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热门院校汇总!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都有哪些呢?1、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一览表2、非全日制研究生热门院校报考在职研究生条件查询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与全日制是一样的政策,通过了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复试并且确认录取的考生,在开学之后可以按非全日制方式学习,普遍为周六日到校上课。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职研究生正在报考中,如果对报名时间、报考流程、考试安排、专业介绍、院校选择、报考费用、考试复习等问题,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向在线老师咨询!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1、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一览表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吉林大学

湖南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东北大学

河海大学

ps: 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过多,为了避免抢不到考位,同学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提前进入官网预报名哦

2、非全日制研究生热门院校

1、北京大学(985)

北京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热门专业:戏剧与影视、应用心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高级工商管理等。

2、复旦大学(985)

复旦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热门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高级工商管理。

3、南开大学(985)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热门专业:工商管理、图书情报、应用心理、应用统计、会计、工程管理等。

4、浙江大学(985)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2个门类。

热门专业:法律、电子信息、应用心理、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等。

5、中山大学(985)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

热门专业:计算机技术、护理、图书情报、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药学、社会工作、会计、审计、公共管理、法律、保险、金融等。

ps:目前各省份考研报名条件会有些许不同,为了大家顺利报考,建议大家报考前自行扫码查询一下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报考在职研究生条件查询

6、山东大学(985)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热门专业:2024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金融、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美术、音乐、工程管理等专业。

7、上海交通大学(985)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热门专业:法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8、华南理工大学(985)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名第201-300位,同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现已稳居中国一流大学、世界知名高校的行列。

热门专业:社会工作、法律、公共管理、工程管理、英语口译、工商管理等。

9、西安交通大学(985)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国家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热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公共卫生等。

10、中国政法大学(211)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热门专业:公共管理、应用心理、工商管理。

如果你不知道备考从何下手,而在犹豫报名,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免费咨询老师,老师对自考各项政策流程、专业、院校、备考方式都较为了解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帮助学员避免踩坑,更省心省力。

学历提升、自考问题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热门院校汇总!,报名预约、专业选择、费用问题,可以免费在线咨询。

识别下方二维码限时领

自考补贴全额奖学金

划重点:最高领12800元!

名额有限,先得先得!

考研公布,报名人数或破500万,2024年考研的变与不变

9月24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正式开始。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点至22点,正式报名则在10月8日-至10月25日的同一时间段。

近年来,考研人数持续增加,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该项数据又增至474万人。结合在校本科生人数、往届生考生情况和就业形势,有报道预计,2024年报考人数或将突破500万人的关口。

六大变化

预报名前,9月15日,教育部刚印发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部署各地各招生单位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

从规定来看,主要涉及6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报考条件有变化,二是推免资格描述更具体,三是报考点选择更灵活,四是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调整,五是考生进入复试的条件更明确,六是调剂要求更具体。

报考条件方面,第十七条,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在其学业水平必须符合的条件中,包括了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此外,第十八条第三项,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和项目管理[代码为]、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和第十九条第二项里,也纳入了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每年的招考政策都出现一些调整和变化,但今年变化最大的,其实是调剂工作。”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次调整给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尤其是允许一些跨专业调剂。

根据规定第九章第六十五条,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在第六十六条中,报考照顾专业(指工学照顾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硕士、体育学、体育硕士,教育部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发展需求、考生报考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之间,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另外,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指出,此次新规不仅更精细化了,还进一步体现了研招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例如,要求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报考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为更多考生就地报考提供服务。

内卷依旧

今年4月,随着2023年考研国家线的公布和各个高校复试安排通知的发布,一则“2023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的消息冲上热搜。

目前,官方暂未发布2023年考研录取率的情况,但根据新东方发布的《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计算出2023年考研报录比为5.7:1,录取率大概在16.7%,而2022年考研录取率为24.2%。

针对2023年录取率走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线是基于历史标准划定的,但2023年考生的成绩有所降低,能达到复试要求的考生人数减少了。而成绩的降低和2022年的疫情有一定的关系,一些考生的复习节奏可能受到了影响,或在考试阶段身心状态欠佳。

不过,陈志文认为,以上数据不一定准确考研公布,报名人数或破500万,2024年考研的变与不变,因为每年报名考试的人数和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其实还有一定差异,而之前的考试又在疫情期间,就会出现更多“弃考”现象。

“但疫情确实又再加剧了‘考研热’。受疫情影响,就业环境不好,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越发受到重视,而这类工作普遍对学历的要求更高。未来几年里,‘考研热’依然是常态。”陈志文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考研已经出现了“高考化”的趋势,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很多本科生都把考研作为毕业的首要出路,甚至有的大学还以考研作为目标来组织本科教学,一些非考研的科目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完整的本科教育,考上研究生的缺乏更强的综合素养,而没有考上的则会面临更艰难的就业问题。”熊丙奇说。

值得注意的是,考研二战、三战的情况开始增多,甚至出现了四战、五战等。今天,和“2024考研预报名”一起登上热搜榜的还有一个热议话题——“考研多次不上岸还有必要坚持吗”。

据悉,上述热议话题来自前不久《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了一则报道。报道的主人公刘同,在一战失败后就回老家备考,用四年时间,经历了考研二战、三战和四战,以及公务员考试一战、二战和编制考试一战、二战。

熊丙奇指出,困在考研多战里的学生和高考复读多年的学生很像,很多人是为了考出更高的水平去到更好的学校,去到更好的学校就有更好的工作,这和唯学历论密切相关,但是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后情况变了,如果继续延续唯学历论,就会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理性看待

陈志文指出,考研和就业问题息息相关,其趋势和经济发展情况呈负相关关系的,即当经济增长特别快、就业机会多的时候,考研报名人数增长是趋缓,甚至下降的,反之,考研报名人数增长就会出现拉升。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除了通过考研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外,不少人也会因为就业压力大、机会少,而选择通过考研来暂缓就业。“是考研还是就业,要结合自身及家庭情况分析,但要更加理性和全面地的考虑,不能一味地逃避和挑剔。”

目前来看,衡量人才的尺子也变了。陈志文表示,“高等教育普及化意味着,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现在人才稀缺度变了,好的文凭并不直接和好的工作画划等号。”。

此外,有两项矛盾是一直存在,一是学生的期望值和自己实际能力是错位的;二是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单位的需求是错位的。“所以,大学生们需要更清楚地的认知到这个现状,以及对自己能力更合理的定位。”陈志文说。

熊丙奇表示,无论从社会的学历需求看,还是高校办学看,接下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都不可避免会扩招。但必须注意,高质量教育不是高学历教育,在当前考研“高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很可能会刺激考研热,加剧学历内卷。要结合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出发,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改革。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硕博毕业生人数还远低于本科毕业生人数,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毕业研究生77.28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7.20万人,毕业硕士生70.07万人,而本科毕业生428.10万人。

虽然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的录取率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考研报名的增长率也创下近八8年新低,同比仅增长3.72%。陈志文指出,往以后走,考研一定会有所降温,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考研公布,当唯学历论松动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 程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18749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2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4年5月12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