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体侔,八十四岁。重庆大学电机系毕业。在北京高校工作十年,在中央某研究所工作十年。曾参加四清三年,在文化部五七干校三年。八二年去香港,打工及做生意。九八年回深圳定居至今。热爱游泳,长期坚持游泳锻炼。见链接:()
早知道我会移居香港,不如早点去。早点去机会就多得多。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和如果,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其实不少了解我们家庭背景的同事、朋友,早就劝过我们申请去香港,我们从来没有动过心。这是当时我们的思想状况,和对香港的认识有关。我们一家后来移居香港,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引起的。
01
记得小时候,历史老师说:英国在全世界有许许多多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国。殖民地中,印度是英女皇的皇冠。而香港,则是皇冠前面那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那颗明珠,在我小小的心里,那是一个遥远、璀灿而神秘的地方。
但是,解放以后,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和宣传如何移居香港?,却是另一回事。香港是一个反动、落后、污秽的地方。谁的家人和香港有点关系,都被打入另册。一个同事陈明敏去了香港,被骂为“投敌叛国”。
我们的有些宣传机构,更是胡说八道。比如:1981年,国家开放政策搞了好几年了。为了纪念“五四青年节”,国家出版局所属单位举行报告会。也不知是那位人物给青年做报告。我手下的一个共青团员小杨,听完报告,回来告诉我说:今天听报告,说现在香港,光妓女就有三十万……
那时,我们也成长了,接触外面也多一点了,也不大迷信那些胡说八道的”权威”了。我说,可能吗?他说,报告就是这么讲的。
我说:你想一想,香港据说有五百多万人口。就算六百万,一半是男人,女人算三百万。十五岁以下,五十五岁以上,再去掉一半,剩下一百五十万。也就是说,每五个成年女人,其中一个是妓女,你信吗?
小杨听完,也觉得有点荒唐。堂堂的国家机关给青年的报告会,也这么胡说,不可笑吗?
据说,在美国长期封锁中国期间,中国的外汇绝大部分是通过香港获得的,但是骂香港,不遗余力。在年轻人心中,那里就是坏人和反动派聚集的地方。
02
1980年春节期间,我从外面回来,看见梅龄呆呆的坐在床边流眼泪。我吓了一跳,问她,发生什么事?她默默地把一封信递给我。
原来梅龄接到爸爸从马来西亚槟榔屿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工作几十年,养育众多子女……今年春节,妻子儿女竟无一人在身边……你来看看我吧……
老岳父那年七十五岁。梅龄想到父亲的孤寂和冷清,不禁潸然泪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已经逐渐开放,和外面的接触也多起来。申请外出探亲,已经属于正常情况。后来我们商量,让梅龄带着四岁女儿去探望父母,我在北京带着上小学的大女儿。
那时,在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我的工作比较顺利,也取得一些成绩,和领导、同事都处得非常好,是工作以来最愉快的时期。于是安排梅龄申请探亲,我留所工作。
03
由于国家日益开放,和国外交往越来越多,大家都热衷学外语。我初中读过几天英文,现在有时间,努力补课。
在当时,我算英文比较好的。可以看看儿童故事,比如: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有些单词不认识,查查字典就行,但口语就一塌糊涂。听说我们这批有点基础的,要半脱产学习,以便国际交往。我早听说我是排位在前面的。
1981年初,公布了半脱产学习外语名单,竟然没有我。我不知怎么回事,就去问我们主任。从私交上,我和主任关系很好。主任说:梅龄同志申请去香港,你也不稳定呀。
我一听就炸了!她去探亲,我就不稳?她还没有出去,我就已经不稳了。如果短期不回来,我更不稳了。
我一气之下,直接找到所长。我说:所长,原来学外语有我,因为梅龄申请探亲,我就不稳,她不回来,我更不稳。如果我以后还想去探个亲,永远不稳。不如现在我也申请探亲,早去早回,尽快稳定。如果我们不回来,你们也“鞭长莫及”;如果回来了,就稳定啦!
