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党的建设】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全过程,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目前,学校党委下设33个二级党委,5个直属党支部,1个学生社区党工委;设基层党支部280个。其中教职工党支部103个,学生党支部150个,离退休党支部27个。共有中国共产党党员7510人,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1998人,学生党员4858人,离退休职工党员654人。
【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201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了“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2020年,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和“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2021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3个孔子学院。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院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6个,甘肃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10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两长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甘肃省联合实验室3个,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5个,甘肃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其他各类省级研究平台21个。
【人才培养】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30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116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755人,博士研究生1332人,硕士研究生10826人,留学生251人。1992年起连续六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第七期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6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7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156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015人。有专任教师183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4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20人。有博士生导师270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527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05人,校外实践导师1126人)。国家级及部委人才项目入选139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511人次。学校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科专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近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800项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8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专利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08项,省敦煌文艺奖45项。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海外70多所教育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学校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和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分别举办化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苏丹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大学分别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联系校领导,以智库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文化资源开放为主要内容,不断促进开放办学,拓展社会服务空间,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附属办学】学校建有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实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办学条件】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514亩,云亭校区占地面积834亩,知行校区占地面积566.6亩,兰天学生公寓占地面积55.6亩。另有生态实训基地2413.5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126.04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6.44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606.45万元。各类文献资源438.5万册。学校推进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统一数据交换”于一体的高标准“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革新,致力于发展以服务育人为导向的高水平教育信息化综合体系。
【办学定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弘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北师大精神,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9月)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西北师范大学24年在职研插班补录:最后一周,免试入学,线上轻松学
在职人员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两条轨道?西北师范大学以其灵活的在职研究生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给了你一个最好的答案!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14所大学之一。学校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校历史已有120年之久。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本文将深入解析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免试入学政策,以及如何通过这一新机会实现职业与学业的双丰收。免试入学打破了传统入学考试的壁垒,降低了升学的难度。无需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即可顺利入学。线上学习模式方便在职人员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让你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依然能兼顾学业。高含金量硕士学位证与全日制硕士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你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竞争优势。合理的学费及短学制,快速获得学位,提升职称评估的效率与成功率。在名师与优质同学中增强职业资源,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职业圈。
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满足不同背景职场人士的需求。无论你来自哪个行业,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可以参加。报名条件简明:本科及三年工作经验即可报考。预报名后需进行网注册与现场确认,简化传统流程。资格审核透明,确保每位报名者符合条件。没有压力,顺利开启你的研究生之旅。
强大的学位认可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西北师范大学24年在职研插班补录:最后一周,免试入学,线上轻松学,获得的硕士学位在各行业均具备公信力,为你的职业生涯增值,助力更高的发展。档案入人才库的重要性为求职与晋升打下坚实基础。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个人品味与行业影响力的提升。在职研究生成就个人IP,助力职业发展。
