念题,录像,4个人都答完一遍后开始组内讨论,以老师开始讲解没问题就继续练新题。我们互相答题时老师一直在旁边玩游戏,看手机,会在我们互相练习的时候对我们答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在我们答题的时候玩手机,其他组的老师也是一样,有问题也是我们自己组内先自行讨论,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心不在焉一心二用,根本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练习当中。

最后一天考场模拟,考场布置的比较正式那种,比较贴近真实面试考场的布局。也是答整套的题,不过机构大约将近90多个人,我们一天一人就轮到了一次。

这8天的课程给我的感受就是累,8天没感觉学到了什么东西,这个机构还给发了时评文章和热点例题两本书,里面的内容全是摘自人民日报的社评,或者其他媒体的评论文章。

法考培训班

这些文章都是让在上午上课前自己看的,机构的老师也一直强调要自己积累。

这8天下来一直感觉自己被骗了,面试成绩下来也确实如此,面试机构并不能对你有任何的提高,所有的答题方法都得是自己进行积累和总结,这点面试机构也在强调,一直让看人民日报上的社评,让每天看新闻联播。前两天理论课的质量还不如网课,后6天也都是我们学生互相练习,老师说的指导也仅仅是给你一个答案,你当时觉得这点哎呀我没想到!感觉老师很厉害,其实你不知道的是老师对于这道题已经答了无数遍了,他给的答案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即便他对于一道从未见过的题能够出口成章,那也是由于他平时的积累,绝不是几天课程所能带给你的。

报这些线下的班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他并不是个性化私人定制的,你需要和90个人用同一种学习方法,和12个人同步练习,有部分还没掌握好,但是大家已经开始了下一个章节,在这机构的8天中也只能按照老师的节奏来,会兼顾每一个人是否完全掌握了某种题型,掌握与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题型A已经完全掌握,但是进度还没到,你只能等着大家一块儿继续练习题型A,或许你对题型B依然不理解,请教老师后,老师解释一番你依然不懂,最后老师也很无奈,告诉你就按照她的模板答,记住就行了,别去深究为什么要这么答,后便和大家一起开始了题型C的练习……

每个人对每个题型的理解程度理解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虽然老师会跟你解答,但是肯定不会停下来让剩下11个人一起等你,还会继续开始练习下一种题型,这种学习方式是很难受的。

面试应该是针对自己薄弱的题型的训练,我这次省考,报了面试班的我没上案,没报面试班的那个第2名的兄弟却上岸了法考培训班,这只能说明一点,能力强的始终能力强,没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只靠面试班那一套,是行不通的!面试班只是一个安慰剂,不管培训费退与否,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盈利,最终他都不亏。

还是那句话,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有条件自己找一个陪练,没条件自己给自己录视频,答完题后看自己的录像,说话是否流畅,内容哪里有欠缺,从网上找些网课,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思路和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哪里答的不好就针对哪个部分多练习,答题的内容和新闻评论的内容和主播说联播的内容是非常一致的,考官在考场上想听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评论,看法,考官虽然不说话,但是考场上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交流的状态。

培训机构只会让你生硬的去答题,按照现状,原因,好处,后果,对策,的模板去答题,当你走出面试考场你会真切的感觉到,不是所有的题都有原因,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对策,背一堆空话、套话考官听了会很烦的,考官会一脸不屑的认为你不切实际,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才是考官想要的。

这只是我的一点经验和看法,有什么疑问可以跟我讨论,希望你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备考,能够上岸成功,为人民服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fakao/16814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1:24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1: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