所长是个老干部,也常常出国。他慢悠悠地说:你想好了,给我写个申请吧。居然一句教育我、劝导我、挽留我的话,都没有说。其实就是让我申请去探亲。
我回到办公室,也没有和梅龄商量,立刻气冲冲写了申请书“……为了尽快缩短我不稳定时间,我申请前往……”马上交给所长。
这时是梅龄交申请探亲一年多以后。我们是中央机关干部,先由有关部门审核,再转交北京市公安局统一安排,慢慢等吧。
04
随着胶印日益普及,国内PS版只能小规模生产,相当数量需要进口。1982年过完春节,根据国家需要,研究所安排了一个大项目——“PS版”生产线的设计。这是国内头一个准备大规模生产PS版的机械。
所里成立五人小组: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工艺……由我负责自动控制系统。安排好到上海、重庆、哈尔滨等地,重点调查研究。
正在安排外出之时,人事部通知,探亲已获批准。我只好请假,不参加调研活动,安排外出探亲。
那时外出可是个大事情,按当时规定,探亲假三个月,可以预领三个月工资。每一个出境到香港的人,持有关证明到中国银行允许换港币五十元。这个钱,足够过境以后到达香港任何地方的交通费。既然是探亲,到达以后,其他费用当然由你的亲人负担了。
去香港,在当时是件大事。副所长张进学,给我谈了一次话。张进学是老干部,很重视人才培育。也是他在文化部“五七干校”,看到我的工作,执意要调我到研究所的。
他说:小周,去香港,你能够回来最好。如果梅龄家条件好,能回来投资……如果回不来,香港也是中国的地方,不要有什么包袱。
说到动情的时候,他眼睛湿湿,滴了几滴眼泪。我特别感动。在所里这十年,他对我一直十分关心和照顾我(比如第一次涨工资,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他从出版局特别要了一个名额,说:这是给小周要的,你们不要来争。从56元调到62元)。
05
我要去探亲,也去看了一些老朋友,“四清”中的朋友等等。正好付阿姨从成都来,在彭大姐家见到付阿姨(彭名焘妈妈),阿姨说:体侔,香港不是什么好地方,去去,早点回来吧。
那时,我真的不知以后会怎么样,所以也含含糊糊的回答。
艺兵(许戈辉妈妈)来我家看望我们,选了书架上一批文艺作品书籍带回家。
石室同学科学院电子所郭开周太太小孙给郭开周说,老周要走了,还不一起吃顿饭?
于是郭开周约好研究太空人生理、搞边缘科学的贺登焰,我们三人骑车到绒线胡同,有名的川蓉饭店吃饭。
川蓉饭店就是原来的四川饭店,由于中央领导有许多四川人,所以生意一直很火。文化大革命时,江青有一次接见红卫兵如何移居香港?,移居香港(上),她说:四川饭店是李井泉在北京的情报机关……当天四川饭店被砸得稀巴烂,停业了很久。恢复以后,改名川蓉饭店。
他们俩请我吃告别餐,途中正好经过六部口,我说,一个好朋友住在这儿,多个朋友一起去。结果大人不在家,只有女儿许戈辉姐妹俩(她们俩是我干女儿)。我请她们一起去吃饭,她们不去。郭开周听说刚刚十三岁许戈辉,在外语学院少年班学习,就用英语和许戈辉对话。郭开周英语结结巴巴,许戈辉流利畅快,对答如流,口语差别很大。我们出来,郭开周说:这孩子又漂亮,又聪明,太可爱了。没有想到后来真成名人了。
(未完待续)
小编:饶庆松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快速移居香港的办法,郑裕彤,香港的超级巨富
1924年,周至元和郑敬治两人的妻子差不多同时怀孕,有患难之交的两人都觉得这就是缘分。
在那个年代,还流行指腹为婚,于是,两人就约定,若来日生得一子,一女,两人就结为亲家。
这一年,何鸿燊3岁,霍英东才1岁。
1925年,郑敬治在顺德老家的妻子生得一子,取名裕彤,不久后,周至元的妻子也生下一女,取名周翠英。
就这样,娃娃亲定下了,香港金王的路也铺下了基石。
不过,三年后,周至元为谋求发展,便与他的同乡兼亲戚周方普到了澳门发展。
他的金铺号叫“周大福”,周方普的金铺号叫周生生,而那时候,郑敬治还在开一间小杂货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对广州市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后,向广州市发动了进攻。
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史称“广州战役”。
国人英勇奋战,殊死搏斗,还是节节败退,最终,广州沦陷。
小日本都打进来了,大批难民纷纷四处逃散,这其中就有一个叫郑敬治的中年男人。
不过,郑敬治并不是举家搬迁,他是要去澳门找他的老乡兼好友周至元。
当时,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在二战中,葡萄牙奉行中立,所以澳门相对内地并没有多少战火。
郑敬治找他的老友,是想把他儿子郑裕彤送到老友的金铺做学徒。
由于涌入澳门的人很多,所以能举家迁往澳门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很显然,郑敬治迁不起。
随着日军轰隆隆的炮火声,郑裕彤的学生生涯也就结束了。