别再犹豫,迅速行动,抓住这次免试入学的绝佳机会!无论你是想提升自身能力,还是寻求职业晋升,西北师范大学都将是你理想的选择。联系方式,帮助你尽快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学业旅程!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与学位“脱钩”四六级还有用吗?教育专家:四六级考试成绩仍有相当“市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樊雨晴
9月21日,据媒体报道,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发布通知:经学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学校不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随后,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消息属实,这是通过商议决定的,其他学校也有,并不是一个奇怪的决定。这则消息发布后,迅速在网络引起热议。
大学“双证”与四六级“解绑”早成大趋势
西交大校友办赵力老师在网上留言对此事作出解读。“这个不算是高校的新鲜事,大家可看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学位授予条例,都没有这个要求了。”在赵力看来,把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发放和英语水平考试的成绩脱钩,符合当前的实际。“很多城市里的中学生在上大学之前,英语水平就已经不只是四六级了,脱钩其实是符合社会现状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认为,“这已不是新闻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大学都不将学位与英语考试成绩挂钩了。”记者梳理发现,山东大学等从2003级本科生入学开始,便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考试成绩不与学位证挂钩。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均不将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授予挂钩。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也早已将四六级与毕业“解绑”。
“脱钩”的浪潮下,仍有不少学校将四六级成绩作为毕业的硬性要求。目前,喀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等学校的学生不通过四级考试就无法拿到学位证。但对于多次未通过考试的学生,部分学校会举办另一场英语水平考试,通过后可毕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把英语四级考试与毕业、学位授予挂钩,当时的社会舆论就有比较多的质疑。”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介绍。2005年,教育部对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取消颁发四级的合格证,改为只是给成绩单,并明确没有要求将四级考试成绩与毕业、学位授予挂钩。随之就有不少学校取消了四级考试成绩与毕业、学位的授予挂钩。就此看来,西交大此次取消四六级考试与毕业、学位授予的挂钩,是比较晚的了。对此,他呼吁不必大惊小怪,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大学英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的关系。
广东某双一流高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该校已“脱钩”近20年,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培养方案中已有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课程,完成培养方案就是达到毕业要求,不宜再用其他的外语考试设门槛。刘建达也表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与否是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培养目的、学生情况来决定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取消“挂钩”并非取消英语学习
针对西交大这一新闻,网友们纷纷留言,不少人解读为英语学习不再重要,“取消英语取消得好”。面对网络上的各方意见,赵力认为,西交大作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校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与学位“脱钩”四六级还有用吗?教育专家:四六级考试成绩仍有相当“市场”,英语课程作为必修课,是必须要学的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课程不通过也一样要补考,也会影响毕业和拿证。其次,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永远不会降低。“现在很多好的单位也会要求毕业生能出具等级证书。毕业生升学也需要相应的外语水平。说来说去,外语水平其实是今后一生中的‘硬实力’之一。”
“考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学习,需要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学校可能会以一定方式进行挂钩,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的学校就没必要去作任何要求,更不用跟考试去挂钩。”广外副校长刘建达说,“大学生在读期间和毕业后很多都要参与各种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外语是必须的。”
据悉,教育部关于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也提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理念(精通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具有多种外语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不管有没有四六级考试,有需要的学生都会去学好一门外语。”刘建达总结道。
记者查阅广外的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发现,作为外语类院校,该校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国际商务、外交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按照规定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并与本科期间特定时段的课程成绩结合算分,达到标准后方可申请学士学位。
“大家必须搞清楚关系,大学只是取消英语四级考试与毕业、学位授予的挂钩,不是取消英语必修课。大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不体现在要求学生参加统一的四六级考试上,社会舆论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英语社会化考试。”熊丙奇说。
四六级成绩仍在许多场景发挥效力
记者了解到,即便四六级考试与毕业要求脱钩,但仍在许多场景下发挥效力,例如部分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显示,该校多个专业要求考生四级成绩425分以上方能报考;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多个专业要求考生四级成绩425分以上,部分专业要求六级成绩425分以上;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要求考生在复试前通过英语四级,否则无法参加复试;北京大学法学院同样要求考生的四级成绩在426分以上。
熊丙奇表示,取消挂钩之后,学生是否参加四级考试,取决于自己的需要,以及四级考试成绩究竟派什么用场。“有人去参加雅思、托福考试,是因为要申请出国留学。有些用人单位招聘时还是看四六级成绩,那学生还是会去考。”如此一来,四级考试从要求学生统一参加的考试变为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如果考试评价质量很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考试者真实的英语能力和水平,那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学生为了检验英语水平,也许会选择参加四六级考试。
“脱钩”体现高校英语教学重大转变
熊丙奇认为,取消挂钩对于学校来说,还是英语教学的重大转变,从围绕四六级考试开展英语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
“要求所有学生都去参加四级考试,将考试成绩与毕业、升学、就业挂钩,那就会导致英语教学出现应试化的倾向。学生即便通过了四级考试,但是却没有真正拥有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他分析称,“因此取消挂钩,不是说不重视英语,而是要转变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
取消挂钩后,怎样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熊丙奇认为,首先要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课程教学投入。其次,学校要改革整体教学模式,比如说推进双语教学,还有的课程开展全英文教学。如此,可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大幅提高,因为要用英语来上课,必须达到比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取消挂钩实则有利于促进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学校要重视开展英语教学,必须摆脱应试英语的思路,回归到英语教学的本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xibeisf/212605.html