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拟招收3600人,招生计划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计划、中外导师联合培养计划等专项计划。2025年新增应用伦理、新闻与传播2个招生专业学位类别,新增刑法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访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招生部主任秦红卫
一、2025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秦红卫:2025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我校根据2024年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招生人数拟定的各学科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2025年国家招生计划及各学科报考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我校2025年拟招收3600人,其中全日制3300人,非全日制300余人。我校招生计划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计划、中外导师联合培养计划等专项计划。
二、2025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秦红卫:2025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新增2个招生专业学位类别:应用伦理()、新闻与传播(),新增刑法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报考条件和学制要求基本无变化。
三、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秦红卫:部分专业的考试科目略有微调,详《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详见。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往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秦红卫:2024年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3653人,其中全日制3281人(学硕1426人,专硕1855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应用伦理、新闻与传播两个专业学位类别首次招生,非全日制372人,一志愿生源占比达62.9%。
2024年我校政治学理论(学术学位)、0352社会工作(专业学位)、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0454应用心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博物馆(专业学位)、分析化学(学术学位)、有机化学(学术学位)、0705地理学(学术学位)、行政管理(学术学位)、1251工商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舞蹈学院1301艺术学(学术学位)、舞蹈(专业学位)、1354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文物(专业学位)等学科专业一志愿生源占比达100%,考生进入复试分数高于国家B类地区分数线,以上专业不接受调剂考生。
五、学校近几年的复试情况是怎样的?
秦红卫:考生进入复试阶段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须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B类分数线,学校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差额比例划定进入复试的总分和单科分数线。我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基本稳定,部分专业因报考人数较多,分数线略有提高。我校复试比例为130%。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可以参考我校网页,网址:。
我校复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第一志愿考生复试,第二阶段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调剂考生复试。
六、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秦红卫:我校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学校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七、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秦红卫:为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努力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一)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年。(二)实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研成果显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每人每年奖励20000元。(三)设立研究生学业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四)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设置专项奖学金。(五)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六)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不断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国际视野,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海外交流资助计划等资助项目。
八、考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秦红卫: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均会通过研究生院官网()、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微进行发布。此外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还可以参加我校大学生学术夏令营,关注招生宣传直播等。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主要内容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3600人左右(含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支教团、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伍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等),非全日制招生计划350人左右(具体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西北师范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大类丰富多样,主要涵盖文学类,包含众多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历史类,涉及考古、史论研究等方向;教育学类,从教育原理到各学科教学及教育管理等均有涉及;心理学类,包含基础、应用及教育相关心理专业;法学类,涉及法学理论、各部门法及法律硕士等;经济学类,包括政治经济、西方经济、金融等多个经济领域;管理学类,有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多种管理专业;外语类,涵盖多语种语言文学与教学、翻译等;艺术类,包含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体育类,包括体育人文、运动科学、教学训练等;数学类,从基础数学到应用统计等多个分支;计算机类,涉及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物理类,包含理论、应用物理及相关技术;化学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有无机、有机、物化等多方向;生物类,涉及生物学及生物与医药相关;地理类,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相关系统研究;新闻传播类;旅游管理类;国际中文教育类;哲学社会科学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领域。这些大类专业为不同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的考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2025 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初试时间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见准考证。
(二)初试科目设置、考试大纲及命题
1.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
教育学、历史学门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主要内容,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其他学科门类(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2.思想政治理论(101)、管理类综合能力(199)、英语一(201)、俄语(202)、日语(203)、英语二(20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教育综合(333)、教育学专业基础(311)、心理学专业基础(312)、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经济类综合能力(396)、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7)、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498)为全国统考科目或联考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三)西北师大学制与学费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地班推免生学制为2年、本硕一体推免生专项计划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其余专业学位学制为3年。
2.学费
2.1.全日制普通学费8000元/年(艺术硕士12000元/年)。
2.2非全日制学费
(1)工商管理硕士:32000元/年。
(2)公共管理硕士:20000元/年。
(3)旅游管理硕士:18000元/年。
(4)法律硕士:15000元/年。
(5)教育管理硕士:20000元/年。
(6)应用心理硕士:20000元/年。
3.住宿
3.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须在学生公寓统一住宿。
3.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
(四)奖助学金
为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努力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以学校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年。
2.实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研成果显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每人每年奖励20000元。
3.设立研究生学业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
4.学校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设置专项奖学金。
5.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6.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不断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国际视野,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海外交流资助计划等资助项目。
西北师范大学2024研究生报名人数,欢迎报考!西安财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及1954年创建的国家统计局西安统计学校、1960年创建的陕西财政学校、1978年成立的西安基础大学。而后几经变迁,四校分别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西安统计学院、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1996年7月,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学校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雁塔、翠华校区毗邻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长安校区位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原上,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设有经济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国家、省部级专家60人次,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楷模等35人次。
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应用统计、会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税务、审计、法律、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公共管理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优势学科和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1个省级特色学科西北师范大学2024研究生报名人数,欢迎报考!西安财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统计学被陕西省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21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10个,获批“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3项。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8800余名,留学生48名。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建设成效显著。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三届来获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近年来,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有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18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国际级奖42项、国家级奖200余项、省级奖100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85.6%,录取分数普遍在一本线上30分,毕业生近三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90.08%。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学校共有43个科研基地,其中,有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统计研究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找准科研切入点,利用科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拓展。五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60余项,先后有140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校建有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人员培训基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西安培训基地,为全国教育系统和国家统计、财政行业培训了一大批业务工作骨干。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马来西亚斯特亚大学、德国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英国切斯特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大学等87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培养目标
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31人(含非全日制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专业目录中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学科、专业类别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日制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安排学习。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我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代码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所有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符合以下学业要求:
1.辅修过报考专业的本科6门以上主干课程且成绩优良,并有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
2.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所报考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一篇。
复试前资格审核时需提交上述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特别提示: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考生报考时应慎重选报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定向或非定向就业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2)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符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招生单位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7)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应于报名阶段与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沟通申请西北师范大学2024研究生报名人数,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xibeisf/21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