上世纪40年代,世界正处于二战期间,澳门是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而葡萄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所以很多人都跑到了澳门避难,其中就有恒生银行创办人何善衡。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辍学来到了澳门。
这一年,12岁的李嘉诚也随父亲逃离粤东潮汕老家,投靠香港的舅父庄静庵。
这一年,19岁的何鸿燊还在香港大学理学院念书。
这一年,17岁的霍英东还在船上铲煤。
郑裕彤担心儿子不好好学,还特意叮嘱:
“周至元如今是大老板,未必就认我这个过气的老友,你到周家,须勤勤恳恳,若好吃懒做,周家就会把你这个伙计扫地出门。”
郑裕彤来到澳门后,周至元为了磨砺未来女婿,并没有给他任何优待,也从不提指腹为婚这事儿,他虽说是学徒,却并没有干学徒的活。
郑裕彤从最简单的杂活开始干起,什么扫地,冲厕所,沏茶、烧水,他连学徒的活都没做上,学徒做的是打金器,学习怎么做黄金。
但他没有偷懒,没有怨言,杂活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对于生意上的知识也认真学习,观察里面的门道。
看着这么努力的未来女婿,周至元暗暗高兴,郑裕彤就这样渐渐被周至元提拔起来,开始让他做柜台招揽生意。
努力得到回报后的郑裕彤就越发的努力了,每天早早的就会去店铺打扫卫生。
1943年,18岁的郑裕彤与周至元之女周翠英洞房花烛,喜结连理。
自此,人称郑裕彤为“乘龙快婿”,所谓乘龙快婿自奋蹄,郑裕彤非常努力。
1945年,美国给了日本一个胖子和一个小男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随着日本的投降,香港也没有了战乱,大量的人回流香港,接着就是解放战争,又有大量的人移居香港。
而且,移居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香港渐渐有了“东方的曼哈顿”的神采。
1946年,郑裕彤被岳父周至元派到香港发展 ,并将周大福的分行设在全港最繁华的皇后大道中。
香港分行的业务全部由郑裕彤打理,据说,光装修郑裕彤就跑遍了港九的金银珠宝行。
在郑裕彤的精心经营下,很快,香港的分行很快就超过了澳门的总行。
于是,就把香港升格为总行,澳门的金铺作为分行,从此,香港就成为了周大福的大本营了。
对于那时候的经营之道,郑裕彤这样说道:
“记得战后,我来到香港,在周大福金行负责内部事务的工作,我每天总是只得5小时留在铺内。别人都说我躲懒,其实我只是奇怪邻店子的生意这么好,借意去闲聊一两句,看看他们有何突出之处,为什么他们的生意总是比我们的好。至于生意不好的店铺,我也会去观察,探问一下,看看他们为何门前冷落。”
那时候,整个社会都在剧烈的变革中,无数的弄潮儿正在命运的浪潮里搏击……
1947年,何鸿燊用自己的100万元红利创办了澳门火水(煤油)公司,后又与恒生银行创办人何善衡共同开办“大美洋行”,而且还从事纺织品生意,与友人梁基浩等在澳门合办煤油提炼厂。
这一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一年后快速移居香港的办法,郑裕彤,香港的超级巨富,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1948年,霍英东远赴东沙岛与人合股做打捞海人草生意。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
这一年,朝鲜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对中国禁运,霍英东看准机遇,开始了他的致富之路。
时间的车轮进入了50年代,日本战败后,大量人回流香港,香港人多地窄,据说九龙还闹过房荒。
当时中国正在朝鲜与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帝国”作战,而香港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发展更是蓬勃……
1951年,刘銮雄出生。
1952年,郑裕彤初涉地产,兴建了蓝塘别墅,随后又兴建了香港大厦。
后来,郑裕彤说:“在我一生的事业中,最感兴趣的有两方面:一是珠宝,一是地产。”
这时候,地产巨子李嘉诚还没有进入地产。
1954年,霍英东也在铜锣湾买楼,并创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后来又组建霍英东集团。
1953年,何鸿燊回到香港,创办了利安建筑公司,从事地产和建筑生意。
1956年,郑裕彤31岁,来到香港的10年之际,周至元把周大福全部交给了郑裕彤。
周至元的三个儿子对生意并不感兴趣,而郑裕彤在做生意上很有头脑。
于是,周至元渐渐放权给了郑裕彤,珠宝大王就这样诞生了。
这与庄静庵帮助李嘉诚并不一样,周至元直接让郑裕彤接掌周大福。
郑裕彤掌权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发展,他并不满足于在黄金的发展上,他发现, 黄金还不能满足香港的有钱人。
于是,郑裕彤开始涉足珠宝行业。为了发展,郑裕彤还将公司改组为有限公司。
在郑裕彤掌权周大福两年后,距离香港一千五百多公里外的河南出生了一个男婴,谁有没想到,日后两人竟有那般关系,这个男婴叫许家印。
那时候,郑裕彤最关心的是“翻牌子”,这个牌子是当时一个叫戴比尔的钻石经营公司的牌照。
1957年岁尾,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
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1958年,许家印在距离香港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周口市出生。
这一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1959年,何鸿燊财产已有1000万港元,成为了香港的超级富豪。
1960年,李嘉诚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这一年,周大福盈利500万港元,成为行业里最顶级的金店。
当时,郑裕彤一直想做钻石生意,钻石的最大生产国是南非,而钻石生意还被英国人开的戴尔比公司给垄断了……
这个公司的牌照很难搞到,当时香港拥有这个牌照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做手表的廖桂昌。
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郑裕彤也拿不到的,不过,没多久,郑裕彤拿到了10张。
1964年,郑裕彤了解到南非一间陷入财务危机的钻石加工厂,最重要的是,这加工厂拥有10张戴尔比牌照,虽然价格昂贵,但郑裕彤决定豪赌。
大胆而严谨的郑裕彤后来被人称为“鲨胆大亨”不无道理。
有了货源,又有销路,周大福日进斗金,昔日的“钻石大王”连郑裕彤的尾灯都看不见了。
1967年,香港受到内地文革的影响,爆发67暴动,局势动荡,楼市崩盘,睿智的李嘉城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那时,很多人对地产惶恐避之不及。
然而,郑裕彤也技高一筹,同样趁势收购大量地产,再次上演了“鲨胆猛人”。
在郑裕彤想明白“谁拥有黄金,谁就拥有财富”和“谁拥有地产,谁就拥有财富”后,他说出了那句:在我一生的事业中,最感兴趣的有两方面:一是珠宝,一是地产。
那时候,郑裕彤的很多朋友都低价收购了很多地产,其中包括李兆基、郭得胜等等。
当时,这些还不是真正的大佬,不过,后来都变成了巨富,成为了香港四大豪门。
也正是在那时候,郑裕彤从英皇家军部拿下了浅水湾12号花园洋楼,并作为郑宅。
随着暴动的结束,地产触底反弹,那些囤地的赚得盆满钵满,乐不可支。
1970年,香港地产楼市全面兴旺,郑裕彤与何善衡等人组合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新世界拥有20多个地盘,他们要在房地产行业大干不止一场。
何善衡也是真正的大佬,他比郑裕彤大整整25岁,早在1922年的时候,就已经升为金铺的司理了。
他创立的恒生银行更是成为当时香港最大的华资银行 。
在李嘉诚、郑裕彤等人还没有发迹之前,都曾经得到过恒生的协助。
在如此牛叉的阵容和时代背景下,新世界直接原地起飞。
那时候起飞的并不只有新世界,还有合和、新鸿基、恒隆、长实。
这5家在1972年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被香港股市称为“华资地产五虎将”。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李嘉诚在同辈大亨中已鹤立鸡群。
1973年,由于房地产实在是太火爆了,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给盯上了,于是,就发生了假股票事件,股市一泻千里。
这时候,别人都不怎么敢动了,李超人却放开了手脚,为他日后成为亚洲首富,奠定了基石。
其实,郑裕彤很喜欢打高尔夫球,不过,与刘銮雄喜欢和女明星玩高尔夫球不一样,郑裕彤喜欢和男人玩……
1976年,香港经济全面复兴,各方势力都在齐头并进……
1977年,郑裕彤与赌王鸿燊打高尔夫的时候,“赌兴”大发……
于是,与澳门赌王何鸿燊联手进军海外赌场。
在伊朗,郑裕彤投资了5000万兴建赛马场,结果,第二年就被新上台的总统给砸个稀烂。
这为后来郑裕彤进军澳门娱乐埋下伏笔。
这次虽砸了,但之后并没有搞砸,而且那时,郑裕彤准备成为“酒店巨子”。
1978年,27岁的刘銮雄与友人梁英伟创办爱美高公司,以生产吊扇为主。
1978年,许家印以周口市第三的成绩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几人的正在朝着恒大奔去……
1978年,随着尖沙咀新世界中心的完工,郑裕彤的酒店业务也开始了……
他将儿子郑家纯来去分管酒店业务,继珠宝行业、地产行业之后,郑裕彤的商业版图再添一块。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郑裕彤在酒店行业大杀四方。
同时,在房地产上也不断扩张,财富也不断地积累快速移居香港的办法,
到1986年,《信报》公布的香港十大财团中,郑裕彤的家族排行第7,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达83亿港元。
1986年,刘銮雄收购了有60年历史的华人置业,随后开展他的股坛狙击生涯。
除了在股坛大杀四方,在香港的美女群中也干得酣畅淋漓……
有了这么多钱,郑裕彤觉得不搞点艺术实在要不得,又能赚钱又能搞艺术,邵逸夫不就这么干的吗,而且那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岁月。
1988年,郑裕彤与林百欣家族收购亚视,坐上了亚洲电视主席的位置,成为传媒大王。
1991年,郑裕彤私人资产超过100亿,在香港华人首富榜中排名第三,排在他前面的是李兆基和李嘉诚。
那时候,他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世界各地,在越南建酒店,在加拿大获得了赛马场经营权……
从那时候起,郑裕彤家族一直都在各种富豪排行榜单上,他也渐渐见工作让给他的子女们。他是那一批富豪中最早让位退休的。
他的四个子女也比较低调,郑裕彤并不像刘銮雄这样的巨富常常醉卧美人怀,也不像何鸿燊那样妻子众多,他与周翠英,两人恩爱有加,是难得专一、深情的巨富。
1996年,38岁的许家印在广州成立了恒大,经过三年大发展,恒大从2000多家地产中冲进广州地产前十,之后更是飞速扩张。
2008年,许家印在中国内地拿了33个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
2008年,恒大为了上市,拼了命的拿地,上项目,结果,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
由于经济危机,银行收缩银根,恒大出了问题。
据说,当时的许老板找过万科的老王,两人私下其实还是有些交情的,不过,当时的老王日子也并不是很富裕,最终,两人还是没有达成合作关系,要说,老王还是有眼光。
虽然恒大启动全球路演并公开招股,市场对其估值在1200亿-1300亿元,但是巨大的资金缺口让许家印焦虑不安。
上市在即,许家印只好硬着头皮奔赴香港。
许家印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恒大的上市还是因为债务问题暂时搁浅了。
此时,英皇集团的老板杨受成请情绪低落的许家印吃饭。
当初,恒大地产项目开盘,喜欢女明星的许老板邀请过许多英皇旗下的明星助阵,许家印由此结识了英皇主席杨受成,两位大佬因此结识并熟悉起来。
既然是好友,杨受成做了个顺水人情,要将郑裕彤介绍给许家印认识,就这样,许家印通过英皇老板杨受成结识了郑裕彤。
郑裕彤的大名自然让许家印眼前一亮,急忙问杨受成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和这位大亨熟悉起来。
杨受成笑了,说:“锄大D”。
“锄大D”是广东的一种纸牌玩法,打法是各自为战,以大打小,但也讲强强联手。
早年间,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何鸿燊等几个华人顶级富豪就经常聚在一起玩“锄大地”的纸牌游戏。
作为香港四大超级富豪之一的郑裕彤十分酷爱这个游戏,常拉着儿子郑家纯以及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中渝置地老板张松桥和刘銮雄等人等人组成个小圈子私下玩。
据说,此后的三个月里,许家印几乎每周都去浅水湾道12号报到,风雨无阻,据说,三个月下来,许家印“瘦了四五斤”。
在陪郑裕彤打了几个月的牌后,恒大获得了郑裕彤和刘銮雄的大量资金,有了两大富豪的鼎力相助,恒大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8年底的时候,郑家纯就私人入股了恒大。
2009年,为实现H股融资10亿美元,内地的恒大地产正式开展全球路演。
恒大地产受到香港城中不少富豪大佬的追捧,继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华人置业董事长刘銮雄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将入股恒大。
2011年,周大福上市,有媒体揣测郑裕彤会因此成为华人首富,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撼动李嘉诚的首富位置。
郑裕彤赚了钱后急流勇退,而刘銮雄则没有这么幸运了……
2021年,恒大资金链断裂,大而不倒,据说,刘銮雄赔了几十亿……
郑裕彤这样的大佬巨富,一步步走来,确实有他极其睿智的本领。
2016年,这位历经时代浪潮的传奇人物与世长辞了,一代巨富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郑裕彤精彩的一生从事黄金、钻石、酒店、博彩、地产、传媒等等行业,在香港商界搏击风浪……
在上世纪那个风起云涌的世道中,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就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随着时代浮沉,有人成为富商巨贾,有人则成为贩夫走卒!
如果没有两人的指腹为婚,郑裕彤可能无缘超级巨富,不过,人生没有如果。
机会只有一次,命运终究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yimin/20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